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4808400000046

第46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传播思想(5)

新闻工作的实践性、政治性强,从事新闻实践的记者比较容易轻视新闻理论,忽视新闻教育。郑贯公与众不同之处,从办报开始,就重视新闻理论、新闻教育。

郑贯公认为,“凡记者须有学问,无学问则见理不真,直为浮词满纸;是故记者与报纸相维系,而宗旨之与学问,亦相维系”。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改革政治,“改良教育,现东京政治学校之学课,必有新闻学一科。其第一年则讲新闻之原理及各国之改革,第二年则研究新闻之理论及各国沿革。第三年则实践其新闻学。故外国之记者,莫不夙娴政治,始克胜任。迩者,日本文学博士,东京政治学校校长松本君平氏,曾著《新闻学》一书问世。足见办报一业,须有一种学问”。郑认为新闻是一种学问,是一门科学。

在西方,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有今日为记者明日为议员者,又有今日为议员明日为大臣者”。“举由政治家,穷则在报社,达则进内阁”。对比西方,郑贯公哀叹我国报业落后,记者幼稚。“虽有等所谓志士,放下八股文章,拾得一二新名词,哓哓于世,舍呜呼咄咄以外无文字,舍谩骂刻薄以外无批评。至于恭维讨好之言论,骨媚声柔,尤为卑不足道,乌知政治学、新闻学为何物耶?”为了提高记者水平,开阔眼界,增进办报知识,郑贯公总结办报经验,提出10条办报意见:

(1)报律不能不先定也;

(2)调查不能不周密也;

(3)翻译不能不多聘也;

(4)讴歌戏本不能不多撰也;

(5)文字不能不浅白也;

(6)门类不能不清楚也;

(7)报费不可不从廉也;

(8)校对不可不小心也;

(9)告白不可不选择也;

(10)图画不可不多刊也。

(二)报纸的宗旨和功能

郑贯公认为,凡有会,必有其自治之制度之规则,则其会必有一报以为机关报。在郑贯公的心目中的报纸,主要是政论报纸,是政治机关报,注重的是言论,重视的是宣传。“凡报须有宗旨,无宗旨则立意靡定,直为记事传单”。

郑贯公认为“报纸能宣布公理,激动人心,何异政令告示?报纸能声罪致讨,以警效尤,何异裁判定案?报纸能密查侦察,以显其私,何异侦察暗差?报纸能布其证据,直示其人,何异警察巡兵?报纸能与人辩诬讼冤,何异律师?报纸能笔战舌争,何异军人?”郑贯公十分强调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有其合理之处,但过分夸大了报纸的功能,报纸不可能是万能的。

郑贯公的办报宗旨,与他的政治思想一样,有一个从维新到革命的思想转变过程。早期,他在《论新闻纸之益处》中指出,报纸要“开民智”,“使盲者聪而瞽者明,梦者醒而愚者智”;在《报界与学堂之关系》一文中提出,报纸应“主持风化,掌握褒贬”,“呼当道之魂而提起之,俾其速与改良”;在《开智录缘起》一文,已由维新转向革命,“民贼之辈意欲以强力压塞民口,则坏国民言之权而夺其幸福,使自由之窒哑不能高鸣,康堪病叹,仆等久怀慨愤,故于瀛海一隅,合众志士,兴起倡论,以争自由发言之权及输进新思想,以鼓舞国民之独立精神为第一主义”。1905年6月9日香港《有所谓报·发刊词》中,革命思想更为明确:“报纸以言论寒异族独夫之胆,以批评而褫夺一般民贼之魄;芟政界之荆榛,培异权之萌檗”;“察人情之趋向,激社会之热肠……以寓言讽时,讴歌变俗,因势利导,化无用为有用”。

(三)报纸要自律,报道要真实

报律,有自律与他律之分,自律是报馆或报业公会所订立的新闻道德守则、记者道德公约之类;他律则指新闻法规而言。西方“立宪之国,固有公同认可之报律者,举凡报社,莫不珍重而恪守之。吾国自来无所谓报律者,只有官场势力而已。今言报律,将从何起?曰:由吾报社自采其合乎文明公理者,定其方针。查报律之大要,最重要道德,而道德有公私之分,公德有害,报可声罪以除之也,无论政界、学界、农工商界,及种种社会,皆可评论也。惟个人私德,无关于世者,不能诬捏妄揭也。记者有监督政界及代民鸣不平之特权,惟不能煽乱以坏治安也,又不能造谣以惑人心也,又不能移谭猥亵以侮谣也。”郑贯公认为,报道要真实、正确,“调查不能不周密也”。西方国家,记者有如侦探,要求魄力雄,善驰骤,脑力足,善记忆,腕力速,善纟丽录。“无论两军对峙,弹雨枪林,而观战之侦探队,须履险如夷,电传消息,或两国和议,交涉问题,而调查员东驰西骋,察其人心舆论,以知其彼此方针,此调查之一部,不可不注重也。”为了知己知彼,郑贯公认为我国报社“翻译不能不多聘也”。“翻译者,以本国之文字,译外国之要闻”,晚清社会,门户开放,“不可不知人之对待于我,观其舆论,忖其方针,然后我之政策日巧,我之运动日增。寻常之报纸,其维护国家社会、内政外交,尚特立此翻译一门,以镜外界之状态”。

(四)图文并茂,通俗有趣

郑贯公早年在日本横滨创办《开智录》杂志,深入浅出,以通俗性见长。

1905年6月9日创办《有所谓报》后,提出“讴歌戏本不能不多撰也”,“文字不能不浅白也”,“门类不能不清楚也”,“图画不可不多刊也”的主张。郑贯公创办《有所谓报》,“一心欲开民智是以体备庄谐”,报纸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销售量在省港各报中独占鳌头。

在办报业务中,外国报纸,常有插入图画,加以解说,使人一目了然。“吾国报纸亦可仿之者,虽精粗美恶不可比较,而其意则出于一辙焉,图画之刊,尚于时矣。”郑贯公认为,“开智之道,开上等社会易,开下等社会难。报纸为开智之良剂,而讴歌戏本,为开下流社会知识之圣药”。为了通俗,报章文字要浅白易懂,编排版面分门别类要清楚。胡汉民称赞郑贯公主办的《有所谓报》“庄谐并用,极嬉笑怒骂之致,尤足以动人”。

三、秋瑾的传播思想

秋瑾是近代中国一位出色的女诗人和革命宣传家,又是一位最早从事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者。她的坚强的革命毅力、富有自我牺牲的勇气,在近代史上永垂不朽。

秋瑾(1878~1907年)原籍浙江绍兴,1878年11月8日出生于福建闽县。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号竞雄、旦吾、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白萍等。官绅家庭出身。通经史、工诗词、善骑射、喜击剑、性豪侠。青少年时代即忧时愤世,对封建道德强烈不满。1892年随母入湘投父,1896年依父母之命嫁予湘潭富户子弟王廷钧。1903年随夫居北京。1904年6月,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东渡日本留学。初入中国留学生会馆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继入青山实践女校。留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演说练习会,1904年9月24日,在东京创办《白话》月刊,自任主编,并尖锐揭露晚清官场种种腐朽不堪的丑事。在第二期上发表《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揭示当时中国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种种事实,大声疾呼提倡男女平等。在第三期上,她发表了《警告我同胞》,针对中日两国军人截然不同的社会地位,发出强烈感叹。鼓吹推翻清廷。该刊出6期后停刊。1905年1月回国,在绍兴由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同年7月再次赴日,8月由冯自由介绍加入同盟会,被推举为该会评议交响曲和浙江分会主盟人。同年底,为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离日回国,从事反清联络活动。先是积极参与创设中国公学,用以安置反对《取缔规则》而回国的学生。1906年3月到浙江湖州南浔镇,执教浔溪女校,两个月后,因校董散布流言蜚语而辞职赴沪。

1907年1月14日,为了唤醒广大妇女,在沪创办《中国女报》月刊,亲自主持该刊总务及发行,并撰写《发刊词》、《告姊妹们》、《女权歌》(附以简谱)、译作《看护学教程》等文。后因集资困难,仅出两期即停刊。同年2月,曾续办上海另一妇女刊物《女子世界》一期,并为之撰文。

秋瑾在创办《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广告中,开宗明义地揭示创设该刊之宗旨,是“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这个宏愿在当时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但在中国历史上,秋瑾是第一个明确成立“中国妇人协会”,亦即全国妇女协会的首倡者。

1907年2月,回绍兴联络会党,筹组起义,以大通师范学堂为联络会党的秘密机关。7月13日泄密被捕,7月15日凌晨就义于绍兴市中区轩亭口。著作有小说《精卫石》,其他作品被收入《秋瑾诗词》,《秋瑾集》。

近代中国,最早的妇女报刊是1898年7月24日在上海创办的《女学报》,康有为的长女康南薇主编,主笔有梁启超夫人李蕙仙等20余人,石印旬刊一大张。1899年《苏报》馆主陈范的女儿陈撷芬又创办《女报》,1903年2月改名为《女学报》,这两种最早的妇女报刊,都是妇女发起、妇女创办与主编的。1904年1月17日《女子世界》在上海创刊,它是男子办给妇女看的杂志,妇女有参与撰稿的,但已不是办报人了。秋瑾第二次回国,就准备以办学、办报为掩护,进行革命的组织活动与武装起义。她曾与《中国女报》另一位编辑陈伯平秘密试制炸弹。因为《中国女报》带有掩护革命行动的性质,所以在鼓吹革命等主题上不如《苏报》、《国民日日报》那样激烈,只“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而以指引中国妇女前进的“一盏神灯”为己任。《中国女报》刊发秋瑾的诗作《感时》云:“瓜分惨祸依眉睫,呼告徒劳费齿牙。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的诗句。所作自传体长篇弹词《精卫石》所描写的一批内地妇女反对包办婚姻,争取妇女解放,走出封建家庭,结伴赴日留学,参加革命团体的故事,在当时却曾传诵一时,起了为一代妇女树立榜样的作用。

(一)为解放妇女而呐喊

1907年1月秋瑾所作的《中国女报·发刊词》,反映了她对祖国、民族所处险境的无限忧虑,对妇女命运无限关切。“世间最凄惨最危险之二字曰黑暗,黑暗则无是非,无闻见,无一切人世间应有之思想行为等等。黑暗界凄惨之状态,盖有万千不可思议之危险。危险而不知其危险,是乃真危险;危险而不知其危险,是乃大黑暗。”“然则曷一念我中国之黑暗如何?我中国前途之危险如何?我中国女界之黑暗更如何?予念及此,予悄然悲,予恍然起,予乃奔走呼号于我同胞诸姊妹,于是而有《中国女报》之设。”秋瑾创办《中国女报》的目的,是希望摆脱黑暗,使中国妇女走上光明之途。

(二)改造教育妇女

黑暗世界,妇女如何才能解放?秋瑾针对“人心薄弱,不克自立,扶得东来西又倒”的现状与历史教训。“苟不确定方针,则毫厘之差,谬以千里”。“吾今欲结二万万大团体于一致,通全国女界声息于朝夕,为女界之总机关,使我女子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更进于大光明世界。为醒狮之前驱,为文明之先导,为迷津筏,为暗室灯,使我中国女界放一大光明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

(三)提倡演说,普及白话

秋瑾为了革命,还提倡演说。她第一次到日本,就与人创办“演说练习会”,又以演说练习会名义创办与发行《白话》月刊,该刊内容包括论说、教育、历史、实业、地理、时评十几个栏目,全用白话文。秋瑾创办这个刊物的目的,主要为了提倡演说。她认为绝不要以为有了报纸,就可以不要口头宣传了。她把演说作为革命斗争的一种武器,用以使无钱订报或没有文化的人能了解革命的道理,同情与参加革命斗争。她以“鉴湖女侠秋瑾”署名,在1904年9月24日创刊的《白话》月刊第一期发表《演说的好处》,大力宣传用演说“开化人的知识,感动人的心思”。因为看报的人当中“闲荡的人”不过是看些《笑林报》、《花月报》,看看戏园中谁在开演;商人看报只注意钱米各业的行情,那官场看报的更可笑,只看一种为他们帮腔的《申报》,别种报都不要看。至于那些“下等人”,“一万里头能有几个认得字呢?”办《白话》杂志,也是为了提供演说的资料,因此评时事、讲历史故事、登戏曲、推荐歌谣。为了通俗易记,把曾国藩谐称为“真国犯”,左总棠则谥之为“祖宗荡”,强调“凡是以兴起国民之精神及警惕败类之心目者,”,皆可演说。

四、于右任的传播思想

于右任是我国近代报刊活动家,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著名政论家、诗人和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