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艺术大全集
4707600000059

第59章 辩论(1)

灵活辩论巧摄人心

为了不得罪这个人,灵巧地通过这一关,那该怎么办呢?

1.仔细地听取对方的想法

首先,要听听对方的想法。人们普遍都有一种欲望,那就是尽量把心中的感受倾吐出来。当这种欲望未得到满足时,任何话都听不进去。因此,当你要对方听取自己的意见时,首先,听听他的想法。如果可能的话,不妨叫对方重复一下他的意见,并问他是否还有什么话想说。

2.在答话之前,不妨稍停顿一下

当受到质问时,有不少人会即刻答复,速度之快如迅雷不及掩耳。事实上,这并非上乘的方法。这时,你要先观察对方的表情,隔一会儿之后才答复。如此一来,能给对方一种满足感,让他产生被尊重感。这样当然就有利于你。不过,只要稍停顿一下就可以。如果你停顿得太久,对方会认为你没有诚意,甚至认为你无意回答他的问话。

即使你不得不反对对方的想法,也不要立刻拒绝。这么一来,你无异是在告诉对方:“阁下的想法是不足取的,是无稽之谈。”

3.给对方留余地

每逢争论之时,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有理,至于对方的想法呢,则往往认为是荒谬的、完全错误的。其实不管是何种争论,每个人都有对错。因而,当你与别人辩论时,不妨对对方的某一项意见表示让步,这么一来,你必定能够在某一方面与对方达成一致。这样对方也会有所让步。

在这种场合,你要婉转地说:“是啊,关于这一点,我同意你的意见,但可能还有更好的方法吧?”或者“唔……你说的不无道理。不过,这样更好吧!”

4.温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与人争论时,不能冲动,切勿不顾一切地为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而展开激烈的争论,甚至有过火的态度。因为一般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对恫吓的态度,往往会产生反感,不予让步。

相比之下,温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效果更好。同时,千万别摆出“这是绝对错不了的”的态度,最好把自己说得差一点。这么一来,对方将会听取你的想法,从而使他接受你的意见。

5.让第三者代你说话

当你与别人展开争论之时,让他人代你说话为佳。例如,母亲教导孩子时,总是说:“爸爸会不高兴的。”或者“这样做,老师会处罚你的……”等,这样总比以自己的想法教导他效果要好得多。人们认为他人的好话都不能信。经过第三者的转述之后情形就不同了。在这种场合里,你即便不能同意,也不至于刺激了对方。

例如,你这么说:“比如美子的丈夫戒烟后身体好多了,上下楼梯也不气喘如牛了……”其实,你这么说,只是想要自己的丈夫戒烟而已。又如,你让丈夫把工资都交给你,不妨如此说:“据统计,这样做的丈夫都很幸福。”

6.保全对方的面子

当你与人辩论时,有一件事是非记牢不可的,那就是要保全对方的面子。因为一个人在讲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很难自认错误,或者改变想法,因为一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往往会疑心生暗鬼,怕别人说自己不诚实,或怕别人因此瞧不起自己。因此,为了保全对方的面子,最好给他个台阶下。例如,你可以推说:“这也难怪,因为你不明了那一件事,当然会如此想了。”或者:“不知者不怪!”

又如,当对方弄错时你应该安抚他:“这不算什么,以前我也屡犯这方面的错误。只要熟悉了之后,自然就能够熟能生巧,不会再错了。”或者:“在那种条件之下,谁都会弄错哩!”

与人发生争论时要说服对方,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把自己的想法不露痕迹地灌输给别人。人的潜意识有控制作用。因此,一旦你得罪了这个人之后,无论如何也不能成功。

能言善辩的表达技巧

1.运用一语双关技法

辩论中,运用文字,使字词或句式同时涉及两件事,表面上言此,实际上说彼,这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双关法。双关语很有作用。

双关,由“字面直言意义体”和“深层含义意义体”构成。前者主要是借助语义或语音的联系而产生,后者一般隐含在前者之中,这样才有兴致。

从前,有个县官到王庄办公。走到一个岔路口,不知如何走,正巧遇见一农夫,县官大声问道:“喂,老头,到王庄怎么走?”那农夫不理会。县官大声要他停下。农夫说:“忙着去看稀奇事。”县官问:“什么古怪的事?”农夫一板一眼地说:“刘庄有匹马下了一头牛。”“真的?马怎么会下牛呢?应该下马才对!”县官不信,农夫煞有介事地回答:“世上的怪事多着哩,畜生的事我如何得知。”

面对无礼的县官,直言相劝当然于事无补,农夫智用双关讽刺了官员,借字面的“畜生”,斥责官员不懂礼数,手法高明得很。

双关是一种绝妙的辩论武器,要遵循文明用语、以理服人的原则,格调高尚文雅,内容纯净正派,要以德胜人、以理服人,不落俗套。

2.机巧应答制服刁问

在辩论中,对方往往发问刁钻,直接如实地对待容易上当,走入死胡同,这时,最好的方式是以谬制谬,指东说西,答非所问。

1935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法国主考人给中国留学生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里为何不写‘孔雀西北飞’呢?”陆侃如应声答道:“西北有高楼。”陆引用了我国古诗19首中的名句“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孔雀不能飞过去只好向东南飞了。真是问得奇怪,答得巧妙。

我们再举一例:

1928年2月,由于叛徒的告密,年仅28岁的共产党员夏明翰不幸被捕,敌人对其大肆用刑都不能使他屈服。在最后审讯时,他用谬答术这样回复愚蠢而疯狂的敌人:

“你姓什么?”

“姓冬。”

“胡说,你姓夏,怎么说姓冬?”

“你们颠倒黑白,我姓夏,当然应该说成姓‘冬’!”

“多少岁?”

“共产党万万岁!”

“籍贯?”

“革命者四海为家,也没家!”

面对拷打,英雄故意谬答,有力地嘲弄了敌人。

辩论中,对应答水平要求很高,机巧应答,则堪称应答场合中短兵相接的利器。

3.灵巧仿接,反弹敌手

辩论中,可以模仿他人的语言,产生同构意悖的效果,运用此法往往能置敌手于窘境,使其自食恶果。

古希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年轻的演讲家,以演讲取得功名。

有一天,父亲告诫他:

“孩子,这样不好。说真话,富人会恨死你;说假话,贫民不会拥护你。无论你说话是真是假都会没有好结果。”

儿子听后,笑着反击说:

“您错了。我说什么都对,无论说什么我都很成功。”

这位演讲家引用父亲的话反击,即破坏了对方的阵势,又使自己的论点得以成立。

运用此法,关键在于相似。我们再看下面这则故事:

一位财主刁钻刻薄,一次,一位长工踩死了一只鸡,他便乘机敲诈,对长工说:“你踩死了一只能生蛋的公鸡,必须赔我下蛋的公鸡,否则,扣发你的工钱。”

长工回到家后一直闷闷不乐。妻子得知后说自己有办法。

第三天,长工妻来到财主家。财主问道:“你丈夫怎么不来呢?”

长工妻答道:“他生孩子呢。”

财主吼道:“胡说,男人生什么孩子?”

长工妻反驳道:“男人不生孩子,同样公鸡也不下蛋。”

财主无言以对。

这种方法在生活中广泛应用,还可有更佳的效果。如下例:

甲:“你在造纸厂,有的是纸,给我带些。”

乙:“你在银行,给我拿些钱。”

灵巧仿接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它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仿用对方的言语来还击对方;二是仿用对方的方法还击对方。在使用时,首先,要听出对方话语的实质和目的;其次,要分析对方攻击的理由和根据;最后反击。

在运用此法时还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不能对好友用此法。否则容易造成气氛不协调,伤了和气。

4.辩论中正话反说

正话反说是用反话辩论。比如,使用否定的语言表达肯定,用责怪的语言表达感激等。正话反说,表面是肯定,实际是否定,形褒实贬,形成对比。这种言此意彼的言语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之中。如“天啊!真是太好了”这句话,如果句末用曲折调表示,即为正话反说。

此法有很大作用。它可以鞭挞丑恶,讽刺落后。

小陈去某商场买布料,她选中了一块灰色大方格布料。可她发现布口不正,不是沿方格走的,所以,要求修改。售货员不耐烦地说:“你这人真自私,怎么不替别人想想?”

小陈听后很恼火,回答道:“我自私,布是给我扯的,不是给别人。你不自私,把好好的料子扯斜了,你多会替别人着想啊!”令售货员无言以对。

小陈抓住对方的话把,运用正话反说,在自私等词上做文章,反驳非常有力。正话反说,让她的话很具讽刺意味,因此比破口骂人要体面得多。

正话反说,可提高辩论语言的战斗力,是一个利器,但也要注意场合,不可滥用,因为它具有很大的攻击性。

“一言定成败,一言定兴衰。”有时候,成败往往在一言之间,成功有方法,失败有原因。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

挽回颓势的战术

当你无路可走时,最重要的是不可慌张,而且还必须静静地等待。如果鲁莽地采取行动,只会让自己更狼狈。

1.使用俗谚

巧用俗语谚语可收到奇效。俗谚可使人产生“那是一种真理”的错觉,而任何人都不得不屈服于真理之下。

当急于决断时,你可以说:“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在这紧要的关头,我们应先稳住阵脚,以便从长计议。”

当对方以丰富的知识攻击你的无知时,你便说,“俗话说‘实践才是真理’,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点。”

“别忘了‘狗急跳墙’。或许你的主张是对的,但能否让众人心服口服?”这是一种具有威胁性的说法。

你必须先设法搅乱对方的阵容,再让自己稳住阵脚。这是削弱对方攻势的方法。

2.找个借口

找借口也是个好办法。泥水中摸鱼,并且要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

“你的意思我完全了解,不能相互指责以伤和气。再说,你那方面也不见得完全没有问题。实不忍欺人太甚。”

“或许你说的是对的,但你要知道,道理不一定管用。如果你硬要固执己见,本来可以成功的也会失败。”你必须另辟蹊径,以便向对方还击。因为在此之前,你是处于弱势的。

要扰乱对方的阵脚,连连发问很管用。

“你刚才说有检讨的必要,这是什么意思?”

“你刚才说要建立全体参与的体制,所谓全体是指哪些人?还要怎么参与呢?”

因此,你就锲而不舍地与对方缠斗下去,直到对方不耐烦地脱口而出:“这些小事无关痛痒。”这时,你就有机可乘。你可以反驳对方说:

“你怎么可以说是芝麻小事?只要我还有疑问,你就必须说明,不然我如何了解呢?”

采取这个办法时,有以下两个要点得注意:

第一,很多事都可反问。这样一来,对方必会感到厌烦,因而产生不想再和你纠缠下去的想法。这是一种声东击西的方式。为了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以免发现自己的缺点,最好对他说些毫不相干的事。

另外,此发问方式还具有使对方的话丧失条理的效果。你对对方词严义正加以证明时,应找出其最主要的部分,反复提问。例如:

“我想再确认一下……”“你只要想到……”(故意提及他事,最后对方将不得不对所说的话作某些修正,这就是我方的目的)

第二,要对方说明白。诸如:“作建设性的处理”“调整”“检讨”“促进”“跟随”“妥善处理”等。如果对方有弱点存在,便会收敛。

多使用“比如说”这种方法也很有效。即使对方有条有理地高谈阔论,有时只要以下列的方式发问,对方就会土崩瓦解。例如:“比如说,有什么例子吗?”“比如说,适合什么情况?”“比如说,在你的工作中有什么实例?”“比如说,你有其他办法吗?”等。

即使对方的话非常有道理,使人信服,但若他无法回答“比如说……”这样的问题,自然会有破绽存在。

下面举一个我们常见的例子:

A:“说话时增添些幽默感,可使会话更生动、活泼。但如果幽默感放错了地方,就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

B:“我知道了。可是,你能否告诉我,应该如何用对地方呢?比如说,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及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较为幽默的话呢?”

A:“哦,一般来说……”

当你要求对方“举出例子”时,可以立即回答的人不多。这时,优劣便明显了。因此,你要紧紧跟着说。

B:“你说的我完全了解,不过光说不做,毫无意义。”

3.说些嘲讽的话

要扰乱对方的阵脚,最好是攻击对方的弱点。若直接攻击弱点可能遭到反击,最后,甚至自己被逼得走投无路。因此,若你用对地方,有时可给予对方极大的心理攻击。尤其是自视清高或有些自卑感的人,听到对方的冷嘲热讽,会产生抵触。

对方若向你追问:“你不知道……这个事实吗?”如果你直率地回答“知道”,就等于甘拜下风。因此,你必须这么说:

“我说的你都不信。因为凡是你所知道的事,我绝不可能不知道。”(我所知道的事比你更多!)

如果对方是个自尊心特别强的人,在此情况下,就会产生心理变化。

在辩论的过程中,当你受到猛烈的攻击时,不可屈服;你要设法打住话题,否则无法挽回颓势、突破僵局。

反击对手有战术

安徒生虽然是大名鼎鼎的作家,但他生活上却极为俭朴,还对自己不加修饰。然而这却给妒忌他才华的人以可乘之机,有些人便借机找事。

一天,安徒生一如既往走在路上。这时,有个人走过来不怀好意地问安徒生:“安徒生先生,你戴帽子了吗?那能算是帽子吗?”

安徒生认出了那个人,这是一个贵族,总和他作对。安徒生有心狠狠地教训他一顿,但这是在街上,会有失体统。于是,安徒生忍住怒火,淡淡地一笑:“先生,在我回答你之前,你能回答我的话吗?”

贵族不明所以,就很爽快地说:“当然可以。”

安徒生接着说:“你能告诉我,你帽子下边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

闻听此言,那个贵族张口结舌,尴尬不已……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曾于1933年2月来中国访问,第一站就在上海。当时,鲁迅、蔡元培等人在宋庆龄的家中同他欢聚。

吃完饭,大家便到花园里散步。那天天气特别明媚,柔和的阳光照在萧伯纳长长的银须上,令他无比荣光。这时,蔡元培高兴地说:“萧翁,你可真有福气,在上海看见了太阳。”

萧伯纳笑了笑说:“不,不,还是太阳有福气,在上海见到了萧伯纳。”大家都笑了。无独有偶,幽默大师萧伯纳还有个故事值得一提。

那是萧伯纳去前苏联访问期间。有一天他一个人散步,在街上看到了一个俄罗斯小女孩长得十分可爱,大眼睛,高鼻梁,一头黄色的卷发,俨然一个东方人。萧翁一时童心大发,竟然同她玩了一下午。

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就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萧伯纳。”

小姑娘马上说:“那你回去后也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玛莎。”戏剧大师一时竟哑口无言。

请看下面的这个小故事:

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人潮涌动,人们都很焦急。在人群中,有一位漂亮的少妇特别引人注目。

此时,一个男子故意上前说话。他见少妇穿的是一双肉色的丝袜,便嬉皮笑脸地问道:

“哎,你的丝袜很漂亮,我想给我的妻子也买一双。”

那少妇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你还是不买的好,穿着这种袜子,那些不三不四的男人就会找借口跟你妻子搭腔了。”

生活中,在某些场合,有些人是为了让你出丑,而也有些人是无意的,但却让你下不来台。对待这些人,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你要豁达些,如法炮制,照猫画虎,不但能变守势为攻势,还能攻击对手。

用好循序渐进的辩论技巧

齐诺芬的《纪念录》中,有一段苏格拉底与欧西德的对话。

欧西德:我生平所做之事,有无“不正”的?

苏格拉底:那么,你能举几个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