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4808400000035

第35章 戊戌变法时期的传播思想(7)

梁启超办报,是与时俱进的。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找出中国报业落后的四条原因:一是经费不足,故无力扩充,或小试辄蹶;二是报刊从业人啼不为世所重,“高才之辈莫肯俯就”;三是“由于风气不开,阅报人少,道路未通,传布为难”;四是办报人思想浅陋,学识迂腐,才力薄弱,“无思易天下之心,无自张其军之力”。针对报业的现状与时弊,他提出理想报纸的四大目标,一早宗旨定而高,二曰思想新而正,三曰材料富而当,四曰报事确而速。宗旨定而高,主张报纸宣传,要为国民公益服务,“若为报者能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斯可谓真善良之宗旨焉矣!”思想新而正,主张报纸为国民灌输新知识,“取万国之新思想,以贡于其同胞者也”;如果报纸所载尽是世人皆知的东西,或者捡前人之牙慧,则不仅不能开将来之世界,就连起码读者群亦难维持。材料富而当,报纸的内容要丰富,“能使人读其报,而全世界之知识,无一不具备焉”,但又不是“随意罗列”,而是“选择又极严”。报事确而速,报道的新闻要准确真实,迅速及时。“报之所以惠人者不一端,而知今为最重要。故各国之报馆,不徒重主笔也,更重时事,或访问,或通信,或电报,费重资以求一新事不惜焉”。

办报要有特色,《时务报》的特色是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清议报》的特色一曰倡民权,二曰衍哲理,三曰明朝局,四曰厉国耻。“此四者,实惟我《清议报》之脉络之神髓。一言以蔽之,曰广民智振民气而已”。

《时报》是近代中国颇有影响的全国性大型日报,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为避免清廷干扰,名义上的发行人是日本人宗方小太郎,实际创办人是狄楚青,承康有为之命,抱着“欲扩张党势于内地”的目的,耗费“党费十余万金”而创办的真正的新闻纸。为了办好这份报纸,1904年4月,梁启超奉命由香港潜来上海,直接参与该报的筹办工作,“其命名曰《时报》及发刊词与体例,皆任公所撰述”,“初办时所登论说,亦多系任公从横滨寄稿来者”。

《时报》创办时期,我国报业实际急需对报章文体进行较为细致的划分。梁启超针对当时报刊言论与新闻报道混淆不清的倾向,在《〈时报〉发刊例》中,厘定两者的分野准则及文体理念。

梁启超办报,是政治家办报,一向注重论说,将论说看作左右舆论的关键。梁认为论说应具备“公、要、周、适”四条准则。

第一,以公为主。“不偏徇一党之意见。非好为模棱,实鉴于挟党见以论国事,必将有辟于亲好辟于所贱恶,蜚惟自蔽,仰其言亦不足取重于社会也,故勉避之”。

第二,以要为主。“凡所讨论,必一国一群之大问题。若辽豕白头之理想,邻猫产子之事实,概不置论,以严别裁”。

第三,以周为主。“凡每日所出事实,其关于一国一群之大问题,为国民者所当厝意者,必次论之”,即要详尽周全地评论时事。

第四,以适为主,切实可行,“虽有高尚之学理,恢奇之言论,苟其不适于中国今日社会之程度,则其言必无力而反以滋病,故同人相勖,必度可行者甩言之”。

梁启超认为,新闻报道,应该具有“博、速、确、直、正”五条准则。第一,以博为主。故于北京、天津、金陵,均置特别访事,其余各省皆有坐访。东京、伦敦、纽约、旧金山、芝加哥、圣路易各置访员,“务期材料丰富,使读者不出户而知天下”。

第二,以速为主。各处访事员,“凡遇要事,必以电达,务供阅者先睹之快”。

第三,以确为主。“凡风闻影响之事,概不登录。若有访函一时失实者,必更正之”。

第四,以直为主。“凡事关大局者,必忠实报闻,无所隐讳”。第五,以正为主。“凡攻讦他人阴私,或轻薄排挤,借端报复之言,概严屏绝,以全报馆之德义”。

中国人自办报纸的版面,有几次重大的改革。较早的一次是1898年5月5日清真康年在沪出版的《时务日报》,为了与《申报》竞争,用白报纸两面印刷,每版分为三层,句读加点,首页开明目录,广告分门别类。梁启超直接参与创刊的《时报》,又对报纸版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一是首创“时评”栏,配合当天要闻,发表短论,分版设置,一日数篇,抢其时效。二是首创“对开报纸,分为四版,两面印刷”的现代型版式,栏目、字体多样,编排活泼醒目。三是新闻讲求时效,从各地发来的要闻专电较多。四是为了满足文学爱好者的要求,该报另出“附张”,辟设《小说》专栏,每天必登小说一二篇。在新闻业务改革中,也有梁启超的一份功劳。

新闻传播观虽然受政治观的影响但有相对独立性,也是与时俱进的。梁的政治观多变。1899~1902年他在报刊上公开鼓吹民权思想,甚至宣传西方民主革命,是梁启超整个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最激进的时期。1903年从美洲考察回日本,政治态度和言论导向大变。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文章,反对蓬勃兴起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他公开宣称:“呜呼,共和共和……吾与汝长别矣!”“吾自美国来而梦俄罗斯者也”。1905~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一场政治大论战。《新民丛报》和梁启超力主“保皇”,大倡“开明专制论”,强调“中国今日万不能行共和立宪制”等等,遭到了革命派《民报》的批驳,失去读者,最后只好自行停刊。

四、梁启超的文艺传播思想

1898年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日本,痛定思痛,认识到“民智”不开,任何制度的变动都难以奏效。因此必然地把以“新民”为倡导的启蒙运动推出了历史的潮面。1899~1902年期间,梁启超相继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包括“戏剧改良”在内)的“三界”革命的口号,促成了晚清文体的大解放,并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开辟了道路。师西域,变文体,重功利是这次文艺革新运动在思潮上的三大特色。

(一)诗界革命

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率先明确地提出“诗界革命”与“文界革命”的口号,“诗界革命”的内容:“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时彦中能为诗人之诗,而锐意欲造新国者,莫如黄公度。其集中有《今别离》四首,及《吴太夫人寿诗》等,皆纯以欧洲意境行之,然新语句尚少。盖由新语句与古风格,常相背驰。公度重风格者,故勉避之也。夏穗卿、谭复生,皆善选新语句。其语句则经子生涩语、佛典语、欧洲语杂用,颇错落可喜,然已不备诗家之资格。”“诗界革命”,有个酝酿、准备的过程。早在1861年,黄遵宪便提出“我手写吾口”的文艺创作主张,到1899年12月25日,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主张“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1902年,黄遵宪写完《人境庐诗草》,梁启超也从3月24日起至1907年,在《新民丛报》上连载他写的《饮冰室诗话》,“新派诗”,遂在20世纪初,盛行于中华。主要诗人有黄遵宪、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夏曾佑、蒋智由、丘逢甲等。单是1902年到1904年间,在《新民丛报》的诗专栏《诗界潮音集》中,就发表500多首“新派诗”。梁启超认为,中国千余年诗之境界被“鹦鹉名士”占尽,大都因袭模仿,虽有创意,所写的一些佳章名句,也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局面犹如“地力已尽,生产过度”,不求新,无出路。梁启超根据在维新变法运动中以黄遵宪、夏曾佑、蒋智由“诗界三杰”的“新派诗”的写作实践,指明“诗界革命”的方向是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的“三长兼备”。

梁启超所提出的“三长”,实可以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其“新意境”,即指新的革命的思想内容,其“新语句”、“古风格”是指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语言运用。两者之中,梁启超明确地把诗歌的思想性放在第一位。

梁启超的“诗界革命”的理论,其目的是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社会变革服务,强调诗歌要反映现实,尚真求实;其精神主要是输入西方的新思想、新事物,其结果确实促进了当时的诗歌的革新,推动了中国诗歌近代化的进程。然而由于他过分强调诗歌的政治性、功利性,而对于诗歌的形式的革新重视不够,致使他的“诗界革命”本质上只是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号召,旧形式的束缚难免影响着新意境的创造,影响了“诗界革命”的实质。

(二)文界革命

1899年12月25日,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之中首次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他在该文中涉及有关日本政论家德富苏峰著作的读后感时说:“其文雄放隽快,善以欧西文思入日本文,实为文界别开一生面者,余甚爱之。中国若有文界革命,当亦不可不起点于是也”。在这段话中,梁启超将输入“欧西文思”,视作“文界革命”的“起点”。“文思”两字,分而解,包括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合而解,则主要指西方的文化精神。

文界,近代中国的散文界,梁启超的散文革新思想是与其积极从事维新运动、重视“报章文体”密切相关的。19世纪70年代,王韬(1828~1897年)创新的报章文体,是“文界革命”的先声;1897年及以后,裘廷梁(1857~1943年)等人提倡白话文,使得白话文报刊风行全国,白话书籍大量印行。梁启超作文,以“觉世”为本位而不求“传世”。新闻是“易碎品”。梁启超运用新概念、新名词并反对八股文的旧套,乃是以改变传统思维定势为己任的;他用“俗语文体”去写“欧西文思”。梁启超认为,文章的表达即是一个由中及貌,由言及文的过程,本不存任何不变的“格式”和“定规”;八股、桐城古文的共同弊端即是用僵化的形式来桎梏思想的自由表达。梁启超认为:“著译之业,将以播文明思想于国民也,非为藏山不朽之名誉也”。意义是说,著作家本着“以觉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作“觉世之文”,而不是满足以文人自命,写“传世之文”。梁启超自述新文体形成的过程说:“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练。自是(按:指办《新民丛报》)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略不检束。学者竟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川魔力”。这段自述,道出了“新文体”的特点。

一是“纵笔所至,略不检束”。即解放了思想,打破桐城派古文的“义法”、“家法”和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无拘无束,灵活自由。

二是“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梁启超从事报业27年,亲自创办或者主编的报刊11种,积极支持或暗中指挥的6种,用的是半文半白,半骈半散的通俗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平易畅达,雅俗共赏。三是“条理明晰”,逻辑性强。梁的政论文章层次分明,有一种逻辑力量,使读者容易读下去,不知不觉中被他所说服。四是“笔锋常带感情”。梁的文章感情充沛,富有煽动性、感染力。梁启超在“文界革命”中,在理论上虽然还没有如裘廷梁那样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响亮口号,在实践上也停留在“言文参半”的阶段(后来也写白话文);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清楚地认识到俗语文学为上,指明了“俗语文体”即是“文界革命”在语体上革新的方向。中国的白话文学正是经历了“文界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而逐步走向成熟;梁倡导“俗语文学”是有历史功绩的。

(三)小说界革命

早在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时期,他在《变法通议》的《论幼学第五·说部书》中,就开始主张革新这种“读者更多于六经”的小说内容,号召以反映现实,揭露时弊,改良社会的“新编”说部代替旧著小说,并把新编小说引入幼学教科书,每日“师为解说”。1902年11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我国最早刊载新体小说杂志——《新小说》,内容有论说、历史小说、政治小说、科学小说、哲理小说、传奇小说、冒险小说、言情小说、劄记小说、世界名人逸事和广东地方剧本。这些小说“似说部非说部,似稗史非稗史,似论著非论著”,开创了我国小说的新体例。初为月刊,后为不定期刊。

在1902年11月《新小说》创刊号上,梁启超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论文,明确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在整个文坛上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小说创作和理论批评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新小说》杂志,从1902年11月创刊到1906年1月停刊,共出24期,刊出近代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九命奇冤》(均为吴趼人著)、《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著)、《黄’球》(颐琐著)、等小说作品;发表了《论文学上小说的位置》(楚卿著)、《论写情小说与新社会之关系》(松岑著)等有分量的理论文章。从1903年《新小说》第7号起,梁启超仿照诗话、词话的体例,创设《小说丛话》的专栏,带头撰写和亲自组织短小活泼的理论性文章,在小说批评史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梁启超不仅是近代小说革新运动的倡导者,而且也是近代小说理论的奠基人。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有:

1.重视小说的社会功能

古代中国,小说被多数正统文人视为“小道”而轻视之,但肯定和推崇小说的,也不乏其人。梁启超也是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小说的社会功能与作用的。他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开头就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梁启超论述小说的社会作用与前人很不同,既有别于瞿佑等所谈的有补于“世救民彝”。也不同于冯梦龙等的“六经国史之辅”,更不同于封建文人所说的“劝善惩恶”、“警人”、“醒天”的社会作用。梁启超认为小说有“激发国耻”、“旁及夷情”;揭露官场丑态、试场恶趣、鸦片顽癣,缠足虐型等等,则具有资产阶级变法图强的鲜明特色。它主要不是为了维护旧秩序,而是为了产生新制度。归根到底,他提出的小说功能,是为当时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两个根本目的服务的,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梁启超在1897年《〈蒙学报〉〈演义报〉合叙》中进一步指出:“西国教科之书最盛,而出以游戏小说者尤夥;故日本之变法,赖俚歌和小说之力,盖以悦童子以导愚氓,未有善于是者也”。他甚至说:“今日救中国第一义”为“教小学、教愚民”,而小说是其中最有力的工具。在“小说界革命”的理论宣传和外国小说特别是政治小说的影响下,小说由“闲书”一变而成为启民的利器,由“末枝”一变而成为“文坛盟主”。

2.倡导小说为当前的政治服务

梁启超译著的小说数量不多,《饮冰室合集》收录的译作有《世界末日记》、《佳人奇遇》、《俄皇宫中之人鬼》、《十五小豪杰》几种,著作仅有积5年夙愿而写成的《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翻译、自著的小说,都是政治小说,政治性强,艺术性差,为政治服务的。这一点,梁启超在翻译《佳人奇遇》时,借日本人柴四郎之口,有极明确的表述:“政治小说之作,自泰西人始也。凡人之情,莫不惮庄严而喜谐谑,故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靡靡而忘倦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