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编辑本论
4806500000006

第6章 编辑理论概述(5)

编辑理论研究目前已形成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两大学派:一是文化缔构编辑学;一是科技方法编辑学。前者以社会科学为背景,采用的是社会科学传统的描述和历史观察方法。后者以自然科学为背景,采用的是自然科学常用的科学方法论和数理逻辑、数理模型方法。二者各有所长,平行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种种现代传播媒体、传播手段的介入,文化缔构编辑学和科技方法编辑学都已逐渐成熟,如果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把编辑的文化概念与数理模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编辑理论,还可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高速传播的特点,将信息网络中传播的新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不断移植到编辑学研究中来,使编辑理论研究集各学科研究方法的精华,构建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在研究中,研究者对多媒体编辑活动的个性与共性问题也取得了统一认识。“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甚至光盘和电子出版物等多种媒体的编辑活动有没有共性的问题,是在编辑理论研究已经越出图书、杂志和报纸等文字传播媒介的编辑理论的范围,需要建立适用于更多媒体的普通编辑理论的形势下提出来的。”研究者认为,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电影、音像制品等各种媒体的编辑活动有共性也有个性。编辑活动的共性是指其开发、选择和加工原型作品,使其成为可供复制的定本,并向公众传播。以原型作品为工作对象是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使其成为定本是其主要任务。凡符合这种本质属性的特征,就是共性。这种共性就是为了传播、积累文化的目的,对精神产品进行“策划组织”、“选择优化”和“编排组合”工作。因此,各种媒体的编辑活动的共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体会:

编辑理论体系一般包括总论和分论。分论即部门编辑学,如音像编辑学、书刊编辑学等。编辑概念、性质、作用等即为总论,总论即为共性。

多种传媒编辑活动的共性可简单表述为:开发选题、选择和加工作品以向公众传播。

为了传播、积累文化,对精神产品进行策划组织、选择优化和编排组合工作即可看做多媒体编辑活动的共性。

创意、优选、优化、组合等编辑活动的特征是书、报、刊、广播、影视、音像制品等普遍存在的共性。

多媒体编辑活动共性的认识,为建立涵盖多种媒体的普通编辑理论奠定了基础。在科学认识各种传播媒介共性的基础上建立普通编辑学,理论上是可行的。尤其是在出现多媒体和网络之后,出版编辑特别是音像出版物编辑和影视媒介编辑彼此越来越接近,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趋同的倾向日益明显。由现在出版的图书编辑学、杂志编辑学,还有新闻编辑学、广播编辑学、影视编辑学、电子编辑学等,以及阐述编辑活动一般原理的著作,可见各门类的编辑理论研究尽管发育程度不平衡,但已经形成了一种研究势头,建立普通编辑学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从探索部门编辑理论到普通编辑学的建立是编辑理论研究走向成功的标志,它应当成为指导多种媒体编辑活动的理论原理。现代科学形态的普通编辑理论体系属于应用科学范畴,其理论性比其他各种媒体的理论体系更强、更丰满,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系统中相对独立的理论系统。

综观编辑理论研究走过的历程,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且又处于学科发展的初级阶段,编辑研究仍面临着许多的困惑与不成熟,许多学科问题至今未得到令人信服的解答,这些问题特别集中在编辑基础理论研究与学科体系构建方面。

(1)关于编辑基础理论研究问题。编辑基础理论研究尚缺乏深度与广度。作为编辑基础理论应当着重研究编辑基本要领、基本要素、基本原理,编辑的起源和发展,编辑的价值、作用,编辑活动的性质,编辑的本质,编辑及编辑活动的规律,等等。应该具有统领其他编辑理论的作用,其概念、要素和规律的探讨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元素与基本单位,是其他编辑理论研究的基础。

基础理论研究的实践性体现在应用研究上,应用研究的重点是总结和探索编辑各个流程的特征、特点及其规律。基础理论研究将对编辑活动及编辑工作产生普遍的指导意义。一般应用性研究具有一定的个性与特殊性,主要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其研究对象一般都较为明确、具体,贴近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的对象会发生改变,因而,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时效性。但基础理论研究却并非如此。

只有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才能破除社会上的“编辑无学”思想。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越大,“编辑无学”越无市场。编辑基础理论是编辑理论的坚强基石。编辑理论如果一味追随潮流盲目发展,没有基础理论作指导,就无法对学科中的许多基本问题给予正确的答案。现实中,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工作应该如何适应社会、选题策划、编辑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等问题都亟待基础理论研究的加强来予以求解。即使是编辑理论水平也需要基础理论研究来给予充实和提高。

然而,目前的编辑理论有的是对实践工作的简单总结,缺少理论高度的阐释和反省,有的陷入了狭隘的实用功利主义,或者刻意追求时尚,显现出理论的苍白与僵化,或者将一些本与编辑理论研究风马牛不相及的理论生搬硬套。理论研究中新名称、新词汇不断出现,却并没有深入展开,本着创新的初衷却毫无新见,表面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却多为“学术泡沫”之类,种种不良学术风气都亟待解决、纠正。

(2)关于建立编辑学科体系问题。编辑事业发展从编辑业务——编辑“六艺”(组稿、审稿、加工、定稿、发排、校对)开始,产生了几本实用性编辑理论著作,后逐步发展到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各门类编辑理论的研究到电子出版和网络传播理论研究到普通编辑学研究。它遵循着一条从自由业务到规范操作程序、从实践到理论的学科发展道路。但编辑学科体系尚不完备,研究者思想上未取得统一认识,没能很好把握编辑理论研究方向和方法,即使有成果也是零散而非系统、零时而非长期的。

影响编辑学科体系建立的因素有:

(1)“编辑无学”还有一定的市场。社会上的部分公众依然持此论调。持“编辑无学”态度者当然也否定了整个编辑学科体系,恶化了编辑理论研究的外部环境,不利于编辑学科体系的建立。

(2)编辑史研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编辑史的研究相对其他研究内容而言尚未形成良好势头。中国有着3000余年的图书发展史,当然也就有着3000余年的图书编辑史。编辑史研究完全可以基于我国源远流长的编辑、出版传统和极为丰富的文献史料所提供的研究资源来进行,也可以从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中得到启发,吸收养料。编辑史的研究不仅是出版发展的需要,也是编辑学学科建设的需要。没有编辑史的成果,没有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编辑学科体系是不完善的。中国编辑学会曾于1999年和2000年先后在南京和温州召开过两次编辑史、出版史研讨会,研讨的重点都是围绕百年出版史进行的,集中探讨了20世纪中国出版史的特点、作用及其分期问题,同时,交流研究成果,总结经验,提出了改进意见。

但也许是因为目前编辑史研究尚处在学科建设阶段,因而使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等问题缺少充分阐释,未尽如人意。悠久而丰富的历史积淀足以使研究者从中不断挖掘出新的领域,寻找发展规律,丰富编辑理论。无论是编辑史、出版史,还是某一著名编辑家成长历程,都具有科学的研究价值,尚需不断深入。

(3)编辑应用理论显现出苍白薄弱特点。编辑应用理论是编辑学科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但凡涉及应用研究者多为肤浅的经验总结,既不生动也不深刻,而建立编辑理论体系一旦缺少深厚的编辑活动的个案研究,便会缺乏坚实的编辑实践基础。因此,总结编辑实践经验是加强理论研究、提高编辑工作水平的一项基本工作。及时总结、交流精品工程和重要出版工程的成功经验,加强对编辑活动的个案研究,丰富编辑应用理论,有利于建立编辑理论体系。

(4)“编辑”概念不统一。一门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拥有确定而成熟的基本概念。在学科发展之初可以有多种概念的争鸣、探讨,既必需也必要,但应该有一些固定而本质的基本单元。

一旦讨论成熟取得统一,便只是局部的认识与修改问题,而无需循环往复,浪费人力、财力。取得共识是可能的。在中国编辑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中,邵益文先生认为,在“编辑基本概念”问题上“有了某些相同或相似的看法”,编辑的基本概念是:创意(策划、开发)、选择(选题、选作者和稿件审读)、优化(加工整理)和组合(编排、有序化)。这个概念有一定的代表性。无论怎样,综合多家论点,归纳精华,作出阶段性成果总结,必将有益于研究内容深层次的开发。“编辑”概念上的长期不统一暴露出学科的幼稚与不成熟,不利于编辑学科体系的建立。

正是因为以上诸原因,编辑理论研究数量斐然而质量不甚令人满意,经验色彩浓厚而缺乏深刻的理论分析,注重对编辑过程照本宣科式的复述却难以摆脱就事论事的框架,可以以某一历史名人的言行诠释编辑理论却无法构建出真正揭示编辑活动发展的固有规律,或脱离实践搞“新”名词、“新”潮流的空虚理论,或以工作总结替代学术争鸣,于是出现了编辑理论研究的表面化繁荣,缺乏实质性建树,从而影响了编辑学科体系的建立。

追求学科体系的门类齐全、内容完备、结构严谨、内部和谐统一是所有研究者的共同目标,但是,由于各自研究的依据和出发点不同,所以构建的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到底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编辑学科体系呢?遵循传统学科体系包含的内容,可以分为编辑理论、编辑历史和编辑技术三部分。即论、史、法可以较全面地概括编辑工作、编辑事业、编辑活动的全貌。既可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保证了各部分在学科体系中的适当地位。只是建立并完善一门学科体系是一件长久之事,并非一蹴而就,既需要理论的支撑,也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编辑理论是从编辑实践中概括与总结出来的,即使是完全的技能也有理论支撑。正如方法是操作手段的提炼一样,编辑理论对于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对编辑历史的总结与回顾则主要是为了抽取史料中最根本的内容,将个案与普遍原理结合起来,以启发今后的编辑工作。希冀这种学科体系能够为编辑活动带来光明的前途。

四、编辑理论系统结构

编辑理论由于它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构成了一个较为丰富、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内部长年积累下来的实践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探知,系统外部不论人们是否察明,它都日夜生生不息地影响着这个系统。因此,对编辑理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利用内部复杂的相互作用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利用系统与环境的复杂关系警示人们把握理论研究方向,为编辑实践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决策依据。

1.编辑理论系统结构的发展性

编辑理论系统结构具有发展性。一方面是理论体系固有结构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编辑实践的客观环境不断发展而引起人们认识的发展与深化。从理论体系固有结构发展来看,刚开始是编辑要素之间的简单结合与影响,后来,由于要素各自结构发生裂变与分化,要素之间的结合与联系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如读者、作者、编者之间,从简单一面来说,就是供与求的关系,作者供应编者稿件,编者编辑出版物供应读者。但事实是由于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背景、写作水平等众多原因,交给编辑的稿件便带有多种性质,受到编辑多方面的考察,不合格产品不会被编辑接受。而由于编辑的认识能力与水平限制,或许会对优秀作品判断失误,失之交臂。这仅是问题的一方面,从另一方面来说,编辑的作品出版后并不一定会被所有读者认可,作者和编辑共同劳动的“密码”,在读者那儿不能被“破译”,或者作品的内容只能得到一部分认同,或者在不同的读者那儿对同一问题的理解总是不相同。因此,这一条“供”与“求”的路也是不平坦的。受到这许多因素制约的固有结构不再简单,相互的结合与影响当然就复杂起来。

再从编辑实践客观环境的变化来看,首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带来生产力的提高。且不说编辑手段、印刷手段的每一次进步,都为编辑发展作了铺垫,单从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体制上的变化,就可看出,原来是编辑出版什么读物,读者就购买、阅读什么作品,而现在是读者需要什么精神产品,编辑就考虑什么选题。从出版的首要环节的决定权上预示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必将带来编辑实践客观环境的深刻改变,它当然会触动人们的认识神经,为此思考变化的方向是什么,变化的过程呈现什么曲线,为了这种变化该如何行动,等等。当然,人们的认识必然遵循一条从浅入深、由外到内、从粗到精的发展过程,才会接触到事物的本质。

2.编辑理论系统结构的稳定性

编辑理论系统结构还具有稳定性。编辑理论系统结构不仅具有一般系统结构的构成要素,而且也是遵循着一般科学方法的认识模式(如综合分析方法、批判继承方法、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方法等)进行的。它能够抓住编辑理论结构中各层面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突出层级体系中的主干,兼顾横向与纵向的各方面联系,使之构成一个主次分明、上下左右关系清晰、相对稳定的整体。即使有所突破也是理论内在发展的必然,只会丰富理论体系,为其结构更加合理、完善进行优化。因此,这是一个在物质属性基础上,关注精神属性,以纵向层次结构为主,参照横向联系的理论结构。

3.编辑理论系统结构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