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4808400000056

第56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传播思想(3)

孙中山说:“我们要人明白民国的好处,必要用普遍的宣传,去感化人,万不可专用兵力去压制人。如果专用兵力,就是一时成功,还不能改革人民的思想,变更人的习惯。好像陈炯明的军队投北,陆荣廷的军队也投北,他们为什么要投北呢?因为他们的思想,以为北京从前出真命天子,那是真的;民国是假的。再像民国六年,陆荣廷到北京,还要去向宣统叩头,这种改不了的奴性,和美国的黑奴当初放出之后,一时还失不了奴性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要根本上改变他,便要想法子去感化他。感化便是宣传。”“人民的天性,本来没有蜜蜂和蚂蚁的天生长处,所以能够变的缘故,多半由于学习。普通人不学习,便是不知;先觉先知的人要使他们知,便应该去教,教便是宣传”。

说起宣传奋斗与军事奋斗究竟哪个大?孙中山的回答是:“自然是宣传奋斗的效力大,军事奋斗的效力小。比如就武昌起义说,表面上虽然是军事奋斗的成功,但当时在武昌的军队,是清朝训练的,不是本党训练的。因为没有起义之先,他们受过了我们的宣传,明白了我们的主义,才为主义去革命。所以这种成功,完全是由于宣传奋斗的成功。”“自清朝推倒了以后,我们以为军事得胜,不必注重宣传,甚至有把宣传看作是无关紧要的事。所以弄的全国没有是非,引起军阀的专横,这是我们不能不负责的。”“革命时代,报刊鼓吹不可少。建设时代,报刊要鼓吹建设之思想,阐明建设之原理。”“冀广传吾党建设之主义,成为国民之常识,使人人知建设为今日之需要,使人人知建设为易行之事功”。

(五)“天下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在革命派与保皇派开展大论战期间,孙中山给《中兴日报》提出了“以攻心为先,以至理服人为上策”的宣传艺术,使革命派在论战中,能以堂堂之源,正正之阵,“不涉谩骂,不攻击其私人行诣”,去进行严肃的战斗,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同情与支持。

1911年武昌起义后,章太炎提出“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错误口号,在革命队伍中引起思想混乱。孙中山对此坚决反对,主张“舆论归一”。他在给《中国同盟会意见书》中说:“引舆论为一途,亦吾党进行上不能已之事。”“而吾党偏怯者流,乃唱为‘革命军起,革命党消’之言,公然登诸报纸,至可怪也。此不特不明乎利害之势,于本会所持之主义而亦瞢之,是儒生(茸之言,无一粲之值”。

民初新闻体制与传播业的繁荣

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二千多年来封建专制统治的丧钟。禁锢已久的新闻传播界,也冲破了樊篱;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口号风行一时,言论出版自由,获得社会各界的尊重。言论出版自由,公认为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革命烈火势不可挡。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两个月后,全国24个省和地区已有14个省独立。11月9日,湖北军政府颁布《鄂州约法》,明确提出“人民自由言论著作刊行并集会结社”,只有在“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之必要,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以法律限制之”。随后独立的省份,也仿照湖北颁布类似的法规。如《浙江军政府临时约法》、《江西临时约法》,都无一例外地载有报章言论出版自由的条款。

一、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与民国创建

1912年元旦,由17省代表选举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后,十分尊重新闻记者的舆论监督权利,尊重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1912年3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通电全国新闻界知照:“民国完全统一,前清政府颁布一切法令,非经民国政府声明继续有效者,应失其效力,查满清行斥之报律,军兴以来,未经民国政府明白宣示,自无继续之效力”。至于清廷的《著作权章程》,因其内容与民国国体不相抵触而暂时援用。

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论颁布的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2章第6条第4款庄严宣告:“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又据该章第15条的规定,这一人民享有的自由权利,只有在“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之必要,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以法律限制之”。1912年3月17日,孙中山应上海日报公会之请,下令交通部核减新闻邮电费,以利新闻业的发展。交通部接到孙中山的命令后,拟决“报界之电费,悉照现时价目减轻1/4,邮费减轻1/2”。在新闻自由体制下,众多报刊,特别是综合性日报,表示赞同共和,拥护民主,并且自认为是天然的“舆论代表”,“舆论之母”;新闻记者是“不冠之皇帝,不开庭之最高法官”,当仁不让地负起“监督政府”、“向导国民”的“天职”。报上不但可以批评政府官员,甚至可以点名骂大总统。报纸与报人的社会地位大为提高。

“民国暂行报律”事件

1912年3月4日,负责管理新闻界的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发布《民国暂行报律》,提出三条管理办法,即:

(1)新闻杂志已出版及今后出版者,其发行及编辑人姓名,须向本部呈明注册,或就近地方高级官厅呈明,咨部注册。兹定自令到之日起,截至阳历四月一号止。在此期限内,其已出版之新闻、杂志各社,须将本社发行人编辑人姓名呈明注册;其以后出版者,须于发行前呈明注册,否则不准其发行。

(2)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除停止其出版外,其发行人、编辑人坐以应得之罪。

(3)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被污毁人得要求其更正。要求更正而不履行时,经被污毁人提起诉讼,得酌量科罚这三条规定,是政府管理新闻业的最低要求,第2条不得破坏共和国体的规定,更有针对性,有现实意义。但作为“报律”,则应该由立法机关讨论通过颁布,现由政府的一个行政部门来拟颁,显然属于越权。

这个《民国暂行报律》的电文发至设在上海的中国报界俱进会,请其转饬全国报馆遵照执行时,立即遭到新闻界的一致反对。从《申报》、《新闻报》、《时报》、《时事新报》、《大共和日报》、《民声日报》到《民立报》、《天铎报》、《启民爱国报》、《民报》等,不分政治派别,联名致电孙中山并通电全国,表示抗议和抵制。3月7日,《大共和日报》发表了章炳麟(太炎)署名的《却还内务部所定报律议》的社论,抓住临时政府个别官员的这次失误,大做文章;不仅批评“内务部无智妄作”,而且抨击临时政府“钳制舆论”,“欲蹈恶政府之覆辙”。

这篇社论为上海各大报转载,成为上海新闻界的共同意见。孙中山得知此事后,于3月9日明令内务部撤销《民国暂行报律》三章,表示要按宪法规定,切实际保护言论出版自由,认为内务部制定此报律,“甚无谓也”。这一事件,表明孙中山倡导言论出版自由的真诚,也表明辛亥革命后,社会上民主自由空气的高涨和新闻界言论出版自由观念的加深。在这样的氛围下,那些在革命大潮裹挟下,赞成“共和”的立宪党人、旧官僚,甚至袁世凯控制下的北京政府,在民国初年的一段时间内,摆出一副尊奉言论出版自由、尊重新闻界舆论监督的姿态。四川军政府在所颁的《独立协定》中,特意写进“巡警不得干涉报馆”的字样。袁世凯政府的国务院,特设新闻记者招待室,每天由国务院秘书长出面接待记者采访。

二、民初新闻传播业的短暂繁荣

(一)报纸

辛亥革命的胜利,又一次带来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大发展。在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我国报纸由100多种猛增至500多种,总销数达4200万份,创历史最高记录。北京是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新创办的报纸最多,有50家;以下依次是:上海40多家、天津35家、广州30家、浙江20多家、湖南11家、武汉9家,其他地方,也出版了一些报纸。报纸的大量创办,反映了在社会大变动期间人们对新闻消息的渴求。有的报纸为了争时效、抢时间,增出午刊和晚刊,有的报纸还为突发事件印发号外。

1.新建政权的机关报取代晚清的政府官报

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立即出版《中华民国公报》,作为军政府的喉舌。响应武昌起义的其他省区,如四川都督府的《都督府政报》、云南都督府的《云南政府公报》;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出版《临时政府公报》;袁世凯上台后,北京政府出版《内阁公报》(后改名《政府公报》);此外,袁政府的中央各部、院、省,乃至省内的一些厅局也竞相出版机关报,其数目大大超过晚清时政府的新式官报。

2.鼓吹实业、教育救国的经济、教育

报纸,要求女子参政的妇女报刊大量出版实业救国。民国成立了,中央政府设立了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司,各种实业团体大量涌现。一大批鼓吹发展实业的日报、月刊随之问世,如上海铁道协会的《铁道》月刊,天津直隶国货维持会的《白话报》、天津直隶劝业公所的《实业杂志》,北京的《商业日报》、《经济杂志》,湖北工业总会的《工业世界》、武昌的《国民经济杂志》、长沙的《实业杂志》,南京的《铁路协会杂志》,成都的《实业公报》,济南的《中华民国实业协会鲁支部杂志》,贵阳的《贵州实业杂志》,广州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天声报》等等。1912年9月,著名资本家张謇、应德闳、史量才等人斥巨资12万元购进了老牌报纸《申报》,该报次年由史量才接办,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集资办报,注意经营,赢利日增,成为企业化大报。

教育为百年根本之大计。孙中山、蔡元培等人对教育十分重视,大力提倡。1912年民国成立到1913年“二次革命”前,先后出版过20多种教育类报刊,如北京清华达德学会的《益智》、北京的《中国学报》、天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的《言治》、武昌中华大学的《中华周刊》、江苏第二师范学校校友会的《教育界》、杭州浙江教育会的《教育周报》、安庆的《安庆通俗教育报》、济南的《山东教育报》、沈阳的《教育杂志》、上海的《中华教育界》(中华书局主办)、《通俗教育研究会录》(中华通俗教育会主办)等等。

辛亥革命的胜利,唤起妇女参政的热情与对新生活的渴望,一些资产阶级女权活动者和团体为了倡导“男女平权”,创办了十几种妇女报刊,如沈佩贞等人在北京创办的《女学日报》、张亚昭等在上海创办的《万国女子参政会旬报》、刘舜英在上海创办的《民国女报》、汤云秋在上海创办的《中华女报》、上海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主办的《神州女报》与《女子共和日报》、唐群英、张汉英等在长沙创办的《女权日报》、吴曾兰在成都创办的《女界报》、扬州女子公学创办的《扬州女子公学女子月报》等等。

3.政党林立,党报蜂起

民国成立,中国社会掀起一股结党结社的热潮。短时间内出现300多个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其中同盟会——国民党和共和党——进步党是两个最大的政党系统。

议会政治,是多党政治。为了争取议会中的多数席位,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国民共党等几个小党,改组成国民党,成为议会中最大的政党,由国民党各级组织或党人主持的党报,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遍布全国主要城市,其中在上海出版的党报,主要有光复前创刊的《民立报》、《天铎报》、《大陆报》(英文)和新创办的《太平洋报》、《民国西报》(英文)、《中华民报》、《民国新闻》。在北京有民国前创刊的《国风日报》、《国光新闻》、《民国报》和新出版的《亚东新报》、《民主报》、《民立报》、《中央新闻》。在天津主要有《民意报》和《国风报》。在南京有《民生报》。在武汉有《民心报》、《大江报》、《春秋报》、《震旦日报》、《民国日报》。在广州,主要有《中原报》、《平民日报》、《中国日报》。成都有《天民报》、《四川公报》、《四川民报》、《中华国民报》。重庆的《国民报》、《新中华报》。昆明的《天南新报》、南宁的《民风报》、桂林的《民报》,福州的《福建民报》、《群报》,安庆的《青年军报》、《安徽船》等等。

与国民党相对立的另一大党——进步党,它于1913年5月由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合并改组而成。其机关报在上海有《时事新报》、《大共和日报》、《民声日报》、《东大陆报》。北京有《国民公报》、《天民报》、《新纪元》、《北京时报》、《京津时报》。天津有《庸言》,武汉有《中华民国公报》、《群报》、《民国新报》、《共和民报》。济南有《大东日报》,长沙有《湖南日报》,成都有《共和日报》、《公论日报》、《日日新闻》、《四川正报》,重庆有《正论报》、《益报》。广州有《天职报》、《华国报》。南宁有《指南报》,梧州有《康知报》、桂林有《公言报》等等。

此外,也有一些小政党出版机关报,如江亢虎的中国社会党出版《社会日报》、自由党出版《民权报》、《自由日报》;中华平民党的《中华民生报》;中华民国工党的《觉民报》等等。这些小党机关报,大多寿命不长,只有《民权报》、《社会日报》因具有特色,影响较大。

下面按创办时间先后,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政党机关报。

·《大共和日报》1912年1月3日在上海创刊,社长章太炎,经理杜杰风,总编辑马叙伦。初为中华民国联合会机关报,日出两大张。1912年3月该会改组为统一党,同年5月又改组为共和党,1913年5月又改组,成为进步党机关报。鼓吹民主立宪、君主立宪、君主专制为政体高下之分,而非政事美恶之别。专制非无良规,共和非无秕政。吹捧袁世凯,攻击同盟会与孙中山,1915年6月停刊。

·《社会日报》1912年2月10日在上海创刊,中国社会党机关报,日出4开一大张,自称以鼓吹“社会主义”为主,言论偏激,传播无政府主义思想。

·《民声日报》1912年2月20日在上海创刊,由黎元洪创办,黄侃主编,主笔汪瘦岑、宁调元。日出两大张。初为以黎元洪、孙武为核心的“民社”总部机关报,拥护袁世凯,反对孙中山,同年5月民社并入共和党后,转为共和党机关报,不久停刊。

·《民权报》1912年3月28日在上海创刊,为谢树华、李怀霜、戴天仇(季陶)组织的中华民国自由党的机关报。4月17日该报发表通告,声明与自由党没有关系,实际成为同盟会内激烈反袁一派人的舆论阵地。由戴天仇任主编兼主笔,持反对袁世凯的激进立场,先后发表《胆大妄为之袁世凯》、《袁世凯罪状》、《讨袁世凯》。创刊不久,主笔戴天仇因反对袁世凯借外债,被上海公共租界捕房以“鼓动暗杀”的罪名拘捕。戴出狱后在编辑室墙上大书:“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表示继续战斗的决心。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后,该报主张武力讨袁,同年起,该报副刊开始连载徐枕亚的小说《玉梨魂》一年多。1914年1月23日自动停刊。该报以反袁坚决而与《中华民报》、《民国新闻》并称为“横三民”。

·《民国西报》1912年4月6日在上海创刊的英文报纸,孙中山创办,张静江、庞青城提供经费,李登辉、马素先后任总编辑。以在华外侨和国际友人为读者对象,目的在扩大对外宣传。着重宣传中国的共和民主建设,鼓吹发展实业;后以反袁为宗旨。1913年起兼用法文宣传。“二次革命”失败后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