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曹昂新传
4693600000015

第15章 兵围下邽

下邽南郊,渭河水无语东流。

岸边,曹、李两家军马已鏖战多时。

曹昂望着不远处的“李”字帅旗,对郝昭道:“射人射马,擒贼擒王。我方若能将那杆大旗砍断,或者将李维斩杀,必能扭转战局。”

说完,环顾四周,喝道:“谁敢上前夺旗斩帅!”

话音未绝,他猛然听见两人齐声叫道:“末将愿往!”

曹昂听二人声音,知道是朱灵和王双。他寻思片刻,道:“好,本校尉拨三百精骑给你们。你们在贼兵反应过来之前赶到那面大旗处,将旗杆砍断,便算成功!”

“遵命!末将去去就来!”朱灵和王双领了曹昂将领,引三百骑兵朝李维的帅旗所在之处扑来。

曹昂又令高祚和冯楷:“你二人引所部兵马掩护我方骑手夺旗!”

高、冯二将齐齐道了声诺,各引悍卒数百,奋勇向前厮杀。

曹昂又缓缓将马鞭举到半空,喝道:“大纛传令:得李维首级者,赏钱五百贯;生擒李维者,赏钱一千贯!”

“大纛传令:得李维首级者,赏钱五百贯;生擒李维者,赏钱一千贯!”

“大纛传令:得李维首级者,赏钱五百贯;生擒李维者,赏钱一千贯!”

“大纛传令:得李维首级者,赏钱五百贯;生擒李维者,赏钱一千贯!”

曹昂手下部分亲兵骑快马,迅速将此条命令传达下去。

“嗬,一千贯?太好了!”有个曹军骑兵似乎被赏钱所刺激,猛然挥舞手中长枪,朝面前某个挡路之西凉骑手刺去。

几乎是在刹那间,那长枪便在西凉兵身上刺出个血红的窟窿。

那人闷哼一声,栽倒在地,魂赴九泉。

李维似已发现曹军异动,急叫道:“护旗!”

西凉刀盾手迅速围成方圆小阵,将帅旗护住。

朱灵抖擞精神,手舞水磨竹节钢鞭,冲到刀盾阵前,要打那阵子。

两名西凉刀盾手猛然举起手中盾牌,朝朱灵面前砸了过去。

朱灵早已瞧见,急挥鞭将两面盾牌打飞,然后纵马冲到那两名西凉士兵面前,一边一个,将二人打死。

王双也不示弱,舞着一杆大刀奋通上前冲阵,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冲破刀盾阵,赶到帅旗前。

李维见状,大叫不好,急引西凉健儿上前,要和王双厮杀,不料被朱灵挡住。

朱灵赶到李维面前,叫道:“清河朱文博在此,贼将速来受死!”边说边举鞭来打。

李维身边数名亲兵要护主,连忙上前,企图围攻朱灵。

朱灵不急不躁,和身后曹军骑手杀散西凉兵,直扑李维。

李维无奈,只得挥舞长矛上前迎战朱灵。

二人斗了不过四个回合,李维渐渐力怯,正要抽身逃走时,被朱灵一鞭打落于马下,横尸当场。

“李维死了,李维死了!”曹军骑手中间,欢呼声此起彼伏。

西凉军士兵得知主将战死,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王双趁机杀散挡路之卒,策马冲到那面紫色“李”字大纛前,暴喝一声,猛然举刀砍在那旗杆上。

只听见咔嚓一声响,那木制旗杆已被砍成两截。

“李”字大纛没有了旗杆的支撑,迅速坠地。

“西凉军败了,西凉军败了!”曹军士卒欢声雷动。

李傕军阵中,却传来了阵阵哀嚎声。那些悍卒此刻已无心再战,纷纷向渭河南岸溃退。

曹昂正欲命令部下乘胜追击,却见西北边一彪人马,尽打“程”字大旗,赶了过来。

那支人马最前面,一个中年汉子策马跑到曹昂面前,拱手道:“程某已将城内之敌杀退,特引兵前来相助!”

“多谢程郎将!”曹昂回了礼,客客气气地说道:“贼军已败,郎将随在下一同追歼逃敌如何?”

程银说了声好,引手下悍卒随曹军追赶败兵。

曹昂引军杀到河边,方才勒住马,并鸣金收兵。

程银也教手下军士停止追击,随后归营。

曹昂别了程银,引数千得胜之兵回到东郊大寨,向钟繇报捷。

钟繇听闻李维兵败被杀,夸奖了曹昂一番,又让他监督民夫建造攻城器具,准备攻打下邽城。

又过了一日,钟繇待联军准备停当,便让侯选、程银分别攻打下邽北、南二门,自和曹昂引大军攻东门楼。

不说南、北二门战事,只说钟繇分拨已定,和曹昂等人一起指挥两千刀盾手、一千弓箭手,外带十二架云梯、十台井阑、一辆冲车以及八具壕桥出了东郊大营,朝城边杀了过来。

刀盾手在震天动地的号鼓声中走到护城河边,将八具壕桥悉数架于两岸。那些弓箭手则登上静立于护城河东岸的井阑之上,朝守军放箭。

此时城中守军共有五千,其中在东门楼上守卫的士兵大概一千多人。

这千余西凉悍卒在李暹的指挥下,沉着应对。只见他们有的朝城下施放滚石和檑石,有的手持大刀长矛刺杀即将登上城来的联军士兵,有的不时朝城外云梯和井阑上施放利箭。

联军先登死士阵亡于城下者不计其数。

李暹又教部分士兵从仓库中取来数百斤麻油,涂于箭上,然后用火点燃,射向联军的攻城器具。

不多时,城外数十架联军云梯和井阑陷入了火海之中。那些还呆在云梯和井阑上的联军将士都没想到守军会来这一手,皆无防备,被烧得纷纷惨叫着跌到地上,摔得粉身碎骨。

护城河东岸,曹军阵中一架井阑上,曹昂站在钟繇的后面,望着城边云梯上熊熊燃烧的火焰,心中不禁有些焦急。

只听见他对钟繇道:“攻城器具被毁,再战下去也是无益,只会白白增加伤亡,不如收兵回营再作打算。”

“吾太大意了。”钟繇叹了口气,挥挥手,喝道:“鸣金收兵!”

须臾,曹昂身边后传来一阵锣响。

……

此后一连数日,联军又多次攻城,皆被守军击退。

这日,钟繇召集众将至大帐中,问道:“我方数万健儿攻城半月不下,吾心甚忧,不知诸位可有良策?”

动问未绝,早听到外面一片喧嚣。

钟繇急问帐外卫兵:“何故喧闹?”

一军士从外面闪进来禀道:“上午随军的部分民夫到西郊的树林中樵采,被贼兵所袭,死伤多人,还有数十人被俘。所砍得的柴草也大部被贼兵所夺。那些侥幸逃回的人害怕受罚,因此喧闹。”

侯选愤然起身,拱手道:“在下领兵前去将柴草夺回,以免耽误伙头军造饭!”

曹昂不等他离开,急叫道:“且慢!诸位听我一言:夺柴草的贼兵估计已经回城,侯郎将现在去也无用,不如将那柴草弃了不要。”

程银冷笑道:“那岂不是便宜了城中之贼?”

曹昂不理会程银,只顾对钟繇说道:“我方既然硬攻城池不下,可用智取,以利诱之……”

钟繇仿佛明白了曹昂的意图,道:“子修的意思是……”

曹昂点点头,道:“钟伯父可安排人如此这般而行……此乃抛砖引玉之计。伯父以为如何?”

钟繇手抚长须,道:“春秋时,楚武王伐绞。屈瑕正是将此计献于其主,终助楚师获胜。现在我方正好用此计攻下邽。”言讫,当即安排下去。

……

两天后,李暹在营中得探子消息:城西十里处的树林中,又发现很多砍柴的樵夫。

他问探子:“那群樵夫周围,可有军人保护?”

“那些樵夫三五成群,结队而行,只有大约四百名敌军士卒保护。”

李暹闻言,寻思一阵,拿不定主意,于是叫来李进商议夺柴草之事。

李进是李傕之侄,李暹堂弟,也有些武勇。他听说联军又有人前往西郊樵采,喜不自禁,口里说道:“城池被围半月,军中柴草日益紧缺。上次小弟冒险引兵出城,抢到的柴草远不够军中一天用度。兄长这次还让小弟出城抢夺彼之柴草如何?”

“上次贤弟能够成功,实属侥幸。”李暹道,“这回钟繇再派人樵采,理应更加小心才是,怎么还是和上次一样只调这么一点兵力护卫?此事有些可疑,贤弟还是谨慎些为好。”

李进道:“如果兄长不派人前去将柴草夺来,只怕日后军中将无柴可用,开不了火!”

李暹犹豫半晌,方开口道:“既然如此,也只有再冒一次险了。”

“这次还让小弟去吧!”李进跃跃欲试。

“贤弟此去,千万小心,如果发现势头不对,立即回城!”

李进道了声诺,回本部营中点起一千西凉精骑,风掣电驰般出了西门楼,疾驰了十多里。

前方大路上,数百民夫各背着数捆柴草慢慢地行走。那队民夫两边,各有一支身披侯选军铠甲的骑兵护卫。

李进立马将手中大刀一挥,引兵赶上。那些侯选军骑手惊恐万状,纷纷打马朝自家大营方向撤退。民夫们都慌得丢了柴草,四散奔逃。有七十来个跑得慢的,都被李进的人俘虏。

李进十分欢喜,命令众骑手下马,各提一捆柴草放于马背上。然后牵马步行,押着七十来个民夫回城。

往后一连两天,李进只要听说联军护送民夫离营樵采,必主动请其兄派他出城劫掠。那些砍柴的民夫和护卫的联军士兵不等李进的兵马靠近,都弃了柴草不要,只顾逃命。

李进也不生疑,每次都教军士收了柴草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