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生存手册
433900000004

第4章

第四章食物第一节食物及其价值人体需要食物提供热能和营养,无论生长、生殖还是伤病复愈都需要食物所提供的、经消化系统消化吸收的生成新组织的原料。一名健康者利用自身贮存在组织中的营养可以存活一段时间,但是缺少食物很难保证体温不会下降,很难保证过度劳累或者伤病复愈时身体状况得到完全的恢复。幸运的是,人类是广谱型的杂食性动物——我们既可以消化野果也可消化鲜美的鱼肉——从动植物王国中得到的几乎所有无毒性种类我们都可以食用,当然还得考虑有无价值。只要小心谨慎,就很容易避开那些有毒或危险的食物。人类喜欢饮食,一顿美餐无疑是极好的精神兴奋剂。在没有其他更多压力下,投入一些精力去掌握如何烹调,使得食物味道更加鲜美,更加适合自己口味是值得的。可以不断发掘开发食物中令你感兴趣的新美味。不要单一依赖最易获取的食物为生。对于长期生存者来说,饮食中营养成分均衡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露营于野兔过度繁多地带,可能导致你死亡的不是恶劣的外部环境,而是某种因长期食用兔肉导致的营养缺陷综合症。饮食种类必须多样化,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比例,同时还能保证日常生理活动所需消耗的能量。其中必须包括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其他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

能量需要即便处于不从事任何体力活动的静息状态下,要保证基础代谢平均每人每小时需要70卡路里的热量——供诸如呼吸和血液循环之类的无意识生理活动所需。卡路里是热量单位——1卡路里代表将1升水温度升高1°C所需的热能——它是讨论营养问题时用来表示能量多少的一种方式。不同食物所含热量多少不尽相同。碳水化合物1克产热卡路里脂肪1克产热卡路里蛋白质1克产热卡路里最简单的日常活动——站立、坐下、生火等等——使得每人一天之中平均每小时需要增加消耗2040卡路里的能量。如果算上从事其他各项工作,每天又需要多消耗掉3500多卡路里。因为不仅体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也都消耗能量。如果食物稀缺,应尽可能放松并保持心境平和。不要浪费能量。碳水化合物食物的大部分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不仅仅体力劳动,包括保证体内各项生理活动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它。碳水化合物最终来源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它由碳氢氧三元素组成,人体很易把它消化并转化生成能量,这一过程也不需消耗过多的水分。它还可以阻止酮类化合物的生成——通过避免饥饿状态下体内过度分解脂肪,从而防止了消化不良、呕吐恶心等各种不适症状。但是碳水化合物也有两大缺点:不含有维生素B;可能引起便秘。

自然界存在两大类碳水化合物蔗糖:存在于果汁、糖浆、蜂蜜和各种水果之中。淀粉:存在于植物块根块茎和谷物类种子之中。淀粉颗粒不易溶于凉水,但加热会使它们破裂溶化——所以块根块茎最好烧熟吃。脂肪脂肪含有同样的碳氢氧三种元素,但组成各不相同,它们也是能量的一种主要来源,分解时能提供双倍于碳水化合物的热量。通常贮存在皮下脂肪组织及分布在器官周围部位。它们是水不溶性的,在被身体吸收之前需要很长的消化过程,而且需要充分的水分。脂肪能产热隔热以维持身体正常体温,具有保护器官组织,润滑消化道以及贮存能量等功能。它们存在于各类动物、蛋类、奶类、坚果以及某些种类的植物和真菌中。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有机体的基本成分之一。它们是惟一富含可吸收氮的食物来源,因此是有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20种氨基酸以上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各类结构功能各异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包括肉类、鱼类、蛋类和干物质,以及植物中的谷类、豆类和坚果等。在某些植物块茎和蔬菜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真菌类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动物蛋白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所有氨基酸。但是单一来源的植物类食物则不能提供全部的必需氨基酸。如果饮食中缺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蛋白质可以分解产热,但会牺牲体内的其他需求,饥饿状态下身体会消耗自己的组织。矿物质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包括大量元素如钙、磷、钠、氯、钾、锰和一些少量元素如铁、氟、碘等。钙离子除了是骨骼和牙齿生长所必需外,也参与肌肉运动和血液凝结等生理功能。这些矿物质在人体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中发挥各自不可缺少的作用。微量元素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锶、铝、砷、金以及其他需量极微的化学元素,它们在体内的确切功能并非已经了解得很清楚。维生素维持人体健康,维生素是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在防治疾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行使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大约共有40种,其中有12种维生素为人体所必需。许多植物类食品中都含有微量的维生素。皮肤暴露在日光下时可以自己合成维生素D,人体小肠里的细菌也可以合成维生素,其他种类就只有从外源获取了。脚气病,坏血病,佝偻病和糙皮病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所引起的。第二节植物类食物世界各地无论环境条件多么恶劣,极少有地区一点植物都没有——比如灌木、藤本、蔓生类、有花类、草本或苔藓类,总会有些什么——这些都能食用,并提供营养。单单在欧洲就有1万多种可食性野生植物。利用它们惟一所需的技巧是学会辨别,前提是能够找到它们。有些食用性植物尽管无毒,却几乎没什么营养价值,你必须了解哪些植物富含哪类营养,以便均衡饮食,尤其是那些分布范围广,四季皆可得的种类——还应知道哪些种类有毒,别去招惹它们。植物体含有人类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有些种类也含有脂肪,所有种类都含有纤维素。不可长期依赖某单一植物种类作为惟一的食物来源。如果其他种类不合口味,可以先挑那些鲜嫩的部分,与肉类一起煨炖,逐渐会提起你的兴趣。你要给自己的肠胃以适应新食品的机会。不要断定某种鸟类、哺乳类或昆虫能够食用的植物就一定能被人类食用。猴类虽然与人类亲缘关系比较近,但也不能绝对保证人类的消化功能与它们完全相同。2、1尝试新植物在尝试某种具有潜在食物价值的植物时,应遵循下面介绍的程序,并且一人一次只能尝试一种。在完成整个程序过程中,绝不要投机取巧。如果出现疑惑,就不要试下去了。感到不对劲时,尽快刺激喉咙把它呕吐出来。木炭灰是可用的催吐剂。少量炭灰吞下肚就会诱使呕吐,此外它还能吸附毒素。将炭灰用水混匀成糊状会减轻胃部负担。检查先试着察看是否有毒。如果植物叶或枝茎上附着许多蛆或其他蠕虫,当然不能要。最好忽略那些没有营养价值的种类。有些植物在衰老过程中会合成或者通过分解代谢产生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嗅闻切下植物一小部分放在鼻前闻一闻,如果有令人厌恶的苦杏仁或桃树皮气味——立即扔掉它。刺激反应稍稍挤榨一些汁液滴涂在体表的敏感部位如肘部与腋下之间的前上臂,如果感觉有所不适,起疹或者肿胀——尽快扔掉它,以下程序也没必要继续进行了。唇舔口嚼舌尝如果皮肤感觉无任何不适,可以继续采取以下步骤,它们相互之间至少要间隔5秒钟,以便观察有无不适反应。每种尝试只需取少量植物材料。□触动唇部□触动口角□舌尖舔尝□舌根舔尝□咀嚼一小块植物在各自进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喉咙痛痒,很强的灼烧感,刺激性疼痛等等,尽快扔掉它。以下步骤也没必要继续进行。吞咽吞咽一小块植物,耐心等待5小时。其间不要饮食任何其他类食物。食用如果没有发生诸如口部痛痒,不停打嗝、恶心、发虚、胃痛、下腹绞痛以及任何不适症状,你可以认为这种植物是安全可食的。2、2采集植物随意乱取似乎容易,但是系统采集更有效率也更安全。搜集时带上盛放物——一只空袋子,一片折成袋式的布料,一只桦树皮篮子,甚至粘在一起的大树叶。这样可以有序排放收集物,避免挤压和混合。被挤破弄烂的植物会很快变质,不再适于食用。叶与茎柔嫩的幼枝,常为淡绿色,味道会更好一些。年老的茎叶比较粗糙,苦涩味加重。除去茎根部的老叶。随便乱撕的叶片很易枯萎,在下锅之前就会失去所含的养分。球根与块茎选择体型较大的植物。有些可能会非常难拔。可松动根部的土壤,以减少球根被扯断的可能,然后用棍条将它撬上来。浆果与坚果选择体型较大的植物。采摘已经熟透裂开或将要裂开的浆果。未熟的浆果呈绿色,坚硬苦涩,即使长时间沸煮也很难下咽。许多水果,尤其是在热带地区,有着粗糙苦涩的外皮,学会剥开它们。落在树下的坚果表明已经熟透,如果树木较小,可以用力摇晃,成熟的坚果会自动掉下来。当然也可用长棍敲下它们。种子和谷类注意!有些植物种子含有致命的毒素。尝一点可能不会毒死你,但不要轻易吞咽。扔掉任何苦涩有异味,品尝时有火辣麻烫感的有毒种子,取食那些经过检验可以食用的种类。某些谷类植物穗顶生着黑色的棘芒,而不是常见的正常种子。这些种子常受麦角菌侵染,食用会发生麦角碱中毒。真菌侵染会使谷类种子变黑发胀,产生豆瘤状结构。它内含一种毒性非常强的毒素,有一种致幻剂就来源于它,食用过多有时会导致死亡。这种种子整个谷穗顶部都不能食用。蕈类中等体积的真菌易于确认,也更少受到昆虫的侵害。捡起整个菌株。如果株茎留在地上,会增加以后确认所捡蕈类是否有毒的难度。不同种蕈类放置时要很好地隔开。这样即便不慎采集了有毒种,也不会污染其他可食种类。2、3需要避开的植物警告:当心毒物!植物体中常存在着两类毒素,但都易于检测和辨别:□氢氰酸口尝鼻闻时都有一种苦杏仁味,最典型的此类植物是桂樱桃,叶片类似于桂树叶,含有毒素。捣碎叶片,记牢它的气味,不要与含有此种气味的植物过不去。□草酸某些植物体中含有草酸钠、野大黄,多存在于叶片中。此外还有栗木。如树汁接触皮肤或舌面时有干涩或辣烫感,其中常含有草酸盐,应该避开这些植物。

□不要采集任何带有乳白色奶状汁液的植物,除非你能确认它是无毒种(如蒲公英)。□不要采集亮红色植物,尤其是在热带地区,肯定无毒种例外。野大黄具红色条形斑纹的茎是可食的,但叶片有毒。毒芹茎上具红紫色斑点,不可食用。□别去采集分裂成五瓣形的浆果,除非确认它是安全的。□最好不要采集茎叶上有着微小倒钩的野草或其他植物。用放大镜观察时你会发现它们具鱼钩状倒刺,而不像细长的毛发。它们会刺激口部和消化道。□不要采集衰老或已枯萎的叶片。有些植物叶片在枯萎时会分解形成致命的氢氰酸——包括黑莓、覆盆子、樱桃、梅树和桃树等,但是它们的嫩叶、鲜果或干果都可以食用。□不要采集成熟的羊齿类植物。它们会破坏体内的维生素B,引起各种血液病,严重的会引起食者死亡。只可食用紧紧卷曲的嫩头部。北温带地区所有的250多种羊齿类植物在幼嫩期都可以食用。不过有些种类气味不好,苦味很浓。有些具有刺激性线毛,必须在食用前除去。尽可能从柔嫩部分的底端折断,可以用手抹去茎叶上的绒毛。2、4确认植物只有植物学家才可能确认分布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千万种植物。这里所能图示和描述的只占总量的一小部分。首先需要学会辨认的是那些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且四季常见的植物种。即便是否熟悉掌握其中的一两种,当意外发生后,也会导致挨饿或者坦然生存两种不同的结果。先学习掌握以下植物。必须彻底熟悉它们。温带地区:蒲公英、酸模、荨麻、车前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棕榈类、野生无花果、竹类。荒漠地区:仙人掌、刺梨、猢狲面包树、阿拉伯树(但不包括南北美洲所产种)。极地地区:云杉、柳树(北极)、地衣(南北极),以及北部地区夏季时还分布的那些相当于温带地区的植物。海岸地区:巨藻和紫菜。确认的对象□位置只有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植物才能很好地生存,如果你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那么就可以减少许多不确定性。□体形及大小该种植物是茎干粗状的大树或灌木,还是纤细短茎呢?簇生多枝还是仅有寥寥数枝呢?□叶片大还是小?梭形、圆形还是带形?叶边有齿还是圆滑?复叶还是单叶?颜色有特点吗?□花开花的季节,如果有花要留意花形、花色及其大小,单生还是簇生,着生部位等。□果实与种子是新鲜坚硬如坚果,还是细小粗糙如种子。注意颜色、大小、形状、单生还是簇生、裸果还是外有包被。□根部根部的形态可能有助于确认植物,但前提必须是外形或其他特征极不寻常。

第三节动物类食物所有的动物都可能成为潜在的食物来源。有些动物,比如蠕虫和昆虫类,捕捉时几乎不需什么技巧。但多数动物必须通过布置陷阱或直接狩猎才能得到。这要求你最好掌握一些有关动物特征及生活习性、捕捉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动物你了解得越多越好,但在野外你还得利用上已知的相关地理历史知识,帮助自己发现和找到更多的可猎之物。条条大道通罗马——你必须在失败与挫折中学习和积累经验。必须研究每种动物的特性,了解它们在何处藏身、栖息、食性、何处饮水等细节。必须学会如何最有效地杀死猎物,设置何种陷阱,在何处狩猎等。不要滥杀无辜。要用人类天性的善良来抵御求生的自私和贪婪。味道最为鲜美、肉量最足的是那些成年雌性动物。动物越年幼,瘦肉越多。成年雄性动物在发情期前脂肪含量最多(随种类及所处地区不同会有所差异)。在发情期间它们的脂肪会越来越少,甚至正常富含的骨髓量也减少了。为了安全度过严寒的冬季,动物会积累脂肪,在夏季脂肪组织又会逐渐减少。越老的动物脂肪含量越高,肉质也更粗糙。3、1寻找猎物动物的踪迹几乎分布于地球上每一个角落,但时常看见野生动物却并不那么容易。学会辨认动物留下的踪迹,并能从中分辨出是何种动物,将会有助你选择适当的策略进行狩猎或者布置陷阱。你将知道用何类诱饵最有效,并设置相应的陷阱。多数哺乳类动物只在早晚时分外出活动。白天只会有大型猛兽烈禽外出奔走。大型草食性动物也需要整天觅食以填充各自的胃口。有些小型动物需要频繁进食,也会整天不间断地活动——但是大多数小型哺乳类动物,如兔子,主要在夜间觅食,除非天气变动时才会改变饮食习性。肉食性动物会在各自的猎物外出活动时捕获它们。作为求生者,你也应与它们一样。但是你有更多的机动性,可以通过设置陷阱捕捉到那些甚至根本不曾谋面的猎物。动物踪迹多数动物活动都很有规律,在饮水、觅食和归巢之间有很规则的路线。留意这些踪迹信号。在湿地、雪地和松软沙石上动物足迹会更明显一些,在密林地区还会有其他更明显的信号。足迹大小基本与动物体型成正比。通过判断足迹的清晰度及其内含水渍的多少可以精确判断动物通过的时间。有水渗入或雨水充盈其中吗?是否已经污渍不清了!足迹越清晰,动物通过的时间越靠近。清晨,可以留心观察和检查地面上动物留下的踪迹。如果露水或蜘蛛网被碰掉或破坏,动物离去时间离现在可能不会超过几小时。有些动物,比如兔子,活动半径不会很大,相应的足迹很可能说明它们就在附近。有些动物会从茂密的矮灌木丛中打开通道。通道大小表明了相关动物的体型大小。沿着足迹延伸的道路两侧嫩枝的破损程度也会提供有关动物的信息。检查破损树叶断面的新旧程度:被践踏的枝叶是否已经枯萎?破损枝条还支撑着,还有新鲜的绿色吗?在树木之间作好记号。动物采食信号和被遗弃植物也是有用的指示。动物粪便也能提供许多相关信息。啃食信号树皮被剥落的方式、啃食后留下的坚果皮壳、部分吃剩下的浆果及嫩枝上的牙痕、肉食性动物吃剩的猎物尸体及猎物巢穴被毁坏的状况等等都会有助于你判断生活在附近的动物种类和它们的生活习性。许多啃食植物嫩茎的鹿类动物会留下相应的牙痕,茎干树皮会留下破损的边痕。兔类啃过的树皮边痕则是光滑的。在夏季,被鹿类啃过的树皮被撕拖成长条形,完全暴露出树木的木质部——冬季里树皮附着紧密,只会被啃咬出一块块疤痕,这时能见到大量清晰的牙痕。雄鹿常常会用鹿角磨蹭树干——在磨破的树皮与木质部之间留下长条状的疤痕。绵羊和山羊也啃食树皮。它们留下的牙痕通常是斜歪的,而鹿类的牙痕则是垂直的。啮齿类动物啃咬的痕迹常位于树茎底部——剥光幼树的嫩皮通常也是野兔们的杰作。勤不知倦的河狸啃过的部位看起来好像用小手斧砍过似的,有着圆锥形顶部的深痕。松鼠会爬上树茎的顶部剥啃幼嫩枝条的树皮,木屑及树皮碎片通常会散落到树干底下。如果你见到地面上散落的松木屑,很可能树上就有松鼠落窝的巢穴。但如果同时又有坚果或松子之类散落树下,则表明这有可能是爱偷食坚果的鸟类干的。在地面上一堆空果壳附近,很可能有一个啮齿类动物居住的地洞。如果仍然生长的树苗枝头似乎曾被水平修剪,或者树木底层枝干在一定高度被整齐剪去上段嫩枝叶,你可以推测这是喜吃嫩枝的草食性动物如鹿类留下的印记。排泄物粪便也是确认动物类别的最好参考物之一。动物体型大小也可从中略见一二,粪便干燥程度是判断它们何时从此地经过的指标之一。随着时间的延长,粪便会变得坚硬,特征性气味也逐渐散失——新鲜粪便会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分。飞动的苍蝇可以使你注意到附近的动物粪便。哺乳类:许多哺乳类动物粪便有强烈的遗臭,这是由开口于肛门内侧附近的腺体分泌产生的,它们有标记领地、发送性信号等重要功能。植食类动物,诸如牛、鹿、兔子留下略圆的马粪状排泄物。肉食性动物,诸如猫、狐狸等的排泄物为长条形。有些动物,包括獾和熊类,是杂食性动物。掰开一团干燥的粪便察看是否能找到有关此种动物猎食习性的线索,以便在布置陷阱时选用动物偏好的诱饵。鸟类:分为肉食类和植食类,通过辨别鸟粪可以区分它们。食谷物的植食类鸟粪便体积较小,多数情况下新鲜鸟粪为液态。肉食类大型猛禽排出丸状粪便,粪里可能还会有未完全消化的肉类残渣,如鱼、鸟、鼠或啮齿类小动物等。松散的鸟粪表明在一定的地域内可能就有水源,因为小鸟不会飞离水源太远。但是肉食性鸟类却不会依水源远近限制它们的生活区域。地面上富集的鸟粪通常表明周围会有鸟类的巢穴。鸟类喜欢在枯树上就餐,那里有许多蠕虫可供捕食。掘出的土堆有些动物在地上掘洞以寻找昆虫和蠕虫类食物。野猪会翻拱大块的地面。如果明显有新的潮湿的碎土,很可能不久前就有动物光临过这里。大块泥泞加上动物打滚留下的痕迹通常是猪类动物留下的。松鼠掏挖植物根茎会在地表留下小面积扒痕。遗臭与气味留心倾听周围的声音,注意空气中遗留的气味。它们很可能预示着野生动物何时出现。一种动物存在之地很可能会有更多其他种在此生存——有肉食性猛兽存在之处可能也会有相应的捕食对象。许多人忽略了自己的嗅觉功能。有些动物嗅觉非常灵敏,尤其是狐狸。随时睁大你的双眼,天气寒冷时,大型动物的呼气往往凝结成可以看得见的雾气,如果你处于有利地形,即便相距较远也能察觉到。地洞与兽穴许多动物通常在远离水面的高地上打洞做窝。有些种类的动物,比如兔类和松鼠,尽管有狡兔三窟之说,要捕捉它们其实也并非很困难。兔子应急的洞穴很容易被挖开,或者用一段刺蕾枝或带倒钩的丝线就可拖塌离地表很近的地洞,把兔子钩出来。肉食性动物通常藏身洞穴之中,这在多林地带很是普遍。洞穴周围的排泄物或兽迹会暴露出它们的行踪——同时也表明洞穴已被占用。尽管有少数动物,比如獾,会有规律地在远离洞穴之地排便。3、2哺乳动物以下图示的各类动物足迹中,没有添上后足部毛皮着地的痕迹。多数图示的是某类家族中的代表动物。由于种间差异,足印的大小也会变化很大。足迹1代表右前脚,足迹2代表右后脚。猫科动物包括家猫和老虎,彼此间体型可能会相差很大,但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分布于除澳大利亚和南极大陆之外的各大洲,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大量分布。它们习惯于夜间活动,躲避人类,颇有几分神秘色彩。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内你可能会见到万兽之王——狮子,但很少见到猫科动物。它们全都是你潜在的食物来源——但不可捕杀稀少的大型猫科动物。你可能会遇着已腐烂的被大型猫科动物捕杀后吃剩下的猎物尸体残骸——但要当心:肉的主人可能就在附近。猫科动物的肉可能会难以消化,要彻底炖闷。但小型动物的鲜肉味道很好,与兔肉差不多。它们的肌腱坚韧有力,是做弓弦的好材料。陷阱设置:强而有力的弹性陷阱平台或诱饵圈绳套。动物的内脏杂碎可以用作诱饵,其他的诱饵如动物血块或肉类也可用。猫科动物行动敏捷,很可能会跳出绳套,要提前防止这一点。足印:行走时脚趾着地,前四趾印大小相当,后一趾印稍大些。行走时脚爪缩回(猎豹例外)。粪便长条形,越靠近尖端越细,但通常它们会自觉地隐蔽好排出的粪便。尿味很浓,刺鼻。野狗类狐狸与野狗分布范围很广,从沙漠不毛之地至严寒的北极地带都有分布。但在新西兰岛,马达加斯加以及其他一些岛屿上没有此类动物。狼类现今绝大多数分布于北美洲和中北亚的野外。灵敏的嗅觉使得犬科动物极难被跟踪,但好奇心会趋使它们踏上陷阱。模仿四脚动物爬行会吸引它们——也许是潜在的美味呢。在远东地区狗肉是美味佳肴,不过吃肉时需要用力咀嚼。处理肉类时要除去肛门腺。陷阱设置:对付狐狸要安排四脚套陷阱。尽可能不要让它们嗅出人的气味。踪迹:行走时四肢着地,前足每只有四趾,而且有四道爪痕——外侧两趾印小于内侧的。粪便长条形,至尾端渐细,其中可能还有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如动物毛皮、碎骨或昆虫外骨骼等。狐狸的粪便臭味刺鼻——但在松软之地它们会主动用沙土掩盖。鬣狗类一种广泛分布于东非至印度地区的食腐性动物(不是真正的狗类)。肉中可能有寄生虫,应彻底沸煮。麝猫类分布于热带非洲及亚洲的食腐类动物。按照对付狗类的办法设置陷阱。烹煮之前应除去肛门腺。熊类生活于北美、北欧及亚洲部分地区的一类独居性猛兽,喜好多林地区(北极熊例外)。体形强健、奔跑迅猛的熊类可能会光顾你的露营地。大多数熊类会爬树。熊要杀死一个人易如反掌,对它们要避而远之。如果设置陷阱可以捕捉它们,那将是营养富足的好食物。但是依靠临时拼凑的简易武器就想捕猎它们是非常愚蠢的,只会带来一场悲剧。将熊肉彻底煮熟以防寄生虫。绝不要食用北极熊的肝脏——它含有足以致命的高浓度的维生素A。陷阱设置:可选用落石式或弹性四脚套陷阱,但后者必须选用最牢靠的材料——熊能撕碎大多数常见的四脚套。必须尽可能置熊于死地或者使之完全丧失反抗能力——否则受伤的熊对狩猎的人来说是极具威胁性的。踪迹:熊掌留下的印迹长约30厘米,宽18厘米,前端有五爪,趾间靠近,爪印清晰。后足印后端渐细,易被误作人的脚印。熊几乎可以捕食一切动物,可以追捕猎物,将猎物撕成碎片,也可轻巧地踏翻蚁穴,寻找食物。水獭类平时很难见到它们,也很少遇到它们陷入陷阱。主要生活在水边或沿着河岸的洞穴里,好奇心很强,因此沿着河岸布置弹性四脚套并选用新鲜鱼类诱饵可能会捉到它们。踪迹:五趾着地,网状,近乎圆形,长7、5厘米,宽6厘米。在某些地方,常在岩石上,能很有规律地见到它们留下的细长条形粪便,略有鱼腥味。黄鼠狼类黄鼠狼、貂、白鼬以及臭鼬等都带有几分神秘色彩——但在北半球的北部地区,它们在荒野中很可能是求生者重要的食物来源。当心它们锐利的牙齿。陷阱设置:弹性四脚套或落石式陷阱。放置一些诱饵,比如鸟蛋或动物内脏等。踪迹:不明显,除非是在松软之地。五趾及五爪相互分得很开。趾上的毛发会带来污渍。跳跃式前行,使得前后脚印部分重叠。黄鼠狼的脚印在这一类动物中是最小的。狼獾分布于北半球的北部,体型矮胖结实、类似獾形的食肉目鼬科动物。主要靠觅食动物尸体腐肉为生,但可以无需费劲地拖倒一头驯鹿。数量很稀少。除非你拥有锋利的武器,否则别去惹它。陷阱设置:强力弹性四脚套或诱饵绳套阱——如果在苔原地区你能幸运地弄到合适的诱饵。踪迹:足印平均长8厘米,宽7厘米。五趾,前有强有力的爪印,掌上的毛皮会使印迹模糊不清。獾类分布于北美洲、非洲、东欧至印度尼西亚一带。体型矮胖粗壮,常在夜间活动。严冬时会冬眠。在它们经常活动的例行路线上以及它们经常排泄之地设置陷阱。如果被陷阱夹住,被困的獾会变得异常凶猛,别轻易靠近。幼獾肉味与猪肉一样鲜美。陷阱设置:选用夹腿套阱,诱饵可随意摆放。也可用落石阱或诱饵绳套阱,但都必须布置得相当巧妙而且坚固结实。踪迹:五趾,前有清晰爪印。有时足印会与小熊相混淆。步长约50厘米。粪便与狗粪类似,但地上会有浅的挖掘痕迹。地表被掏出的树根以及撕开的蚁穴可能会是獾类动物所为。臭鼬分布于南北美洲。有着一条长而多毛的尾巴,体型与小獾类似。遭遇敌人时会由肛门腺释放出恶臭的液体以自卫。猴猿类所有的热带地区几乎都有分布,通常群居生活在树上。即便被小猴咬伤,也会留下一块疤痕。它们很聪明,难以捕捉——在敌人还没靠近之前,就会发出警惕的嚎叫——但它们喜欢冒险,富有好奇心,这会对你很有利。肉味相当好。陷阱设置:活动的或带有诱饵的尖矛陷阱,四脚套或诱饵绳套阱。诱饵可选用它们爱吃的水果或其他能唤起强烈好奇感的东西。海豹一对足迹的中线是腹部拖过的痕迹。图中箭头所指为前行方向。见“气候与地形”章中的“极地地区”。蝙蝠分布于除严寒地带外的所有地区。夜间活动。生活于温带的蝙蝠有冬眠现象。食肉性蝙蝠的捕猎对象包括昆虫、鱼类及其他小动物。南美洲产一种吸血蝙蝠,会传染狂犬病。在有吸血蝙蝠活动的荒野露宿时,全身都应盖好,以防万一。以植物果实为生的一类蝙蝠体型更大些,有的种双翼伸展时宽达1米,生活于热带非洲东部至澳大利亚一带。肉味鲜美,尤其是多肉的植食性蝙蝠。烹烧前应切除翅膀和腿,像处置兔类那样剥皮,并掏出内脏。陷阱设置:在飞狐(植食性蝙蝠)觅食的果树上布网。想办法惊扰白日里留在巢洞中栖息的蝙蝠,让它们自投罗网。踪迹:群居蝙蝠的巢穴很易发现,通常分布于大型岩洞里。植食类也常将巢穴筑在树上。野牛类牛类常群居生活,而且生存地区必须有水。北美、非洲及南亚地区分布着北美野牛和其他种野牛。野水牛分布于欧美,存量极少,受国家保护。澳洲北部野外生活着一些从其他洲引进的水牛。荒野之中有时也能见到走失的家畜牛类,尤其是在非洲地区。野牛会带来极大的危险——尤其是离群独居的狡猾的老公牛。陷阱设置:只能选用最强硬的四脚套阱、弹簧阱或落石阱。如果仅以捕捉幼仔为目的,倒是可以不必这样。踪迹:两道清晰深陷的蹄印,前端狭窄,后部大而圆。排泄物类似于常见家畜牛类,是很棒的燃料来源。野绵羊/野山羊野绵羊常小群居生活于北美和欧洲部分地区的高山草原上。北非很少分布。另外从阿拉伯地区到中亚高原也能见到它们。相当警觉敏捷,喜欢生活于人类难以到达之地——使得你无法靠近。欧洲和北非几乎见不到野山羊,它们主要分布于亚洲的高原地带。脚步稳健更甚于野绵羊。肉味很鲜美。陷阱设置:在其常经过的路上设置四脚套或弹性四脚套阱。在岩石地带利用自然的障碍有助于设置落石阱,但期望值不可太高。踪迹:两点分开的纤细偶蹄印,绵羊的蹄尖总是外张,有时山羊也是如此,但山羊蹄前端更圆钝些,不过比其后端还是狭窄。如图所示,左侧是家畜绵羊的蹄印,右侧是野生小羚羊的。它们排泄的球状粪便类似于家畜绵羊。鹿类/羚羊鹿类生活于除澳洲大陆以外所有大陆的多林地带。体型相当,从北部驯鹿到热带鹿类体型大小差异至多45厘米左右。羚羊和瞪羚分布于东非至亚洲印度一带,体型大小变化不大。有一种叉角羚,生活于北美大陆。它们性情温顺、害羞,远离人类居住之地,过着群居生活。鹿类有着敏锐的听觉和嗅觉,多数在黎明及傍晚时分外出活动。除非是在荒漠地区,否则绝不会离水源很远进行活动。鹿肉味美,还可熏烧保存。鹿皮尤其珍贵,鹿角则是相当有用的工具。鹿角可用来制作武器,用来抵挡其他大型猛兽的攻击,而且刺或戳都很有威力。陷阱设置:对付小型动物可用四脚套阱或落石阱,更大型的可用尖刀阱或平台阱。诱饵可选用动物的内脏——好奇心会趋使它们上当。踪迹:两长方形的偶蹄印。驯鹿则是明显的圆形蹄。如图所示,上面部分是牡鹿前后蹄印,下面部分是驯鹿的前蹄印。注意驯鹿偶蹄中的肉爪。行走类动物前后蹄相互重叠,奔跑类前后蹄间常有间隔。排泄物长方体形至圆球形不等,通常成堆。温带地区,到了冬季它们的粪便会更轻一些,富含更多的纤维质。幼树茎上有它们留下的擦疤、啃咬留下的伤疤等破损记号。野猪类野猪以及其他猪类的体形变化很大。多数种类皮肤上生有刺毛,但都有着猪的体形。长鼻,两颗獠牙或其他类型的大牙在口部两侧各一颗。它们以家庭为单位群居生活于森林地带——但非洲野疣猪例外,它们更喜欢呆在大草原上。尽管野猪没有鹿那样警觉,可是仍难以潜近猎捕,除非是在热天里它们躺下寻求阴凉时你才可能有更多的机会。留意倾听猪类打鼾声。育种期的雄猪和护仔的野猪几乎不需多少外界刺激就会应战,单个人会很容易被它们击倒。被獠牙咬中会伤势严重,尤其是经常会伤在靠近大腿的股动脉处,极其危险。猪类肉味鲜美,冬季时节会含有大量脂肪,但肉必须充分煮熟,以防寄生虫。陷阱设置:强硬的弹性四脚套、落石阱、尖刀阱,布置在猎物经常出没的必经之道上。猪类食性很广,一切易得的食物都可用来作诱饵。踪迹:偶蹄印,有点类似于鹿科动物。在松软之地,短边趾印会与鹿类明显相区分。幼仔有更多的点蹄。粪便经常不成形,但不会是细长条形,通常都很松软。乱糟糟的地面上有扒露出的树根,泥泞之地有狭长形的动物打滚后留下的污渍,是它们出没于此地的最好说明。疣猪类有着体积很大、类似地洞的睡穴。野骆驼类广泛分布于中北非、东亚至中亚一线的沙漠地区,澳洲也有引种——但要捕捉它们需要极为强固的尖刀阱或者弹射类武器。被激怒的骆驼会有很强的攻击性,在你的手和脸部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留下严重的伤痕。美洲驼类南美产野生动物,长毛浓厚。包括羊驼和驼马等许多种。用对付羚羊的陷阱即可捕获它们。作为半家畜类动物,羊驼或驼马的出现意味着可能在不远处即有人烟。貘类生活于热带美洲以及东南亚原始热带丛林中的一类性情害羞的野生动物。有着松软的长鼻,体型近似无毛的野猪。在它们出没的必经之路上设置四脚套、尖刀阱或落石阱。兔类分布区域极为广泛,从寒冷的北极地带到热带沙漠和丛林中都有兔类生存。在大多数地区它们会成为陷阱的首位来访者——北极雪原和远东地区分布的长耳大野兔很可能会成为你的救命恩人。兔子多数生活于地洞中,常大群居,生活路线很有规律——这对设置陷阱很有利。幼兔在受到惊吓时常会静卧不动,甚至用手就可将它捡起。野灰兔一般不常生活于地洞中,行动路线也趋向无规律。兔类粘液瘤症会导致许多病兔不得不生活于地面上。陷阱设置:简单的四脚套阱即可,不过尖刀阱会使猎物离开地面,减少被其他动物偷食的可能。踪迹:有毛的脚掌即便在松软的地面也不会提供多少具体线索。但可以利用其后腿长、前腿短的特征加以辨认。野兔前脚五趾,但最内一趾短小,几乎不留趾印,后脚细长,只有四趾。奔跑时后脚印会落在前脚印之前。兔类的粪便体积很小,坚硬,圆粒状。被它们啃咬过的树皮上会留有两道明显的门牙痕。兔子砰然坠落之声犹如有人在击打衣垫。危险!兔肉综合症:兔肉是易于获取的食物,但它缺乏人体所必需的脂肪和维生素。曾有报道,糊涂僧海湾有限公司的捕猎者们尽管有充足的兔肉食用,许多人却悲惨地死于兔肉综合症。人体消化兔肉时需要消耗自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有许多最终随着粪便被排出体外,因此必须不断补充这些营养要素,否则人体就会越来越虚弱,并出现另外一些缺陷综合症。所食用兔肉越多,身体会变得越糟糕。其实海湾公司的那些捕猎者只需同时食用一些植物性食物就可以存活下来。如果植物被积雪覆盖,生存者无意识中仅以易于捕获的兔肉为食时,这类悲剧经常发生。兔类粘液瘤症是一类病毒感染性疾病。在病发部位,尤其是头部,会类似粘液腺发出种种怪味,让人倒胃口。不过这类疾病不会感染人类。病兔行动迟缓,眼睛往往会瞎。兔皮剥去以后,病兔病灶部位的惟一症状是肝部出现白色小点。小啮齿类动物王国中数量最大的类群,有时也是最易捕获的一类。大多数种类体型太小,陷阱不大适用。不同种类的足印不易区分。其中老鼠随处可见,分布范围极广。笼阱可能会诱使它们陷入其中,也有可能落入为捕捉其他动物而设置的落石阱中。老鼠携带许多疾病原,在去除内脏时要小心,不要把它们弄破了。鼠肉应彻底烧熟。除了为生存者提供肉食来源外,鼠类并不受欢迎。如果它们贸然侵犯你的帐篷,要毫不客气地捕捉。天竺鼠:在它们生活的安第斯地区,可用水果或蔬菜叶作诱饵引诱它们。肉味美极了。水猪:在热带南美部分地区的洼地中生活,体型大的与小绵羊差不多。以家庭为单位群居,水陆两栖生活。如果它们逃离的水路被切断,会惊慌失措很容易落入预先设置的陷阱中。瘦肉鲜嫩,味道鲜美。豪猪类分布于美洲、非洲及热带亚洲,种类繁多。有些种会爬树。地面生活种一般行动蠢笨,因此可以很容易追寻诱捕它们。当心被豪猪刺戳伤。河狸类体形矮胖,常在河堤上筑穴,水陆两栖生活。长着多鳞桨状尾巴。分布于北美及北部非洲。沿着溪流的日常奔走路线很有规律,便于设置陷阱。肉很鲜美,尤其是尾部。陷阱设置:在河狸经常出没的水面上拉上强硬的罗网或绳套阱线。在其经常奔走的地面路线上设置尖刀阱或落石阱。踪迹:五趾着地,趾前有爪,但经常地面上只能见到四爪印记,后趾网状圆形。留意堤坝边的洞穴、靠近水边的地面上散落着曾被嚼碎的树苗残渣、树皮碎屑等。刺猬性情害羞,主要于夜间活动,分布于欧洲、非洲东部至印度尼西亚一带。它们白天呆在十分隐蔽的巢窝中,在温带地区有冬眠现象。爬行速度很慢,很容易就可追上。有时你也会很容易抓获到曲成一团的刺猬。逮的时候要小心。刺猬常染有寄生虫,肉应彻底煮熟,味道十分鲜美。皮毛很容易连同壳刺一起剥去。陷阱设置:尖刀阱一般用不上。可以布置落石阱——刺猬喜欢嗅碰奇异的障碍物。

踪迹:五趾印,有长爪,通常只会见四爪。松鼠类松鼠和草原犬鼠分布于除澳洲和南北极地区以外的世界各地。在比较寒冷的冬季会冬眠。性情警觉,敏捷,大多数日夜活动,以坚果、浆果、嫩茎为食,有些种类也吃鸟蛋。搜索树洞里的松鼠巢穴可能会发现其幼仔——当心它们用来防卫的尖锐牙齿。在地面生活的种类居住于地洞里,经常大群生活。多数种类肉味鲜美。

陷阱设置:设置小型四脚套阱,选择合适的诱饵,比如劈开的水果或鸟蛋等。捕猎树松鼠,可选用一端5厘米直径的环形四脚套,斜靠在它们经常出没的树枝上——作为活动路线的捷径,它们会不断地上当。踪迹:前足四趾细长,趾前有爪,后足五趾。喜欢啃咬树皮,偷食坚果和树下的球形落果。在树枝之间可能会发现它们用细树枝搭成的巢窝。大袋鼠类包括一些其他相关种,分布仅限于澳洲、塔斯马尼亚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当心,它们的前脚富有攻击力。有些种类已适应爬树。奔跑时速度很快,难以追上。多数在夜间活动,有些以洞穴为家。平原袋鼠有时会出现于远离水源的地区。袋鼠肉相当不错,可惜捕捉它们并不容易。陷阱设置:选用落石阱或者四脚套阱——不过选定合适的设置位置却让人头痛。可以用水果、树叶或树根作诱饵引诱树袋鼠从树上下来。踪迹:只会见到后足两脚印,与大兔子的脚印有点近似,只是因为它们的前腿并不常用于支撑体重,所以难以见到前脚印。负鼠分布于美国南部至南美洲一带。体型小,夜间活动型的食腐类动物。在澳洲大陆有体型相似但亲缘关系很远的相关种。善于爬树。负鼠馅饼是一道传统美国菜。

陷阱设置:诱饵可选用多汁的水果或者蛋类。它们常爱管闲事。袋熊性情老实,体型似獾,分布于澳大利亚桉树丛林及其他干燥地带。塔斯马尼亚地区也能见到。常在夜间活动觅食。陷阱可以类比獾类设置。浣熊类体型似猫,尾巴粗条状,密生浓毛。在北美广泛分布。喜欢靠近水边的树林。北欧有引进种。爱管闲事,习惯于夜生活。夜间出没于树林或岩洞中搜捕青蛙、昆虫、软体动物和其他一些小型哺乳动物。它们也以植物果类为食。热带拉丁美洲的食蟹浣熊类是它们的近亲种。陷阱设置:选用带诱饵的四脚套阱。踪迹:五长趾,趾前有清晰爪印;前足印小而圆,后足印大,为长方形。3、3爬行动物鳄鱼类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地区都有分布。体长1、3米以下的小鳄鱼可能会成为你的猎物。更大的就要避而远之了——它们外被坚韧的盔甲,有些种,比如分布于印尼海域的河口鳄类,体型相当庞大,性情凶恶狡猾,在已知它们出没的流域要小心防备。因为它们很善于伪装,能静息于水中很长时间,等待毫无防备的猎物进入它们的攻击范围。它们的尾巴能够发挥巨大的剪切威力,凶狠程度不亚于它的利齿。鳄鱼尾部肉味鲜美。陷阱设置:可用外包诱饵的三角木,被吞咽后它能卡住鳄鱼的喉咙。可以直接将三角木漂浮在水中捕钓鳄鱼幼仔,也可用线串起。猛击两眼之间部位可以杀死它们。

蜥蜴蜥蜴体表有着许多珠状凸腺,外形奇异,性情温和,不过毒腺能分泌毒液(见“健康”章末的“危险动物”)。所有的蜥蜴肉都可以食用。大多数蜥蜴生性胆怯,有些美洲大蜥蜴和巨蜥在受到攻击时会咬人,它们有着强有力的利爪。不要与巨型柯猛都蜥龙过意不去(体长达2米),它们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地区。捕捉时尽可能去抓蜥蜴的尾巴。小蜥蜴可能会爬得很快,有时它们会落入陷坑中,也许你会在你的日光蒸馏器中发现它们。捕捉大蜥蜴需要设置适当的陷阱。鳖鱼类这类爬行动物肉味都很鲜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水或淡水湖中,产卵时会上岸。也有些种是陆栖生活的,其中匣鳖甚至不会进入水中交配。在远海也会遇到海龟,那可真是求生者意外的收获。在水中可用网或拖钩捕捉,在岸上只需用棍棒挑翻它们使之背部朝下就行了——但要随时阻止它们翻身,也要防止被它们的利齿咬中。重击头部即可杀死它们。沿腹部剖开,扔掉内脏,切除头颈部(有些种类颈部会有毒囊)。鳖肉应彻底沸煮,非常有营养。鳖血营养更为丰富。雌鳖腹腔里的卵也可食用。乌龟颈部很长,能回过头来——你必须学会稳住它。除去内脏后也可以烧烤,但必须将外盔壳撕开。踪迹:雌鳖或雌龟都要上岸产卵,在沙滩上会留下爬过的痕迹,一直延伸到鳖蛋的埋藏地。但你可能必须深挖才能得到它们。煮熟后可以保存好几天。两栖动物从迷你树蛙到非洲巨蟾,所有的青蛙肉都可食用。非洲巨蟾腿肉味道与鸡腿差不多。但有些种皮下有毒腺,烹烧之前必须剥皮。它们喜欢夜间活动,可以根据蛙鸣声判断它们所处的方位,一般总是在水边。用强光使之目眩——电筒或火把也行——然后用棍棒击中它们。白天可用外包诱饵的鱼钩垂钓青蛙。大青蛙腿肉尤其鲜美,与鸡肉不相上下。蟾蜍体皮有着令人讨厌的瘤腺,在远离水边的地面也时有发现,但它们的肉味很糟,又有剧毒皮肤腺,所以别去吃。蝾螈和水蜥在水中或近水区域生活,可用同样的方法捕捉,肉味还可以。蛇类克服自己的恐惧,你必须熟悉蛇类的生活习性。蛇肉鲜嫩如同牛排!但不要轻易动手,首先你必须保证自身的安全。巨蟒长达10米,分布于非洲、亚洲及澳洲大陆。类似南美水蟒的王蛇体型也很大。这两类性情都较温和胆怯,即便体积巨大,要吞咽一个成年人还是很困难的。蛇类容易捕捉——但过于粗壮的巨蟒还是避开为好,它们虽无毒腺,锋利的耙齿仍会把你咬成重伤。如果你能撬开它们的下颚,会比拖动它们的身体安全许多。蛇的隐蔽能力特别强,轻微的动荡也会引起它们警觉地迅速逃离。在热带丛林中穿行许多天你可能也见不着它们,尽管有时它们就在你身旁。打蛇要打头部七寸。先用丫棍叉住头后部,用另一重物猛击头背部。对付树上栖息的蛇可先用棍棒将它们击落到地上,以防万一。全身卷曲、头部隐蔽的蛇很麻烦。用丫棍夹住最粗的一圈蛇身,用另一根长棍将其全身拨动,找出头来。绝不要用手捡起蛇身,或者过分靠近它们,除非你确信它们已经死了。有些种类,包括许多毒蛇,会很让人信服地假死。3、4鸟类所有鸟类的肉都可以食用,但有些肉味鲜美,有些则令人难以恭维。鸟类分布于世界各地——大海、荒漠、高山和极地——但并不总是易于捕捉。常成为捕猎对象的野鸡、松鸡、鹧鸪、鹌鹑、野鸭、野鹅等都是美味佳肴——但它们都很机敏,多数善于隐蔽。鸟肉需用文火炖闷才会松嫩可口,同时也可杀死寄生虫。海鸟可在处理干净后用油煎,味道与鱼肉一样鲜美。陷阱设置:易落入圈套的常见鸟类有鹰、隼以及食腐性鸟类如兀鹰等;易暴露踪迹的常见鸟类有野鸡和海鸥等。鸟笼阱、落石阱、弹性四脚套都可用来捕鸟。放在树枝之间带有诱饵的绳套可能会捕捉到在此栖息的鸟儿。在森林地区可把陷阱设置在空旷地带或河岸上。水果、浆果或肉类都可作诱饵。多数鸟的体重都很轻,所以陷阱要布置得很精巧。也可用线拴着诱饵钩或卡喉针诱捕它们。小鸟会轻易上当,被诱饵所吸引;但在附近伪装一个猫头鹰造型效果会更好。好奇的小鸟会不断来攻击它——甚至外型很酷的造型也照样管用。踪迹除具躞趾鸟类外,大多数鸟类的足印都很相似,通常只能提供有关鸟儿大小的信息,少数特殊种类会有例外。然而,在沙漠或雪地之中,鸟类的足迹对于找到它们的隐蔽之处会很有帮助。鸟鸣及飞行中的鸟类有助于你发现它们的行踪。警叫声能引出其他鸟儿。相当多的粪便意味着此处可能是它们夜间栖息之地。秋季换羽到了秋季鸟类会全身换羽,有段时间无法飞行,或仅能短距离滑行。有些种,尤其是野鸭、野鹅和其他常见的野鸟在这时很容易捕捉。如果不是在水面上,你很可能直接追上捉住它们。鸟巢地上鸟巢中的鸟蛋很容易捡到——许多鸟巢里会有一小堆鸟蛋。小心靠近——潜爬而不是大踏步——用石块砸或棍棒打,很可能会捉到巢中的野鸟。有些种类,比如海鸥,会誓死固守自己的巢穴。如果单人闯入群集的鸟巢群中,很可能会受到攻击。洞穴巢海燕等一些鸟类在洞穴中作巢,它们的巢通常位于人迹罕至的海崖峭壁及岛屿上。它们白天整天在海上觅食,夜间回归洞中栖息。不会飞行的鸟:鸵鸟(非洲)、三趾鸵鸟(南美洲)和食火鸡(澳洲)。它们体型巨大,不会飞行。对付它们也得小心——尤其是鸵鸟,被它踢中会使你骨折。这些鸟儿种类和数量都相当稀少——但鸟蛋很大,也很易贮存。蛋壳是有用的容器。3、5昆虫类昆虫是野外求生者能获取的最可靠的动物性食物资源。尽管体型小,但它们分布广、数量众多,能保证你采集到饱餐一顿的数量。同重量的昆虫比蔬菜所提供的营养要高得多。昆虫体内也富含脂肪、蛋白质以及疏水性化合物,它们也许会成为救命之物,尤其是幼虫——肥厚多汁的蛴螬。你会很快克服那种恶心和欲呕吐的不快——要记住有些人还把它们看作上等佳肴呢。一定要把它们看作当然的食物,然后才会自觉地食用。采集:最有利用价值的是白蚁、甲虫、蚱蜢、蝗虫、蟋蟀、蜜蜂、毛虫以及各类水生昆虫等。多数昆虫在天气炎热时不活动,不过雨后会外出采觅雨水和湿气。在树缝、角落和各种隐蔽阴暗的湿地可以找到它们。蚁巢附近常会显现易于辨认的特征性松土。甲虫的蛴螬长三对小腿,体色苍白,体型多变,小至刚孵化的极微的幼虫,大至长15、5厘米的多汁“香肠”。在树皮和残枝上都能找到它们。采集那些鲜活的种类,弃去已死或病弱者。气味刺鼻难闻者或者手捡时刺激皮肤有不适反应的一切幼虫都不要。搜寻昆虫时要小心,它们的栖身之所常是一些不受欢迎生物的隐身之处,比如蝎子和毒蜘蛛,或者体型更大的毒蛇。警告:不要收集那些以弃物腐肉或动物粪便为食的蛴螬——它们很可能会使你染上疾病。牢记:颜色鲜艳的昆虫——包括它们的幼虫——通常是有毒的。那些纤细无异味的种类可以用作鱼饵。当心:大甲虫有着强有力的口器,捡起它们时要小心。多数昆虫可以弄净生吃,这样可能更有营养,但经过烹烧之后,味道会更美。沸煮是最安全的,可以彻底杀灭细菌和寄生虫,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容器在手,烤着吃会更方便些——只需把你的晚餐放在晒烫的岩石或火边烤一烤就可以了。食用前要除去大型昆虫诸如蝗虫、蚱蜢和蟋蟀的小腿及翅膀。腿毛会刺激甚至阻塞你的消化道。某些种类幼虫的纤毛会引起皮疹。如果你要吃带毛的幼虫,可以通过榨压挤出肉质内含物——别吃它的外皮。甲虫装甲式的外壳也要去掉。诸如蚂蚁、白蚁类的小昆虫可以先捣碎成糊状,通过烹烧或烤干制成精粉,可用来作食品添加剂,也能贮存保质。对于不习惯于食虫的人们来说,虫粉也许更易接受,尤其是制成汤或与其他食物混合后食用。白蚁分布于全球气候温暖地带。白蚁富含营养且味道不错。多数种仅食植物,但大白蚁有尖利的口器,可以咬食任意物品。用嫩枝插入蚁穴,轻摇慢搅,白蚁会咬住嫩枝,被你牵出来。但用这种方式你不可能收集到许多。白飞蚁和白蚂蚁在雷雨交加的日子里长出翅膀,大量落于树叶和嫩枝上,便于收集。

在食用之前除去大白蚁的翅膀。可以沸煮或油煎,但生吃会更有营养。蚁卵营养价值也很高。采集:白蚁群能垒起很大的土堆,常高达几英尺。充满孔状通道的蚁巢里四通八达,分隔成无数小室。尽管坚如岩石,用石块或木棒还是能将之捣碎成土块,放入水中,白蚁会被迫爬出来。这样的蚁巢土块放入火堆中会烧烤出芳香气味,可以驱走蚊虫。也可以闷熏,用来保存火种。蜜蜂与黄蜂蛹、幼虫和成年蜂都可以食用。蜜蜂还能提供蜂蜜,这是自然界上好的馈赠——易于消化且极富营养。可惜不易采集,蜜蜂会誓死守护蜂巢。白天工蜂飞离巢房外出觅食,但夜间都聚在巢中,这时有利于捕捉。用野草制成火把,燃着靠近蜂巢,使巢内充满浓烟,再封堵巢房出口,就可以杀死它们,很安全地取得蜂蜜,外加一顿美餐。除去蜜蜂的腿和翅膀以及尾刺。沸煮或油炸后食用,可以改善口味。蜂蜜可从蜂巢内抽取,即便蜂蜜变干发硬,也能贮存好几年。饮用蜂蜜会立即增强体力。由于它能极快地被人体吸收,所以蜂蜜是精疲力竭时最有效的恢复剂。蜂房能食用,其中的蜂蜡是很好的防水材料。缓缓熔化后可制成蜡烛。在有些地区,蜜蜂体内含累集的植物毒素,会使得直接食用变得有点冒险。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蜂类仅依赖单一种类植物存活的地区,例如杜鹃花分布密集的喜玛拉雅山区。特征性气味会提供某种线索,若有疑问,可用鉴别食用植物的方法与程序辨别它们。黄蜂比蜜蜂更具有危险性。不过它们属于另一种群,而且不产蜜。收集与食用方法与蜜蜂类似,但更要小心。有时你还能遇到无蜂巢的蜂群。蜂巢位置:黄蜂的巢穴常位于树枝上,外形类似一只足球,也有的呈圆锥形,进出口在基部。蜜蜂的蜂巢多数位于中空树洞或悬于岩石之上。大黄蜂属于黄蜂家族的一种。如果你在成年蜂没发觉之前先找到它们的巢穴,就有食物了——幼蜂和蛹都极富营养。要当心,大黄蜂会誓死保卫自己的巢房。它们腹刺锋锐,刺在你没遮掩的皮肤上,引起的剧痛刻骨铭心。除非你已经陷入绝望——事实上有大黄蜂出没之地食物一般都很匮乏——否则还是先找一找有无更安全的可食物。大黄蜂有两大类群:白天活动型和夜间活动型。白天活动型可用捕捉蜜蜂的方式夜间捕杀,夜间活动型在白天也许可以捕杀,但被它们蜇中则非常不幸,所以最好还是别惹它。蚂蚁蚂蚁能迅速收集残余废料,你也可寻迹找到它们或者它们的巢穴。当心,大多数蚂蚁口器都有蜇刺,被大型丛林蚁咬中会剧痛至少24小时。可以捕捉那些小型蚂蚁。有些蚂蚁,例如飞蝗种,膨胀的腹部充满琼浆玉液,被称为蜜蚁或糖蚁,肉味也不错。警告:被有些蚂蚁咬中犹如被荨麻刺扎过一般,有些种能喷射蚁酸。必须烹煮至少六分钟方能去除毒性,这样食用就很安全了。蝗虫类所有蝗虫都有肥厚的身体和强健的肉腿。有些种体长达15厘米。某些地区中分布众多。用多叶树枝或衣物拍打捕捉,除去翅膀、触角和腿刺,洗净后就可以生吃或者油炸了。油炸既可以杀死可能存在的寄生虫,而且味道会更加鲜美。水生昆虫淡水中会有水甲虫、蜉蝣、石虫、球虫及其他一些水生昆虫的成幼虫生活,可以收集食用。用一衬衫或其他较能透水的衣物立入水中作“网”,如有必要可用木棍支撑。从水的上游开始搅动,这会使水流带起水底的浮游昆虫向下游的“网”上奔去。如果你不想下水,可以用棍棒搅动水面,也会有收获。最好将从水中收集到的昆虫彻底沸煮,以免去水源曾受到寄生虫之类污染所带来的危害。3、6蜗牛蠕虫类蜗牛、蛞蝓、蠕虫以及体型类似的软体小生物也不应该受到忽视。许多美食家把蜗牛肉称作佳肴,大多数人愿意吃水生软体动物,例如*#、蚌、章鱼等。蠕虫肉似乎有点令人讨厌——但是你可能看到鸟类是如何喜欢这类美食的吧。只有鲜活的水陆生蜗牛以及其他种软体动物才值得捕捉收集。但是有几类软体动物本身具有毒性,会给食用者带来危险。另有些种尽管自身原本无毒,体内可能也累集了许多对食用者有害的毒素。所以食用前需要将毒素清除干净。蜗牛类生活在淡水、咸水甚至于荒漠地带。在非洲有长达20厘米的巨型蜗牛。蜗牛体内富含营养蛋白和矿物质。避免采集那些外壳色彩艳丽的种类——它们可能会有毒。海蜗牛,尤其是在热带水域,喜欢玩些花样,如果不能确保安全,就别去碰它们。例如,太平洋及菲律宾海域中生活着一种锥贝,具有能分泌剧毒液的毒刺。有些种甚至能够置人于死地。活着的蜗牛被饿上几天,或者仅喂食一些无毒绿叶,可以将体内的毒素排泄干净。在沸煮之前将蜗牛放入盐水中可以促使其吐净内脏中的脏物,沸煮10分钟,加一些药草作辅料,肉味会更加鲜美。假如壳口没有张开,冬眠的蜗牛也能食用。蛞蝓蛞蝓无壳,外形类似蜗牛。捕捉及烹煮方法也与蜗牛类似。蠕虫类富含高比例的营养蛋白成分,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也很易于收集。食用前先饿上它们几天,或挤榨蠕虫身体以排出它们体内的废物。可以晒干或风干——一种方法是将它们晾在晒烫的岩石上晒干揉成粉。若必需,食用时可混入一些其他食物,这样也许更易于被食用者接受。晾干后也可以保存一段日子。3、7危险性疾病传染源蚊子、扁虫和另一些昆虫携带有大量病原菌,食物或水中会有许多寄生虫或者它们的卵。大量的水传染疾病甚至比动物的攻击更可怕。

对付危险的策略直接被动物攻击的几率可能还是较少的,但与大型猛兽相遇还是比较危险。避开它们。其实相遇之时,它们也会同样感到吃惊。必须很好地自我控制,否则你可能会无意中唤醒动物的攻击意识。与猛兽突然间正面相遇——你很可能会倒吸一口冷气。但记住,要缓缓后撤,口中念念有词。多数情况下猛兽也会同样后退的。不要突然间移动,记住动物能感觉到你心存的恐惧——许多忘记这一点的猎手因此葬送了生命。竭尽全力保持平静。许多接受挑战的猛兽是由于你堵住了它的退路,那么就主动让开吧。如果猛兽成心要和你过意不去,而你又没被吓傻,逃跑时选择“之”字形路线——猛兽攻击时取直线,它们的视野也狭窄得可怜。经验丰富的肉食性猛兽,如狮子和老虎,对于运动中的物体有着极敏感的视觉,尽管它们对色彩的分辨能力很差,而且难以分清静止不动的物体。如果你没被发现,那还不如乘机潜伏不动。大叫和夸张的骚动可能会吓跑肉食性动物。朝大树跑去是很好的选择——但如果动物追到面前,你可能会在被逼无奈之时爬上树冠,而且不得不呆上一段时间。别碰巧选中多刺的树木。惊慌失措可能会使你受到更大的伤害,那可就极其痛苦了。第四节陷阱及其布置对付大多数野生小型动物,设置陷阱比追逐狩猎要有效得多。即便猎枪已瞄上一只小动物,可是由于体型过小,很难一击便中。布置陷阱反而更容易一些,同时可省出时间搜寻其他食物。人们设计了许多复杂的陷阱,真可谓煞费苦心。这些陷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构建。对于求生者,需要的是相对容易记牢和构建的简单实用型陷阱。但是,由于每种动物都有各自独特的习性,许多有针对性的独特陷阱类型还得掌握。如果某种陷阱不适用,再试试其他的——这是一个不断从失败和错误中获取新经验的过程。

求生者必须超越博爱主义而优先考虑自身保命。不幸的是,某些很简便的陷阱就会给动物带来相当大的磨难。某类为捕获特定类型动物而设置的快速致死型陷阱,比如勒死型,要是碰巧套住了其他种类动物的翼或肢腿,可能会使它们痛苦好几个小时。定时查看是必须的,否则会无端延长猎物的痛苦,也增加了被其他肉食性动物偷食的可能。也有可能猎物在经过长时间痛苦的挣扎尝试后重新获得自由——动物本能地咬断一翼或肢,或用其他自我伤残法成功地逃离陷阱。仔细研究动物身体特征及生活习性可以使你避免许多错误。诱饵和设置位点的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要不断尝试,要耐心等待,给陷阱以时间。猎物初次遇到新鲜事物会很狐疑,慢慢便会逐渐接受——这时也就更容易上当了。即便是在行走途中,设置一些简便的过夜陷阱也可能会有收获。如果准备在某地露营较长时间,那么就可以很好地策划和设置了。陷阱设置得越是适当,数量越多,成功的几率也越高。尽可能设置大范围且能控制的陷阱线,早晚各检查一次,收集猎物后重新布置好。必要时要加以修复,重复不起作用的可以移往别处。为了提高效率,设置陷阱时必须考虑有足够的反应灵敏性,使得“弹无虚发”。一次成功可能是好几次失败的结果——没必要因此而失望。如果陷阱虽没被触动,诱饵却已不见,这可能是由于诱饵没放准位置,或者是由于触动机制不灵,重新设置时这两方面都应考虑。在进行规律性查看过程中,你可以同时巡查该地区,留意各种蛛丝马迹,扩充或修正已有的有关周围环境的知识。同时也可搜集植物及其他有用资源,使以后采集时心理有所准备。诱饵会有助于引诱猎物,在求生环境下食物可能已很短缺,但考虑到会有猎物上钩,小小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它会带来更丰厚的回报。4、1地点选择查找猎物的踪迹,奔跑时留下的足印可能是它们从巢穴至饮水或进食处经过的路线。沿着这条路线找到任何自然形成的隘道——动物必须经过的位置——设置落石阱。猎物穿过障碍物之下的通道,也是布置陷阱的好地方。陷阱设置别太靠近猎物的巢穴,这里常是它们静伏聆听及嗅探气息之地,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引起狐疑,从而静伏不动,或改变行走路线。也不要把陷阱设置在动物饮水之处,这里它也会很警觉,稍有异常就会引起注意。如果将陷阱设置在动物自然通过之地,也许它们会避开并改变行动路线。但在惊慌失措时,动物会慌不择路,本能地选择最短的捷径逃跑,这常是那些很明显也很粗劣的陷阱也能时常成功的原因。受到惊吓的兔子很容易就会落入陷阱。4、2陷阱的设置设置简单的陷阱需要绳子或金属线。金属线可以很容易保持绳索的张开状态。救生马口铁罐上的金属线就足够理想了。更复杂的装备也不过增添一把利刃而已——用来加工必需的木块。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木材要选择弹性强而且坚韧耐用的。不要选择枯死树木。榛木易于弯曲,富有弹性且很有力量,是很理想的首选材料。4、3陷阱的类型陷阱设计师们会列出以下材料:轧刀,扼绳,吊架,缠网,落石,圈套等。利用弹性幼树设计的吊架可以把上当猎物吊在空中。幼树越高,承受力越强,就越有效。有些陷阱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设置规则设置陷阱时,请遵循以下规则:1、不要破坏原来的环境、不要踩踏猎物留下的足迹。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应在远离动物行走路线的地方完成。尽可能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2、隐蔽你的踪迹。构建和处理陷阱时别在周围留下明显的人的痕迹——诸如足印等,如果有条件,最好带上手套,以免留下汗迹和气味。利用榛木布置陷阱,而不要选择与背景反差大、有特殊气味的松木。每种树木都有特定的气味,猎物对之会很敏感——动物的嗅觉通常比人要灵敏许多。尽管动物怕火,但它们一般熟悉烟味,将绳套在篝火上熏一下会掩盖人的气味。3、巧妙伪装。用泥巴掩好木桩的横截面。放在地表的绳索要加以掩饰,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