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鹤鸣英雄传
4239100000002

第2章 义举招横祸

元代时,元统治者对道教十分尊崇,当成吉思汗还在率军西征时,就迫不及待地遣使臣前去登州宣召当时的全真教掌门邱处机。长春真人邱处机接到成吉思汗的召命后,万里跋涉,率领弟子赴召觐见,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为其统一天下献策,从而受到殊宠,为全真道在元代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灭南宋以后,元朝廷的重点转为争取和利用南宋统治区内最有影响的天师道。这种前后重点的不同,是从建立和巩固其统治出发的,而道教在元代统治者的崇奉下也顺势获得很大发展。在元统一全国之后,其他力量较为薄弱的各派道教则逐渐分别与天师道和全真道相融合,符箓各派融入天师道之后统称为正一派,从而形成正一道与全真道两大派别,在明以后继续流传。

明代道教可划分为前后两段,即以明世宗为界。世宗之前,道教尚能得到统治者扶持,在上层社会有一定地位,特别是在明世宗时受到尊崇,道教主要是正一道曾一度兴盛。世宗之后,道教与统治者的关系日渐疏远,社会地位下沉,加之自身不能作调适更新等原因,道教在组织规模、教理教义等方面走向衰微。

明末崇祯时,在偏远的川西邛州,天台山仍是香火兴盛,附近农户两丁便有其一上山出家,而当时,天台道派作为正一道的一支脉却已逐渐衰落。因连年战乱和道教清修之难,佛教普渡众生的口号更能使得民众信服,道教因此没落,成为明日黄花,而佛教却在天台日益繁华起来,宫观被拆,修成了规模宏大的寺院,石刻塔台林立。这一切乃是官房衙门所为,官房见民众大都转信佛教,便顺水推舟,将原属道家的地盘判给佛门所有。道教弟子虽愤愤不平,但迫于官房压力,只得作罢。

崇祯年间,有邛州富商黄德元笃信道教,将其年幼的小儿子送到天台山崇真观,随张大楷张真人学道,如今已十载。当年才满六岁的黄小缃被送到崇真观学道,张真人见这小孩长得眉目清秀,伶牙俐齿,甚是喜爱,当即破例收其为徒,作为关门弟子。

而今道教衰败,宫观破旧,只剩崇真观一座孤立。教中弟子已不足五百人,新入教的弟子大多改易门户。但张真人仍未动摇振兴道派,弘扬道法的信念。

此时的天台佛门已非清净之地,尤其是华晏寺倚势专扈,毫无清规戒律可言。主持方丈悟通和尚率弟子强征民众香火钱,欺压弱小,胡作非为,俨然一副山大王的派头。但迫于其势可遮天,人们敢怒不敢言。该寺僧众又对道教弟子欺凌侮辱,抓住后便强行剃度,逼其入佛门。近年来势力得到空前膨胀,成为天台佛家之首。

这种情形下,道家人士出门办事只得装扮成当地农户或樵夫,掩人耳目。幸得黄老爷扶持,天台道派才得以维持,张真人因此对小缃尤加宠爱,时常将他带在身边。

山峦之上,一座高大雄伟的道观坐落其间,繁茂绿荫掩映,规模十分气派。道观屋顶上杂草丛生,偶有鸟雀栖息,门外两旁古松夹道,门口匾额上横书“崇真观”三字,是南宋著名学者魏了翁所题,却略显破旧。道观内与一般道家设施稍有不同,别的道观正殿上大多供奉的是三清,而崇真观供奉的却是张远霄张天师,名曰“紫清殿”。原来传说张挟仙乃是玉帝侄儿,所以天台道教便以他为尊。

张仙高大的神像端坐在正殿之中,下方信众在焚香叩拜,大殿内香火袅绕,人们络绎不绝,脸上满是虔诚与希冀。

崇真观占地很大,外面喧闹,远远朝里走去,却清净异常。有一位老道长正在内堂打坐清修,只见他长得仙风道骨,著蓝灰金线道袍,须发皆已银白发亮,却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气息平和,如丝如缕,可见内功深厚,此人便是张大楷张真人。

“师祖,师祖,不好啦!”一少年道徒急匆匆跑入紫清殿中,左臂似受重创,血流不止。受伤的道徒凄楚地喊道:“快、快去,庞师叔他、他出事了!”观内弟子从各处闻声而至。张真人内功深厚,耳力过人,他如疾风一般快步走出内堂来到大殿,上前替那徒儿点穴止血,关切地问道:“快说,你庞师叔出什么事了?”

“师叔他、他……”那道徒又昏厥过去。张真人让门下出外探知情况,又吩咐众弟子将受伤的道徒抬到内室,为其疗伤。天台山本盛产药材,张真人为那道徒敷上特制的伤药,又喂其服下天台大还丹,紧接着用真气为他疗伤。少时,那徒儿面容渐有了血色,苏醒过来,他含泪诉说起事情的经过:

一大清早,他缠住庞师叔要随他下山募化,庞道人拗不过他,只得同意。庞道人生性孤僻,平生未收一名弟子,出门在外也时常独来独往。那徒儿换了衣着,庞道人却秉直得很,下山也是一身道袍,从不着便装。

路经小雷音寺的街市,见一大和尚在调戏一名村妇,庞道人怒不可遏,忙上前呵止。突然间十几个和尚围了上来,个个手持刀棍,气势汹汹,叫嚣着要拿下管闲事的臭道士。但惜师叔俩又未曾带兵刃。只见那大和尚恼羞成怒,提着禅杖冲将过来,意直取庞道人性命。

庞道人也非等闲之辈,探身从地上抄起一颗石子,用本门的挟仙指弹出,这挟仙指法非同一般,乃天台道派祖师爷所创,虽不及少林弹指神通精妙,但力道十足。那贼秃也有几分本事,挥杖格挡,却恰恰反弹在自己的胯下,顿时血流如注,在地上疼得死去活来。

这一刻怎料大事不妙,和尚们全冲杀过来,庞道人鹤翼展开,极力掩护师侄。突然一个杀千刀的贼和尚掏出藏在怀里的一包石灰粉,阴毒地朝庞道人面门撒去,庞道人躲闪不及,被害了双眼。

“我本想掩护师叔离开,无奈双拳难敌四手,他们人数太多了,一个贼秃挥刀向我砍来,师叔闻声用臂为我护挡。血,一阵热血,师叔他老人家硬生生被砍去一只手臂!他将我往外面一推,我才得以突出重围。混战中师叔用石子御敌护身,几个短命和尚皆中命门。可那些贼僧众乘势围攻乱砍,师叔他老人家……呜呜呜——”

想不到庞道人路遇不平事行侠义之举,却落得个悲惨的下场,死于非命,可惜遭逢这样的无妄之祸。此刻,众弟子已是泣不成声。

张真人一闭眼,悲怆万分。良久,他长叹一声,吩咐门下弟子道:“此事只得罢了,众弟子万不可寻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彼多行不义,终将作茧自缚。且我道派衰败如此,怎能与之抗衡,休要再生事端,如有违者,为师必逐其出师门,唉……”

“师父此言差矣,近年来佛门仗着人多势众,飞扬跋扈,为祸乡里,庞师兄本是路见不平,何错过之有?此等淫僧人人得而诛之。理应为庞师兄讨个公道,以慰泉下。”一年少道徒回应道。只见此人身着蚕纱青衫,脚穿绫罗五行鞋,长得玉面朱唇,乖稚中透着浩然正气,一见便是一位少年侠客,这便是张真人收的年幼弟子黄小缃。

张真人拂袖道:“徒儿休要再提寻仇的事了。”又吩咐门下将庞道人的尸首取回好生安葬。说罢,径自回房去了。

庞道人已被和尚们弃尸荒野,好容易找着抬回来,已是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众道士又痛苦了一场,忙开始张罗法事,又在后山找了一块地,准备择日下葬。

黄小缃心中愤愤不平,本是那佛门中人仗势欺人,可怜庞师兄惨死于刀棍之下。正是他天资聪颖,稍一思索,便有一计。他悄悄将师侄众人召集到跟前一说,众人皆称妙计,大家商议妥当,分头行事。黄小缃快步到山下寻一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