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之江山国色
4625300000008

第8章 人做天看

那在吴王身边侍候的老太监却随在伍子胥身边,不时拿眼睃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伍子胥虽是满头白发,光看头发比那寺人还老,但是实际年龄才三十出头,耳聪目明,老态龙钟的寺人表现尽皆看在他的眼中,伍子胥不动声色,直至到了前殿,再往前已是吴师侍卫把守,宫中寺人、婢女一概不得踏前一步地地方,这才停住身子,转身看着那满脸皱纹的寺人,问道:“常待,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原来,这老寺人与伍子胥本是相识的,当初伍子胥仍是楚人时,伍家乃楚国重臣,其父常常出入宫廷,连带着伍子胥与这原本侍奉楚王的寺人也是相熟地。

“相国大人……”,寺人常待佝偻着脊梁,哆嗦着说道:“常待有些话想问问大人。”

“何话?”

“大人本是楚人,大人之父祖几代人均为楚国效力,郢都城中与伍家友好的楚人不知有多少户人家。大人……大人何以竟出此毒计,欲以楚国无辜平民的身躯做为战场上的盾牌?”

伍子胥双眼一瞪,逼近一步,怒道:“大胆,尔竟敢偷听某与大王的计议?”

寺人常待苍老的脸上出一丝苦笑,微微哈腰道:“常待……不敢,常待在宫中,不过是个侍候人的玩意儿,谁把常待当过人来多看一眼?大人与吴王饮酒谈笑,声震屋瓦,常待就在堂下侍候,并不曾被吴王或大人喝退啊。大人若担心卑下如泄风声,现在便杀了卑下就是了。”

伍子胥一弹剑柄,冷笑道:“杀你何益?你出得了宫吗?若是真有用到这一计地那一天,伍子胥又何惧天下人知道计出我手?”

常待颤巍巍地摇了摇头:“大人为报毁门灭家之仇,领兵杀回楚国,驱楚王,淫楚女,掠楚国财富,杀楚国将士,鞭先王遗骸,如此种种,纵有天大仇恨也该消了呀……。焚郢都,裹挟楚国十万平民为兵盾,你可知……那都是老弱妇孺?何以如此心肠,你也狠得下心么?”

伍子胥沉默片刻,仰天大笑三声,双目微微泛红,冷冷一瞪寺人常待:“伍员做楚人时,做到家破人亡,楚人于我何恩?如今伍员孤家寡人,皆拜楚国之赐!如今既为吴王效力,杀伐决断,岂容私情?倒行而逆施,心安理得!”

“你……”,寺人常待愤怒的脸皮都涨成了深红色,伍子胥把袖一拂,扬长而去。

寺人常待追上两步,眯起老花眼看着他消失地地方,顿了顿足,喃喃说道:“我早该知道……说也白说。如今的伍相国,再也不是伍奢府上那个面冷心热、心地坦诚的二公子了。你若还有人心,怎会先后杀了载你过江的渔夫、济你饭食的浣纱女子灭口,还昧起良心说什么皆是自尽而死,你瞒得过天下,瞒不过楚人,瞒不过我这一双老眼,当初的你,不过是伍家一个小儿,一个高高在上的贵介公子,有什么恩惠名望能施及僻远,让这渔父村姑为你以死明志……”

他转过身,颤巍巍地往回走,喃喃道:“倒行逆施,说的不错。真是倒行逆施,伍员啊伍员,人在做,天在看,你必不得好死!”

楚国云梦泽境内,十五岁的熊子胜静立在山谷入口一个巨石上,俯视山下茫茫古林,子西带着楚王在近两千兵马的保护下已北上,逃往楚国属国随国。子期带领八百士兵前往楚国各地筹措士兵,而大夫包申胥也早已动身前往秦国借兵。只有熊子胜受伤未愈,带领五百不到的士卒留在了云梦泽。幸好楚王逃进云梦泽的消息传得很快,这半月来陆续有数股散落在外的士兵前来勤王,聚集到云梦泽,使得云梦泽内兵马已达到一万余人。

文种初为县司马,军马辎重要安排,伤病溃兵要安顿,琐事繁多。刚安排好一股散落士卒,见公子胜静立巨石上身影萧瑟,于是快步走过来。

“公子无需过多忧虑,吴国人在楚地立足定超不过一年,现今大王已经发出勤王号召令。不需多久吴人便会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之中,楚国之于吴师,就像个巨大的沼泽地,会使吴人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楚人素有怀旧、念祖、爱国、忠君以及尚武好斗之传统,吴师进入楚国后,吴人愈是残暴,楚人的反抗就愈强烈。加之吴国王孙野心者众多,吴王阖闾王位来之不正,其弟夫概更是狂妄自大而又有异心之人,假以时日吴国必内乱,那时必退出我楚国。”

熊子胜仍旧静静凝视远方,但是内心却是波涛汹涌,这文种果然不一般,似乎历史上记载的楚国反抗吴国,吴军一年不到就败回了吴国,跟文种所说所差不多。得此人之助实乃大幸。内心欣喜的同时熊子胜又犯起愁来,融合原公子胜的记忆后,熊子胜知道此次吴国伐楚,吴王阖闾麾下除立志兴兵伐楚,为父兄报仇的复仇男伍子胥外,还有后世有“兵圣“之称的孙武——孙少卿相助,此二人中最是让熊子胜忌惮的便是那文韬武略的孙武。能写出《孙子兵法》的家伙焉能是个善茬?

“少禽,那范蠡可曾寻到?”

文种微微摇头道:“如今楚国大地残遭吴寇荼毒,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大多人背井离乡,要寻找少伯怕是有些难矣!”

熊子胜想想也是,如今楚国各地难民无数,战火燎原,要找一个人如大海捞针。只得暂且作罢,同时,安排文种派人多方打听范蠡下落。

“公子,如今楚国各地纷纷响应大王诏令,共同抗吴,公子孤身悬于云梦泽,早晚必被阖闾细作发现,而那阖闾善刺杀之谋,为公子身家安危,臣请公子从军中招募精壮忠勇之士以扩充卫队。另需整军备战,抽调精壮组建一支令行禁止的队伍,时机一到,公子便可率东进扫平吴寇。”

熊子胜也知道,楚王这边已经无大碍,如今就是想法在吴师撤出楚国期间捞一笔,以便未来应对慢慢强大起来的吴国。同时,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他也明白。

思虑片刻,遂决定举行比武取士,加强忠于自己的卫队,整编军队。

“如今各种物质统计的如何了?”

“回公子,臣已统计完毕,云梦泽内现共有士兵一万一千人,子西将军在出郢都之时为了摆脱吴军纠缠,将郢都内五千马匹都带了出来,大王北上之时带走了千余匹,其余都留给了公子。今还剩三千八百匹。弓弩四千余张,箭失一万,剑二千柄,矛三千柄,戈两千八百柄,铠甲三千套,战车十辆。”

“少禽辛苦了!”熊子胜见到文种布满血丝的双眼,精神疲倦,似乎清瘦了不少,抱拳朝文种作了一礼。

“公子不可,公子不可!”文种急忙让到一旁,不敢受礼,却被熊子胜一把拽住,展袖抱拳一揖。

“少禽勿要推辞,这一礼乃是我代楚国黎民谢过少禽的,少禽受得。”

熊子胜和文种站在巨石上,遥看远处,“有一事我想与少禽说说。”

看到熊子胜礼贤下士,文种内心既是感慨又是庆幸,若是当初誓死不追随公子,此时怕是要后悔了。也好,就让我文种在公子麾下一展所长吧。

“公子所说何事?”

“我打算建设骑军!”

“骑军?”文种若有所思,似乎猜到一点熊子胜的想法,但是还是疑问重重,“公子,战场对阵,常以战车为主,配以弓兵、戈兵、矛兵等兵种,驰骋疆场。而骑兵虽说来去如风,机动灵活,但是士兵在马上作战身体难以保持平衡,何况上阵杀敌?如今骑兵一般用于侦察、传递之用。公子要建设骑兵,马匹来源就是个问题,耗资太大之外,恐怕用处也不大啊。”

熊子胜知道春秋时期两军交战,一般都是结地定日,即定好决战地点时间,双方在战车上摆开阵势,战车为主,在战场上冲杀一通。一场战争,一两个时辰便分出了胜负。此时的战马因为没马镫、马鞍,马上的战士往往要用一只手保持平衡,不能解放双手,战斗力不够强悍。骑兵也被诸侯所少用。

熊子胜作为后世人,自然之道骑军的好处,所以打算组建骑军。但是马镫、马鞍的制造太过耗时耗力,目前没有大批工匠的情况之下,短时间内难以建造。所以他只好放弃制造马镫和马鞍,转而打起楚弩的主意。

楚人有劲弩,也称楚弩。楚弩乃是楚人引以为傲的犀利武器。说到弩,虽是由弓而来。但是起源却很早,此时早已有弩了。只是弩最初只用于狩猎。作战用弩,最先起于楚国琴氏,琴氏对弩进行了改造,使它的杀伤力和操作更适于战场应用,一经发明,便迅速成为装备楚军地重要兵器。

楚弩有“臂张”、“蹶张”、“腰张”几种开弦方法,其中以脚踏力蹶张的劲弩最是厉害。箭矢射出。纷如骤雨,百步之内可破重甲。这已是极为可怕的杀伤力了。两千多年后三八大盖地有效射程才只四百米,熊子胜作为过来人,已经预见到大量使有弩在战场上的可怕效果。但是弓弩装配到骑兵中,既无马鞍又无马镫,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马镫的骑士在颠簸中怎样弯弓杀敌,平衡身体,保持准头。

还有此时钢铁冶炼技术极为落后,铁制兵器利用也未普及,多以青铜兵器为主。而且楚国据南方,战马的整体素质也比较底下。如今楚国危亡在即,建设骑军似乎不太现实。

但是,想到吴国不到一年后被迫撤军,在楚地烧杀抢掠,并带走了楚国数百年积累的财富,使得此后楚国花费十数年未恢复过来。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只有骑兵才能长途奔袭、穿插分割包围敌军、阵地突袭、追歼残敌或逃敌。有骑军在,至少可在阖闾后撤之时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抄其后路,留下那楚国数百年积攒的财富。

熊子胜也百般无奈,但为了今后楚国不处处挨打,受别国欺凌,只能活马当死马医了。

“要想留住吴寇洗劫而去的楚国百年财富,只有骑兵方能追赶得上!骑军的缺陷我已有解决之策,少禽只需从军中挑选出善骑之士即可,骑军就由我亲自操练吧。”

文种看着脸庞稚嫩,但面色沉静如水的熊子胜,越来越觉得自己看不透眼前此人。是否真如公子所说,被先王于梦中点醒?见熊子胜胸中笃定,文种也不再劝谏,立马下去从军中挑选善骑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