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旅游与健康
4858000000008

第8章 衣食住行篇(3)

(3)静卧、保暖、吸氧。

(4)同时立即向“120”急救中心呼救。

15.如何安全乘汽车

(1)保持车内空气清新 长途车车厢内人多,人体代谢产物也多。其中尤以二氧化碳排出量最多,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 5%时,人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加之汽车发动机产生的一氧化碳以及有些人在车上吸烟,均使车厢内空气质量下降。因此,车窗要适度打开,通风换气,以使车厢内空气新鲜,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每到一站要适当下车活动。

(2)预防下肢水肿 长时间坐车,可出现下肢肿胀,医学上称为“旅行性水肿”。因此乘车时不要总是坐着,应常变换体位,或站一会儿或抬高下肢坐一会儿,也可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帮助血液回流。

(3)防止晕车发生 为了预防晕车病的发生,可在开车前半小时,服用乘晕宁。在旅途中要尽量减少头部活动,可将头靠在座椅背上,闭目养神,避免看窗外移动的景物。一旦出现全身疲乏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闭目仰卧,保持安静,可用冷毛巾敷前额或坐在靠窗外处,呼吸新鲜空气。

(4)严防传染病入侵 车厢是公共场所,在乘客中,如有患流感的人,会通过谈话、打喷嚏、咳嗽等将细菌或病毒传染给他人。另外,车厢内的拉手、椅背扶手、车窗等部位,均有检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报道。车厢内污染严重,增加了传染的几率,所以要开窗换气,尽量减少触摸机会,下车洗手,不要用脏手进食。

(5)乘车时,身体不要伸出窗外,拐弯或颠簸时要抓牢扶手,不要爬车、跳车,或者车没停稳就上下车。

16.怎样预防晕机、晕船、晕车

晕机、晕船、晕车,医学上统称为运动病。症状因人而异,有轻重之分。轻者表现为头晕,全身稍有不适、胸闷、脸色绯红;重者则脸色苍白发青,头痛心慌、表情淡漠、微汗;严重的会出现浑身盗汗、眩晕恶心、呕吐不止等难以忍受的痛苦。有时表现为血压下降,体温下降,严重者还会晕倒。发生的原因很多,飞机、船、车的颠簸,心情紧张、身体不适、过度疲劳等自身因素,飞机起飞、爬高、下降、着陆、转弯等都可诱发晕机。

一般健康者和有轻微晕机病的人,坐大型客机,都不会发生晕机。对严重晕机病人,若能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避免和减轻晕机症状。

(1)旅行前应有足够的睡眠。睡眠充足,精神就好,可提高机体对运动刺激的抗衡能力。

(2)乘坐交通工具时不宜过饥或过饱。只吃七八分饱即可,尤其不能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品,否则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3)尽量坐比较平稳且与行驶方向一致的座位,并且保持空气流通。

(4)头部适当固定,避免过度摆动。

(5 )乘坐交通工具前一到半小时,口服晕车药。

(6)尽量不要看窗外快速移动的景物,最好闭目养神或入睡。

(7)可以将止痛膏贴于肚脐上,有一定的效果。

(8)不要紧张。保持精神放松,不要总想着会晕,最好找个人聊天,分散注意力。

(9)防止条件反射,发现左邻右舍的旅客,有呕吐的迹象,应立即离开现场,避开视线。

一旦发生晕机、晕船、晕车,可采取以下措施:

(1)最好是静卧休息,有条件的应尽量将座椅向后放平,然后闭目养神,千万不能在车厢内走动,这样会加重症状。

(2)已经出现症状时,不可进食饮水。

(3)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

(4)有恶心、呕吐等征兆时,可做深呼吸。

(5)有条件的,可用热毛巾擦脸或在额头放置凉的湿毛巾。

(6)老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出现头晕、呕吐、恶心、出冷汗等征兆,要考虑其他的老年病。因为老年人前庭器官功能较迟钝,对运动反应不太敏感,一般不会发生晕车症。同时,心脑血管急症(如心肌梗死、中风)患者也有以上症状,应找医务人员及时就医。

17.航空旅行应注意什么

航空旅行期间,人体的生理功能会受到一些特殊的影响,如飞行中加速度对前庭器官的影响,容易导致空中缺氧,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这些空中因素使患有某些疾病的人不能乘机旅行。航空旅行的禁忌证有:心衰,新近的心肌梗死或中风,心绞痛或在休息时胸痛,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心动过速,左心室传导阻滞或纤颤),无法控制的动脉高血压,收缩压大于26. 7千帕(200毫米汞柱),严重贫血,急性精神障碍,癫痫,气胸,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应当提醒带起搏器的旅客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在机上可能产生感应电流的危害。患有风湿病、关节炎、静脉曲张和腿部肿胀的旅客,在长时间的飞行中易出现不适。

坐飞机旅行时应穿宽松的衣服和对于飞行舒适的鞋。因为飞机升高时气体膨胀,可引起胃肠道胀气,所以在飞行时,不要喝酒。

长途飞行时最好在机舱内多走动,因为长时间屈膝坐着,易引起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症的早期症状有自发性腿肚子痛、肿胀、局部发热等,行走疼痛,甚至造成不能行走。静脉血栓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引发下肢静脉闭塞和静脉瓣膜的破坏,深部静脉血栓能诱发肺栓塞,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飞机内座位小,尤其以经济舱更为明显,都是一个挨一个坐,活动空间十分狭小,旅客的脚踝、膝部到大腿只能呈三个90度的弯曲,这样的姿势降低了全身的血流速度,又因飞机内空调的关系,使空气干燥,人体在此环境下很容易脱水,使血液黏稠程度增高而导致发病。一般长途飞行5小时以上的坐姿旅行,应防止静脉血栓症的发生。

在飞机下降时,压力变大,可引起耳鼓膜疼痛,特别在感冒时。一般情况下,应捏紧鼻子,大口吞咽,或者用口吹气,打呵欠,都可减轻疼痛。

18.特殊人群乘飞机旅行该注意什么孕妇

怀孕36周以内的孕妇可以乘飞机,在乘机过程中,孕妇应注意定时做腿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系好安全带(环绕下腹部),预防颠簸导致胎盘早期剥离。怀孕36周以上的孕妇在乘机过程中,受气压变化和飞机颠簸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早产,而飞机上没有良好的接生条件。为了保证母婴安全,目前,多数航空公司规定怀孕36周以上的孕妇不得登机旅行。

婴 儿 不少航空公司规定,婴儿必须出生满14天后才能登机,以防他们的组织器官无法适应气压的变化而发生不测。对于出生满14天的婴儿,在飞机降落过程中,为预防发生中耳气压性损伤,家长应让婴儿吮吸奶瓶或橡胶奶头,使其咽鼓管保持开放的通气状态。对于幼儿,家长可引导他们鼓气,吞口水等方法应对。

老人和心脏病患者 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旅行前,有必要事先作一次体检,只要身体状况较好,心脏功能没有明显的障碍,也没有出现心脏急症的任何先兆,是完全可以坐飞机的,但必须注意只能选择大型或中型客机,绝对不要坐小型客机。大中型飞机机舱内宽敞,座椅舒适,飞行平稳,噪音很小,起降轻捷。对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来说,由于飞行时间较短,不至于产生旅途劳累与不适,因而也就减少了促使心脏病发作的诱因。乘客要向医生咨询并了解如何防范飞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意外情况,事先准备好药物,按时服药。为避免发生紧急事故,老人乘机前应事先准备好一封信放在身边,注明自己的身体状况,必须服用的药物和与家人联系的方式。对于时差老人一般比较难适应,所以应注意充分休息,以利于尽快适应新规律。在飞行途中,要多活动肢体,以避免下肢水肿与血栓的发生。不过,动作要缓慢,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致晕厥。

心理紧张的人 首先要主动放松自己。放松的方法是:舒适地靠在椅子上,手放在扶手上,双目微闭,消除杂念,慢呼吸,放松肌肉。其次,要降低自我关注的程度,方法是设法转移注意力。如与旅客聊天、读书、看报、听歌曲、看录像,观察周围的人与事等。一旦自我关注的程度降低了,紧张的心理也就缓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