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艺术大全集
4707600000013

第13章 善用肢体语言(3)

“不是有人在坐车不顺利时抱怨‘乱哄哄,路不通,车不动’吗?不是有些漂亮的姑娘品评他们是‘多一个脑袋的电线杆’吗?不是有人辱骂他们秉公罚款是自己给自己发奖金吗?更不是有人没有良心把车轮碾向我们亲爱的马路卫士吗?”

因此并非所有场合都要微笑,如召开重要会议、处理突发事件、参加追悼大会时,就不能脸带微笑。平日在运用微笑表达感情时,要诚意自然,适度得体。

发自内心的微笑表现了人们的美好心灵,也是心地善良、待人友好的表露,是一个人有文化、有风度、有教养的具体体现。

穿着一定要得体

怎样穿着才算得上好呢?首先,我们必须把握着装的基本规范,然后,是选择的颜色。

1.按规定着装

参加隆重的宴会、庆典和谈判场合,尤其是涉外性商务活动时,有时组织者在所发请柬上专门注有着装要求,参加者就应按要求着装。如果组织者没有严格着装规定,参加者也应穿着较正式的衣服。我国没有礼服、便服的严格区分。一般来说,男士较正式的穿着为上下相同颜色质地的毛料中山装、西装或民族服装等;女士一般可穿着套装、民族服装、旗袍或连衣裙等。

2.按规范着装

出席正式场合着装有一定规范。如中山服的着装规范是扣好衣扣、领钩和裤扣,不把衬衫领口翻出,皮带不得暴露在外,穿长袖衬衫应将前后下摆塞入下裤,袖口、裤腿不能卷起。西服的着装则要求更为严格。任何服装均应清洁、平整、挺拔。衣服应熨平整,裤子熨出裤线。衣领袖口要干净,鞋面要光亮。女士着裙装、套装应配以皮鞋或不露脚趾的皮凉鞋,切忌是光足穿鞋,鞋袜应完好。

当今西服已成为国际上最标准通用的礼服,也可以说是商人的工作服,能在各种礼仪场合穿着。因此,它的穿着有相当统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只有与之符合的着装才被认为是合乎礼仪的。具体的穿着规范如下:

(1)西装的纽扣

西装一般分单排扣和双排扣两类,单排扣又有单粒扣、双粒扣、三粒扣之别。在非正式场合,一般可不扣,以表现潇洒帅气的风度;在正式场合,最好将实际扣即单粒扣、双粒扣的第一粒、三粒扣的中间一粒都扣上,其余的都是样扣,不必扣上。一般不要敞开穿双排扣西服。

(2)西装的领带

正式场合必须佩戴领带。并且领带必须系扎在硬领衬衫上。领带系好后,上面宽的一片要稍长于底下窄的一片,不要反着;领带尖须刚抵腰带上端。若内穿背心,领带置于背心内,领带尖也不能露出背心。领带的结法颇有讲究,常见的标准系法有:活领结系法,适合纽扣靠下的衣领或标准衣领;大领结系法,适合大方领口和较大翻领的衬衣。

(3)西装的衬衫

衬衫必须挺括整洁无皱褶,尤其是领口。衬衫下摆要塞进西裤,袖口需扣上不得翻起。如不系领带,可不扣领扣。袖长以露出西装衣袖1—2厘米为佳。衬衫领要求高于西装领1厘米。

(4)西装的套件

西装分为单件上装和套装两类。非正式场合,可穿单件上装配以各种西裤或牛仔等时装裤。半正式场合,应着套装,可视场合气氛在服装色彩图案上大胆些。正式场合,最好穿着颜色素雅的套装,以深色、单色为宜。

3.衣着色彩的选择

衣着色彩的选择基本上有两个要求,一是与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与环境和谐。

(1)色彩与环境和谐

衣服颜色要与所在场所的色彩和氛围和谐。

社会环境主要有职业场所、政治集会、商业街区、宾馆酒店、文娱场馆、家庭居室等等。职业场所对服装色彩的要求最为细致。除有专门标志服装的行业外,每个人应善于根据自己的职业角色形象配色。在商务谈判会中需选深沉、庄重的色调,给人严谨可信的感觉;在宾馆酒店的晚宴舞会上,配色应当浓重艳丽,产生雍容华贵的气派感;在家庭居室,颜色应趋于淡雅柔和,充满温馨浪漫的气氛。另外,色彩还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

同时也要注意颜色的搭配。一般常用的理想搭配是:

红色配淡褐,深红配淡蓝;

深蓝配灰色,暗红配天蓝;

棕色配橄榄色,宝蓝配亮绿;

炭灰配浅灰,粉红配鲜绿;

金黄配朱红,玫瑰配土红;

栗色配绿色,橙色配淡紫;

黄色配棕色,浅蓝配紫色;

草绿配猩红,紫色配黄色;

海蓝配朱砂,宝蓝配亮绿;

中棕配中蓝,酒红配黄色;

原色组合,红、黄、蓝。

(2)色彩与人的和谐

着装行为中,人是主体,选择色彩必须要与人和谐。这种和谐表现在色彩与人的体型、肤色、发色等外在条件的和谐,还要与人的内在气质、性格相和谐。

选择颜色要按照体形,使其能强调和改善体型。体胖或高大者择色以冷色调为主,宜深不宜浅,宜柔和文雅,不宜艳丽鲜亮;体瘦或矮小者,择色以暖色调为主,宜浅不宜深,宜浓艳亮丽,不宜色彩过暗。要注意利用衣色的明亮或暗淡来强调人体的优美部分,或掩盖人体的缺点部位。

选择颜色要根据肤色,以映衬和改变肤色。肤色浅黄者,是中国人中的肤色白净者,择色范围较广,不过,若肤色太白,宜选偏暖色调,忌穿紫色,选黑或白色衣服则会“雪上加霜”;肤色白里透红,应避免择大红色或大绿色上衣;肤色偏黄者,宜选橙红类的偏暖色调的服装,增加皮肤红润感,忌穿明度高的蓝色、绿色、紫色调;肤色暗黄和浅褐者,皮肤较黑,宜选柔和明快的中性色调,增加明亮、健美感,不宜着黑色、绛紫、黑绿、深褐以及其他深冷色调的衣服。

选择颜色还要根据个性,以体现和突出个性。热情活泼者宜择浓艳活跃的色系;内向文静者宜择淡雅平稳的色系;老成持重者应选蓝灰基调;严肃冷峻者应选黑色基调,等等。

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共同构成了口才,仪表形象是成功谈话的基础,是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干净、端庄、整齐、得体的穿着会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以下简单介绍穿着打扮中“T.P.O”原则。

在穿着打扮上,国际上有公认的“T.P.O”原则。

T(Time)指时间,穿着打扮要按照时间的要求,是个广义的概念,既指时令、季节,也可具体到一天内的白天、黑夜、钟点、时间。一个在三伏天还身着深色长袖制服的人,不会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P(Place)指地点、场所、位置、职位,即举着打扮与所在场合相符合。

0(Object)指目的、对象、目标,试图通过穿着打扮来达到给对方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的目的,有目的地进行服饰选择。

总体上说,穿着打扮既要自然恰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所在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努力使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所处时间、地点及目的相符。

“人靠衣装马靠鞍。”穿着会直接反映出人的气质、修养与情操,它往往能赶到别人认识你或你的才华之前,向别人透露出你是何种人,这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在穿着上下些功夫一定会事半功倍。

如何运用首语

点头可以表达各样不同的意思:同意、致意、肯定、承认、赞同、感谢、应允、满意,也可以表达理解、服从的意思。

摇头表示这些意思:不满、怀疑、反对、否定、拒绝、不同意、不理解、无可奈何等。

歪头(侧头)也可以表示各种含义,可表示思考,天真。譬如小孩子在听大人说话或者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习惯歪头托着腮帮。

昂头可以表示信心十足、胜利在握、目中无人、骄傲自满等。头一直向后仰,还表示陶醉。

低头表示的情绪有:顺从、听话、委屈,也能表示有别人的想法。

在使用首语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动作要明显,特别是在有替代功能的时候。如,到底是点头还是摇头,要让对方看清楚,正确领会。

二是要与其他交际语言配合使用。如点头的时候配合“嗯”,就不至于产生误会。也可以配合其他体态语言使用。有很多成语就体现了这一特点,比如“点头哈腰”“挺胸抬头”等。

三是要注意文化上的差异。如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表示同意就是将头向前伸,土耳其人表示否定要把头抬起来,而保加利亚和印度的某些民族,用点头表示否定,与我们的习惯恰好相反。这就要求我们在与这些有文化差异的民族交往之前,必须先知道他们的文化习惯。

四是要配合声音语言,而且还要做到动作明显,以便对方正确理解,以免误会。

五是首语的使用频率不能过高,虽然,适当的点头或者侧头会让说话的人觉得你在用心听,但是过高的使用频率不仅不利于吸引注意力,还会使人感到有些肤浅。

所谓首语,就是用头部的活动传达各种信息。它包括点头、摇头、侧头、昂头、低头等。这里说的首语,仅仅是指头部的整体活动传达的信息,而不是指头部器官传达的信息。

握手也有学问

表面上这最简单常用的动作,因所要表达感情的微妙变化,其中也包含着深厚的学问。

首先,要注意握手礼节。握手一定要用右手握手,要紧握对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被介绍之后,切忌马上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使用相同的方式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握手时,年轻者对年长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有时双手迎握可以表达特别尊敬。

其次,要区别握手对象。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同人微笑示意或问候,与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同外宾握手,应该照顾到对方的风俗习惯,同时又要热情、友好、体面。

最后,握手要把握好分寸。在任何情况下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不应该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初次见面,彼此不大熟悉的人握手,不宜用力。如双方是熟人,又是偶尔相见,可适当用力或延长相握时间。不论是否熟悉,切忌用力过大。

握手还可表达许多感情,如表示友情、诚意、祝愿、谅解、合作、期待、鼓励、欢迎、告别、热情、充满信心、达成一致,消解误会等。

握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使用最广泛,同人见面时的握手,分别时的握手,两手一经接触,其中表现了所有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