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曹昂新传
4693600000042

第42章 提亲

申牌时分,司空府西花园。

阳光仍炙烤着大地。曹操和丁瑶并排行走,登上假山,走到凉亭中。

正在这时,一个家丁赶到二人面前,禀道:“两位夏侯夫人来见。”

曹操皱皱眉,“哪两位夏侯夫人?”

家丁正欲开口回答,身后忽然传来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有几位夏侯夫人?”

曹操和丁瑶循声望去,见凉亭外面,两个中年女人一前一后,拾阶而上,朝这边走来。

丁瑶笑容满面,迎了上前,对二人道:“你们怎么来此?”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女人是夏侯渊之妻丁香。她身后那人,便是夏侯惇夫人许氏。

只听见丁香道:“我听说姐夫生病,就赶过来探望。路上碰到许姐姐,便和她同行。”

许氏问:“孟德的病好些了么?”

曹操道:“早好了。”

丁香道:“好了就好。”

丁瑶道:“外面阳光猛烈,你们到凉亭里面坐。”

丁香和许氏也不拒绝,各应了一声,走到凉亭中,在席上跽坐。

曹操待二人坐好,才教侍女上茶。

许氏环顾四周,口里问道:“子修何在?怎么不见他?”

丁瑶道:“昂儿在家吃过午饭,就引兵回营中去了。”

“丁姐姐现在派人去把他叫回来,我有事要说。”

“什么事?”

“子修今年有二十四岁了吧?”

“不错。”

丁香道:“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就过去了这么多年。”

曹操皱皱眉:“你们到底想说什么?”

丁香嗔怪道:“姐夫也真是的,子修都这么大了,阁下也不给他说门亲事?”

丁瑶道:“这事也不能全怪他。时逢乱世,孟德经常东征西讨,忙于公务,就把昂儿的亲事给耽误了。”

“孟德没时间,难道丁姐姐也没空?”这是许氏的声音。

曹操道:“瑶儿以前倒是给昂儿说过几门亲事,可惜最后都没成。”

许氏道:“我家元让几个月前曾说要给子修说门亲事,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前些天他去敖仓,临行前要我替子修说媒。我答应了他,就在这城内打听,还真找到了一个。”

丁瑶一脸惊喜:“是吗?”

“不错。”许氏点头道。

“哪家的姑娘?”

“王景兴家有个侄女,今年二十二岁。妹妹我曾经见过那孩子,发现她真是要才有才,要貌有貌。”

丁遥闻言,顿觉奇怪:“那姑娘都这么大了,怎么还没嫁人?”

“听说是因为某些原因耽误了。”许氏道。

丁瑶寻思片晌,拿不定主意,问曹操:“孟德以为如何?”

“孤派个人去把昂儿叫回来,问问他的意思。”曹操说罢,唤个家丁上前,吩咐他骑快马前往石梁河军营。

丁香和许氏仍坐在凉亭里,和曹操夫妇说些闲话,不觉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正说话间,人报大公子回府。亭中众人方才起身,准备前去迎接曹昂。

曹昂已然赶到假山前,拾阶而上,来到众人面前。

他拜见了父母,方对着丁香和许氏各施一礼:“见过二姨,见过婶婶。”接下来,又问曹操:“父亲唤孩儿回来做什么?”

“你婶婶要跟你说亲。”曹操边转身返回亭中边道。

“说亲?”曹昂道,“孩儿已经有意中人了。”

许氏道:“是子修曾经见过那个王姑娘吧?婶婶我听元让说过。”又道:“那姑娘人在汉阳,你们之间是不可能的。”

“现在已经变成可能了。”曹昂道,“她已经到了许都。”

曹操问:“我儿什么时候有了意中人的?怎么不早说?”

丁瑶也问:“那姑娘是谁?”

“她是王景兴家的侄女。”曹昂道,“孩儿曾和她有过两次偶遇。”说完,将自己两年前两次见到王异的事情说了。

许氏讶然道:“子修,婶婶要跟你说的,好像就是这个女子。”

曹操拍手道:“真是巧了!”

许氏道:“既然如此,那我今天晚上去一趟王宅,和景兴先生说说这事。”

丁香道:“我也去。那王夫人和我颇有些交情,到时候看我的面子,应该会答应的。”

曹昂大喜,拱手道:“有劳婶婶和二姨。”

曹操和丁瑶也道:“拜托!”

……

戌牌时分,王宅。

客厅里,灯火摇曳,把四周照亮得如同白昼。

王朗和钟氏在主位并排席地而坐。丁香和许氏在一侧席上跽坐。

四人面前,各摆张茶案。桌上各放着一只茶碗。

许氏端起碗来,品了口茶,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二人今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钟氏笑道:“二位有事不妨直说。”

丁香道:“在下有个外甥,是曹孟德的长子,你们也认识。他人长相不错,能文能武,只是二十多岁了,还未娶妻。听说令侄女才貌双全,和他不正是天作之合?你们两家要是能够联姻,实在是件大大的好事。”

王朗谦卑一笑:“我们家异儿福浅德薄,只怕配不上曹大公子。”

“景兴先生说笑了。”许氏道,“王氏乃名门望族。如果这种家族的女子都配不上曹子修,那还谁敢说配得上?”

王朗正欲答话,忽然发觉钟氏在扯他的衣角。他顿时会意,对丁、许二人道:“此事在下和内人商量一下,明天再给答复如何?”

许氏拿不定主意,望了望丁香。

丁香道:“行,我们明日中午再来。”言讫,和许氏起身告辞。

王朗和钟氏将丁、许二人送出家门,方返回客厅。

只听见钟氏道:“这事郎君是怎么想的?”

“我觉得可以答应,再说异儿也喜欢曹大公子。”

钟氏道:“可是曹家的名声不好,被人称为赘阉遗丑。异儿要是嫁到他家,不会被外人笑死?”

王朗手指钟氏,道:“你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钟氏有些不服气:“我可是为你们王家的名声着想,怎么就见识短了?你见识长,倒是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给我听听!”

“你也不想想那曹大公子是谁?他可是曹司空的嫡长子,是我未来的少主,轻易不能得罪。”王朗道,“再说如果异儿嫁到曹家,两家联姻,对我们王家也是大有好处的。”

“那王家的名声就不顾了么?”

王朗道:“这事没夫人想的那么严重,无非就是到时候有无聊之人私下里嚼舌根而已,其实算不了什么的。”

钟氏想想也是,随即说道:“朗君都不介意,那妾身还说什么?明天请两位夏侯夫人去司空府传话,要曹孟德下庚贴如何?”

王朗说了声好,和夫人回房休息。

翌日中午,许氏和丁香两妯娌再次来到王宅。王朗请二人前去司空府,要求曹家下庚贴。

曹操得到许、丁二人消息,大喜。当即取来大红纸,将曹昂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以及三代祖宗的名字一一写上,最后又写上“恭候金诺”四字,然后将红纸连同一只活大雁一起交给两妇人,让她们送给王氏夫妇。

王朗得了男方庚贴,也取张大红纸。在上面写上王异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以及三代祖宗的姓名,末尾加上“谨遵台命”四字,让许氏和丁香交给曹操。

曹操和丁瑶收了女方庚贴,又托两媒人带活雁一只、蜀锦二十匹、玉带十条到王宅,送给王家作为聘礼。王氏夫妇一一笑纳。

曹昂闻讯,十分欢喜,一边忙公事一边等待正式定亲的那一天。

……

却说刘备和关羽、张飞等人扮作平民,躲过沿途官府的追捕,走了将近十日。终于赶回小沛,与自己尚留在城中的部下会合,杀曹操所置县令,举旗起事。

不久,刘岱和王忠亦引军赶到沛城附近。刘备命关羽和张飞为正、副先锋,引千余兵马突袭曹军。刘岱抵挡不住,受伤败走萧县,并派人前往许都向曹操报信。

王忠战时逃跑不及,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

关羽和张飞二人初战得胜,引军还小沛。

糜竺在彭城得到刘备起兵的消息,引城中吏民杀国相和县令,响应其旧主。

下邳城内亦有刘备旧部暴动,企图夺取城池,却被车胄调重兵镇压。

正当刘备图谋重夺徐州的时候,袁术亦统领大部人马离开寿春,朝东北方进发,企图越过徐州去和袁谭会合。

曹操得报大怒,召集许都、阳翟、官渡、陈留和奉高等地之兵三万人,往征刘备。

此番东征,曹操命夏侯渊和吕虔分别担任正、副先锋,统领前军。自为中军,曹仁、乐进为左翼,徐晃、黄忠为右翼,曹昂和曹休为合后。许都由荀彧留守。

中军随行谋士,只有荀攸一人。

曹昂引后军走了数日,赶到沛县境内。不久却得知曹操已然指挥前、中、左、右四军将刘备击败。

刘备之前没能从曹操那里借到军马,自己仓促招募的三千多名新兵又未经训练,战力不足。刚和曹家大队人马接触,便被打得溃不成军。

他只和关羽、张飞、孙干等人收得残兵数百人。没奈何,最终决定前往青州,投奔袁绍、袁谭父子,共谋抗曹之事。

曹操趁势拿下小沛,然后大举攻打彭城。

麋竺抵挡不住,带着刘备的家眷弃城而逃。

曹操进入彭城后,命吕虔守城,自引大部军马前来下邳,和车胄会合。

与此同时,袁术已然进入淮陵,准备渡淮河北上。

曹操得报,急忙升帐,和众将官议道:“先前孤教刘公山引军出许都,前来徐州截击袁术。不料刘备叛逃谋反,将孤的计划打乱。刘公山箭伤未愈,尚在萧县休养,短时间内不能再出征。今番孤欲再遣一将引兵马前去拦截袁贼,不知何人愿往?”

话音未落,只见帐下闪出一人,拱手说道:“卑职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