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报纸发行营销导论
4807600000018

第18章 报纸发行的流程分析(1)

报纸发行流程即报纸编辑出版后经过一系列程序到达读者的过程。它要说明的是,报刊要经过哪些渠道、通过哪些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报纸营销的目的。不管报纸发行的环节有多么复杂,报纸发行的流程一般包括如下五个最基本的要素。

●报纸发行的准备系统——包括采编与印刷、报纸的推广与宣传;

●报纸发行的传送系统——包括报纸的运输与分发;

●报纸发行的终端系统——包括报纸的投递网络与零售网络;

●报纸发行的反馈系统——报纸为读者接收或因不满而投诉;

●报纸发行中的控制系统——包括报纸发行整个活动中的管理与协调活动,它贯穿在报纸发行过程的始终。

我国报纸发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渠道,一是邮发程序,二是报社自办发行程序。这两种模式的发行流程既有相同之处也有重要区别。就相同地方而言,这两种发行程序在准备系统、传送系统和终端销售系统方面大致相同。但是,在报纸发行的反馈系统和控制系统方面,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异:在邮发中,报社与邮局的关系比较松散,报社难以对邮局的发行活动实施有效监控,而报纸的发行信息也难以及时反馈到报社;在自办发行中,由于报社能够直接干预或管理报纸的发行过程,能够对报纸发行活动实施有效监控,发行的市场信息也能够快速反馈到报社。正因为这些差别,我们需对报纸发行的邮发程序和自办发行程序分别介绍。

邮发程序

一、邮发的历史及其演变

在世界范围内,邮发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报纸发展的早期,报纸的发行全都靠邮局专递,以至于邮发几乎成了报纸的同义语。直到今天,《华盛顿邮报》、《波士顿晚邮报》仍然少不了“邮”字。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邮局发行系统一直是我国报刊发行的唯一力量。随着自办发行和社会发行力量的介入,报刊发行的垄断局面才被打破。一直到2001年,邮局代理发行的报刊依然占全国报刊总数的67.4%,达7410种。由于中国邮政拥有遍及全国的物流网络,其庞大的发行网络是任何其他报社发行公司难以超越的,邮政发行仍是全国性报刊最主要的发行渠道。

我国邮政发行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它曾经历过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计划经济与邮发一统天下(1949-1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根据“全国报纸经理会议”和“第一次全国人民邮政会议”决议,经中央批准,决定我国报刊发行实行“邮发合一”的体制。

报纸于1950年起陆续交邮局发行,杂志发行工作于1953年从新华书店和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全部转移给邮政部门。“邮发合一”初期,杂志发行沿袭书店的发行方式,读者可以随时直接向报刊出版地邮局订阅各种杂志,然后由出版地邮局在杂志出版后按期向订户直接寄发。为适应报刊发展的需要,1953年对报刊发行方式进行了两项重大的改革:将大批报刊直接订户从发报刊局转移到当地邮局;将订销局与发报刊局之间的直接要数结算关系,改为省邮电管理局汇总后向发报刊局要数并统一结算。这是“邮发合一”以后报刊发行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改革。

第二个阶段:商品经济与报刊发行。

为加强报刊发行业务管理,邮政总局决定自1988年1月1日起进行报刊发行中心局的试点工作,由各省确定一部分地、市局为报刊发行中心局负责辖属订销局的报刊订单审核、汇总、要数、结算和二次分发报刊,其工作程序是:

汇总要数系统:分支机构-订销局-中心局-发报刊局。

分发报刊系统:发报刊局-中心局-订销局及其分支机构。

1988年中心局的试点工作在江苏省苏州、南通,河北省承德、沧州四个局试行。1990年1月起在全国试行,到1992年,在16个省建立了27个中心局。

第三阶段:市场经济与邮政发行的改革。

1992年以后,部分报刊社实行报刊自办发行,迫使邮政发行进一步改革。邮局开始了很多改革试验,以提高邮政发行效率。如拓宽渠道,开辟零售新路线,扩大发行队伍,开展上门征订,力求准时服务等。近年来,为适应报刊出版事业的发展,邮局进一步与各种社会力量合作,通过国营、集体、个人等多种成分,多种渠道和方式发行报刊。在作业方式方面已开始从主要依靠手工操作,逐步过渡到使用电子计算机、捆扎机、报纸自动分发流水线进行报刊收订、订单处理、账款结算、分发报刊。随着报刊发行新技术的利用推广,邮政报刊发行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扩大,报刊传递时效会进一步加快,更好地满足报刊社和读者的要求。

二、邮发的流程

邮政机构庞大,邮发程序十分复杂。从整体上说,邮政发行的流程结构由宣传、收订、要数、汇总、结算、通知印数、分发、运输、投递和零售等作业环节构成。

(1)宣传准备。邮发的宣传主要是为报纸发行作准备工作,相当于广告推广活动。为了扩大报刊发行量,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全国邮发报刊集中收订期间,各地邮政发行部门组织大规模的报刊宣传推广活动,向广大读者介绍报刊内容、订阅办法、收订时间,广泛征集订户。但邮局的这种宣传不是针对某一家报纸,而是对它所代理的所有报纸统一宣传,一般是按照邮发代号为序编制成宣传表格,然后广泛张贴、散发。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把大量的报刊信息收集在一起,等于给读者提供了一顿丰盛的报刊大餐,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意选择,但这种统一的表格无法为读者提供关于报纸的更详细的信息,因而使读者难以对报刊有更全面的了解。

(2)收订。一般采取三种形式:一是在邮政局营业窗口直接受理读者订阅报刊,这是邮发报刊主要的收订方式;二是上门收订,即邮政局派出收订员,到读者家里收订报刊;三是通过社会报刊发行站,在机关单位内部办理本单位公、私订户订阅报刊。

(3)要数。报刊订销局在规定的日期内将收订的各类报刊,分别逐种计算出收订总份数,加上需要的零售数,填写报刊订单,向主管省邮电管理局发行部门要数。

(4)汇总。省邮电管理局发行部门接到所属报刊订销局的报刊订单后,经过审核、汇总,计算出各种报刊的全省总份数,填写“报刊汇总订单”,向相关发报刊局要数。

(5)结算。省邮电管理局发行部门根据报刊订单向所属订销局结算报刊款,发报刊局根据报刊汇总订单向各省邮电管理局结算报刊款,同时对报刊社进行报刊款结算,通知印数。发报刊局根据各省报刊汇总订单,经过审核汇总每一种报刊的全国总订数,填写“报刊要数通知单”,分别向各报刊社订货。

(6)分发。报刊出版后由出版单位或印刷厂送到发报刊局指定地点,经验收后,按订销局所要份数进行点数分发,封装后交邮运部门。

(7)运输。邮运部门按照报刊发运时限要求、发运次序,将报刊发运到各订销局。

(8)投递。订销局收到报刊后,经分类分发后,投递员按投递卡上的户名、地址,将报刊迅速准确地投送给订户。

(9)零售。报刊出版后,订销局通过自办或委办零售点,将报刊销售给读者。投递零售是报刊发行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邮政报刊发行系统特别庞大,而且具有全程全国网联合作业的特点,因而,报刊发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树立整体观点,上下环节密切配合,互相协作,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保证报刊发行任务的完成。其次,报刊的时效性很强,报刊发行的各个环节必须遵守统一的分段作业时限要求,简化作业程序,减少重复劳动,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把报刊传递给读者。第三,报刊发行工作也是一项经济工作,组织发行过程既要注重社会效益,又要讲求经济效益,要以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邮发的效益分析

从理论上看,邮发程序是畅通有效的。收订、要数、汇总、结算、通知印数是报刊发行的数据传输过程;分发、运输、投递、零售是报刊发行的实物传递过程;邮政总局通过制定报刊发行规章制度规范发行活动,对报刊发行活动实施总体上的管理与协调。报刊发行的10个作业环节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由订销局(市县邮电局)、省邮电管理局发行部门和发报刊局(报刊接办局)三个部门共同完成。订销局负责组织所属分支机构进行报刊发行的宣传、收订、零售和投递工作,并向省邮电管理局要数。省邮电管理局发行部门负责接收所属订销局的报刊要数单、审核汇总,向发报刊局要数,并与所辖订销局结算报刊款。发报刊局负责办理报刊接办、与出版单位签订发行合同、接收省邮电管理局报刊汇总订单、向报刊社通知印数及报刊分发、交运工作,并与各省邮电管理局、报刊社结算报刊款。各个部门各负其责,工序分明,保证整个报纸发行工作健康、有序、稳步发展。

但是,从报刊发行的实际效果来看,邮政发行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和缺点。

第一,邮政发行的服务理念落后。邮政属于国有企业,其官本位思想仍然很浓厚,官僚作风、独家垄断、忽视服务对象等习惯势力仍然十分强大。这是导致邮政发行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当然,目前邮政发行正在酝酿全面推行市场化的发行改革,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以期从根本上改变邮发效率低下的面貌。

第二,邮政发行缺乏个性。邮发一般是比较机械的整齐划一的发行模式,难以适应不同报刊发行的不同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报纸之所以要自办发行,多数原因在此。

第三,邮政发行中,报社与邮局的关系比较松散。报社一般无法具体干预邮政发行,无法有效监督邮政发行的质量与服务水平,发行信息的反馈更成为一个大难题。邮局只是按照自己的既定模式发行,并不对提高报纸的发行量担负明确的责任。这样,报社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监控邮政的发行情况,也不能给它确定一个具体的发行目标,而这些对于报社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邮政发行的成本过高。由于邮政系统的网络较大,邮政大系统中包含了太多的小系统,这些小系统之间的衔接也难以十分顺畅,会产生很多内耗,故而其运行成本高,服务价格昂贵,达到报价的40%之多,有时甚至超过50%,令报社难以承受,而且,邮政服务价格定得很死,报社几乎没有权利商量与调整。更重要的是,邮局经常延迟或拖欠报款,报社无法及时回收报款,造成流动资金紧张,危及报社的正常运行。1985年《洛阳日报》跟当地邮政“翻脸”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第五,与报社自办发行相比,邮政发行的服务水平有较大差距。因为邮局是为众多报社服务,而不是为某个特定的报社服务,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为某一家报纸的发行全身心投入,更不可能为某一家报纸的发行付出特殊的代价。于是,邮政发行的水平比较低就不足为奇了。

自办发行的流程

自办发行是世界报纸发行界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当今世界,大多数比较成功的报纸都是实行自办发行,原因在于自办发行有许多优点。下面,我们就世界各国的自办发行模式做简要介绍。

一、外国报纸的自办发行模式

1.美国报纸的自办发行模式

美国报纸大多是自办发行,邮寄报纸仅限于没有分印点的外地,这部分的数量很少,主要是报纸的边远订户,或者异地订户。美国报纸的自办发行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报纸自办发行的网络体系完善。美国报纸都有一个较为庞大和复杂的发行部,人数常达数百人,且发行部的领导常由公司副总裁或副总经理兼任。发行部主要由住户投递、零售、市场拓展、客户(读者)服务等部门组成,其中较大的部门是住户投递和读者服务,住户投递的任务通常承包给社外公司,于是最大的部门就是读者服务部门了。读者服务的职责,包括接受各类投诉,联系现有订户,通过电话向住户推销报纸等。例如,《芝加哥论坛报》的读者服务部有100多人,专做电话推销。发行工作的起点从印刷车间开始,报社发行部门的主体一般设在印刷厂内。《芝加哥论坛报》发行部的多数员工就在远离报社总部的印务中心。

第二,发行渠道多元化,零售方式多种多样。美国报纸的发行渠道与中国相似,即家庭投递、街头零售和邮寄三种。邮发量与自办发行量相比只是个零头,那些在全国建立起自己庞大发行网络的报纸,如《纽约时报》完全不依靠邮局发行。在自办发行模式中,家庭投递占绝大多数,只有少数4开版的城市日报以零售为主。很多报纸,大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小如长岛《新闻日报》、《奥兰多前哨报》、《斯坦顿岛前进报》,其家庭订户都占70%以上,有的达85%。这部分报纸订户多为拥有自家住房的中产阶级,就吸引广告而言是最有价值的发行,因而受到广告商的特别重视。

街头零售又分为报摊销售、超市代销和售报机销售。其中售报机销售占有比较大的份额。美国很多报纸都有自己的专用售报机,因此大街闹市常可见一排七八个甚至十多个铁制售报机,读者只需往里投币,即可开箱取报。《今日美国》在沙漠等渺无人烟的地方也能发行报纸,功在售报机,该报拥有售报机最多时达到13万台,如今大约还有4万多台。以零售为主的《芝加哥太阳时报》在芝加哥一地就拥有1万多台售报机。

超市销售报纸在美国比较普遍,在我国还比较少见。美国报纸超市销售泛指在超市、商场、咖啡店等地方的销售。美国报纸发行部门特别重视在超市的零售,因为零售的潜力很大,特别是大型连锁超市的售报潜力很大。

通常,报社与超市经营者协商合作,让超市销售报纸,给予最优惠的条件。到美国大型超市购物,常见各类报纸摆放在收银台附近或靠近入口的地方,每天有成百上千的人看到报纸,人们购物时顺带取一份报纸,一并付账。报纸放在收银台附近,人们在排队付款时还会拿起报纸阅读,等于很好的免费广告。在一些小的副食品超市,通常一进门也可见到零售的报纸,这不仅便于销售报纸,还有很重要的陈列展示的广告效应。另外,咖啡店和一些食品快餐店等地也有比较大的零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