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4735900000001

第1章 导论(1)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一书,共由五个章节——上海大众文化公共空间的形成与重构、“海派戏曲”与大众文化建构、镜像内外:电影与当代都市生活、“城市地图”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图像上海与读图时代的上海——所构成。论著从公共空间、电影、戏曲、杂志和图像等方面,对上海一百多年来的多种形式的大众文化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并梳理。虽然这种考察和梳理远非全面和深入,但是我们已经从中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内容,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最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看似散漫无边的、时生时灭的、此消彼长的大众文化有着它自身独立的发展逻辑:它们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有现实的存在,更有发展的未来。它们与政治的、经济的乃至文化的发展有着或互相依存,或互相排斥的联系,但是,它们依然是某种独立的存在。

我们注意到,在上海大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与世界各国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的不被承认、不被重视的受排斥、贬低的历史。在西方的文化历史上,大众文化有两种名称,一为massculture,另一为popularculture,所谓mass,即是乌合之众,是下层民众、苦力、流民等等的总合。而popular,是指流行的,大众的。所以,massculture是一种下层民众的低级的、粗鄙的、混杂的文化;popularculture则指为大多数人们所接受、认可而流行的文化。这两种名称之间,对大众文化的贬斥程度显然是不同的,我们还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两个名称是否同时存在,抑或由前者向后者转化,并且是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况下转化的,但是,仅就这样的名称看,对于大众文化的贬低之意是一目了然的。在国内,即使在上海这样大众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对于大众文化的贬低、甚至歧视都是始终存在的。在“五四”新文化时期,提倡新文化的知识精英们曾发动了一场对于市民文学——“鸳鸯蝴蝶派”的口诛笔伐;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则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政治化的整合。然而,值得人们反思的是,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大众文化的发展势头从来没有被真正压制下去过。在作为现代西方文化代表的美国,其电影、电视等文化产品已经发展成为庞大的产业,并以大众文化的名义蚕食着许多国家的文化市场。而回顾我国的大众文化的消长起伏,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20世纪的头三十年,上海等地区的大众文化的发展,已经可以比肩于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水平。然后,经过20世纪中期以后三十余年的一片空白之后,在20世纪的后三十年里,国内的大众文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先是港台地区大众文化样式的引入,接着是本地大众文化样式的兴起。从通俗文学到流行音乐,再到生活方式的扩展,其势头自是不可抑制之。20世纪的头三十年与后三十年,遥相呼应,而其间的空白也非纯粹的空白,自有某种潜流暗中沟通连接,所以20世纪的头三十年的大众文化的种子在20世纪的后三十年里,能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般,重又猛烈地燃烧起来。考察这样的历史,面对今天的现实,我们不能不惊异于大众文化那顽强而茁壮的生命力,它面对着精英文化、政治文化、传统雅文化等多重压力,却依然迂回曲折地、顽强茁壮地成长着。

它究竟具备何等样的充沛底气,使它能够一如既往地发育生长?

从我们的考察中,我们认为: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是中外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因所在。

(一)由大众文化的本质所决定

大众文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人性的内面,而不是来自某些理论的、抽象的、概念的认识。我们在“图像上海与读图时代的上海”一章中,引用了鲁迅先生提供的佐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当鲁迅先生温馨地回忆其幼年师塾里的生活时,还掩饰不住那份对图画的美的渴望和满足。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在儿童的天性中,对于感性的图像一类的需求,远在文字、理性一类的需求之前、之上。比之文字,图像更能满足他们关于美好的外面世界的想象,因而也就更接近他们的天性。

在“上海大众文化公共空间的形成与重构”一章中,我们采用了另一则也许更有说服力的材料,20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某一次秘密家庭舞会的记录(摘编稿):

冬天无风的夜里,马路上又黑又冷,九点以后就看不到什么行人了。暗夜里走在街道上,看到从前半殖民地时代留下来的洋房,那曲卷而上的西班牙石柱,那英国式的长长扁扁的烟囱,那门楣上巴洛克式的浮雕,夜色掩去了它们失修的老旧和局促,显现出它们那异国的美,和被小心抹去的历史的神秘,是那时的上海。

敲门,笃笃笃,声音在长长的弄堂里传出好远。

门开了,楼梯很黑,有黄芽菜炖小排骨汤的气味。走进房间去,里面拉严了窗帘,遮暗了灯,贴着墙放了一些椅子,椅子上坐着人,椅子背上搭着外衣,女孩子们穿了毛衣的样子,因为在外面看不到女孩子那样紧勒的线条,所以她们此刻看上去有骇俗的美。她们自己知道这一点,所以眼睛和牙齿,在发红的灯光下像猫一样亮。

因为事先把大床拆了,为大家空出地方来,所以房间一下子变得有点陌生。五斗柜上放着老式的唱机,和一大叠密纹唱片,用牛皮纸做的套封。

一支曲子响起来的时候,舞伴在下面算好了,是三拍子还是四拍子,然而才起身,走到屋子中央,有一点害羞的,开始跳起来。没什么人真正是跳得好的,很容易看出那些新手,紧张地看着自己的脚,觉得它们那么大,像是鸭子的。畏首缩脑的,像是鸡吃米。一支曲子没跳完,两个人相握的那只手里,汗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

没有大裙子,没有黑色的礼服,没有邀舞的鞠躬。大概从一八四三年交谊舞传到上海以后,这是最不符合规矩的时代了,当年是在江边的礼查饭店,现在到了一间地板吱吱响的卧室里。可并不能让大家泄气。调低了的音乐是那么美好,随着音乐与一个异性在一起晃动身体是那么让人心醉,……老人们常常以一种拥有的自豪怜惜地望着我们,说:“你们是再也看不到那样繁华的上海了,你们现在成了乡下人。”而老天有眼,我们还没有老,又能跳从前的舞了,虽然是穿着家织的毛裤在跳华尔兹。

渐渐的,头顶上传来了一种焦味,那是灯泡把紧贴着它的报纸烤焦了。

我们是那些什么也没有看到的一代人,我们出生的时候,东方的巴黎已经成了偷偷流传的野史,外滩的夜晚黑成了一团,百乐门舞厅成了电影院。我们都是从修道院里出来的清教徒,从诅咒里知道有一个花花世界。我们在跳狐步舞的时候,眼前滑过的,是一些幻想,一点点的奢迷,我们在音乐里屏住呼吸想到它们,像在钥匙孔里偷看。

当时在上海的万家灯火里,谁能知道有多少家的窗帘后,在开家庭舞会。刚刚松了绑的上海,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动,悄悄的家庭舞会有时会被警察袭击,报纸上把它叫做“黑灯舞会”,是流氓行为的一种。原先我以为只是一小部分人不老实,可许多年以后,渐渐听到我们那一代当时度过青春的人,都多少有同样的经历。[摘编自陈丹燕:《上海的狐步舞》,载www.yeudu.com(水云间·大陆作家·陈丹燕)]这篇生动的小文章透露出的真实的时代信息,抵得过当时的许多“启蒙性”的高头讲章。在经历了十多年“文革”的政治高压和文化摧残,普通民众们的内心里究竟珍藏的是什么?向往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回味的问题。在20世纪的70年代末期,在政治高压刚刚有了一点松动的时候,那些上海人的后代,压抑不住对旧上海繁荣的想象,冒着依然有被打成“黑灯舞会”、“流氓”的危险,偷偷地举行名副其实的地下舞会。虽然场地局促,设施简陋,但是他们对于“东方巴黎”的想象是那样的真切、热烈。这则材料在现在的人们看来也许有些心酸,甚至有些可笑,然而它再一次生动地展示出:在人的生命的内面,有着怎样强烈的对于诸如美丽、幸福、繁华、娱乐等等属于文化意味的向往,即使在政治高压之中,这种生命之火也从来没有被压灭过。

其实,人的生活过程就是这样构成的:有劳作就要有休息,有紧张就要有放松。有休息,有放松,人们就会创造出各种休息和放松的方式。我国在古代的时候就有庆丰收、祈神的舞蹈和歌咏。当然,在生存压力偏大的时候,劳作的部分就加大,而休息的部分被压缩,甚至被取消,人类的精神需求被迫屈服于生存需求、物质需求。所以,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历史阶段,大众不可能有相对充分的文化生活,一般下层民众只有自娱自乐、自生自灭的民间文化、草根文化,而相对于民间文化、草根文化的是宫廷文化、贵族文化。在生产力相对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当一般的下层民众的生存压力有相当程度的减弱的时候,大众文化的发展也就有了广阔天地。但是,不管是社会的上层,还是社会的下层,这种对于文化的精神需求都是存在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是两相对应的,是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的。因此,我们也看到,对于文化的需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扎根于每个社会阶层、每个个人的内心的。只要人类存在,这种需求就会表现出来。也许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上,在同一社会的各个层面上,它的表现形式可能各个不同,但是它的根本的性质却从来不会改变。

(二)市场经济对于大众文化起着基础平台的作用

从我们的论著中,可以看到,上海的大众文化发展与上海的市场经济息息相通,相辅相成。上个世纪的前三十年,是上海经济发展得比较充分、比较发达的时期,也正是上海大众文化繁荣的时期。而上个世纪的后三十年,恰逢“文革”结束,市场经济重新启动之际,上海的大众文化便梅开二度,遍地绽放。这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的呈现,当然不会是偶然的巧合。

从根本上看,市场经济的命脉在于社会生活中生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需要。有各种需要,就有满足各种需要的生产和交换,于是就形成各种市场。因此,当这种需要日渐增多,日渐繁复,那么市场也就日渐繁华、日渐发达。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求的提升呈相互依存的正比关系。市场经济越发达、越成熟便越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求的基础上,便能继续满足人们的精神的文化的需求。在漫长的封建农业经济阶段,那比较落后的自然经济,只能满足人们第一、第二个需求,即生存与温饱;当人类历史进入工业经济阶段,相对发达的生产力已经可以超越经济匮乏阶段的温饱要求,正是在这样的时期里,人类更高的需求——精神的需求和文化的需求便凸现出来。而人类的不断提升的需求,正是推动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不论是现实的需求还是未来的需求。人人都会做梦,不管在怎样艰难困苦的境地里,人的内心里总还有梦。正因为人们梦想飞翔,人们后来便发明了飞机;正因为人们梦想顺风耳,后来人们便发明了电话;正因为人们梦想千里眼,后来人们便发明了电视、电脑。而如果人类停滞在温饱的需求层次,不再有更高层次的梦想,那么,人类的社会便不再发展、不再进步。在相对发达的市场经济下,社会已经具备相应的条件不但可以满足人们的现实的需求,而且可以满足人们的某些梦想,往往在这样的历史阶段,大众文化便应运而生,并且大有用武之地。大众文化不断地为人们圆梦,又不断地为人们造梦,因此,成为推动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某个角度看,我们今天的社会正处在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生产力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市场经济也逐渐发达。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满足人们温饱的水平。那么,在今天这样的社会阶段,人们的进一步的需求是什么?不用提出高深的问题,就提与广大民众最休戚相关的,也是最世俗的衣、食、住、行的问题,即:温饱之后,我们吃什么?我们穿什么?我们住什么?怎样吃?怎样穿?怎样住?就拿吃的问题来说,从20世纪80年代始,全国各地遍布“肯德基”、“麦当劳”,那统一的红黄油漆的店面,醒目而招摇。就这两种食品来说,仅是美国的快餐文化,比较低档,而且不能算为健康食品,但是,因为它们来自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所以使多少中国儿童乃至成人心向往之,把去吃一顿肯德基或麦当劳当作过节一样。他们吃的是什么?仅仅是油炸鸡块吗?仅仅是油煎牛肉饼吗?当然不,包裹着这些食品的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文化,美国商人不但赚得大把的钞票,而且还输出了他们国家的文化。当然,今天人们向往健康、健美,有的商家在策划绿色食品的计划,这种市场推进的过程,显然渗透着文化的力量。再说穿衣,如果仅为蔽体保暖,一个人大约只要四、五套衣服即够,可是,如今大多数上海人家中的个人所拥有的衣服,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目。那么那些多余的衣服,派什么用处呢?这里的讲究是,什么衣服在什么场合穿戴,显示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衣服搭配,才能显示出品位,乃至个性、风格等等。要说住,只要听听那各色楼盘的名称便可知晓,“巴黎春天”、“夏威夷风光”、“迈阿密庄园”,诸如此类。还有,那正在全国掀起的家庭私车热潮,那一款款新车浑身上下贴满了文化的标记:高雅,气派、身价、地位,这些都明显地超越了它们原初的代步工具的功效。于是,吃什么样的食品,怎样穿衣,住在什么区域,开什么牌子的车子等等,都以不同的文化需求,标示出远高于温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