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破天荒的事,谁敢擅自做主。一个多月过去了,邓旭初几乎是掰着手指度过这漫漫长夜。上面还是没有回音。而在校内,种种猜测、议论却从各个角落传了出来。
“还没有听说别的大学搞过岗位津贴,我们能搞?”
“我早就说过,这种改革是短命的!”
“这一次看邓旭初怎么收场?”
邓旭初心里一阵震颤。是的,他作为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曾面对全校干部立下军令状:“党委办不成这件事,甘愿集体下台!”乌纱帽,他早已置之度外,此刻最使他不安的是交大面临着改革夭折、前功尽弃的危险,面临着他雄心勃勃重振交大雄风,建成第一流大学计划破裂的危险,他感到无颜面对那些“干牛活,吃羊草”的教师们,无法面对那些眼睛,那些在校园的小道旁,在教学楼中,在实验室里,在图书馆,那一双双向他投来的失望、疑虑交织的目光。
他强打精神,再次要求上面听他一次当面汇报,结果,他失望了。
怎么办?是进还是退?退,比割他的心都难受。为什么要后退呢?邓旭初想起了1938年5月,他从广州北上去陕北,在武汉得知花园口黄河大堤被炸掉,交通中断,山高路远,他沿着公路从信阳、南阳绕道北上,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向前的情景。难道,路才走了一半,就要后退吗?他拼尽全力稳住脚步,一步一步在泥泞中挣扎着走向彼岸。
为什么要后退呢?邓旭初想起钢铁运输线上的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在朝鲜战场上,奋勇杀敌,血雨腥风里,没有一个战士想过“退”字。
今天到了交大改革的关键时刻,他怎么会后退呢?清晨,他来到办公室,推开堆积如山的文件,拿出笔在小黑板上写着:“办学难、改革难,红军不怕远征难!”
深夜,他本想整理党委会上的发言,却不知不觉中又在纸上涂满了“办学难”的字句。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美好的事物总是伴随着困难而诞生!
自古改革者的道路又有几个顺顺当当。今天的改革者又何尝不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规矩是:祖宗之法不可变,而邓旭初说人的眼睛是长在前面的,要向前看,要干过去没有干过的事,想过去没有想过的办法。内部有阻力:干吗这么多新花样?吃惯大锅饭的人、改革中利益受损者、那些“阿混”们立即起来反对。有极“左”思想者,无论你怎么做,他们总会不满意。一旦受挫,社会上风言风语,众口铄金。从思想观念上来看,有些人有顾虑,怕改革会搞乱一个单位或一个城市;有些人左顾右盼,怕摆不平;有些人怕违反上级规定。但邓旭初最怕的还是得不到上级领导的支持。
唉,怎么了?房子好像在摇动,邓旭初来不及移步躺在床上,甚至来不及搁下手中的毛笔,脑门就“嗡”一声,摇摇晃晃地摔倒在地板上!
醒来时,他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医生郑重地告诉他:“为防止心脏病再度复发,出院后需要绝对休息一星期,暂时不能上班工作。”邓旭初从床上爬起来,立即打电话,要求第二天预定的书记、校长会议改在自己家里按时召开。
那份请示报告打上去又是几个月了,还要等下去吗?邓旭初自从病倒醒来的瞬间,就痛苦地接受了一个观点:毕竟年纪大了,时间不能再等了!
还等什么?等了几十年,邓旭初仿佛又回到从前。那是在皖南事变越狱后的路途中,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与难友露宿在一个古庙中,凛冽的寒风穿过窗户,像锋利的尖刀刺着他的全身。半夜,寒气更加逼人,又冻又饿,他几乎昏迷过去。眼皮越来越沉重,困死了!但他明白,此时眼皮一合,也许永远难以睁开了!于是,他在心中一遍遍地唱着国际歌,挨到天亮。此时的他一贫如洗,身无分文,放下知识分子强烈的自尊心开口向别人讨饭,话到嘴边,眼泪早已涌出眼眶。他曾发誓,总会打出一个人人有饭吃的天下。
长期形成的事业“大锅饭”今天要被打破,许多人想不通,人人有饭吃不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吗?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已成为人们的普通常识。因此,一提起改革管理体制,他们会觉得这是“对党不忠”,有违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在家中,邓旭初脸色苍白地躺在沙发上参加会议,他决定不再等了,他说:“岗位津贴这钱要发,不管什么风险,改革是一定要进行下去的。”他和刘克、朱雅轩等几位同志,拟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上面既然对交大全面实行“岗位职务津贴”的请示报告不批准,那么我们选择一二个系先行试点,积累点经验总是可以的吧?
试发岗位津贴的第三天,有关部门便进驻交大调查此事。
校园内顿时不安起来,各种议论不断涌现。交大领导班子中一些干部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邓旭初劝慰他们说:“这岗位津贴是我主张坚持制定的,如有错误,我邓旭初当属‘元凶祸首’。如果追查责任,也该有我来挨板子,无论风险多大,我担,无论责任多大,我负。”
调查组的负责人××和邓旭初是来自解放区的老干部。邓旭初见到他便说:“欢迎你们来交大检查工作”。
××知邓旭初话中有刺,忙说:“不,不叫检查,是了解情况。”
邓旭初说:“检查就是检查,我喜欢直来直去”。邓旭初了解××同志是较开明的,交大开始制定岗位津贴时还得到他的关心,相信他能实事求是地调查。
××同志率领调查组进行了四五天的调查,听了方方面面的意见,临走前,紧紧地握住邓旭初的手:“该是表态的时候了,可该说些什么呢?我个人认为你们的做法是对的。”一股热流迅速传遍邓旭初全身,他已感受到××同志带给他的力量。还要说什么呢?这已经足够了,两位老战友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同志回去以后,向上面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汇报,不久上级部门作了批示:试行两个月,结合工资调整给予解决。
两个月,是否太少了?××同志也同情交大的处境,愿为交大说说话。
还担心什么呢?交大的改革路子是对的,自己也快要离休了,要为交大,为教育界办件好事!他不顾疲劳,登上了北上的列车,在北京,他亲自向劳动人事部作了汇报。很快,劳动人事部对交大改革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交大改革的条件是成熟的,可以试行发放岗位津贴,便将两个月改为长期试行。
不久邓旭初出席上面一次会议,在发言中,他表露了几年来交大改革的艰辛和期望,他把长期淤积在心中的苦闷全部发泄出来,他感到轻松多了,却根本没有考虑他是在什么场合下发言,他的发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改革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克服了吃大锅饭的现象,学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正如前来参观的人所说:“交大人精神振奋,走路都比人家快。”当时情况确实如此。刚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及时出版了党委办公室编写的《上海交通大学管理改革初探》,该书总结了交大的改革经验和有关规章制度,一出版,就成了畅销书,一再重印,仍供不应求,总共发行了10万余册。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来交大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对上海交大工作成绩的赞扬声不绝于耳,邓旭初却认真地说:“没有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改革开放的大气候,我们小小一个交大、小小一个党委、小小一个邓旭初,想第一个跨出这‘第一步’,休想!”
上海交大发放岗位津贴后,其他学校也跟着做了,后来,全国高校和政府机关也都基本上发放了岗位津贴,开始不赞成的同志也拿到了岗位津贴。
岗位津贴作为一种工资奖励模式迅速在全国推行了,很少有人知道津贴背后的艰辛故事。万事开头难,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是邓旭初领导的上海交大。
5.自费工资改革
发放岗位津贴是上海交大工资改革的雏形,对于巩固和扩大管理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岗位津贴发放以后,交大各方面的工作出现了新的气象,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大增。假期中,许多教研组教师放弃休息的时间,主动到中央各部、上海市各工业局及有关工矿企业争取科研任务。材料系1981年科研项目只有41项,经费39万元,1982年达100项,经费139万元,增加100多万元。根据《教师工作规范》,教学效果良好,才能享受津贴,同时规定,主要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两年内要写出一篇关于教学改革、教学法研究、教材内容改革方面的文章,这大大提高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感。许多教师拿到岗位津贴,为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交大教师而感到自豪,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以保持这种荣誉。一些老教授对中年教师发津贴表示同情,他们说:“我们30多岁已拿到200多元工资,现在40岁的中年人还只拿几十元,补贴一点完全应该”。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邓旭初发现现行工资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教职工的工资水平和工资等级不能反映他们的业务能力。不论贡献大还是小,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这本身就是‘大锅饭’。现有工资制度中没有正常的升级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制度与人事制度严重脱节。中年教师工资偏低,职级不相称,劳酬不对应。中年党政干部工资偏低,许多专业教师因此不愿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和党务工作。现行工资制度种类繁多,级差混乱。脑力劳动者的工资低于体力劳动者的工资,许多人还不在级内。然而国家一时又无力通过工资制度改革来改变这种职级不符的状况。同时学校也缺乏调整和分配工资的自主权。”
邓旭初认为打破“大锅饭”,改革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要把劳动制度(教师工作规范、干部岗位责任制)人事制度(教师升级标准)和分配制度(工资制度)结合起来。劳动制度、人事制度的改革是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是分配制度的依据。在没有完成劳动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分配制度改革,将会出现更高水平的大锅饭。而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劳动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在完成了劳动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整个改革就会失去一个重要杠杆,无法巩固和持久。
1983年4月,邓旭初说:“管理体制改革一定要搞到底不可,现在我们完成了劳动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的任务是进行工资制度改革。交大各项改革都走在前头,别人都在盯着我们,工资改革必须马上搞。”
上海交大要实行自费工资改革的设想得到上海市政府、教育部和劳动人事部的支持。经全面考察,他们确认交大通过人事制度和劳动制度的改革,调动了人的积极性,进行自费工资改革的条件是成熟的,批准交大进行自费工资改革试点。
学校根据现在工资制度存在的实际问题,很快制定了《上海交通大学教师、干部实施工资制度(自费)改革的若干规定》。把学校当时实行的11大类100多个工资等级统一为干部和工人两个工资标准。明确教师、干部的职务、职称工资等级线,职级不符合的各类人员,凡能全面完成任务,并经考核合格,力争使其在二三年内达到职务、职称的最低工资等级。建立正常的升级制度,规定升级的年限。对完不成工作规范和岗位责任制的人员,发折扣工资。根据国务院工调文件的政策原则,结合学校考核办法和本人的原工资水平,按照重点解决中年骨干教师与干部工资的精神,一律按新工资标准实行重新定级,对工资不在级上的进行重新定级。
工改后,全校3188名教师、干部中参加调资定级的有2747人,月增资金额共55698元;按参加调资定级人员计算,平均每人每月增资20.28元,其中教学人员平均增资22.51元,党政干部平均增资14.59元。全校除按国家文件应增工资外,自费增发每月1.7万元,按全校3188名教师和干部计算,人均每月自费增资5.48元,按实际参加定级的2747人算,人均月增6.35元。
但这5.48元与以前的6元职务补贴大不一样,有人说:“6元钱初步调动了人的积极性,5.48元更带来了生机,带来了竞争的局面。”
因这5.48元与以前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明显地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改革后,最多的超过二至三级,最少的则低于国发(82)140号文件规定的增资额。全校有54名正副教授原工资在133元以上,这次一般的定在最低职级线上,即五级一等160元;个别的定在了3级2等即268元,拉开了差距,这是以往历次调资中没有的。这次工资改革是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实施的,有根有据,定得高和定得低的人都感到有压力,只有努力工作。
最主要的是通过实施《教师工作规范》、《教师升职标准》、《职务工资制方案》三大规定,使每个教师的劳动、升职和分配直接挂起钩来,使每个人的业务能力、贡献大小、工作好坏,直接与工资相联系,摒弃了过去那种论资排辈,轮流升级,只比待遇,不比贡献的陋习,打破了工资制度上的平均主义,确保了中年骨干教师实现职级相符。
上海交大工资改革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其经验在许多地区得到了肯定或推广。
1983年3月,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召集首都各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大会(约500多人),邀请邓旭初介绍上海交大改革的体会和做法,反响十分强烈。会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了专题简报,全文刊登交大领导的发言,并在北京地区广泛散发。1983年5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全国高校工作会议,请邓旭初介绍上海交大的改革经验。上海交大改革的影响已经扩大到全国范围。
通过参加武汉全国高校工作会议,上海市教卫办领导舒文同志感触很深,返沪后,决心要在上海高校中尽快推广上海交大的经验,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这时候,有人写了封捕风捉影的检举信,说是邓旭初将自己的工资提了100多元。于是,一个工资改革调查组迅速被派驻上海交大。
1983年8月下旬,上海交大党委召开欢迎大会,调查组的同志说:“我们这次来交大,一是奉命办事,二是改革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既要总结经验,更要找出缺点。我们调查的内容主要有:第一,定编和制定工作规范的情况;第二创业与创收的关系;第三,工资改革的做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调查组认真倾听了对改革意见多的同志的意见,启发他们大胆发言。一次,在管理学院座谈会上,调查组启发说:“关于工资改革听说大家反映很大,你们都听到些什么?对哪些人的工资意见最大?”
9月下旬,调查结束,针对调查组提出的问题,上海交大党委进行了说明,完全澄清了事实。调查组说:“这次上面要求我们进行调查,这说明上级对交大改革是十分关心的,也是有所了解的,而且还听到了反映,也是有一定看法的,因此,我们在基本肯定交大改革的同时,对于这些反映和看法,也不得不有所表示和交代。”最后调查组把这些“表示”写进了《关于交通大学管理改革与工资改革的调查报告(草稿)》(以下简称《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