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性格正能量
4705000000025

第25章 第六个性格要素:低调务实的性格(2)

2007年9月19日,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的是,57岁的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队队长许振超。他说,敬业奉献是自己一生的使命与追求。

许振超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以“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立足本职,务实创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当一名现代工人,如果缺乏爱岗敬业的技能,单凭爱岗敬业的热情,是远远不行的。他自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一钩准”等绝活,并模范地带出了“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王啸飞燕”、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工作品牌。他带领团队按照“泊位、船时、单机”三大效率的标准要求,深入开展比效率、比管理、比安全质量、比作风的“四比”活动,先后六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令世人赞叹,将“振超精神”名扬四海。“10小时保班”服务品牌为顾客提供了超值服务,吸引了全球各大船运公司纷纷在青岛港上航线、换大船。2006年,青岛港集装箱位列世界第11强,达到770.27标准箱。

许振超积极响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按照青岛港“管理挖潜年”的要求,多方试验在冷藏集装箱上加装节电器,仅2005年就节约电费6007元,投资回报率达到60%。自2006年以来,许振超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领衔组织实施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这一技术的国际空白,在全部77台轮胎吊投入使用后,年节约资金3000万元以上,尾气污染和噪音大为降低,几乎接近于零。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说:“为什么会有振超效率?因为许振超能够将下面的一帮子人领起来。在许振超的带动下,他的绝活、振超效率,80%以上的人都已能熟练掌握,许多工人还掌握了新的绝活。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已不仅是许振超一个人的力量,更是许振超带动下的团队的力量。”

“振超团队”截至2007年5月,连续6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作业世界纪录,而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和表彰。

工作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人生目标的重要途径,唯有视其为使命,对它充满尊敬之意,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才能胜任。挪威作家汉姆生说:“热爱他的职业,不怕长途跋涉,不怕肩负重担,好似他肩上一日没有负担,他就会感到困苦,就会感到生命没有意义。”

我们的一生中,要扮演很多人生角色:学生、同学、子女、朋友……职业人也是其中一种。当我们能忠诚地做好其他角色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忠实地扮演好职业人这个很重要的角色呢?

也许我们不知道前方的路该怎么走,现在很迷惘,整天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给自己定位好,没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没有热爱自己的公司和领导,没有明白职场中真正的职业精神。

如果我们想获得领导的信任,就必须要干一行专一行,做一行爱一行,懂一行精一行。要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敬业观念。天下有大事吗?没有!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都是从小事开始的。这种精神是慢慢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专门找大事去干。

在日本国民中广为传颂着这样一个动人而真实的故事:

很多年前,东京帝国酒店,一个少女来到这当服务员。

这是她初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可是她没想到,上司竟安排她洗厕所!

没人爱干洗厕所的活,更何况从未干过粗重的活,细皮嫩肉,喜爱洁净的少女!当她用自己白皙细嫩的手拿着抹布伸向马桶时,胃里立刻“造反”,翻江倒海,恶心得想呕吐却又怎么也呕吐不出来。而上司对她的工作质量要求特高: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

这时候,她面临着人生第一步怎样走下去的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继续干下去——太难了!另谋职业——知难而退!还是放弃回家去种地?可她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因为她想起自己初来曾下过的决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马虎不得!正在这关键时刻,同单位一位前辈及时地出现在她面前,帮她迈好了这人生的第一步,帮她认清了人生路应该如何走。

前辈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喝了下去!实际行动胜过万语千言,他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她一个极为朴素、极为简单的真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脏,也因为新马桶中的水是不脏的,是可以喝的;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得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证明可以办得到。

他送给她一个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给她一束关注的、鼓励的目光。她早已激动得几乎不能自持,她目瞪口呆,热泪盈眶,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洗得最出色的人!”

从此,她一直秉着这样一种真正的职业精神,从事着各种工作,一直到做了日本的邮政大使。

看过这个故事后,我们会有很多感想。什么是真正的职业精神,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甚至是有不少的弯路。我们要逐步学着去向清水学习,要忠心耿耿的去完成职位赋予你的职责,干就干好了,做一个真正的职业人。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是现在时代变了,我们的观念也应该变了,现在是:在其位,不仅要谋其政,还要另谋他政。当我们掌握公司机密的时候不是为了自己口袋而随便把机密泄露的;当我们在公司的时候就要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去爱护,但不是说公司的一切我们都可以随便拿回家;当我们在公司干活的时候,不是让我们牢骚满腹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维护公司这棵不管是大是小的树,让他好好的生长。树荫大了,我们才好乘凉啊!

做工作就做真正的职业人,做人就做真正的人。我们要时刻记着:我是一个职业人!做自己该做的,为公司及自己的荣誉和利益着想,这样不管我们是在什么样的公司,领导都会从心底欣赏我们,给我们更多的机会,让我们不断地在实战中成长。作为一个职业人,有什么比这更有吸引力的呢?

有实力,才有魅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择业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我们要想生存,就要树立起学习终身制的习惯,争取一专多能,多元化发展,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现代社会择业中,我们只有树立起学习终身制的观念,争取一专多能,多元化发展,一是为了谋生,适应这个社会,二是为了充实自己。

孙敏是一位教师,在学校又兼任会计,她的教学业务和会计业务能力都是说得过去的。工作以后,她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并已参加了注册会计师考试,这几年她也发表过许多的“豆腐块”。后来,她所在的学校招生形势很差,学校关了门,只发生活费,按理说找工作不成问题,而且她在择业上本来就无贵贱观。可到了找工作时,又因为性别,年龄等原因给限制了,再加上她现在又刚刚怀孕,于是她索性拿起笔来在家做个清贫的自由撰稿人,从而也为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养生”这是一句老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随着企业私有化的进程,兼并破产和减员增效带来的下岗、待岗,富余人员大量增加,为“第二次就业做准备”已成为一些人的共识。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其技术和技能是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也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参加工作一二十年,一个不注重随时给自己充电的人,到了企业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时候,你原有的知识量,早已经严重“透支”,经不起市场的风起云涌。怎样才能让“谋生手段”这张存折上的数字越来越大,“终身学习,随时充电”才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法门。仅仅守着“干一行,爱一行”的观念是不够的,只有“精一行、会两行、懂三行”的复合型人才,才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我们看到,传统意义上的七十二行,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已经明显不够了,全世界每年有多种工作岗位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同时,又有上千种新兴的岗位悄然出现。目前,国家推行的劳动用工资格认证制度,正是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规范就业的管理。求职者除其各项应有学历以外,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获得新职业。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君不见:电脑、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电子维修、文秘财会、棋艺茶道等各种培训班的“人气”很旺吗?现在,职业技能和文明素质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收入高低和生活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当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高素质、多技能的员工轻易跳槽,享受高薪;而只有单一技能的职工的就业率就低得多。很多人早已开始针对市场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知识结构里缺什么,就补什么。只有浑身“修炼”得“十八般武艺”,任何变化你都能泰然处之。“艺多不压身”,正如一句广告词所说:有实力才有魅力。处于社会竞争中的我们,要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认识到培养各种技能的重要性,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小洁所在的单位由于经营困难,开始大规模裁员,她下岗了。年龄已过30岁的她,花两年时间苦读韩语,因为有些基础,她领到国家承认的专业文凭。后来,被一家中韩合资企业聘去当翻译。重新工作的她,尝到过下岗的煎熬,工作非常卖力气,月薪也比在以前的单位时高出好几倍。工作中,常有些日本客户来谈项目,她懂几句日语,但很不成样。于是,她又暗下决心,开始研读日语。她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平时陪客户时向客户学习,工作之余用录音机学习,节假****去外语学院学习,家里的事全托付给她丈夫了。又经过3年的努力,她的日语水平已经达到六级,口语达到相当的水平。后来,她又跳槽到大连市一家中日合资企业,收入颇丰。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她没有外语的技能谁会要她,她没有日语的技能又怎么能跳槽,挣更多的钱呢?过去有句话叫做“空面袋子在哪也立不起来。”意思就是说人没有点儿技能是不行的。现在还有一句话“一个人总得有两下子,一下子是不行了。”为什么不行了呢?就是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再则,这个“一技”还是“多技”怎么比,和谁比。如果范围很小,限于家里,班组里,小企业里是不行的,那也不叫一技。所谓的“一技”或是“多技”必须是国家认可的,社会认可的,有相当范围,这种多技才有作为。

总之,要向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我们只有更努力,更出色,更独立。

学习一生,你就会有收获的一生

学习是一个永无无止境的过程,成功也需要终生学习,每一个想成功的人都应该认识到,学习将成为终生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一个人只要学会一技之长就可以终生享用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今天还在应用的某项技术,明天可能就已经过时了。知识、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让人口不暇接,要使自己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不断地学习。

其实,中国古代哲人荀子早就说过:“学不可以已。”人如果停止学习,就会退步。从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来说,一旦停止学习,也就到头了。

我们多数人还在如何适应生存,如何才能发展自己的问题上思考着学习的重要性。如果停止学习,你就要落伍,就要被时代淘汰,你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自我实现。

著名节目主持人****,她从1994年开始主持《正大综艺》,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既高雅又本色,既轻松又令人回味的主持风格。她把一个有着良好家教和较高文化素养的青春少女的形象和富有女性细腻情感的职业女性的形象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在完成了《正大综艺》200期制作之后,****跨越太平洋去美国深造,攻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硕士学位。

对于****的做法,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已经取得了成功,已经成为世界级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她完全可以在她的地位上享受她已经获得的荣誉。但是,越是有功底的人越能体会到功底和学识的重要,越能产生在功底和学识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渴望,所以,****离开了众人羡慕的主持人位置,去美国深造读书,又成了一名学生。

后来,当****再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上时,她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境界提升了,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人的潜能是很大的,成功没有止境,学习也是没有止境的。不断地学习,你就会有不断的进步。

有些人浅尝辄止,满足于一时的成功。他们虽然值得庆贺,但不值得人敬佩。只有那些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的人才值得我们敬仰。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恒久不变的道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更不能停止学习,一个人一旦停止了学习,他就会成为社会的落伍者,他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斯托·卫尔最初的理想是做一个营造工程师,并且他一直在这方面学习专业知识,武装自己。但是,在美国经济大恐慌时期,他找不到他的就业市场,也就是说,他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他无法实现原来的梦想。

于是,他重新估量了自己的能力,决定改行学习法律。他又一次回到了学校,去学将来可以当法人律师的特别课程。两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他学完了必修课程,通过了法庭考试,很快就执业营运了。

斯托·卫尔决定回学校继续学习的时候,他已经年逾不惑,并且成家立业,更加令人敬佩的是,他不逃避任何困难,而是仔细挑选了法律最强的多所院校去选修高度专业化的课程,一般法学系学生需要4年才能上完的课程,他只花了两年就读完了。

现在很多人会找借口说:“我已经太老了,学不懂了。”或者说:“我有一大家子人等着我去养活,哪有时间去学习?”这实际上是一种借口罢了。这是一种得过且过,苟且偷安,贪图享受,安于现状,不图进取的心理在作怪,是在给自己找一个体面的借口罢了。

其实,人生是一个本我、自我、超我的一个过程,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不要因为事情看起来太小就不去做,甚至是做了也不是很仔细。眼前的小事或许正是将来做成大事业的幼苗或基石,通常大的成功都是由做好小事积累而来的。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