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从扶风离开后,玄宗在凤仪宫一夜未曾合眼。第二天,天刚露出曙光,他就下令全军将士迅速赶路,第三天中午一行人来到了马嵬驿。
玄宗下马走入马嵬驿,看到佛堂前的那棵梨树在风中摇摆着,又想起了贵妃自尽的情景,心中的痛苦之情如喷泉般涌出。高力士走上前对皇上说:“奴婢奉旨铸造娘娘新坟,已经竣工。请皇上亲自启墓。”
玄宗随着高力士来到了马嵬驿后院中的一颗白杨树下,高力士指着这棵杨树对皇上说:“皇上,这里就是埋葬娘娘的地方。”
坟墓之上蔓草丛生、荒芜杂乱,玄宗心中越发凄凉,哭泣着说:“爱妃,爱妃,寡人心里好难受呀!爱妃,爱妃,叫你一声,你的魂魄还在吗?”
周围的人也都落下了眼泪,高力士忍住悲伤,对皇上奏道:“皇上,女工们都到齐了,可以启墓了。”
玄宗传旨所有将士回避,高力士带领女工小心挖掘坟墓。这些女工已经操练了一天一夜,动作娴熟高超。半柱香的工夫,已经将坟墓掘开三尺见方,坟墓之中除了一个香囊空空无一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万分惊奇。女工们捡起香囊交给了高力士,高力士捧着香囊大哭说:“我的娘娘啊!”然后下令让所有的女工退到别处。
他拿着香囊对皇上说:“启奏皇上,坟墓已经挖开,可是里面除了这个香囊再也没有别的东西,就连裹娘娘的锦褥和殉葬的金钗也不翼而飞了。”
玄宗接过锦囊,泪水汪汪,哽咽着说:“这个锦囊是爱妃当年生日,在长生殿跳霓裳时,朕赐给她的。可是爱妃呀,你现在在哪里呀?为什么连锦褥和金钗也不见了影踪?朕心中都是疑问,可是谁来解答呀?
土地神,你们出来,告诉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玄宗拿着香囊怔了一会,问道:“高力士,你不会是记错地方了吧。”
高力士回话说:“奴婢当日曾削去白杨的半边,并题字作为记号,不会记错的。”
高宗又问:“会不会是让别人挖走了呢?”
高力士想了想回答:“如果别人盗走娘娘的玉体,为什么要留下香囊呢?”
玄宗无力地摇摇头,他也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高力士忽然想起古时的传说,就安慰玄宗说:“奴婢听说神仙去世之后是会尸解的。
娘娘尸解成仙也是有可能的,就像桥山陵寝中,只是埋着皇帝的衣冠。
这个香囊是娘娘临终前佩戴在身上的,把它葬入新坟墓之中和娘娘的玉体埋入坟墓之中是一样的。”
玄宗点头道:“说得有理,你将这个香囊用锦绣包裹,放入玉匣子中,以礼安葬。”高力士跪下接过香囊,用锦绣裹着放入玉匣子中,接着又让女工将香囊放入了坟墓之中,一切安排妥当,女工们把坟墓封起来立上新碑,然后每人领了一份赏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众位女工离开之后,王老太太扛着铁锹来到了高力士面前下跪说:
“民妇参见高公公。”
高力士瞟了她一眼说:“你这老婆子领了赏钱怎么还不离开?”
王老太太说:“高公公,老妇人先前在马嵬坡捡到了娘娘生前穿过的一只锦袜,特来献给皇上。”说着把锦袜呈给了高公公。
高公公接过锦袜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启奏皇上。”
高力士叩见皇上,然后将袜子呈给了玄宗,玄宗拿着袜子仔细观看,大哭说:“唉,果然是爱妃的锦袜,上面芳香未散,莲印犹存。”说着痛哭起来,然后又说:“还记得当年爱妃在翠盘之上,瘦尖尖的脚上穿着红舞鞋翩翩起舞,今日却只剩下这只袜子了。唉,高力士,赏她五千贯钱,让她在这里看守娘娘的坟墓。”
“遵旨。”高力士出去向王老太太传旨,王老太太不仅领了赏钱,还得了一份美差,心理美滋滋的,哼着小曲回家了。
正当玄宗拿着娘娘的锦袜暗自伤心之际,有一位士兵进来叩见皇上说:“启奏太上皇,郭元帅在门外恭候。”玄宗收起心中的愁闷,强打精神说:“宣郭子仪觐见。”
郭子仪带领仪仗队叩见玄宗道:“臣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奉皇上的圣旨,带领仪仗队,恭迎太上皇圣驾。”
玄宗上前一步,扶起郭子仪说:“郭元帅你铲除了贼军,收复了长安,修建宗庙,重造社稷,功在千秋后代。”
郭子仪拱手道:“臣没能及时破贼,愧为元帅,不受皇上责罚已经感激,有什么功劳呀。”
玄宗说:“唉,郭将军不要这样说。出发吧。”
仪仗队簇拥着玄宗的銮舆,返回皇都,老老少少的百姓,听说太上皇回城都高声欢呼,整个长安,笼罩着喜悦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