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陈力丹自选集
4855000000004

第4章 我的学术经历

复旦大学出版社要我着手编自选集,起初以为选几篇文章很简单,但是一查找起历史上发表的文章,就发觉工作量相当大,因为年代久远,数量太大。工作中许多记忆被重新唤起,感慨万千。如果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发表的第一篇新闻学文章算起(1979年),至今已经发表了超过700万字的各类成果,包括独着10本、论文和一般文章1000篇以上,以及近2000个词条和少量译文等等,还有约100万字的编辑成果。

我1951年2月大年初一那天出生于南京。从事专职新闻工作是在1970年9月,那时我19岁,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汽车连调到团宣传股报道组工作,第二年起为报道组组长。此后便与新闻工作结缘。

1973年我通过考试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工农兵学员”。这个新闻专业即“文革”中被解散了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系,人民大学老一代的教师,如甘惜分、方汉奇、张隆栋、郑兴东等等,都是我的老师。人民大学复校后,我算是人大校友。1975年我参加写作《新闻理论》一书,承担了第一章(关于马列新闻活动)的写作(初稿4万字,发表时删节为2万字),并参与了第二、三章架构的讨论。这是我“研究”新闻学的起点,当时24岁,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1976年初,受专业领导的指派,我有幸与方汉奇、张之华老师一起研究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完成了我所承担的1.5万字的写作任务。这是我第二次的“研究”工作。

在光明日报社工作两年(1976-1978年)后,我于1978年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师从温济泽教授,从此开始了专职研究新闻传播学的生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照耀下,我清理了自己的思想,有了独立的见解,并且至今为在那个时候确定的目标努力工作。

1981年毕业后,我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工作。1985年起为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起为主任。1987年起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3年起为研究员,同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起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6月调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我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在新闻所的22年内取得的。

我逐渐成长起来了,我的老师温济泽、戴邦、商恺等却相继逝世,他们是我永远尊重的人。

到了人民大学,岁月的流逝令人感叹。我当年的老师们,仅有一位当时最年轻的还在岗,也已经头发花白了。我现在转到大学工作,需要重新熟悉环境。尽量把工作做好,这就是我的简单想法。

我熟悉的研究领域是以下三方面:新闻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舆论学、世界新闻史。这三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是以下四本: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45万字,1993年开明出版社出版。2002年再版。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22万字,1999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2002年第三次印刷。

《世界新闻传播史》,37万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003年第二次印刷。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40万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这本文集,凡是内容在以上代表作中已有论述的论文,均不再收入。在余下的论文和一般文章中,第一次选了80多篇,一估算,有70多万字。筛选到第四次,才最终算清楚字数,减到了预定的30万字(39篇)。文集涉及的内容多数是这三方面以外的,因为不是我最熟悉的,我不敢说很深入。

除了入选的篇目外,还有许多文章,作为历史需要在这里提一下。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我最早涉及的研究领域,本文集只选了1980年的一篇文章,其他需要提及的论文有:较早的《关于马克思报刊思想的几个问题》(1983年,2万字)、《列宁论党报与党性》(1983年,1.3万字)。《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1984年),最早论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里谈到的这个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的真实报道》(1986年,1.6万字),系统地论述了他们关于“有机的报纸运动”的思想。《列宁论苏维埃报刊的作用》(1986年,1.2万字),这是对列宁这个时期思想的初次探讨。《对几个传统新闻学观点的思考》(1987年,1万字),与时俱进地分析了一些我们熟悉的传统新闻学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若干新闻观点略考》(1988年,1万字),最先指出了马恩着作的误译造成的理解差误。《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新闻思想》(1996年,1.5万字),对表现马克思新闻思想的旧译文与新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的对应部分进行分析,并指出了新全集的一处漏译问题。

二、关于一般新闻理论的研究,在真实性方面还有《警惕精彩的软新闻》(1998年)和《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2003年)等文章。在客观性方面亦有一些文章。

在新闻自由方面还有《关于“绝对出版自由”的质疑》(1983年)、《少数能享有自由:出版自由的标志》(1988年),以及《自由的心灵——“五四”的文化精神》(1989年)等文章。

关于新闻和报纸商品性的研究,还有《关于商品性讨论的几点意见》(1984年)、《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1986年)、《新闻生产商品化是历史的进步》(1988年),《马克思论新闻是商品是历史事实》(1994年),以及在学者内部流传的《从三次新闻商品性讨论看中国的新闻学》(1996年,1万字)等文章。

在新闻法方面,20世纪80年代发表了一些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法的小文章,对于推动这方面的研究产生了意料不到的正面效果。90年代发表过一些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文章,较有代表性的是:《关于新闻学研究中四个话题的新闻道德意识》(2000年,1.2万字)、《更正与答辩——一个国际公认的新闻职业规范》(2003年)。

综合性的新闻理论研究还有《中国的现代观念和大众传播媒介》(1993年,1.3万字)、在学者内部流传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既定的新闻观念与新闻学、新闻媒介》(1996年,2万字)等文章。

三、关于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还有《新闻学:从传统观念到现代观念》(1988年,1.7万字)、《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新闻学》(1989年,2.8万字)、《五四时期的中国新闻学》(1989年)、《意大利不是现代报刊的起源地》(1991年)、《中国新闻工作改革开放的起点——纪念1979年全国新闻工作座谈会20周年》(1999年,1.2万字)、《论世界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

(2002年,1.6万字),以及关于《金瓶梅》中的邸报、马克思与《大陆中国之友》、叶铭琛与报刊、马克思恩格斯与郭士立等个案研究小文章。

四、关于传播学研究,还有一些文章相对重要些,例如《试论说明性信息的接受特征与舆论引导》(1998年)、《谈谈传播学批判学派》(2000年)、《电视对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影响》(2003年)。

五、关于新闻业务研究,1991年以后发表过一组借鉴中国古代笔记而谈论新闻写作的文章。关于具体的评报文章和写作案例分析文章,约有几十篇。

关于新闻业经营的文章,还有《从新闻消费看新闻生产》(1993年,1.2万字)、《从有偿新闻到不公平竞争》(1994年)、《我国经济新闻的发展和变化》(2000年)、《关于媒介资本的几个问题》(2001年)、《传媒竞争之路——减去共同的东西》(2001年)、《关于传媒发展和经营的一些宏观认识》(2002年)等十来篇文章。

六、讨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文章,本文集只选了两篇。其他概述性或见解性文章,较重要的还有《新闻理论研究现状及历史的探讨》(1986年,1.2万字)、《新闻学需要忏悔意识》(1989年)、《对我国新闻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1995年)、《对我国传播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1995年)、《近十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情况》(2001年,1万字)、《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点意见》(2001年)等等。另外,从80年代起,还有一些专论新闻学论文写作和规范化的文章。

七、关于中国内地与台湾及港澳新闻交流的研究,限于篇幅,本文集没有选。这是我自1991年以来不时涉猎的一个研究话题,较重要的文章有《中国台湾、大陆的新闻交流》(1991年,2万字,合作)、《台湾的新闻传播学和新闻教育》(1998年)、《香港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新闻教育》(1998年)、《海峡两岸及港澳的新闻交流与回顾》(2001年,1.3万字)。

本文集是历史的记录,因而我无权对已经发表或流传的文章做观点和表述的改动,只更正了错别字以及个别语法明显有误的地方。这些文章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有具体的生活背景,有些地方尚显幼稚。检阅以往的文章,我感到满意的地方在于:作为学者,我基本坚持了不说违心话、不说套话,无愧于1978年以来我独立确立的信念。

陈力丹

2003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