书城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4907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从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至今已有10多年的时间。在这10多年期间,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运行,需要理论工作者对这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构成内容。这一理论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统一起来,在理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在实践上开创社会主义发展的全新的道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理论的确立,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实践社会主义具有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思想,到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探索,再到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后,中国开始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从理论的确立,到按照这一理论进行实践,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9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上取得的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的巨大成就,以及在这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使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五大和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一理论发展的集中体现。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而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实现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但是,应该看到,现实中改革与发展的众多难题还没有很好地得到克服,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也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改革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改革的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同时,改革的实践又为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理论的发展也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新的实践将推动着理论不断地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创立的,又是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进行实践的。因此,这一理论既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又表现出明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鲜明特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国情特征就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这一国情包含着这样三个基本点:第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第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三点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国情。在一个经济还不很发达的大国,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这可以说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我国既不能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又不能信奉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必须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广泛地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各种思想精华和理论观点,创立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认识,本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发展为线索,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构建全书的框架。具体说,共有10章三大部分内容,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经济关系。前三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发展;中间五章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五大制度;最后两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的对外和对内的两大关系。通过这一理论体系,认识和把握好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基本思想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既要实事求是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这一问题的原创思想,又要科学地认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发展和创新,从中深刻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二是对实践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和把握。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五大制度的过程中,许多方面都涉及改革的方向和原则问题,只有在理论上有了明确和清醒的认识,才能够真正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

三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区域经济关系和对外经济关系有一个宏观的、总体的认识和把握。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处理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条件下,必须处理好对外经济关系,才能使中国的市场经济走向世界。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伟大实践既推动着理论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又要求用新的发展了的理论来指导。这对于处在这一伟大实践中的中国理论工作者来说既提供了理论发展的广阔舞台,又提出了发展理论的迫切要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根本原则。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是党的十六大对于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提出的要求。在论述创新的问题上,十六大报告特别强调指出:“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