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选举制度改革
4806800000011

第11章 城市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改革(5)

目前社区居委会的竞选基本上都没有开展起来,一般的做法是在社区投票日的当天早上,由参加选举的正式候选人进行几分钟的竞选演说,然后进行投票。这种方式其实不能称之为候选人的竞选,选民们在仅仅几分钟的竞选演说之后就要马上进行投票,没有多少时间了解清楚候选人的真正意图。这种所谓的“竞选”并不是一个质量比较高的选举所需要的,虽然这种做法在农村选举中比较通用,在城市选举中也被广泛采用。2002年的城市社区选举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北京的社区选举试点中,将候选人的演说时间提前了五天,投票日的当天就不再进行演说。在五天前所进行的演说分为两场,分别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候选人向选民们进行竞选演讲,选民们就演讲中的一些问题向这些候选人提问。就现场情况来看,这种竞选演讲的气氛十分热烈,选民们热情参与,而且所提的问题也非常尖锐,使人感觉到这是真正的选举竞选。广西的社区选举中,有的社区的选举辩论时间也提前到选举日的前几天进行,也采取在选举日前的固定时间里由正式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的方式回答选民的一些问题。宁波2003年的试点中,将选举竞选演说提前进行,并且动用了彩车在社区内进行巡游,这样不但让更多的选民参与到社区选举的过程中来,而且也提高了候选人和选民见面的机会。这种提前了的竞选演讲可以使选民们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候选人所提出的竞选方案是否可以落实,是否符合本社区的情况,对一些不了解和不熟悉的问题也有时间向候选人本人去了解,这对于选民们了解候选人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同样的时间内,候选人也能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就一些问题跟选民们进行比较充分的意见交换,对于候选人增加和丰富社区的情况,了解选民的想法都有好处。

上述的竞选方式虽然不如国外选举来得热烈和热闹,但是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也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候选人之间展开了竞争,这对于城市社区的选举和建设都是有益的尝试,可以扩大基层民主发展的深度。

另外,投票日当天不再进行选举演说对于维持投票秩序也是有好处的。中国传统的社区选举做法,是在投票日的当天召开全体选民大会,由候选人进行选举演说以后再进行投票。这种集中上千人一起进行投票的做法,往往使得投票现场的秩序出现混乱,选民们为了能尽快投票,常常是前挤后拥地抢拿选票;拿到选票的选民又往往急于投票,这就使得投票现场的选民登记手续被打乱,这种情况下的秘密划票间也会失去效应,选民们往往会随便找一个地方就进行划票,然后投票回家。无论如何维护投票秩序,但是集中听完演说以后的选民急于投票回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现场的混乱。所以,比较好的改革办法就是将选举演说提前在投票日前几天进行,一方面可以提高竞选演说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投票日的投票现场秩序得以有效维护。

4)投票程序

无论是农村选举还是城市选举,在投票程序上的问题都比较大,这里包括了投票会场的秩序、流动票箱、代投票、秘密划票以及即时公开点票等问题。从农村和城市相比来看,目前城市社区选举进行得比较好,避免了以前农村选举中出现的较大的混乱,但是总的来说,城市社区选举中也有许多问题要加以改进。

投票会场秩序。前面已经讲过,由于在投票日的投票前进行竞选演说,造成了投票现场的秩序混乱。其实除了竞选演说以外,许多地方的社区选举投票的当天还要宣布监票员、点票员、总监票员和总点票员的名单,还要让到场的选民鼓掌通过。其实这都是非常形式主义的做法,谁也不会认真地数现场到了多少选民,有多少选民鼓了掌,也不会有人对这些人的资格提出疑问,所以这种方式只是走走形式而已。但正是因为这种形式需要在投票日召开选民大会,所以造成了前面所说的选举现场的混乱。

在2002年的城市社区选举中,广西的有些地方和北京市的社区选举对此都进行了改进,2003年宁波的社区选举也对这个做法进行了改革。选举日前几天,这些地方就以选举委员会名义贴出这些计票员、监票员的名单公告,让选民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到选举委员会进行反映,这样选举委员会可以根据大家的意见调整这些工作人员的名单。这样的方式改进了形式上的民主,同时也可以避免在投票日当天再召开全体选民的大会。但是十分遗憾的是,由于一些领导要参加这些大会,北京市九道湾的选举虽然将选举辩论和公布投票工作人员的名单都提前了,但仍然没办法避免不召开选民大会,结果是投票场所仍然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投票会场秩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选民领取选票的问题。在一个比较好的选举中,选民们应该是凭选民证领取选票,一张选民证领一张选票,代票需要凭委托书和所代选民的选民证一起换取选票,并要在选民证上注销,同时也要在选民登记册上注销。实际上各地城市社区的选举在这一关上把得都不严,因此超过三张以上的代票,甚至20张的代票也可以拿到选民证换选票。有的地方还出现家里的家长不去投票,委托不到十八岁的子女去领取选票、代投票的现象。这些都是造成投票场所产生混乱的一个原因。没有什么其他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应该严格遵守选民登记领取选票的程序规定。

流动票箱问题。中国农村选举中广泛使用了流动票箱,流动票箱的使用使得投票率都出现了比较高的情况。使用流动票箱和追求高投票率是相联系的。追求高投票率有两个原因,第一,各地方的选举组织者都希望本地有比较高的投票率,这样显示了基层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所以选举组织者们都积极动员群众去投票,而且使用流动票箱到各家各户去收集选票提高投票率。第二,选举法明文规定必须要双过半才算选举有效,也就是投票的选民要占本地合格选民的50%以上,选举才算合法有效。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希望投票率越高越好,实践中也都是这么做的。

中国城市的社区选举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流动票箱的使用也非常普遍,各地的投票也保持了一个比较高的投票率。从对几年来的城市选举的观察来看,只有2002年8月北京市九道湾的选举中流动票箱得到的选票是最少的,投票使用了两个流动票箱,流动票箱收回的总票数为68票,只占总票数的3.59%。这是因为对于流动票箱的应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只限无法走路的人使用。流动票箱的运用虽然可以使投票率增加,但是弊端是很明显的。第一,投票的隐私权不可能保护,这是因为在拿着流动票箱的人员面前,一般的选民都不可能再实行秘密划票,而是当着这些工作人员的面划票,划票不一定是选民本人的真正意见,这会影响到选举的结果。第二,流动票箱很容易在别人不注意的情况下成为制造假票的工具。农村选举中已经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城市选举中虽然还没有公开暴露出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很难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