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4808400000015

第15章 阶级和民族矛盾尖锐时期的传播思想(1)

中英鸦片战争的结果,封闭的大清帝国的大门被打开,沉睡的国人得以看到了陌生的世界,深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末代封建王朝——清政府对内采取高压禁锢措施,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究其原因:一是满族贵族入主中原,对中原汉族的防范与猜忌心理十分严重。满族以20万人的兵力(其中满族兵13万人,其余的是蒙古人和汉人,号称“八旗”兵)入关,统一全国后,八旗兵除驻守京城,还屯驻在京畿和外省各要冲地方。八旗外还有汉人的“绿营”兵,绿营分驻全国各省,归各省总督、巡抚节制。八旗兵是世袭的军队,绿营兵也是终生的职业兵,清廷需要用这种完全与社会隔绝的军队来镇压人民。二是清廷建立伊始,旋风式的血腥屠杀和野蛮的权利再分配,扼杀了中国自明末以来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牢固地维护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汉族的士人大兴“文字狱”,严密钳制汉人的言论、出版自由。就在中华大地仍处在清王朝封建专制的黑暗统治时期,西方的欧洲社会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产业革命的浪潮推动新兴的资产阶级渐次在西欧各国建立各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寻找市场的潮流中,落后的中国,不可能永远闭关自守,与世隔绝。

禁烟活动与林则徐的传播观

一、林则徐的禁烟与睁眼看世界

英国是产业革命最早的国家,在19世纪上半叶已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它控制了印度,又侵占缅甸、阿富汗,并开始把中国作为侵略的重点。法、美两国虽不如大英帝国那么发达,这时也同样贪婪地注视着中国,企图打开中国大门。尽管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的抵御,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难以畅销,早期的中外贸易中方一直保持出超。但是,落后的中国,毕竟抵御不住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蚀。尤其是英国等西方国家,很快发现清廷的腐败,转而贿赂清廷官吏,向中国偷运大量鸦片,逐渐打开了中国这个封建帝国的大门。

在鸦片战争前的70年,以英国人为主,外国商人一年比一年地增加向中国贩运鸦片。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实行鸦片专卖,每年1000箱输入中国。到了嘉庆年间,每年输入4000多箱,在鸦片战争前几年,每年输入已达4万箱左右。(每箱100或120斤,出售价格按质量高下为400~800银元)。

由于鸦片危害极大,清廷几乎每年下令禁止进口和贩运鸦片。事实上,越是严厉禁止,贩鸦片的利润越大,各级清廷官员也可以得到多的贿赂。清朝道光皇帝这时下决心禁止鸦片,他想从禁止鸦片进口来解决这个问题。1838年12月31日,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转折点。

林则徐是晚清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鸦片战争时期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他于1838年年末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3月10日抵达广州。当时昏庸自大的清王朝统治阶层,对正在发生的外部世界,茫然无知,对逼近国门的英国侵略者,毫不了解。清朝道光帝竟问“英国地方在哪里?”“英国到新疆有无陆路可通?”林则徐到广州后,也发现“沿海文武员并不谙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少小聪慧,从4岁起开始读书,7岁学作文,13岁府试第一,14岁考取秀才,20岁中举人。重经世致用之学。为维持生计,曾应厦门海防同知房水清之聘,从事文书工作;福建巡抚张师诚召他入幕,司笔札四年。21岁后,两次赴京会试落第;1811年(嘉庆十六年)27岁,第三次会试,以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在庶常馆研习舆地、经世致用之学。1814年授编修、国史馆协修。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和江南道监察御史等职。1820年外放浙江杭嘉湖道。历任浙江盐道使、江苏按察使。1830年6月任湖北布政使,11月调任河南布政使,1831年7月任江宁布政使,后任河东河道总督。1832年调任江苏巡抚,两署两江总督,升任湖广总督。

1838年闰四月,鸿胪寺卿黄爵滋上奏认为只在海口禁止鸦片进口是无效的,根本办法是禁止吸食鸦片,他主张对吸鸦片的人限期一年戒绝,过期犯禁的处以死刑。道光皇帝把他的奏折发交各省官员征求意见。最坚定支持黄爵滋主张的是湖广总督林则徐。林还提出禁止吸食鸦片的六条具体办法,并在两湖地区切实执行,取得良好效果,获得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林则徐在1839年出任钦差大臣、负责禁烟事务以前,国际知识的素养,并不比普通官吏更多。考其从政历史,有一特点倒是同僚中罕见的,就是认真、务实、不囿陈说。正因为具有这种气质,通过陌生的世界,林则徐才能在中西两极初逢之时,敢为天下先,迈出了解、研究西方的第一步。

林则徐于1839年3月到达广州,1841年5月调离广州,先任钦差大臣,后兼两广总督,是中英交接前线中方最高领导人。对国际局势与对手英国,知之甚少。但他奉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古训,千方百计了解对方,了解世界。

为了了解“夷情”,林则徐抵达广州以后,立即着手进行译报译书工作。他延请广州熟悉世界情势的梁廷楠、张维屏商量议事,搜罗了一批外语人才,翻译西方书报,了解外国情况。其中有姓名可考的4人。一为袁德辉,四川人,曾在槟屿天主教学校读过书,通拉丁文,又在马六甲英华书院读过书,中英文修养俱佳。他曾在北京理藩院任拉丁文翻译。1838年回到广州,被林则徐聘为译员。二为梁进德,广东高明人,中国第一位传教士梁发的儿子,1823年由马礼逊施洗入教,是中国第一位在婴孩时受洗入耶稣教的人。他自幼随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学习英文及宗教知识,在澳门马礼逊学堂就读,后为广州洋行商人聘为译员。1839年5月被召入林则徐幕下,被认为是水平最高的译员。三为亚林,音译为林阿适(LiaouAhsee),英文姓名为威廉·波特尔和(WilliamBoteloh)。1822~1825年间,先后在美国康涅独格州康沃尔的教会学校和费城的教会学校读书,1825年到广州,在外国商行教中国职工的英文。1839年被林聘为译员。四为亚孟,父为中国人,母是孟加拉人,曾在印度赛兰普尔一所教会学校读过十多年书;英国浸会传教士麦西曼(Dr.Marshman)是他的老师。亚孟在赛兰普尔,曾用中文《圣经》协助麦西曼进行传教工作。

1830年亚孟到广州,1839年被林聘为译员。参加翻译工作的,还有一些外国传教士和商人,林则徐请他们译稿、审稿和提供材料。他们大多为美国人,如美国传教士伯驾(PeterParker)、勃朗(S.R.Brown)和美国旗昌洋行的商人亨德等。

二、林则徐的情报意识及其翻译传播

林则徐利用一切接触西人的机会,了解世界情况。虎门销烟时,美国传教士、商人、船长和报社编辑前来参观,林便向他们询问有关外国情况和国际知识。一次,有艘名为“杉达”的英国轮船遇风沉没,船上人员就近停留广州,林请该船医生喜尔修订有关照会译文,向他了解鸦片生产和英、美、土耳其等国的知识。1839年7月,他派人与美国传教士伯驾联系,请伯驾帮助翻译有关国际法知识,伯驾同意并参与滑达尔《各国律例》的中译。伯驾还赠送《各国地图册》和地球仪给林则徐。后来,林还托伯驾帮助将他致英王的信件译成英文。

林则徐一到广州,为了“采访夷情”,了解敌方“虚实”,派人搜集当时主要在澳门出版的各种外国报刊,精选译员,进行翻译。翻译的报刊有《广州周报》、《广州纪事报》、《新加坡自由报》、《孟买新闻纸》等英文报刊。利用译报来了解敌情,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个创举。林则徐的译报思想,在他给怡良的信中有过表述:“其中颇多妄语,不能据以为真,不过借以采访夷情耳。”其后,林在寄呈道光皇帝译报材料时又说:“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采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译报,就是为了“采访夷情”、了解敌方“虚实”,制定对敌斗争的方略。

译报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当时的政治、军事和中外贸易的时事报道,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服务。随着认识的深化,内容渐有扩大,进而注意到对西方国家一些基本情况的介绍。正是这一倾向,导致林则徐组织人员,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例》和《华事夷言》。

林则徐的译报材料,有幸被保存下来,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澳门新闻纸》和《澳门月报》。

《澳门新闻纸》现存6册,内收1838年7月16日稿一篇,其余自1839年7月23日至1840年11月16日,历时一年又三个多月。林是1840年10月3日被正式宣布革职的。林被革职后,译报工作还继续坚持了一个多月。

《澳门月报》见于魏源的《海国图志》,署“林则徐译”。内收译稿《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各篇内容除少数外,均散见于《澳门新闻纸》即译自《广州周报》与《广州纪录报》。《澳门月报》的译稿基本上是根据《澳门新闻纸》中的材料整理加工而成。因为要呈送道光皇帝阅览,加工工作很可能由林亲自动手(或在他指导下进行),加工后的稿件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由于时代的局限,林则徐还只是以情报的观点来利用报刊,还不懂得发挥报刊传播信息和舆论的功能来推动自己的事业,他还只是组织译报而并未办报。

林则徐还组织翻译了《四洲志》、《各国律例》、《华事夷言》等书。

《四洲志》,原书名《世界地理大全》(TheEncyclopacdiaofGeography),英国慕瑞著,1834年伦敦出版,以后又有多种版本,原书厚达1500多页,《四洲志》是据此书的摘译。书中介绍亚、非、欧、南美、北美五大洲主要国家的历史地理。因南、北美洲被并称一州,故称“四洲”。译文87000多字,全部材料,后来被魏源分类辑入《海国图志》中。

《各国律例》,原书作者滑达尔(1714~1767年),瑞士著名国际法学家,1758年发表用法文写成的《国际法运用在国家和主权的行为和事务上的自然法原则》。1759年被译为英文,风靡西方法学界。《各国律例》便是这本著作的节译本。译者一是美国传教士伯驾,另一是林的随员袁德辉。所据译本是奇蒂的英译本。

《华事夷言》,原书为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大班德庇时所著,书名《中国人》,1836年在伦敦出版,书中述及英国人对中国问题的看法。林让人将其译为中文,改书名为《华事夷言》。

林则徐的努力,为清廷了解国际形势与国际惯例,了解英国,制定应对方略,提供了许多极富价值的知识。他在中西文化直接会面时,以务实的精神,及时调整“天朝中心”等不切实际的自大心态,沉着应付,适应转折,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积极探求西方知识的第一人。

《海国图志》与魏源的传播思想

一、魏源其人与《海国图志》

魏源(1794~1875年)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富裕家庭子弟。13岁考中县学生员,开始研习王阳明心学。20岁(1813年)为拔贡,1814年随父入京,与龚自珍拜今文经学大师刘逢禄为师,习《公羊春秋》。1822年中举人。1825年被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延为幕宾,编辑《皇朝经世文编》。1826年赴礼部试,未中。1828年以举人捐资为内阁中书舍人,在阅读内阁史馆掌故典籍档案中,他积累了大量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1831年,两江总督陶澍延请魏源入幕改革盐政,减少中间环节,盐价降了一半,商人乃有利可图,私贩不禁自绝。

鸦片战争后,经好友林则徐的介绍,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的抗英斗争,对英国情况有一定了解,并据英国俘虏安突德口供,写了《英吉利小记》。鸦片战争的失败,对这位素抱经世之志的知识分子来说,刺激很大。清廷战和不定,投降派昏庸误国,魏源愤而辞归扬州。

1841年7月,林则徐被从重遣戍,发往新疆伊犁途经镇江与魏源相遇。故知重逢,百感交集,倾吐忧国的情怀。林则徐表述了“患无已时,且他国效尤”的深谋远虑,并把在广州搜集、翻译的外国资料、粤东奏稿、《四洲志》、《澳门月报》译稿交给魏源,嘱托他进一步搜集资料,研究海外情况,编撰《海国图志》。

魏源不负重托,以《四洲志》为基础,旁采“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勾稽贯串”。经过一年的努力,1842年完成50卷本的第一版。以后不断增订,1846~1847年扩为60卷,1852年增订为100卷,共88万字。在内容上比《四洲志》增加了几倍。

强烈的经世意识,是《海国图志》的鲜明特色。1847年魏源在60卷本的序言中说:“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士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这部书与前人所写的外国史地著作的不同处,在于过去那些著作都是以中国人的见闻来谈西洋,这部书则是根据西洋人著述来谈西洋的。“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编写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联合其他国家来打击侵略者,为了在外交斗争中利用矛盾、团结其他国家来对付侵略者,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来制胜侵略者而编写这部书的。

从内容看,《海国图志》一书有四个方面:一是《筹海篇》,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提出许多克敌制胜的政治、军事主张。二是舆图,全书收地图76幅,分地球全图、各洲图、各国图、沿革图等,极大地扩大了前人的视野。三是志,分别介绍当时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舆地情况与历史沿革。四是附录,有《筹海总论》、《夷情备采》和西方近代技术等。是当时国人自编的最为详备的世界史地参考书。1852年的100卷本中,魏源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船炮不如人。因此,在书中除了述及各国情况时注意介绍军事情况外,从卷84至卷95,魏源以整整12卷的篇幅,详尽介绍西洋火轮船、洋炮、炸弹、炮台、水雷等原理、制法、用法。这在世界史地著作中绝无仅有。这种不合通常编书体例的做法,正是魏源特别强烈的经世意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