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选举制度改革
4806800000001

第1章 前言(1)

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已经在农村、城市社区、乡镇和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中展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在人大选举政府官员的改革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变化。这些都表明,进一步推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是抓紧时机从法律、制度层面推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时候了。从这样的考虑出发,世界与中国研究所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一步的研究,就选举制度的改革提出比较详细的意见和进一步改革的想法。基于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目的和中国基本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条件,我们认为进一步对中国选举制度加以研究并达到推动中国选举实际发展的目标,要遵从民主、实践和国际标准这三个原则来进行。我们这本书所提出来的选举制度改革的意见就是基于这三个基本原则。从中国的实际改革需要来看,选举制度其实就是一个选举的程序安排和执行的问题,因此我们的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研究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程序上面,相信只要有一个符合上述三点基本原则的选举程序,并且在执行中能够实现,中国的选举就能得到发展,民主就能得到实现。

一、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选举的本身目的就是要实现民主,这是一部分人的看法;另外的看法认为选举是一个用民主的方法来达到选择领导人目的的过程。在这些表述中民主或者成为目标或者成为手段,这在中国的现实中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无论是哪一种看法,用民主的原则来推动选举改革的发展是基本的原则,不然选举制度的改革就失去了意义。

从国际标准来看,对于选举有两个基本的修饰词就是民主和自由。自由所谈的是选民可以在不受强迫的条件下进行选择,而民主就是强调选举的过程应该是竞争、公平和制度化的。因此一个真正好的选举本身应该是民主的,其目的也是为了要发展民主。

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各地的选举中已经出现了很强的民主发展的意识。一般来讲,在选举制度刚开始的时候,基层群众并不了解选举的意义,也不相信选举会由选民来作最后的决定,因此无论是农村的选举、城市的选举、乡镇的选举还是人大的选举,选民们在选举改革的开始都对选举持怀疑的态度。但是在选举开展了以后,有的是经过几轮选举的实践以后,有的是经过当时的事实考验之后,许多选民相信了这些选举制度改革,从而推动了民主选举的深入发展。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选举并没有按民主和自由的原则在推动,而是被某些人所操纵,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基层群众对基层民主的发展失去了信心,也使得选举失去了公信力。

对一个选举是不是民主和自由的,主要是看选举的程序,从选举委员会的建立到点票的结果,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就可以看出来选举是民主的还是被操纵的。进行选举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将选举过程的全部程序都制度化、公开化,无论是候选人还是选民都可以从选举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中清楚地看到这个选举是民主的还是被操纵的。这就是选举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如果一个选举不是民主的选举,则不会起到推动民主发展的目的,也不会在中国的现实中解决实际存在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反而会加大既有的矛盾。

因此,做选举制度改革课题的主要目的是让中国选举制度的发展符合民主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为了选举而选举,更不是为了搞一个假选举而制定这样的改革方案。

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是在中国进行的,谁也无法否认中国的文化、历史、社会和政治的传统已经在影响着中国选举的发展。因此,所谓实践原则就是选举制度要基于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实践,包括在选举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这些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对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同样,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也是要回到实践中去解决选举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所从事的研究就是立足于回答中国选举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在中国的条件下如何推动选举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选举的实践原则包括有以下几个具体的含义:

第一,实践原则的主要内容就是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要走中国式的道路,而不是照搬国外现有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在十多年的选举制度改革的实践中,选举提出了许多的问题,也产生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和方法是建立于中国文化、社会和政治环境中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基于中国选举实践的基础。中国从来没有选举制度的历史,几千年中国历史中的政治的延续并不是靠选举制度来完成的,因此选举制度对于中国人是陌生的,选举制度的出现和发展在中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和反映,是中国选举制度改革时必须要认真考虑的。具体的来讲,在中国实践中也对选举制度的改进提出了一些办法,这些是我们在考虑选举制度改革时不能忽视的内容,也可以说,中国近年来选举实践的结果构成了我们从事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研究的基础。

第二,中国的选举制度有了许多的文本文件,从组织法到选举法都包含有选举的内容,各省市制定的有关选举的地方性法规也都定出了具体的规则,这就建立了一系列从法律到规则的选举文本。这些法律和规则文本在选举实践中有的被证明是可以适应中国的需要的,有的是过时的和不适用的,有的证明是错误的,必须修改的。选举的实践对于选举的法律和规则文本提出了修改的方向和具体的内容,所以在考虑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时候,我们坚持以实践的原则来提出修改现行文本的意见,并推动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制度规则和法律规则。

我们知道选举制度不是中国的产物,在中国开展选举活动的时间也不长,选举中存在许多问题和有一些不符合民主法制原则的内容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推动选举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向国际的先进经验学习,推动国际标准在中国的建立。从国际社会的最新发展来看,通过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和民意代表的方式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一些传统的政治统治方式都在纷纷向民主的选举制度转变。经过战争以后的发展中国家例如柬埔寨就已经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全国的大选;刚刚结束战争的国家例如阿富汗、伊拉克也都计划准备进行大选。一些贫穷的第三世界大国,选举制度的改革也出现了大的进展,印度尼西亚2000年就实现了全国大选,并在2004年进行了总统的全民直选,由全国1亿5千万选民投票选举产生总统。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选举的方式也已经被全面的接受。这些国际上的变革表明选举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了世界的潮流。

从这些世界选举制度变革的潮流中,可以看到选举制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老百姓所接受。不管这些国家的历史背景怎样,不论人民的贫富,不论教育水平的高低,也不论人口的多寡,其所接受的选举制度和程序都基本一样,至少在原则上是一样的。而且从实践来看,各国选举改革的发展也越来越国际化,形成了一个普遍发展的趋势,就是说一套基本上一致的选举标准正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遵守。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开展得比较晚,选举的程序和制度离国际标准还差得很远,如果能够将国际选举的标准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开始的时候就建立起来,将会使得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少走许多的弯路。从中国的实践来看,由于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很大,选举改革进行得非常困难。与其花费很大的力气进行推动和探索,还不如将国际上的有关选举的程序拿过来为我所用,这样可以为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减少许多的困难。因此,从选举程序和选举标准上向国际水平靠拢是推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方向,也是选举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