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魂之逆势而起
4863400000022

第22章 十八章虎门销烟/虎头蛇尾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者,英吉利夷舶来之品,或曰福寿膏者亦是,久食之人必相衰体薄也..故大清之败,在鸦片也,凡我大清兵勇者,初食鸦片者,咳喘日甚,气力锐减,再食之,则肌毁骨销,丧神失智,..食之日久,则士者废其学,农者荒其田,工者丧其力,商者败其业,乃时国将非国,民非良民,国运衰竭也;国之运衰,如人之气弱,人气弱,则外邪必入,而人病灶始生,若无良医良药,终亡命也,国运衰,则外国必侵,而国败像毕现,若无救世之雄,终亡国也!”

旻宁翻看着林则徐呈上的奏疏(老雷实在是没找到有关林则徐奏请禁烟的奏折,只好自己瞎编了一段,万请读者们不要介意,话说编古文好难啊..),心中暗暗点头,遇到说动自己的地方还忍不住念了出来,终于,旻宁将奏疏拍在案桌上,忍不住大叫:“好!写得好!这才是朕的治世贤相啊!”

旁边的太监看到旻宁如此高兴,连忙趁热打铁:“皇上,要将林大人宣进宫..呃衙..衙门面圣吗?”

旻宁对太监的错语丝毫不在意:“快宣!让林爱卿马上入宫..入衙面圣,朕要和他商量事。”

不一会儿,风尘仆仆的林则徐快马加鞭到了旻宁的行宫..呃,行衙,拜见旻宁。

旻宁亲自走下去扶起林则徐:“爱卿大才,国之柱石也,方才爱卿所上的奏疏朕已经看了,文韬武略皆有涉猎,实乃字字珠玑,救国良言也。”

林则徐说道:“陛下,鸦片之弊,在误国害民,夷人贪图盈天之利,不思此物戮人之弊,殊为可恨,我大清与袁逆用兵,屡战屡败,虽有将领腐和谐败、兵士慵堕,以至积弊难返之虞,然则鸦{}片亦为一大原因,吸食鸦片之人,无不面黄肌瘦、弓腰驼背,目光呆滞、反应奇慢,此等兵勇若使之出战,焉有不败之理?再说我大清子民,长久吸食鸦片之后,淘空了身体,不能劳作,烟瘾一至,则唉唉哭号,翻滚腾挪,如癫狂失智之人,长此以往,我大清不战自败也。”

旻宁点点头:“正是如此,如今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兼硝烟督办大臣(老雷编的官名),总理硝烟各项事务,不知爱卿愿意否?”

林则徐激动地跪下:“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领旨谢恩!”

伪道光十九年正月份(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上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到广州的目的是查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驭极其复杂的局面。

伪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伪道光十九年农历二月初四(3月19日),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林则徐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少数的烟商屈服,交出鸦片,但大部分的烟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办,皆无所动。林则徐便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知识界的士人与他同一阵线,召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学子入贡院“考试”。这次名为考试,实为问卷调查,试题四道: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零售商;过去禁烟弊端;禁绝之法。自此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之名单。禁烟期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维多利亚女王的照会,质问女王明知鸦片有害,在国土上包括伦敦、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地不产鸦片,严禁国民吸食(实际上英国严禁鸦片吸食要到1912年的鸦片公约通过才实行,但是之前英伦各地已有地方性法规严禁吸食、买卖鸦片)。但却在其管辖的印度种植生产鸦片,批准国民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他要求女王去除印度的鸦片,并通知女王中国已经通过《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全面禁烟,使英国国民放弃鸦片贸易。

外国烟商认为交少量鸦片给林则徐交差便了事,于是采取施延手法,称对命令要详加考虑,成立委员会作报告,七日内回复。林则徐非常气愤,限令烟商依时交出鸦片,否则翌日十时亲到十三行审判外国烟商。美国烟商表示愿随林则徐指示,遭兰士禄·颠地阻止。结果三日之后,烟商决定象征**出一千零三十七箱鸦片。于是邓廷桢下令封锁广州海岸,围困十三行,兰士禄·颠地意图逃走,被邓廷桢活捉。

其时商务总监为查理·义律,他一听到十三行被围困,立即从澳门赶到广州。义律只见十三行皆有人把守,便提剑闯入,看守人只得放行,但绝不让他走出来。林则徐下令十三行内所有华人迁出,断绝通信,断水断粮。十三行内有350名外国人,只得亲自去烹调、洗涤、铺床、擦灯、挑水、挤牛奶,做平时根本不用动手做的家务。

1839年3月25日,义律屈服,愿意约见任何一名官员。广州知府与他见面,但义律又不出现。林则徐向义律作最后通牒——《示谕外商速交鸦片烟土四条稿》,痛斥义律,义律最终于二月十四(1839年3月28日)朝早六时服从林则徐之命令。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20283箱禀》;从林则徐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

不过义律留有后著,他不让外国烟商直接交鸦片给林则徐,而是先交给他,再以“以不列颠女王陛下政府的名义”缴出鸦片,连利息、运费一共20238箱鸦片。令商业冲突变相成中英两大帝国的冲突。(封锁十三行事件后被写入《南京条约》,并以此为借口索取赔款600万银元。条约写道:‘四、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银元偿补原价。’)

伪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关监督豫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琦善(原来是关天培,不过现在关天培已经投降袁大刚了,所以琦善被踢出来接任)验收鸦片。烟贩在沙角缴烟,并在路易莎号签发收据。林则徐并建议缴出一箱鸦片,则赏茶叶五斤。

美国及荷兰烟商承诺永不再贩鸦片,义律却从中破坏,缴烟途中运走鸦片,又以各种理由拖延缴烟时间。林则徐将计就计,也延长封锁十三行的时间,义律无奈如数缴烟。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四月初六(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颠地等英国商贩被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林则徐曾使用传统销毁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于是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海水浸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再挖一水沟。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倒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各名士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搅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时,把池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当天日记里又说:“以日内消化鸦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暂徙,以避其毒也。”

伪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虎门搭起了一座礼台,前面挂著一面黄绫长幡,上书“钦差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大臣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堂林”,广东各高级官员全部出席。由于销烟是公开参观的,加上是端午节前后,因此人们纷纷前往虎门浅滩。另外,不贩鸦片的外商、领事、外国记者、传教士等等,都专程由澳门或其他地方前来参观,当中无一是英国人,以抗议清廷对英国人财产施加压迫。

当中有带同家眷之不贩鸦片的美商C·W·金、传教士禆治文、商船船长弁逊等十人,不信林则徐有办法把所有鸦片完整销毁,于是前来实地考证。林则徐干脆给他们进入池边,让外国观察员直接详看销烟方法,沿途讲解。待观看全部过程、反复考察后,皆心悦诚服,向林则徐脱帽致敬。事后,传教士禆治文在任职的《中国丛报》中记述:“我们已经反复检查硝化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项任务更加忠实的了。”

此外,《澳门月报》、《季度评论》、《新加坡自由新闻》、《广州纪时报》等外国人报纸皆大编幅连续报道虎门销烟,而且得到与鸦片贸易无关的外国人支持及肯定。英国本土方面也因此事件而物价增涨,尤其大米、丝绸和银。

澳葡政府亦对查禁鸦片一事相当合作,葡萄牙商人全部承诺不贩鸦片,并欢迎林则徐亲临查办。林则徐于是发表声明,不但葡萄牙商人可以正常贸易,往中国贸易时更会得到保护,绝不被人欺凌。

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然而即使作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林则徐也许不知道,他的行为已经被义律上报给英国政府,而每次洗澡都会被袁大刚观赏一次自己却仍然毫不知情的维多利亚女王殿下,下定了征讨清国的决心。

或许林则徐意识到了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但是毕竟他的准备并不充足。为抗击鸦片侵略,战胜敌人,他进行了大量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军事变革实践。

他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消息”。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还组织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等一系列著作。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他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林则徐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

在军事方面,他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专门派人从外国秘购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的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林则徐将西方国家的“战船制造、火器制造和养兵练兵”作为探求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组织官兵在东校场(今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一带)学习演练西洋武器,学习西法练兵,并经常亲往阅操,抓紧训练官兵。他还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广东巡抚怡良等在东较场检阅军队,准备迎击英国侵略军。当时,数百名精选出来的官兵演习了排枪、火炮等,林则徐看后大为赞赏。为激励官兵的爱国心和责任感,林则徐当即挥毫赋写新联一副,悬挂于东较场的演武厅内。

对联云:“小队出郊峒愿士卒功成净洗银河长不用,偏师成壁垒看百蛮气慑烟消珠海有余清。”〔见萨嘉榘辑:《林则徐联句类集》卷1〕林则徐的对联,措词磊落,充满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它凝成一股无形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东较场上练武的官兵们,成为官兵刻苦训练的精神动力。

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一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

连接的失利极大地刺激了义律和英国政和谐府,此时的英国乃是世界第一强国,殖民地遍布全球,每天都从各地取得的资源、金钱、奴隶等等装船之后源源不断地运往英国本土,在海上,英国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保护着它在全球的利益,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竟然会败在一个马夏尔尼所说的“愚昧、落后、不开化”的国家的大臣手里,这让全球第一婊子……呃不对,全球第一女王维多利亚殿下的面子(贞节牌坊)往哪儿搁?

所以,英国准备借机挑起事端,发动侵华战争。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要求英国商务总监义律交出凶手,义律却自己轻判了事。

1839年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进入澳门,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导火线。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虽然依据中国法律英国人无权在中国领土上存放鸦片。

1840年1月5日,林则徐根据伪帝道光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1月8日英国“窝拉疑”号舰长宣布,自1月15日起,封锁广州口岸与珠江口。1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演说,谓正密切注意英人在华利益及国家尊严。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与该国通商关系中断,朕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向我国臣民利益与王室尊严的事件。

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

4月,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英政府始终未正式宣战,认为军事行动只是一种报复(reprisal),而非战争。

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包括第18皇家爱尔兰联队、第26苏格兰来福枪联队、第49孟加拉联队、孟加拉工兵团和马德拉斯工兵团等)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该舰队有战舰16艘(其中3艘为装备有74门大炮的大型军舰),蒸汽军舰4艘,运输舰船28艘。战争爆发后,英国从本土又不断增援。除去被替换回国的舰船外,到1842年8月战争结束时,侵华英军战舰达25艘,蒸汽舰船15艘,医院船、测量船、运输船共60余艘。

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据罗兹·墨菲的分析,是为了拥有与巨大的中国市场自由贸易的机会,从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希望清朝政府能够承认英国是平等国家。而清政府因传统的天下秩序、五服朝贡制度等非平等外交,以天朝自居的傲慢态度,使英国无法容忍遭受轻视或忽视和遭受排挤,清国的态度在当时已经进入近代世界的国际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英国将清国的拒绝看作是落后的表现,而部分西方人也有一种必要时诉诸武力把中国推向近代世界的使命感,认为这对双方都会带来利益,于是,在各方有意无意地推动下,中英之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战争爆发之初,中方只视英军为蛮夷,认为不具威胁。1840年6月,英军统帅兼全权代表义律领兵到达广州海面,并根据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指示,远征军封锁广州、厦门(今属福建)等处的海口,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并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为前进据点。此时,中国沿海地区,除广东在林则徐督饬下稍作战备外,其余均防备松弛。8月,英舰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结果被袁大刚派出的海军战列舰一顿大炮轰得晕头转向,然后被告知,这里是汉帝国的领地,同时汉帝国正在和清帝国发生战争,如果英国军队再敢来犯,将会遭到汉帝国的无情打击。

又惊又疑的义律虚头巴脑地带着舰队灰溜溜地跑回了广州,将情况告知上级以后,臊眉耷眼地继续炮轰广州。本来主张战争的道光帝,眼见英舰迫近,慑于兵威,开始动摇,1840年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国书,令琦善转告英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以此求得英舰撤退,并派琦善谈判;同时,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将临,同意进行谈判。10月,琦善署理两广总督。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12月,琦善通过私人翻译鲍鹏与义律谈判,拖延时间。英军南下后,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抚筹防海口,并命两江总督伊里布率兵至浙东,准备收复定海。

义律看到清廷并没有汉帝国这么强大的兵力,便失去耐心,决定战后再商。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军死伤700余人,帅船、拖船沉毁11艘。琦善被迫让步,1月25日与义律签订《穿鼻草约》,条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第二天,英国军队就占领了香港岛。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他虽上书道光帝,力言必须禁烟和重视海防,使被道光帝斥为一片胡言。不过《穿鼻草约》由始至终并未经中国皇帝批准,而琦善也没有盖用关防印,因此该条约不具法律效力。

1840年12月,琦善与义律在广东开始谈判。由于英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签订,使道光帝大为不满,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职,派奕山、隆文和杨芳赴广东指挥作战。1841年1月7日,英军也不满谈判的进展,义律先下手为强,出动海陆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

道光帝闻讯下令对英宣战,派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并从各地调兵万余人赴粤。2月23日进攻虎门炮台,虽然部队英勇抵抗,但不敌英军,虎门炮台最终失陷。2月26日,英军又出动海陆军,攻破虎门横档一线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广州。广东水师提督杨芳力战殉国(关天培由于被袁大刚劫走,躲过一劫)。5月21日,奕山令水陆军1700余人,于黑夜分乘快船出动,挈火箭、喷筒,夜袭英船,掷火焚烧。5月22日早晨英军2400人反攻。清军溃退。5月24日,英军对广州发起进攻,一路占据城西南的商馆,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东北各炮台,并炮击广州城。广州附近要地全失,18000多清军尽退城内,秩序大乱,在此形势下,奕山等竖起白旗求和,接受英方条件,签订《广州和约》,英国不但不率部撤离了广州,还勒索广州商家向英军支付了600万银元的赎城费。期间广州民间反英气氛炽热,英国侵略者的暴行,激起城北郊三元里一带民众自发武装起来进行抗英斗争。而奕山为了不被皇帝惩罚,便虚报战功,甚至将该战役的惨败说成大胜。

英国政府对义律在广州所获侵略权益尚嫌太少,乃改派璞鼎查(HenryPottinger)为全权代表来华,扩大侵略。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率舰船37艘、陆军2500人离香港北上,攻破福建厦门,占据鼓浪屿(即第三次厦门之战),旋北进浙江,10月1日攻陷定海(1841年2月,英军以疾疫流行,放弃定海),10日陷镇海(今属宁波),13日占宁波。时英军兵力不足,遂停止进攻,等待援军。

厦门、浙东兵败后,道光帝又派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赴浙,并陆续调集兵勇以备反击。1842年3月,奕经以兵力已足,决定水陆同时反击,企图一举收复宁波、镇海、定海。3月10日夜,清军对宁波、镇海分别发起反击,接战均不利,纷纷撤回原驻地。进攻定海因风潮不顺而延期。3月15日驻宁波英军乘势反攻慈溪(今慈城镇)和城西大宝山等地,清军大败,退守曹娥江以西。道光帝见久经准备的浙东反攻又告失败,遂调盛京将军(东三省已被打下来了,所以这只是个虚衔)耆英赶赴江南,准备与英军媾和。

1841年5月29日,盘踞在广州北郊四方炮台的英军,闯入三元里骚扰抢劫。当地群众奋起抗击,打死英军数名。随后,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庙集合,以三星旗为令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同时,还联络了附近的数千农民和手工业者,手持大刀、长矛,冒雨迎敌。而此时英军仅仅只有一个海军陆战队连。英军被困在牛栏岗,天降大雨,火药受潮,无法发挥出威力,展开肉搏战,一名英军死亡。英军一路肉搏,在双方人数悬殊的情况下,大胜义勇军。最后,英勇的英国红衣军士兵终于一路拼杀回到了堡垒。第二天清晨,2万多民众高举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围得水泄不通。英军总司令传话给当地长官余保纯,如果不解除义勇包围,主力英军将攻打并尽屠广州城。余保纯清楚双方实力,也知道英军的枪炮不会永远受潮,于是劝退义勇,避免广州被屠,从此担上卖国贼的恶名,但实际上,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这种做法很明智。三元里抗英后,广东人民又以“社学”的形式,组织武装力量,开展反侵略斗争

1841年8月27日,英国政府认为《穿鼻草约》所获权益太少,撤换义律,改派璞鼎查来华为全权代表,扩大侵略。于是,英军再次北上,攻陷鼓浪屿、厦门、定海、镇海(今宁波)及乍浦(浙江平湖)。其中定海是第二次被攻破,总兵葛云飞及四千将士战死,英军也损失惨重。

但是当英军吴淞口的时候,却被已经降汉的陈化成上校带领陆军配合着海军用大炮将英军军舰又是一通儿狠打,晕头转脑的英军灰溜溜的回到了广州,找到自己的上级汇报,被袁大刚打出真火的英军暂时停止与清帝国的战争,派出义律同清帝国以谈判为名拖延时间,又率领全部军舰第三次北上,意图干掉这个不知所谓的汉帝国。

而旻宁看到英军将舰队全部撤出,以为英方确实是有诚意谈判,连忙将琦善启用,使之与英方和谈。

袁大刚早在英军还未到达的时候就已经虚席以待了,考虑到此次作战英国仍是使用风帆战列舰或者是风帆与蒸汽机混合动力的战列舰,袁大刚没敢派出太先进的东西,数来数去,终于找到二十来艘退役时间超过十年的海警舰艇(海警使用的作战舰艇本来就比军方的落后一些),通过卫星监视,摆好阵势等待英军过来寻虐。

而英军则是气势汹汹地往汉帝国的领海方向一个劲儿猛冲,长途跋涉以后,他们迎来了汉帝国海军的第一次警告:“对面的英国人请注意,对面的英国人请注意,再往前十海里,你们就会进入中华帝国·汉帝国的领海,请说明你们的来意,请说明你们的来意!”

汉帝国的大功率广播喇叭将英国海军将士震得耳朵生疼,由于是用汉语播报,一开始英军没几个能听得懂,后来在一个曾经来华干过鸦【】片走私的英军的翻译下,这个舰队的司令官才弄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

弄懂对方意思的司令官当时就火了:“这群该死的黄皮猴子!他们难道就没学过什么叫做礼貌吗?传我的命令,让小伙子们开炮,用我们的炮弹告诉他们什么叫做礼貌!”司令官心说,老子怎么说也是大英帝国的舰队司令,你们就这么对我呼来喝去的?不教训你们一顿估计你们就不知道怎么尊重别人。

轰!轰!轰!英军舰艇在全力冲刺进自己火炮的射程以内后,军舰上的小炮(口径相较于汉帝国海军的舰炮实在是太小)对准汉军的军舰一阵猛轰,到底是世界第一海军,除了近失弹以外,居然全都打中了,司令官大人嘴角上扬,挂着冰冷的微笑,可是等硝烟散去,司令官大人的微笑消失了,嘴巴长得大大的,表情由冷笑变成了疑惑:“怎么回事?刚才炸点的确是分布在敌军船上的啊?为什么对方的军舰一点也没有受损?”“难道是敌军军舰的铁甲舰护壳硬度很高?”司令官大人摇摇头,马上否定了这个正确的答案。不会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和科技都集中在欧洲,在这片荒芜的、尚未经过帝国开发的未开化之地怎么可能会有这种高级的科技?“对了!海市蜃楼!一定是海市蜃楼!”司令官阁下脑袋里灵光一现,马上想起了海上偶尔会遇到的情况,“该死的,竟然连上帝都站在了这群黄皮猴子的一边。”司令官嘟嘟囔囔,发泄着不满,旁边的答复马上接言:“司令阁下,是否需要让我们的小伙子们测量一下,判断出敌军军舰的正确位置?”司令官阁下瞪起眼睛:“知道还不快去?”

测量结果马上就出来了:司令阁下看到的不是海市蜃楼,而是真正的敌军军舰的方位!

司令官阁下迷茫了,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炮弹达到了对方的军舰上,却看不到炸点(其实就是对方的军舰保护层硬度很高,只是他不愿意相信而已)?难道是自己的炮弹都是臭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