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童兵自选集
4855100000027

第27章 新闻学应用研究(1)

市场经济与新闻信息优化配置

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之一,在于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邓小平1984年9月为《经济参考》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明确提出信息是一种有待开发的宝贵资源。因此,考察新闻信息在我国传播各环节的配置状况,实现新闻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化配置,应当成为当前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改革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题记:针对我国新闻信息配置不合理,新闻传媒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等情况,笔者撰写了此文,认为应在坚持导向正确的条件下,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受众的实际需要,优化配置新闻信息。全文发表于《新闻学探讨与争鸣》1995年夏季号。

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以及我们面临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任务,新闻信息的配置,首先必须保障经济类信息配置的最优化。在我国,按传统看法,这类信息大致包括以下10种:

(1)中央及省、市、自治区党政机关有关经济政策、方针、规划、法律、指令、部署、措施等信息,又称经济政治信息;

(2)有关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动向和趋势的信息,又称宏观经济与科技信息;

(3)有关地区间经济与科技横向联系,实行经济、技术协作与交流的信息,又称横向性动态信息;

(4)有关地区、部门、行业间产、供、销情况交流,调剂余缺,互通有无的信息,又称商情信息;

(5)有关人才余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信息,又称人才信息;

(6)有关经济技术发展所必需的物资、金融、劳务,以及管理资料、数据、经验、情报等信息,又称知识性信息;

(7)有关经济科技界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就当前经济与科技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所发表的评价、咨询和参考意见及建议等信息,又称咨询性信息;

(8)对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教训等信息,又称参考性信息;

(9)有关改善调节社会生产和生活环境的衣食住行、生活常识、环境保护等信息,又称顾问性信息;

(10)有关世界性经济与科技情况、动向的信息,又称国外经济科技信息。

上述10个方面的经济类信息,既有宏观经济信息,又有微观经济信息。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这些信息是每个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是他们生存发展首先需要的信息。在建设市场经济中,尤其如此。所谓信息配置最优化,首先指这些信息受到极大的重视,调控渠道对之采取绿灯放行的方针,提供保障其畅通的宽松环境。传播经验表明,人们从这些经济类信息在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总量中所占据的比例,它们在社会信息传播总量中所占有的地位,大致可以看到商品经济社会中信息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

在我国新闻信息配置中,有两种现象应予以重视。这两种现象,其一是同一信息的传播过多过滥,或撞击受众的是受众所不需要的信息,称之为“信息洪水”;其二是同生产、流通、消费有关的经济类信息过少过迟,受众急需的信息久盼不至,形成“信息饥渴”。

“信息洪水”即信息疲劳症,大量低值或无值信息进入传播通道,或虽有一定价值甚至高值信息,但由于频频出现冲击视听器官而形成视听疲劳。信息传播中,一个信息重复出现,其重复次数与实际价值成反比。新闻信息传播由于是一次完成,重复出现,原先有值或高值的新闻信息即成低值或无值信息,失去了“新闻”的本质。近年来的各种受众调查中,被调查者对这些所谓的“新闻信息”均表示不满甚至厌恶。在《人民日报》的一次调查中,读者呼吁,“会议新闻应压缩,只报道其中有新意的内容”;“一般会议讲话、文件可不登或摘要刊登”;“单纯指导工作的稿件不宜过多”;“少登或不登长篇回忆录,这类文章可登杂志”;“应简化外事消息”。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次观众调查中,观众反映,最不受欢迎的国内新闻节目是会议新闻和外事活动,最不受欢迎的国际新闻是外国首脑互访、国际会议等。在向乌鲁木齐受众所作的一次调查中,问及25项内容,受众认为“不需要加强”的有5项,首当其冲的是会议报道和理论文章。

“信息饥渴”又称“信息荒漠”,即受众无法获知或无法及时获知自身所急迫需要的新闻信息。这几年新闻界流传着“新闻传播两大怪圈”的说法,一为“出口转内销”,二为“本地新闻外地发”。所谓“出口转内销”,即有关政策变动、决策过程、人事安排等信息,人们往往通过《参考消息》上的外国记者报道或外台、外报获悉,而无法由我国自己率先报道。所谓“本地新闻外地发”,即发生在本地、本系统、本部门的事件,当地、本系统、本部门的媒介无权报道,而要借助外地、外系统、外部门的媒介才得以披露。

“信息洪水”也罢,“信息饥渴”也罢,它们集中反映出,在我国,新闻信息的配置亟待调整与改善。否则,信息配置最优化是无法实现的。

新闻改革一开始就把新闻信息总量调控的科学化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十几年来也有了一定进步。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信息配置一再进入改革误区。笔者觉得以下三个方面需要重新辩正。

一是周末热、扩版潮、纪实风。

“热、潮、风”的兴起与红火,基于三个原因:第一,过去的新闻太硬太空,缺乏人情味,形式主义的东西又太多,而“热、潮、风”中,允许出现较多软性的新闻,故而一时成为改革的“热点”。第二,利用我国“弛张有度”的文化特质,周一至周五抓工作抓教育,硬新闻多一点,周六周日来“每周一款”、“周末一菜”,软新闻上一点,上上下下都能接受,便于操作。第三,新闻政策调整,新闻体制转换,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全局,而从“周末扩版纪实”做起,则安全系数大,不易出乱子,出了乱子也易于“关停并转”,因而在有关决策领导机关支持下,一下子红遍全国。“热、潮、风”中,公众关注的新闻信息,有所扩量增值,但总的看,经济类信息仍无大的改观,报道面扩得不大,信息量增得不多,除了硬新闻“软写”外,硬新闻本身增加得并不理想。

可见,“热、潮、风”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新闻信息配置状况,它们从去年转冷,有的又倒退到扩版前的版数,有的停办周末版,便是一个好的说明。

二是黄货泛滥,品味滑坡。

在市场经济下,报纸要走向市场,必须跨越增加广告、扩大发行、吸引读者“三级跳”,吸引读者成为各报竭其所能的最终环节和新闻竞争的大擂台。这是包括电子媒介在内的新闻信息业的一个规律,拥有受众是“发财致富”的杠杆。在这种态势下,一些见利忘义、心术不正的经营者就步入了用黄货引诱受众的歪门邪道。这种以黄色、桃色、灰色、黑色等“颜色新闻”为特征的新闻信息配置,极大地导致了中国新闻职业道德水准的滑坡,是断然不可取的。

三是有偿新闻。

近几年,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有偿新闻现象在中国一再泛滥,且偿金越发越多,发放的单位越来越广,发放手法也越来越妙。

同以上两种现象不同,有偿新闻现象屡禁不止,有着复杂的背景与缘由。基于本文不是专门讨论这一问题,只能长话短说。

其一,也许目前记者拿红包有其个别可以理解的原因,但无论就法律还是伦理来说,以稿谋私,肯定是一种腐败行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本文以下对有偿现象的分析,不应视作对这种腐败行为的饶恕与放纵。其二,有偿新闻现象在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滋长与膨胀,客观上反映了生产流通领域某些新闻信息的短缺,是某些人以不正当手段对新闻信息进行利我性配置的一种努力。请想一想,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产品从由人代嫁到自找买家,厂家是多么需要媒介作其营销的信息渠道与公关代理。但是,我们的媒介尚未完成(有的地方尚未真正开始)从面向市长到面向市场的机制和功能的转换。冗余的会议信息、外事信息等霸占着大片版面、大段节目时间,厂家怎么办?于是你有权,我有钱,他便通过记者买版面,买播出时间。从这个角度看,有偿新闻的出现,也有其经济基础。

西方早已市场化了的新闻界,有偿新闻几已绝迹,而在由权力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韩国、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有偿新闻则大量存在,恐怕也是一种旁证。因此,根绝有偿新闻现象,关键还在于加速实现新闻信息配置的最优化,切实让同生产、流通、消费相关的信息优先占据重要地位。

党的十四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必须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新闻信息配置要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实现最优化配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充分的信息保证和舆论支持,必须尽快开始新闻体制改革与新闻政策调整。针对上面分析的种种现象,笔者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第一,要尊重并保障“两个导向”的实施。

必须承认,对新闻信息配置来说,目前有两个导向,其一是政治导向,其二是市场导向。党和政府对政治导向高度重视,不敢掉以轻心,面对市场导向则相对有所忽视。前已分析,无论就公众特别是产销者对信息需求的内驱力,还是信息资源对于市场运行的推动力而言,市场导向的作用都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传播工作者与传播决策者应该充分肯定市场对新闻信息配置的巨大调节作用,在高度重视政治导向的前提下,正视并把握好市场的导向性功能。

第二,新闻信息的配置应逐步迈向规范化、有序化。

新闻信息配置目前在相当大程度上还存在着重政治轻经济、重生产轻流通、重营销轻消费、重领导轻群众、重机关轻基层、重中国轻外国等弊病;在新闻形式上,重通讯轻消息、重文字轻图片;在新闻生产程序上,重写作轻采访、重专版轻要闻;媒介分行政等级,记者论资历深浅,以此作为信息资源分配的根据,这种种缺陷,极大地妨碍了新闻信息配置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对其加以梳理与调整。经过调整与完善,真正使公众急需的新闻信息得到广泛的传播。

第三,根据新闻信息传播规律协调新闻信息配置。

国家对新闻信息实行总量控制是必要的,但调控必须以充分调研为依据,有足够的科学性。调控新闻信息配置必须反对主观随意性。建议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逐步下放一般新闻信息尤其是社会经济信息配置的权力,更多地给予传播媒介选择、处理、传播新闻信息的自主权,首先把扩大报道而增大信息量的权利还给新闻传播机构和每个记者、编辑。

第四,党和国家对于新闻信息配置实行法制化管理,使信息调控有法可循,违法可究。

党和国家对于一般新闻信息应实行开放、自主配置,对于关系到国泰民安的重大新闻信息实行依法配置,对配置不当造成重大损失者则依法惩处。笔者呼吁在《出版法》出台后尽快制定和出台《新闻法》等相关法规,以保护新闻信息的优化配置,打击严重破坏新闻优化配置的行为。

新闻信息优化配置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新闻观念更新、新闻政策调整、新闻体制转换、社会调控决策进入科学化和法制化的结果,也有赖于市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方方面面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但我们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改革的日益深入,新闻改革的重要一环——新闻信息优化配置一定能够实现。

从“外部断奶,内部搞活”说起

——兼议新闻体制改革的目标设定

写下“外部断奶,内部搞活”几个字,眼前不由自主地映现80年代新闻界发生的两件事。

事情一,一位中宣部副部长在省报总编会上提出,报纸发什么(稿件)不发什么,应由报社总编辑说了算。一年之后,有关部门专门发文,宣告此说不当。

事情二,在一次新闻学会联合会主持的学术研讨会上,笔者遵嘱特邀一位对人的主体性有专门研究的哲学家,发表传播与主体为主题的演讲。不久,有人对新闻传播强化主体性的言论提出质疑。

有人可能会说,这两件事同“外部断奶,内部搞活”有什么关系呢?

且听笔者细说。

题记:这是笔者思考新闻改革如何深化的一组文章之一,涉及对新闻体制改革的讨论。文章发表于1998年第6期《新闻知识》。

中国的新闻改革进入体制改革攻坚阶段之后,不少新闻传媒提出,要争取实现“外部断奶,内部搞活”,有的传媒明确地将此看作新闻体制改革的两大目标。

“外部断奶”,即“不吃皇粮”,不再享受国家财政拨款,不再依赖政府补贴。这样做,减轻国家负担,报刊社通过税收等途径,体现对社会新的贡献。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传媒此举的动机远比这些复杂和深远,甚至可以说,初衷本不在这里。不少传媒的老总认为,传媒要想成为完全的法人,要想取得大至战略进退、小至工资奖金的自主自决权,割断同政府或主管机构的依赖之绳,是不可缺少的前提。传媒要得到完全的自主权,取决于一系列因素,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无疑是最重要,在目前又可行的一个举措。从某种意义上看,有几分经济上的独立,就有几分报业行政的自主。放眼现今国内办得比较成功的报业,几乎全是经济上独立自主走得较快,动作较大的“先行者”。一个经济上不独立不自主的传媒,谈论编辑方针的自主与市场运作的自由,完全是没有意义的。经济上自立,业务上自主,方针上独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体制改革得以实现的三部曲。

“内部搞活”,旨在调动传媒内部上下左右方方面面机构、层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传媒的目标与决策。

“内部搞活”,除了机构设置合理,资源配置科学之外,最主要的,要简政放权,使每个部门和每个人员得到相应的责、权、利。

每个部门和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最大限度调动自己执掌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作用,获得最好的效益。这样的运作和调控,是传媒整体效益最有力的保障。换句话说,每个单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是总体主体性完全体现的前提。广而言之,每一个传媒作为这类传媒的一个分子,都按照传媒规律自主经营,充分调动创造性和主动性,那么这类传媒就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总体获取。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就是:当每一片蔷薇花瓣都表现了蔷薇的特质并发散出蔷薇的芬芳的时候,这朵蔷薇自然就是真正的蔷薇了。这位哲人说,“只有在人民报刊的各个分子都有可能毫无阻碍、独立自主地各向一面发展并各成一行的条件下,真正‘好的’人民报刊,即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的人民报刊才能形成”。

综上所述,“外部断奶,内部搞活”,不失为新闻体制改革中当前可行的、适宜的目标与抓手,是一个正确的思路与途径。

当今的中国报业,有些现象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