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权臣天下
4847000000013

第13章 内患

回到将军府,还未等歇息,丫鬟就敲了敲门,“小少爷,该用晚膳了。”

“嗯,知道了。”

大曌帝国一天只吃两顿饭,这是这里的正统吃饭时间,即辰时的早膳和申时的晚膳,说白了就是,早上七点到九点的早餐和下午五点到七点的晚餐。

初来伊洛大陆时,杨北天对此非常的不习惯,小的时候早上赖床不愿起,往往错过早膳,要饿一天才能吃上一顿饭,这可是名门望族,家里有的是金币,有必要这么饿死人不偿命吗?

再大一点后,老太君开始要求杨北天习武,每天卯时也就是早上五点就要起床练习剑法、吸收天地灵气运功,所以能赶上早餐,但是大曌帝国的早膳有点不合杨北天的胃口,清一色的糕点、水果、蔬菜和清汤,没有鱼肉也就算了,但最起码要有点儿荤腥啊!你们能不能别把人当兔子喂啊!

所以即使到现在,杨北天依旧非常怀念穿越前的早餐,煎饼果子、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陕西肉夹馍、卤肉火烧、豆腐脑油条……

这些,在异世,统统没有,关键是,午餐没有,糕点水果不抗饿啊亲,到了中午,饿了还是不能吃正餐,还是只有糕点水果蔬菜和清汤。

在伊洛大陆的历史文化里,一天的劳作还未完成,午时就想坐下来胡吃海喝,这是堕落的、是罪恶的、是好吃懒做、是道德败坏有伤风化的……

小的时候读伊洛大陆通史,每次看到这段话杨北天都恨得牙根痒痒,我******中午肚子饿了吃个饭怎么就堕落罪恶好吃懒做道德败坏有伤风化了,我去你大爷的有伤风化。

但转念一想,沈荣那个胖子的饭量应该更大,对于没有午餐的沈荣来说,应该是更加的难熬吧!

所幸大曌帝国的晚膳真的很靠谱,非常的正式,绝对的大餐,飞鱼走兽一样不落,所以,饿了一整天的杨北天屁颠儿屁颠儿的跑去吃晚饭了。

定远将军府的晚膳很隆重,家里的大大小小都要来大厅吃饭,因为这里的三妻四妾制,所以,大厅要摆一张很长的桌子,各种菜肴摆上桌,上百口子人挤到长长地桌子前吃饭,真有种苗族龙头宴的错觉,虽然人多,但男丁很少,就因为那个灵童级别生育原则,导致定远将军府虽然人员攒动,但香火不旺,否则,这个可能一辈子达不到灵童级别的嫡三孙杨北天,不知道要遭受怎样的冷落与白眼呢!

杨北天想在晚宴上向老太君探探后宫的底,但看到这么多家里人人多口杂的,只得打消这个念头。

晚宴过后,老太君依旧如常迈入佛堂念经,杨北天开始做每天睡前的“功课”。

这功课并非书本上的作业,而是运功一周天,让灵气走遍全身三遍,需要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所以,当杨北天完成晚间的功课后,看到依旧亮着白元石灯的佛堂,敲了敲老太君佛堂的门。

老太君晚年没有自己独立的卧室,需要在佛堂念佛,乏了就睡在佛堂,同样,从做祖母那天起,她就不能吃荤食,只能吃斋念佛,以自己的德行感动神明,庇佑定远将军府香火旺盛、家人平安,这是定远将军府两千年来的府规,两千年来没有人僭越,僭越的人要被浸猪笼,但两千年来,还未有人破了例、浸了猪笼。

“谁啊?”

“奶奶,是北天。”

“天儿啊!进来吧!”

老太君微闭着眼,坐在蒲团上,手中转动着佛珠,平淡的道:“这么晚了,找奶奶有什么事情吗?”

杨北天跪在蒲团上,对着神像叩了五个头,随即道:“深夜叨扰奶奶,希望奶奶见谅,但有些事情,我还是希望早些了解,以免铸成大错。”

老太君微微一笑,看向杨北天,“是关于后宫以及咱们将军府的态度立场吗?”

“奶奶明鉴,是的,这对于我很重要,尤其是,咱们将军府,到底支持谁!”

老太君深思了一下,反问道:“你更希望支持哪方?”

杨北天皱了皱眉,他不知道老太君此问的目的,整个定远将军府的当家是老太君无疑,至于支持谁,老太君不可能也不会和一个不满十岁的黄口小儿去商酌。

思考了一下,杨北天平静地道:“其实支持谁,无非是谁的赢面儿大,只有将赌注投在赢面大的一方才更有力于将军府的繁荣和生存,奶奶了解到的宫中秘闻比北天多,北天不敢妄下定语。”

老太君满意的点了点头,慈祥的道:“原本以咱们将军府的威望,你本不需要去参加太子侍读应考的,你可以世袭将军府的爵位,不在皇子争夺中选择立场,可是我却要求你去了,你知道为何吗?”

杨北天摇了摇头,即使他猜出来了一二,但他还是希望听从老太君的说法。

“因为你要尽全力保护好现任太子,只有他活着并且登基,才能保住咱们定远将军府。”

杨北天摇了摇头,示意自己听不懂。

老太君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佛珠,摸了摸杨北天的头,慈祥的道:“唉,也罢,虽然你还小,但以你的聪慧,定能明白奶奶的苦心,奶奶把你推到风口浪尖上,也是为了保全咱们将军府,是时候告诉你一切了。”

随着老太君的讲述,杨北天才明白,此时的大曌帝国,有多么的岌岌可危。

天盛十六年至天盛二十二年,短短六年时间,大曌帝国的疆土被虎刺帝国吞并了将近三分之一,这还是有库鲁伊拓大草原在旁挟制的结果,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库鲁伊拓草原部落的帮助,大曌帝国,将会多么的危在旦夕。

原本以大曌帝国的军事实力,本不会如此节节败退,只因现在朝廷的政策太过于混蛋,导致现在这种困苦的局面。

大曌帝国赶上了历史上千年不遇的大旱,帝国西南及西北地区三分之一的土地有五年没有一滴降水了,出现了极其严重的旱灾,很多老百姓东迁,但旅途过于遥远,大多数人都不能支撑到活着走到东边区域,就被活活的饿死了。

一旦死人,就会产生瘟疫,这是必然的,此时的帝国应采取的措施是开仓放粮、减免税收以及救助受灾的百姓。

但伊洛大陆的权贵们根本不懂得以人为本的重要性,甚至于视人命如草芥刍狗,所以大曌帝国应对千年难遇的旱灾所采取的的态度是听之任之、袖手旁观。

甚至于,许多活着走出旱区的老百姓走到未受灾的重镇时,却遭到了守将的拒绝与嫌弃。

守将上报给朝廷的奏折阐述未放行的理由是避免瘟疫的蔓延,同时,过剩的流动人口会给当地的治安以及生产带来致命性的打击,过不了多久,瘟疫及灾荒会蔓延到未受灾的城镇。

朝廷却觉得这是英明的举措,还大加赞扬与支持。

其实这些守将贪官,只是怕这些饥民暴乱,丢了自家的荣华富贵,这在伊洛大陆历史上,是有很多前车之鉴的,所以采取不放行、不理会,事不关己的关起了城门,管他饿死多少人呢!

原本以为走出死神笼罩的灾民,却发现他们不过是自欺欺人,所有活下去的希望都破灭时,只剩下无尽的黑暗绝望。

横竖都是一死,倒不如反了,大丈夫宁肯死于刀下,也不窝窝囊囊的饿死!这是绝大多数灾民在无比绝望的情形下,从内心发出的呼喊。

当想像狗一样活着还无法满足时;当活着已然成为一种奢望时;当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鬼时,人们心中的愤怒会被无限的放大,置地而高呼,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于是,大曌帝国的很多地方,形成了规模可观的起义军,对待这些暴乱,朝廷非但没有安抚,反而进行残酷血腥的镇压,也就是尹太师提出的政策,攘外必先安内。

镇压起义军的差事是个招人骂的苦差,做得不当甚至会遗臭万年,所以,这个差事谁也不愿意接,最开始接手的是好大喜功的玄德将军刘守义,但这个家伙是个不折不扣的草包,被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几路起义军会师到韶关,直逼帝都。

直到此时,曌烈帝才开始真正忌惮起这些起义军,所以召集昀王府的昀飞扬、定国将军府的岳云龙和定远将军府的杨振宇,希望三位大将中的一位去镇压起义军。

三个人谁都不傻,都不愿意去接手这烫手山芋,昀飞扬推脱说自己要留在帝都,荆棘鸟飞军已经被其二子拉到边境和虎刺打仗,分不开身,杨振宇也隐晦的表示自己的杨家军在边疆和虎刺形成拉锯战,部队撤不出来,只有一直保存实力、不愿意与虎刺正面交锋的岳云龙还有军队做预备队在后方待命,没办法,岳云龙只得带队当起了魔王。

起义军着实生猛,将岳云龙的岳家军生生的拖了下来,大曌帝国的一支王牌军队,就这样被起义军硬生生的拖住了大腿,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