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曹昂新传
4693600000004

第4章 父子重逢

曹昂见曹洪这副模样,顿觉奇怪,连忙起身,口里问道:“叔父怎么这个样子?”

曹洪定了定神,口里叫道:“子修,你,你不是已经在宛城战死了吗?怎么在这里?”

曹昂正欲说话,却见李典壮着胆子上前几步,颤声问他:“子修莫不是有什么心愿未了,特意还阳来见我们?”

这李典早年随其叔投奔曹家时,就和曹昂成了一对好友,只因二人年龄相仿,志趣相投。

曹昂平时和他无话不谈,亲如兄弟。今日听他说出这话,忙走过去,朝他的脑门拍了一下,道:“说什么胡话?鬼会大白天出来晃悠吗?”

李典摸了摸自己微微有些疼痛的脑门,转惊为喜,叫道:“子修真的没死?”

“你们听谁说我死了?”

李典哽咽着说道;“很多人都说曹君已经在宛城战死,尸骨无存呢。”

“没有,我还活着!”曹昂的神情有些激动。

曹洪连忙走过来,道:“活着就好!”

乐进、刘若等人也围拢过来,道:“大公子平安回来了就好!”

曹昂见众将近前,少不得和他们寒暄几句。

曹洪这时问及脱险经过。曹昂遂将自己被叛兵生擒,后来逃出穰城,至打磨山遇李通的事说了一遍。

曹家众将听罢,都唏嘘不已。

曹昂道:“文达打算到许都投奔家父,于是与我同行,赶到涅阳境内。他见我军遇伏,果断引兵救助。”

曹洪闻言,又向李通道谢,紧接着请二人进城。

他引着众人赶到涅阳县衙,随即命伙房备办酒席,为曹昂、李通二人洗尘。

席间,他命人飞马前往许都给曹操报信,只说子修未死,李通引家兵前来投奔,都已到涅阳城中。

曹昂在酒宴上喝得烂醉如泥,之后被士兵扶入后衙中休憩。一时无事。

傍晚时分,一细作前来县衙向曹洪禀报敌情:“刘表亲自率领三万兵马出襄阳,准备到穰县和张绣会合,一同前来攻打涅阳。”

曹洪连忙召集众人来县衙商议应对之策。

曹昂赶到县衙大堂时,李典、乐进等人皆已到齐。那曹洪坐于大堂之上,将先前探子侦知的消息明明白白地跟众人说了一遍,然后询问对策。

少顷,只听见李典道:“将军勿忧,须知这涅阳城高壕深,其中又有足够粮草,我军完全可以凭城固守,待机破敌。”

曹昂问:“我军兵力有多少?”

曹洪道:“加上李文达的兵马,共计一万七千余人。”

“这些人马如果用来守城,倒也足够,不过……”

“不过什么?”曹洪面露不解之色。

曹昂答道:“不过叔父要是想靠这点兵力平定南阳全境的话,不太可能。”

“那依贤侄之见,为叔应该如何?”

“叔父可派人前往许都,将战况告知家父,请他调兵支援。”

曹洪思索片刻,道:“好,就这么办!”说完写了一纸文书,交给心腹之人,让他前去许都面呈曹操。

四天后,又有探子来报说刘表已和张绣会合,一同引军赶到安众。

曹洪听到这个消息后,命令三军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李通的红巾军早在此之前就开进城中驻扎,协助守城。

次日,曹洪升帐。不久有人冲进县衙大堂报说主公亲领三万大军来援,已经到达北郊。

曹洪大喜过望,立刻引曹昂、乐进、李典、李通等人出城迎接。

曹昂骑匹枣红马,随众人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早望见前方大路上,尘烟滚滚。

那黄尘中,旗帜如海,刀枪如林。

曹昂知是父亲所统大军赶到,连忙下马,走上前去。

曹洪等人也下了马,紧随其后。

那边的队伍突然停住。军前门旗下,走出两骑。左边一人,正是曹操。只见他头戴金盔,身披金甲。骑在名唤爪黄飞电的骏马上,望着曹昂。怔了半晌,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曹昂快步上前,跑到曹操的马前跪下,哽咽着叫道:“父亲,孩儿不孝,现在才来见您!”

曹操开始激动起来。只见他迅速下了马来,将曹昂扶起,并哽咽着叫了一声昂儿。

他问起宛城之事,曹昂少不得将脱险经过述说一遍。

曹操听完,叹道:“孤一时大意,致使我儿遇险,安民和典校尉蒙难,真是后悔莫及啊!”

曹昂正要劝解,遽然听见曹操身侧那名壮汉说道:“主公,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后悔也无用,不如不去想它。好在大公子已平安回来,您也了却了一桩心事。”

曹操点头道:“说得也是。”

曹昂见那壮汉身长九尺,腰阔十围,长得异常威猛。认得是许褚,先和他寒暄几句。之后,便将李通拉到曹操面前,道:“此乃李文达。”又把自己和他相遇并同来涅阳的事说了一遍。

曹操听罢,仔细打量了一下李通,脸上尽显喜悦之情。

那李通连忙跪下,口里叫道:“小民李通特来投奔曹司空,愿为明公效犬马之劳,请明公接纳!”

曹操扶起李通,道:“孤得壮士相助,如虎添翼!”当下任命李通为振威中郎将,随军南征。待战事结束后,仍回汝南镇守。李通领命,连声称谢。

曹洪、乐进、李典等人也上前拜见了曹操,随后将南征之事作了汇报。

曹昂则走到大军阵中,和曹操的随行将官寒暄。

正说话间,他听见有人叫道:“子修,你既已回自家军中,怎么不来见问侯我?”

曹昂暗中笑道:“是我的不是了,没发现元让叔父也在军中。我不跟他打招呼,他想必有些怪罪。”

他循声望去,见夏侯惇缓步上前,朝这边走来。那夏侯惇年龄约莫四十岁上下。方脸大口,壮实魁梧。头戴银盔,身披银铠。右手持金背砍山刀,左手牵枣红马。径直朝这边走来。

这夏侯惇是西汉功臣夏侯婴之后,也是沛国谯县人。有人说他其实是曹操堂弟,因曹昂之祖父曹嵩实为他的叔父,不知真假。

曹昂对他十分敬重,把他当亲叔叔一般看待。

他见夏侯惇走到自己面前,连忙拜倒在地,道:“小侄拜见元让叔父!”

夏侯惇扶起曹昂,问起宛城之事。曹昂如实相告。

过了一会儿,曹昂问起自己在许都的家人的消息。夏侯惇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为叔听说丁嫂嫂为宛城之事,日夜和孟德兄长争吵,后来一气之下竟回了娘家。兄长五次三番去找她,她都不理不睬。现在兄长正打算休妻。”

曹昂闻言,心中焦急万分。

夏侯惇道:“贤侄莫急,兄长和嫂嫂现在都在气头上,你将来回许都后,好生劝说他们一番,相信他们会和好如初的。”

曹昂心中稍宽,道:“希望如此。”

顷刻间,他听见曹操喝令众人启程,于是上了马来,随军回涅阳。

他走在路上,想起母亲离家出走的事,实在忍不住,于是轻声问曹操:“你为什么要赶我母亲回外公家?”

曹操脸色微变,道:“她自己要走,孤拦不住!”

“父亲真的要休了母亲?”曹昂沉声问道。

“孤其实不想休她,可是毫无办法。”曹操道,“你将来回许都后,如果能劝她回家,孤便不作此念。”

“孩儿到时一定去接她回家!”曹昂说完,继续随军赶路,一时无话。

曹操入城后,令大军休整半日。第二天清晨,他命曹洪、蔡阳守涅阳,自引四万人马强渡涅水,攻打安众。

曹昂随父亲出征,走了半日,赶到安众城北隘口前。

刘表和张绣得报,各引大部人马来迎。

隘口前,两阵对圆。只见张绣缓缓策马上前几步,指定曹操,高声叫道:“曹贼,你欺我婶母,败坏我张家名声,此仇不共戴天!我不杀你,誓不为人!”

曹操冷笑一声,骂道:“你杀孤爱侄爱将,孤必报此仇!”又厉声问身后众将:“谁敢上前斩杀此贼?”

动问未绝,夏侯惇早已策马舞刀,冲入阵中,要取张绣性命。

那边刘表军阵中,一将杀出。曹昂定睛一看,只见那人年龄大约四十来岁。生得面圆耳大,魁梧奇伟。头戴黄铜盔,身披黄铜甲。骑快马,舞大刀,来和夏侯惇厮杀。

曹昂不认得那人,于是轻声问李通:“你可知他是何人?”

“此人姓黄名忠字汉升,南阳人氏,是刘景升麾下悍将,武艺尤其是箭术十分了得。”李通道,“在下几年前在江夏曾和他有过一面之缘。”

曹昂“哦”了一声,也不言语,只顾看那黄忠和夏侯惇单挑。

阵中黄忠和夏侯惇斗了将近一刻钟,不分胜负。

这边许褚见夏侯惇一时赢不了黄忠,急马上前助战。

刘表见状,教王威出马迎战许褚。

王威道了声诺,手持长枪,纵马杀出阵来。

许褚早已瞧见,待他近前,便抡起金背大砍刀,朝其脑门劈了下去。

王威大惊,忙使枪来挡,不料没挡住。那刀径直砍在他的前额上,将他送入黄泉。

黄忠瞧见王威落马,吃了一惊,不敢恋战,急卖了个破绽,抽身便走。

曹操见夏侯惇和许褚二人得胜,立即将手中令旗一挥,招呼身后将士杀上前去。

刘表也不肯示弱,引军接战。双方杀得个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曹军战斗多时,渐渐不敌。曹操只得引军后撤二里下寨。

刘表和张绣也不追赶,各自引主力回安众。隘口则让数千悍卒镇守。

刘、张二人回到安众县衙,随即召集贾诩、文聘等将官商议破曹军之计。

俄顷只见一人起身,走到刘表面前,拱手道:“破曹之计,末将已经有了。”

刘表问道:“什么计策?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