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电力高等教育
4856700000046

第46章 附录电力高等院校简介(2)

学校科技工作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支撑,以扩大规模、增强能力、提高水平为重点,以转变机制、调整结构、科技创新为突破口,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6年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高科技“攀登B”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教育部优秀教师资助奖励基金(含霍英东基金)项目等共36项,承担了国家电力公司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基金项目70余项,还完成了大批来自电力企业和社会经济建设的科技项目;共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4000余篇,被三大检索工具(SCI,EI,ISTP)收录300多篇;通过“211工程”建设,学校科学研究的整体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科研成果明显增多,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科技学术期刊有《华北电力大学学报》、《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电力情报》、《现代电力》、《电力高等教育》、《电力档案》等。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学校先后和欧、美、日本、俄罗斯和香港地区的30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九五”期间,学校聘请外国文教专家276人次,短期学术交流的外国专家247人次;学校共派出留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国际交流586人次;学校先后招收来自日本、韩国、挪威、印尼、巴基斯坦等国留学生70多人。

5.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学校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建立了“华北电力大学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修改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奖惩制度。学校建有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和电厂仿真培训3个校内实习基地,并通过校董事会在40多个电厂、供电局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连续10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在近几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作品获奖总分均居河北省高校首位,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

6.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增强办学活力

学校遵循“转换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分步到位的思路,加大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通过合并、合署办公等措施精简了党政管理机构。改革编制管理办法,按需设岗,优化了人才资源配置。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根据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在学校各类人员中实行了竞聘上岗制度。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适当拉开校内工资部分的收入差距。完善人事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晋职升级、聘任解聘、奖励待遇挂钩,从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初步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立了后勤服务产业集团,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为今后实现后勤社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学校的发展增加动力

学校高新技术产业依托学校学科专业的优势,利用科研成果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我校与阿城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在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了保定中力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校区与英康得力公司、网窗技术公司分别组建成立了北京华电英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电网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学校正在加强和电力企业的联系,以不断扩大学校企业与知名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合作,增强学校的发展动力。

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

面对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学校制定的奋斗目标是:自觉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把华北电力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全国重点大学。

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党委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是:“抓住一条主线,构建两个体系,营造一个氛围,实现两个提高。”即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这条主线,统揽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构建面向新世纪、同时适合我校特色的学科体系,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营造一种具有优良校风学风、办学环境和促进优秀人才、优秀成果脱颖而出的良好办学氛围;实现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继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改革和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我校培养的各类人才都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质量意识,突出办学特色和优势;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追求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育人为本,三足鼎立,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水平和质量,努力把学校建成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大力提高办学层次,在积极发展本科教育、稳步发展成人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拓宽留学生教育渠道,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以满足电力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扩大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继续推进“211工程”建设,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龙头,带动和促进各个学科专业的发展,形成布局比较完善、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学科体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实施校内“151人才工程”,即选拔10名左右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5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100名左右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使他们成为学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形成一支以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政治素质好、群体实力强、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年龄结构日趋合理的学术队伍;充分发挥两地办学的优势互补作用,在认真总结两地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既要发挥保定校部办学基础较雄厚、办学成本较低的优势,又要充分利用北京校区在人才流、信息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统筹规划,形成合力,各有侧重,协调发展;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保证经费投入。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财务管理,强化效益意识,加快学校的建设发展速度。

东北电力学院简介

东北电力学院坐落在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吉林市,校园占地47公顷,校舍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学院于1949年10月1日与共和国同时诞生,前身为长春电机高级职业学校,是新中国诞生后成立的第一所电力类学校。

1955年学校由长春迁至吉林。1958年9月升格为电力类工科大学,改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学院原隶属于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1月在高校管理体制调整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0年吉林省轻工业学校、吉林省工业美术设计学校并入我院。

学院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适时地进行专业调整和改造,既保持原有的专业特色,又办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学院设有电力工程系、动力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应用化学系、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自动控制工程、机械电子系(基础部)、商务外语系、轻工学院、艺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职业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体育部、研究生部、信息化教学中心等17个院、系、部,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化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日语、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轻化工程、印刷工程、艺术设计等20个本科专业,并设有制浆造纸工艺、经贸英语、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计算机及应用、机电一体化、发酵工程、财务会计等11个专科专业,覆盖了文、理、工、管等4个学科门类。学院于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应用化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等12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有热能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应用化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尊师重教,师资队伍结构逐渐完善,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38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330人,讲师(助理研究员)51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博士生导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1人。

学院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收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开展合作办学。2000年11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院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实施“商务管理”和“商务信息系统”学士学位教育。学院积极构建具有“一实两创”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现有研究生165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4000余人和成人教育学生4000余人。我院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近年来,学院毕业的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有多人分别考取清华、北大、浙大等著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50余年办学历程中,学院共为国家培养了30000多名专门人才,他们已成为电力战线和其他行业的骨干,有些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领导人。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和“一实两创”的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了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如实行了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主辅修”制和实行导师制的因材施教实验班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我院学生在全国、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艺术活动以及各类竞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其中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和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一等奖,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演唱比赛优秀学校组织奖、第三届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团体金奖。1999年,学院教务处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优秀教务处”称号。

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设施。拥有以电力系统商业化运营研究中心和能源有效利用实验室为代表的共20多个与各学科相匹配的实验室。现代化的图书馆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藏书74万册,中外文期刊3400多种,可以同时容纳1600人学习阅览,并配备了国际检索系统。设施先进的信息化教学中心设有多媒体教室、演播中心、可同时播放两套外语节目的电台。拥有12个多功能教室,8个标准化外语语音视听教室。学院已建成计算机校园网络,并通过CERNET接通(INTERNET)。

近年来,广大教师、科技人员在学术和科研工作中不断探索,孜孜以求,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00余篇,有近百篇学术论文被国际著名科技检索文献SCI、EI、ISTP收录。出版各类学术专著20余部。承担了10余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了40余项国家或省部级奖励,有6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院重视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乌克兰、加拿大、保加利亚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关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

学院校园环境优美。别具风格的建筑群与古朴典雅的苏州式园林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勾画出一幅亮丽的校园风景线,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师生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形成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旋律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院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先后被评为吉林市先进单位、吉林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吉林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东北电力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单位、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暨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0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学院进行了以理顺体制、转换机制、增强办学活力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分配制度改革为杠杆,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改善职工生活、工作条件调动积极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调整管理部门职能为突破口的新一轮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是,突出了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强化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学院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按照吉林省政府的要求,学院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分离了后勤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成立了后勤处和后勤集团。后勤集团现已有两个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一个中心实行模拟企业化管理。引资兴建了3栋学生公寓和1个学生食堂,总面积25万平方米。全面推进了物业管理和学生生活后勤社会化,初步改变了学院“办社会”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