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旅游与健康
4858000000004

第4章 旅游心理篇(2)

“芳树无人花自落,青山一路鸟空啼”、“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造绿窗纱”用耳感受风声、虫声,带来深山幽谷的空寂,春夜新绿生命的萌动。柘林水库中有座小岛,岛上有个鸟国,八哥、斑鸠、绣眼鹦鹉,玩的乐趣就是听鸟鸣,有的柔软妩媚,有的刚劲有力,有的学人戏说,有的交颈嘶鸣。春天如果游山、游森林,就得懂鸟语,听山泉潺潺,听鸟儿轻鸣,布谷声声叫“布谷”、画眉高叫“春光醉”、报春鸟真的是叫“春来早”吗?用耳游实际是在用心听,“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在旅游中尽情发挥耳朵的作用,听自然乐声,回归自然。

触游

触游就是抚摸,很多名胜古迹是不能触摸的。比如说乐山大佛,庐山三宝树,故宫里的一切物品都禁止触摸。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岁月使它们历经沧桑,不准触摸是一种保护。我们把触摸的概念放下,到北海、秦皇岛去触摸大海,去触摸沙滩。北海的沙滩沙子细软,赤脚踩在上面有一种舒适的感受。如果穿上泳裤,跃入海中,海浪打,海风吹,那真是心旷神怡啊!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会不会自然地哼起叶佳修的歌?在圆明园触摸荒草中耸立的残石断碑,当手感觉到那粗糙的石面,钝沙的棱角,心情会不会沉重?在庐山人工湖掬一捧水,在井冈山黄洋界摘一束杜鹃花,一定浮想联翩:毛泽东同志在这儿游过泳,朱德元帅在这儿挑过粮。游山玩水的心情一定会得到升华,这就是触游的力量。

嗅游

嗅游自然是去闻,如果嗅觉不灵,哪来“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

嗅在心理上的地位很特殊,很多气味有暗示作用,能嗅起遥远的记忆,加强情绪渲染。心理学家认为,嗅觉是一切高级的心理作用的种子。

“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荞麦花开向雪香”这就是嗅的作用。

在海边可以感受到海的力量、海的颜色,同样也可以嗅到海的气息。海风拂来,包裹着大海苦咸、腥涩的气味,这气味让人想起什么?鲁滨逊?宝岛台湾?《老人与海》?还是高尔基的《海燕》?或者是“稻花香里说丰年”?或者是春风又绿的江南?还是稻海飘香的淮河两岸?

竹米饭的香味一定让人想起西双版纳的小竹楼,想起凤尾竹下傣族姑娘的倩影。

山有山气,海有海味,花有花香,草有草鲜,只要旅游者细心嗅一嗅,就会感受到每个地方的不同气味,可消除疲劳,或陶冶性情,让人勾起往事或情感,这里的奥妙只能靠自己用心去感受。

神游

所谓神游就是心理上进入了物我错位的境地。所游之地,所视之物人格化了。主客发生了错位,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身在自然,志在自然。“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把自己的性格赋予敬亭山,孤傲素洁。这类诗有很多,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杜甫的《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中为之荡漾,不禁连连相望,暮色降临,归鸟入巢。这时使人与泰山融为一体,不禁油然生出斗志,一定要攀登绝顶“一览众山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望,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半醉半醒,多愁善感很易进入神游的境界。苏东坡的“故国神游,多情笑我早生华发”就是如此。

味游

自然是指旅游的饮食文化。北京的烤鸭,镇江的汤包,阳澄湖的蟹,武汉的武昌鱼,成都的担担面,绍兴的老酒、茴香豆,烟台的苹果,吐鲁番的葡萄,赣南的脐橙,天津的鸭梨,海南的荔枝,广西的香蕉。祖国之大,特色之美,味道之佳,不能胜数。别忘的是,饮食也是一种文化,记住了那儿的山,那儿的水,那儿的泉,那儿的石,还要记住那儿特有的饮食风味。

眼福、耳福、口福,统统完成了,这一路心理享受也就完成了。

5.旅游替文人思维开了一扇门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古人之所以如此勤奋刻苦地读书学习,目的显然在于增进知识、培养才干,以便进入社会有所作为。然而,书本上的知识,都是一种间接知识。一个人要有真才实学,还必须走出书斋,便有了行万里路之说。过去游览名山大川,是了解社会生活,获得亲身体验的主要途径。有识之士向来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创造性地开启了这条成功的求学道路。

司马迁,字子长,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生在韩城县芝川镇。10岁以前,留居故乡,耕牧于山河之阳。10岁以后,随同父亲司马谈来到京师长安。司马谈当时担任史官太史令,通天文,明《易》学,著有《六家要旨》,熟悉古今史事。在父亲的指导下,司马迁开始了十年的寒窗苦读生涯,确立了研究祖国历史的志向。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司马迁从20岁起,走出书斋,踏上远游名山大川的历程。他从长安出发,南下至长沙,在汨罗江畔凭吊屈原,浮泛沅水湘江,窥探九巍山,考察舜的葬地和事迹;南登庐山,观看传说由大禹疏浚的九江;转至会稽,探访大禹的遗迹和大会诸侯的故事;上姑苏,眺望范蠡泛舟五湖之处;到楚地,参观春申君的故城宫室;过淮阴,了解韩信的传闻;至齐鲁,观察儒风孔庙、车服礼器;经过薛,验证孟尝君好客自喜的史实;历丰沛,访问萧何、曹参、樊哙的故宅和逸事;驻足大梁,察看夷门旧址,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然后返回长安。

司马迁的这次漫游,足迹遍及东南和中原,饱览了祖国雄奇壮丽的山河,接触了广大人民群众,访求了丰富多彩的史迹逸闻,考察了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从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扩展了胸襟,了解了社会,收获是丰富而宝贵的。这对于他后来著作《史记》无疑有很大帮助。司马迁在《史记·报任少卿书》中说得非常清楚,他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才撰写《史记》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不朽巨著。司马迁漫游名山大川,侧重考察祖国各地的社会历史内容,而后世文人学士,则注重观察山川形胜,以开阔心胸,激励心志。

杜甫写的《望岳》就是对游山的感叹。唐玄宗开元年间,年轻的杜甫赴京考进士不中,便在河南、河北、山东一带漫游。其间至山东泰安眺望东岳泰山,感叹道: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泰山位于今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延伸至淄博市南和鲁山相接,长约200公里,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县城北,海拔1 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杜甫初见泰山时,兴致勃勃,激动万分,可以用这样的语言表达:泰山啊,你到底是怎样的呢?在这广袤无边的齐鲁大地上,青绿横亘,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判若晨昏,是这一切神奇与秀美的凝聚和结晶。遥想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辉宏气度,不禁想到落第,想到再起!于是便有了这样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见旅游给了杜甫信心和决心。

谢灵运之所以被称为著名山水诗人,是由于他在政治上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游江南名山胜水,“所至辄为诗咏”,在自己写山川景色的感发中“以致其意”,借游览平素爱好的山水来吐泻胸中郁积的愤懑之气,从而开创了影响深远的中国山水诗。正如白居易在《读谢灵运诗》中所评论的那样“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皆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岂唯玩物志,意欲滤心素。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因之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元末明初文学家贝琼在《游冶亭记》中说得好“君子不见山川之胜,无以广其志,宣其文”。屈原、谢灵运正是在漫游名山大川中创作出了不朽的诗篇。“东山可望,林泉生谢客之文,南国多才,江山助屈平之气”(王勃《越州秋日宴山亭序》),只不过是文人学士得江山之助的典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漫游名山大川,对于增长学识,陶冶情感,创作诗文,并非妄谈。旅游为文人思维开了一扇门。

6.旅游委艺术插上了翅膀

中国山水画是士大夫们观察自然、体验自然的结果,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造。历代的山水画家,都很重视游历名山大川,或隐居名山大川,日与山林烟霞、泉石为伍,观察山水泉石的外在形貌和内在精神,夜听泉流飞瀑、叶卷林动之声,以进行艺术的创造。

清代绘画大师石涛,原姓朱,名若极。明靖江王朱守谦后裔,出生在广西全州。父亲朱亨嘉于明亡后在桂林自称“监国”,为南明广西巡抚所杀,当时石涛年仅五岁。为了保全性命,便削发为僧,法名原济,亦作元济,字石涛,自称苦瓜和尚。石涛早年一方面云游四方,研习佛学,一方面喜爱山水,多次登临黄山、敬亭山、庐山、天台山等名山游览作画。晚年游江淮,定居扬州作画,对山水、花果兰竹以及人物都很擅长,画名盛极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