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4808400000009

第9章 民族主义与近代新闻传播思想的形成(4)

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方面,马礼逊在1812年翻译出版了《三字经》、《大学》;马礼逊还编写了《中文语法》(1815年)、《中文会话与断句》(1816年)、《华英字典》(1822年)、《广东省土话字汇》(1828年)。

向西方介绍中国历史与现状方面,马礼逊编写了《中国一瞥》(1817年)、《父子对话:中国的历史和现状》(1824年)、《关于中国与广州》(1823年),米怜翻译的《上谕:康熙与雍正》(1817年)等。

马礼逊等人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文化、历史与现状,主观上是为了让西方社会了解中国,为以后来华的传教士提供帮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西传,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

1815年8月5日,与助手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6年随英国特使阿美士德到北京,任汉文正使。1818年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1823年谒见英王乔治四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26年再度来华,经常在广州、澳门两地活动;除继续担任东印度公司的译员外;1828年2月起,还兼任在广州出版的英文《广州纪录报》的主笔,为主要撰稿人,有关介绍中国的稿件大多出自他的手笔。1832年5月英文月刊《中国丛报》在广州创刊,被聘为主笔,所写《京报分析》(Analysisof thePekingGazette)一文,是西方人研究中国古代报纸的第一篇专文。

1832年,马礼逊在澳门开办亚本印刷所,1833年5月1日出版由他主办的英文周刊《杂文篇》。1834年7月,被英国政府任命为驻华首任商务监督劳卑(W.J.Napier)的中文秘书兼翻译,享受“副领事”的待遇。同年8月1日死于广州,葬于澳门。著有《马礼逊回忆录》等书。

二、世界第一家近代中文期刊及其主编米怜

在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大陆和中国附近地区创办出版过6家中文期刊、20家外文报刊。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洞开,外国人在华出版的外文报刊达120种,中文教会刊物76种,中文商业、政治报纸数十种,占到19世纪末中国近代报刊总数的80%以上,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1815年8月5日由马礼逊、米怜创办并由米怜主编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MonthlyMagazine)是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的中文月刊,在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市出版。每期5页,2000字,雕版印刷,中国书本式样。封面中竖为刊名,右上侧有“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左下侧署有“爱汉者纂”。

创刊号序文云:“既然万处万人皆有神而原被造化,自然学者不可目睹察一所地方之名物,单问一种人之风俗,乃需勤问及万世万处万人,方可比较辩明是非真假矣。……所以学者要勤考察世俗人道,致可能分是非善恶也。”这就是报名“察世俗”三个字的由来。该刊宗旨是“以阐发基督教义为唯一急务”,是一个十足的宗教刊物。其内容首为宗教,直接阐释基督教义的文章占绝大部分篇幅;其次为伦理道德;再次为以天文学为主的科学知识。1820年该刊自第6卷起,增辟“全地各国记略”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情况。该刊为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以孔孟言论阐释基督教义,迎合中国人的习惯心理。在文体方面,注重通俗化、多样性,大量采用传统章回小说的表现手法以吸引中国读者。该刊免费赠送,初印500册,1819年初第5卷起每期增至1000册,后再增至2000册。1821年12月,因主编米怜病重而停刊,共出7卷、历时7年。

威廉·米怜,英国苏格兰人,6岁丧父,家境贫寒,16岁时开始信奉基督教新教,并立志献身传教事业。1809年加入伦敦布道会后,被派往高斯坡神学院学习,与马礼逊为校友。1812年7月毕业后即受伦敦布道会的派遣,筹备来华传教,协助马礼逊展开工作。1813年7月4日抵达澳门后,潜居马礼逊广州寓所勤奋学习中国语文。1815年4月17日,赴马六甲建立对华传教与出版基地。首先设立“越恒河布道会”并任主席,旋即设立能印中文、英文和马来文书刊的印刷所创办并主编《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考虑到刊物的读者以下层劳动者居多,他们的工作忙、识字不多,故主张文字宜短,应通俗易懂(“每篇必不可长,也必不可难明白”),又根据“人最爱彩色云”的心理,主张为文要有文采,“方使众位亦悦读也”。他还注意研究中国的文化传统与中国读者阅读心理,以改进自己的传播艺术。《中国丛报》的编者称赞米怜“是一位善于观察的能手,能够机敏的抓住各种机会,以研究中国人的性格”。

1815年秋,米怜为中国儿童创办第一所免费教会学校,1817年5月又创办英文季刊《印度支那汇报》,自任主编,1818年11月马礼逊创建著名的英华书院,米怜出任该院首任院长,并每日讲授中文。1820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授予米怜神学博士学位。1821年米怜肺病转重无法工作,1822年6月2日死于马六甲。著有《基督教在华最初十年之回顾》等书。

三、郭士立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郭士立为打破清朝闭关政策和扩大殖民者的利益而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月刊,是为西方侵华政策辩护并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期刊。

郭士立(1803~1851年)德文名卡尔·F·奥古斯特(KarlFriedrichAugust),英文名为查尔斯·郭士立(CharlesGutzlaff),中文名又译为郭实腊、郭施拉,笔名“爱汉者”,普鲁士人。1826年毕业于荷兰鹿特丹神学院,后为牧师。1827年受荷兰布道会的派遣,来东南亚传教,来往于巴达维亚、爪哇、暹罗等地。1829年脱离荷兰布道会,转而协助伦敦布道会的工作。1831年底,从东南亚地区来到中国的澳门,学习中国语言文字,通福建方言,以传教、经商为掩护,多次窜至中国沿海各地搜集军事、政治、经济情报,与在华的外国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员建立广泛的联系,并参与入境鸦片和入侵中国的各项准备。他坚信“中国的大门必将撞开”,并表示,“我诚恳地期望,应该采取某些更有效的措施,以打开和中国自由交往的通路。我如能竭尽微力,为推进这一事业作一些有益的工作,将感到莫大荣幸”。正是这些想法,促成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的出版。

当时在华的外国人士,迫切希望扩大华洋间的自由交往,打破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面临两大思想障碍,一是中国人的妄自尊大,另一是华人对洋人的敌视态度。排除这些思想障碍,便成为创刊后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重要任务与奋斗目标。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月刊,雕版印刷,中国书本式样。封面除中竖放置的刊名外,左侧印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和“爱汉者纂”的字样。早在创刊之前的6月23日,郭士立就在一份英文创刊意见书中宣称:“这个月刊是为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创办的。

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和排外观念。刊物不必谈论政治,也不要在任何方面使用粗鲁的语言去激怒他们。这里有一个较为巧妙的表明我们并非‘蛮夷’的途径,这就是编者采用摆事实的方法,让中国人确信,他们需要向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同样感到,编者还应致力融合外国人和当地有影响人士之间的友谊,并希望这种努力最终证明是成功的”。就说,该刊一是要标榜“中外一家”的友谊,化解中国人对殖民主义者的警惕和敌视;二是宣扬西方科学文化的优越,以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思想。

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相比较,郭士立创办与主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传播方针、宣传内容已有重大变化。实用科学知识已成为刊物的主要传播内容,宗教仍是必备的内容,但已退居次要地位,已没有阐释基督教义的专文;伦理道德宣传虽仍常见,但所占比重很小;增设了新闻和言论专栏,每期均刊载中外新闻,后期还选录《京报》并加强文学的内容。1834年1月,该刊所载的《新闻纸略论》,是最早介绍西方报纸起源、现状及出版自由的专文。该刊所发表酒徒打人致命的报道和105岁的老翁4年前娶22岁的闺女并生子的报道,是近代中文报刊最早的社会新闻。该刊写作上强调通俗、简短和吸引读者兴趣,宣传手法除继承和发展了“附会儒学”外,在传播策略上则更多地采用两面派手法,既要为侵华披甲上马,又要谈论“四海之内皆兄弟”。该刊1834年5月出10期休刊,次年2月复刊后至7月出6期后再度休刊。创刊号初印600本,不久加印300本。1837年2月,该刊在新加坡复刊,1838年10月停刊。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历史价值,在于它是中国领土上的第一个中文近代刊物。按照清廷禁例,这种刊物是不允许出版的。令人费解的是他竟能在广州公开出版两年之久未遭干预。“唯一的解释是,当时清政府腐败,官场贿赂成风,很多政策法令徒具空文。郭士立是贿赂的能手,他自然会运用这一手段以售其奸。再者,郭士立和华人颇多联络,为了便于在华人中活动,他不惜拜认一个福建人为干爸爸,这也有助于掩护他的非法行为”。

鸦片战争期间,郭士立任英国侵略军的向导和翻译,出任过英军在秀山等地的行政长官,还任过“宁波知府”。1842年8月,参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在条约谈判中任英方翻译。鸦片战争后,任港英政府中文秘书,并大量印发小册子和传单进行宗教宣传。1847年在香港成立“汉会”,还雇人到中国内地散发宗教出版物。1851年8月死于香港。著有《中国沿海三次航行记》、《中国史略》、《道光皇帝传》和《开放的中国——中华帝国概述》等书。此外,还翻译过《旧约圣经》,修改过《新约圣经》的译文。

四、李提摩太与广学会

李提摩太,曾用名李菩岳,英文名蒂莫西·理查德(TimothyRichard,1845~1919年),英国威尔士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869年毕业于英国浸礼会神学院,便被委任为牧师派遣来华,1870年2月到达山东烟台,以山东为基地进行传教活动。1871年曾被派到东北传教,次年又返回山东。1876年到山西太原传教,通过在山东、山西的赈灾活动,吸收大批教徒,并结识山东巡抚丁宝桢、山西巡抚曾国荃和张之洞、直隶总督李鸿章、军机大臣左宗棠等清廷要员。1880年李鸿章与其一席谈话,使李提摩太反省了自己以往的传教道路与方法。李鸿章说:“你的教徒无非吃教,一旦教会无钱养活他们,自然散伙。我知道信奉耶稣教的中国人,没有真正的读书人在内。”。这番话对李提摩太触动很大,他觉得自己应该对中国的读书人作些研究,应该以科学知识赢得中国知识分子的信任。来华前,他对近代科学知之不多;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花了10000英镑,购买各种科技书籍、科学仪器及标本,进行自修,自学成才。不久,他便能就以下课题向中国官绅作深入浅出的宣讲:

(1)哥白尼所发现的天体秘密。

(2)化学的奥秘。

(3)机器的效能。

(4)蒸汽机带给人类的福利。

(5)电力的奇迹。

(6)光学的贡献。

(7)医学与解剖的进步与奇迹。

“从1881年到1884年,他每月在太原举行一次报告会,邀请一些地方官员和知识分子前来听讲,观看他的科学示范表演”。

1884年赴北京,会见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和英国驻华公使巴厦礼,密议“改革”中国计划。1886年11月,英文《中国时报》周刊在天津创刊,他常为其撰稿。1890年7月,应直隶总督李鸿章之邀,到天津临时担任《时报》主笔。为扩大该报影响,又于同年8月23日创办《直报》周刊,以选载《时报》文章向外地发行。在主持《时报》笔政期间,每日自撰论说一篇,鼓吹改革,条陈新政,引导中国走“印度化”道路。一年间共写200余篇文章,后将其中一部分汇编为《时事新论》(分12卷并附图说46则)一书出版,在中国知识界有较大影响。

1891年10月,他到上海担任同文书会(后改名广学会)总干事,开始了他在华生活的新的一页。上任以后,他对广学会(西方传教士所创办的书刊出版机构)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其有了明显的起色。

第一,他强调广学会的工作对象应以中国的士绅和官员为重点,对中国上层社会进行了具体的调查和研究。

第二,扩大与加强业已开展的有奖征文工作。征得英商汉譬礼的支持,在北京、苏州、广州等地,进行影响广泛的征文活动。

第三,强化广学会会刊《万国公报》对维新变法的宣传意识。第四,加大广学会宣传变法图书的出版量。

《泰西新史揽要》、《中东战纪本末》等名著,都是在李提摩太主持广学会工作以后出版的。1895年8月曾到北京活动5个月,与康有为会晤,参加强学会。1896年首次回英国休假,1897年秋由英返沪,继任广学会总干事。在维新变法期间,和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接触频繁,直接插手干预中国的变法运动。1900年3月赴美国活动,要求美国政府出面干涉义和团运动。1902年勒索山西省地方赔款创办山西大学堂,自任西学书斋总理。辛亥革命期间,反对孙中山革命,支持袁世凯当权。后因年老体弱,1916年辞去任职25年之久的广学会总干事职,返回英国,1919年去世。著有《时事新论》、《西铎》、《新政策》、《救世教益》、《大国次第》、《五洲教务》、《广学会年报》、《中西四大政》、《七国新学备要》、《八星之一总论》、《三十一国志要》、《泰西新史揽要》、《华英谳定章考》、《华夏诸神表》(1906年)、《百万中国人归主》(两卷1917年)、《留华四十五年记》(1916年)、《李提摩太通信集》等书,是第一个在中国系统地鼓吹“孙子加耶稣”一套理论的外国传教士。

李提摩太任职25年之久的广学会,原名同文书会,是外国传教士发起创办的专门介绍西方文化的书刊出版机构,由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韦廉臣(1829~1890年)发起,1887年11月1日成立于上海,1897年易名为广学会。会员主要是在华西人,也有少量华人参加。会长(一称总理)长期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担任,副会长由佛克、哲美森等人担任。韦廉臣、慕维廉等人为协理。韦廉臣兼任书记即秘书,后称总干事,主持日常工作。1890年韦廉臣病逝后,总干事一职长期由李提摩太担任,是广学会最重要的人物。广学会前后历时70年,它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是李提摩太主持的时期,尤其是在戊戌变法时期。

李提摩太主持广学会日常工作时期,广学会在晚清西学东渐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