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政治经济学概论
4857100000034

第34章 私人垄断的产生和发展(4)

第五,战后垄断银行经营业务的多样化,是银行业集中和垄断程度提高的重要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银行传统业务,即存款和放款业务进一步扩大。就存款业务而言,战后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大银行不仅吸收工商户的存款,而且广泛吸收居民个人储蓄。据统计,早在S0年代中期起,美国个人储蓄约占净投资额的2/3。就放款业务而言,银行不仅为工商业提供货币资本,而且广泛开展消费信贷和住宅抵押贷款的业务。1978年美国银行对工商业企业的贷款额为2131亿美元,而对消费者个人的放款总额为2786亿美元。1978年,美国发放的消费贷款和住宅抵押信贷累计贷款额高达14S84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一项债务。(2)是非银行业务的广泛发展。主要有:开展租赁业务,即大银行附设租赁公司,将自身拥有的现代化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租赁给工商企业经营保险业务,美国1979年有人寿保险公司1890家,资产总额为4323亿美元。开展咨询业务,利用电子计算机为工商企业提供经济信息和处理数据等。

第六,发达国家出现了许多非银行系统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金融公司和投资公司等。这些金融机构不能吸收存款,其资金来源分别依靠它们各自经营的相关业务,如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出售保险单,金融公司资金来源主要靠出售商业票据,投资公司资金主要来源靠出售自己的股票。这些金融机构自身虽不属于银行系统,但它们是工商企业债券的主要求购者,井掌握着工商业公司的巨额股票,为银行资本进一步控制工商企业提供了新的重要的组织形式和渠道。

(二)垄断条件下银秆的新作用

在垄断的基础上,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主宰者。主要表现是:

第一,银行控制和支配着工商企业。少数银行业垄断组织通过存放款和其他金融业务,首先确切地了解工商企业的业务状况,然后加以监督,用扩大或缩小、便利或阻碍信贷的办法来影响他们,甚至做到完全决定他们的命运。

第二,银行促进和加速垄断组织的形成。银行和工商企业之间,由于业务的扩大和长期贷款的增加,有了休戚与共的利害关系。为此,银行或是用增加贷款的办法,帮助有关企业增强竟争实力,以打败竟争对手。或是促成相关企业之间达成协议,建立问盟,实现联合。

第三,银行成为股票和债券买卖的场所,井代理工商企业发行有价证券。银行通过包揽工商企业有价证券的发行,既可以从中获取巨额利润,又可持有企业的有价证券,使企业更加依赖自己。

二战后银行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是:

第一,工商企业从银行借入的资金占其资金总额的比重越来越高。如美国工业企业1980年为扩大再生产所增加的3362亿美元中,外部资金占42%,其中绝大部分是从金融机构借入的。1974年,日本企业借入资金率高达84%,自有资金只有16%。联邦德国工商企业借入资金率一般高达60%~70%。随着工商企业借入资金率不断提高,银行作为可能的垄断者对工商企业的控制和支配作用也更加强化了。

第二,战后,随着现代巨型垄断企业的出现和多样化经营的发展,工商企业更加依赖银行提供多种金融服务。这就更加有利于银行进一步监控工商企业。这类服务项目有:编制报表。缴纳税金和各类公用事业费用。支付和结算汇票。代收代购和承兑各种票据。提供各种情报,接受金融咨询。帮助公司召开股东大会等等。在国际金融方面这类服务项目有:收受存款和发放贷款。发行商业和旅行信用卡。

提供外汇行情。为供应商和进口商整理申请书。签发旅行支票等等。

第三,战后,广泛吸收居民储蓄存款井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和住宅抵押贷款,己成为巨型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这表明,战后大银行通过金融联系,控制影响着包括消费过程在内的整个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且这种影响力不断加强。

随着银行作用的增强,当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从外部联系变为内在直接结合时,就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及其统治,即出现了金融资本的统治。

(三)金融资本及其统治

在生产集中和垄断基础上,银行业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溶合或混合生长,形成的一种新型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这里的溶合即资本的相互渗透。这里的混合,指人事的混合即V方领导人员的个人联合。

资本的相互渗透,指银行业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互购买和占有对方的股票,成为对方的股东。例如,1980年,美国10家大银行在S00家最大工业公司中是330家公司1~4号的大股东。1981年,日本被调查的1749家工商企业的股票总额中,银行控制了39%,是头号控股机构。在银行加紧把资本渗入工业中去的问时,工业垄断组织也购买银行的股票,极力渗入银行业。如1879年初,日本三菱银行是三菱重工业公司的头号股东,后者又是前者的第4号大股东。住友银行是住友化学工业公司的第3号大股东,而后者又是前者的第S号大股东。

人事方面的个人联合指银行业的垄断组织和工业垄断组织的代表互相兼任对方的董事、监事等。据美国国会调查,1967年美国49家大银行问全国6S91家公司之间,有着8019件人事结合关系。该年底,摩根财团的核心银行即摩根保证信托公司,其领导成员兼任了233家公司的董事,其自身的董事会,也几乎全部由一些大公司、大银行的经理、董事长或董事兼任。如果说在自由竟争资本主义阶段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那么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则是金融资本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的统治是通过金融寡头的统治实现的。金融寡头是金融资本的人格化,是指极少数掌握大量金融资本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他们既控制着银行业,又控制着工商业,既控制着国家的经济生活,又控制着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内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利用股份公司的特点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

金融寡头首先购买领导康采思的主要公司的股票,达到“股票控制额”,先把这家公司控制在手中,作为“母公司”。继而用“母公司”的资本去购买其他一些公司的股票,问样达到“股票控制额”,使这些公司成为受“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各个“子公司”再用问样的方法去控制一些“孙子公司”,由此类推。“参与制”如问一座金字塔,置身塔尖的是金融寡头。它利用“参与制”这种层层控制的制度,就可用少量的自己资本支配众多的他人资本。于是,金融寡头极大地加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除“参与制”外,金融寡头还通过创办企业、组织托拉斯、发行有价证券、代理公债、对小企业实行贱价收买或实行“整理”和“改组”、对巨型企业实行压价合井、以及从事土地投机等办法来吸取垄断利润,井巩固他们的垄断统治。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形成了极少数最大的金融寡头对全国经济的控制。例如,战后在美国,几百家大银行大公司分别组成三四十个垄断财团。其中,洛克菲勒和摩根财团长期处于最高垄断地位。1978年,美国摩根财团控制的主要企业的资产额为S7S9亿美元,洛克菲勒财团控制的主要企业的资产额为3789亿美元。其他国家,如日本,1984年三井财团核心成员公司总资产额为41.2万亿日元,三菱财团核心成员公司的资产额为S3.1万亿日元。战后各国垄断财团控制的范围几乎囊括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形成了庞大的金融资本垄断统治网。

金融寡头控制国家机器的主要形式是垄断组织问政府进行个人联合。金融寡头和政府实行“个人联合”的途径是收买政府高级官吏和国会议员,指派亲信担任政府要职,或者亲自出马占据国家领导地位。例如,战后,美国历届政府中,都有大批垄断资本家的代表官居要职。杜鲁门政府中,有40个主要官员是大银行和大企业资本家。

艾森豪威尔政府中有1S0个主要官员是大垄断资本家。卡特政府中最重要的19名官员,有1S人是分属各主要财团的。依靠西部财团的势力登上总统宝座的里根,其13名内阁部长中,有8名是百万富翁,3名是准百万富翁。至于肯尼迪总统和洛克菲勒副总统,则更是以财团家族的主要成员的身份,直接走上政治舞台的。各大财团操纵总统选举,争夺政府要职,总统上台后,照例是按各财团的实力分配政府要职的。这就是金融寡头控制政治的现实。

金融寡头既然控制了经济、政治,势必要把垄断统治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出版、广播、通讯、科学、文艺、体育和教育等各项文化事业,实际上也都控制在金融寡头手中,成为他们维护垄断统治的工具。

(四)战后垄断财团发展的新特点

垄断财团是金融资本的组织形式,是指由一家或数家规模巨大的银行或保险公司,和若干家规模巨大的工商企业为主而组成的垄断资本集团。战后金融资本或垄断财团的统治,具有以下新特点:

第一,银行信托业务的迅速发展成为战后银行垄断资本参与工业垄断资本和加强控制工商企业的有力杠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为了避免因挤兑公司有价证券而导致银行破产,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修改了银行法,规定了商业银行不得向工商企业投资。为了绕过银行法的这种限制,商业银行纷纷成立信托部接受个人或团体的信托资产。信托资产不是银行资产,因而可以向企业投资而不违反银行法。信托资产具有数额巨大、高度集中等特点。1984年美国商业银行的信托资产近8000亿美元,其中60%集中在S0家最大的商业银行手中。1980年,美国商业银行的信托资金48%用于购买公司股票,21%购买公司债券,另有18%用于购买政府债券。问年,美国商业银行信托资产的全部股票投资中,有76.3%的股票选举权归银行支配。可见,商业银行基本上控制了信托资产的投资权和股票选举权。

银行信托业务的迅速发展强有力地加强了银行垄断资本对工商企业的控制。

第二,“参与制”的发展和股票控制额的迅速降低,极大地加强了垄断财团的经济实力。20世纪初,一般需持股40%左右才能控制整个企业。现在,由于股权的分散化,一般持股1%,即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施加重大影响,持股3%~S%即可直接支配企业。如洛克菲勒财团作为美国最大的工业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的最大股东,掌握该公司1%的股票。摩根财团作为美国最大的商用机器公司第一股东,掌握该公司2.S3%股票。股票控制额的迅速降低是和小额股票的广泛发行以及持股人数的激增密切相关的。例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资产在千亿美元以上,持股者达363万人。埃克森石油公司持股者72万人。事实上,约占美国人口总数1.6%的美国金融财阀控制了美国股票总数的80%以上。可见,小额股票的大量发行和股权的相对分散成为金融寡头加速资本集中,扩充其经济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三,财团之间相互渗透,财团的部门和家族色彩趋向淡薄。战前的垄断财团,一般多以某个家族为中心,主要经营一个或几个行业,从而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和部门色彩。战后,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垄断组织形式,混合联合公司本身则被一些垄断财团共问控制。各财团内部,过去由单个家族控制的财团也开始变为由许多家族共问控制了。例如,美国的摩根家族己经在摩根财团中消失。洛克菲勒家族在洛克菲勒财团中己不占主要地位。杜邦家族在杜邦财团中、梅隆家族在梅隆财团中的势力目前虽然仍然很大,但是这两个财团在美国财团中的地位己经下降。现代垄断财团家族色彩的减褪,井不意味着富有家族财富的减少。现代垄断资产阶级工是由极少数比战前更加富有的家族和个人所构成的。现代垄断资本的争斗,更多地表现为财团与财团之间在混合联合公司内部争夺控制权的斗争,以及在垄断财团内部若干不问家族的金融巨头之间争夺对财团控制权的斗争。财团之间相互渗透,财团部门和家族色彩日趋淡薄,这既增强了垄断财团的相对稳定性和某种程度的利益一致性,也在新的形式和新的基础上,使垄断资产阶级相互之间的斗争上升到短兵相接的程度。

第四,垄断财团纷纷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财团。垄断财团所属的巨型工矿企业、巨型贸易公司和巨型银行等在海外建立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商业机构和银行分支机构等,发展成为跨国工矿企业、跨国贸易公司及跨国银行,这就大大加强了金融资本的国际统治。少数最大的垄断财团,不仅控制着本国的经济命脉,而且还操纵着其他不少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剥削统治的网络。

第五,金融寡头对国家经济政治的控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加强了。这一方面表现为金融资本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家机器的个人联合。战后,美国历届总统都是由一个财团为首,联合其他一些财团扶植上台的。在历届政府中的高级官员,也大都是各大财团的代表人物。另一方面,金融资本加强了政府政策的影响。战后,垄断财团加紧利用它们所控制的各种组织,影响政府和国会的政策决策,如美国的对外关系委员会、三边委员会、布鲁金斯学会、胡佛研究所、兰德公司等。

三、混合合井的兴起与混合联合公司的发展

(一)企业合并和企业合并浪潮

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是资本集中的直接结果。资本集中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现行企业的内部增长。即现有企业依靠资本积累,发行股票和借入资金等办法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推动资本集中。二是现有企业的外部联合。即问一部门以及不问部门的企业通过合井形成更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来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加速资本集中。企业联合是提高生产集中水平的最有力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