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被皇上任命为灵武太守之后,日夜练兵,以防不测。以前在长安城中郭子仪曾经见过安禄山,觉得安禄山这人面有反相,心里包藏着不轨之心,没有想到皇上又命令他镇守范阳,这分明是放虎归山。
这几日,郭子仪听人回报,安禄山在范阳把汉将都换成了番将,这一下范阳的军队都成了安禄山的心腹。郭子仪更加担忧,于是派遣军中的优秀士兵前往范阳打探,等他们回来就知道安禄山究竟要干什么了。
郭子仪派出的探子,两脚像流星一样迅速、闪电一般快捷,到范阳仔细打听军情。然后迅速离开燕山回到灵武。探子进入军营,看到太守下跪说:“叩见太守。”
郭子仪惊奇地问:“这么快就回来了。”
探子说:“我肩上挑着令字小红旗,不分昼夜奔跑,像风一样快,在边关探听到一些军情,立即回来回报太守。”
郭子仪吩咐手下把门关上。对探子说:“探子,你在范阳打探到安禄山的军情怎样,兵势怎样?”
探子小声回答说:“我到了范阳看到安禄山的军队,密匝匝如铜墙铁壁,刀枪明晃晃似寒冬雪。他一声令下如排山倒海震慑神鬼。眼里哪还有大唐天子呀!”
郭子仪沉默一会,再问探子:“安禄山最近在边关有什么风吹草动吗?”
“他把汉将统统撤掉,更换成番将,各路将领都成了他的爪牙。他每天带领士兵在沙场狩猎,炫耀兵威。”
“还有其他的举动吗?”
“安禄山竟然暗自勾结少数民族,还私下召集亡命之徒。”郭子仪惊奇地说:“竟然有这种事情,难道朝廷之中就没有人举报他吗?”
探子说:“听说一个月之前,京城之中有人告安禄山造反,皇上暗中派遣一名使者到范阳观察安禄山的动静。安禄山对使者恭敬有礼,装作一副痴呆相掩盖自己的恶性,然后又用金钱贿赂使者,使者被他骗得晕头转向,回到朝中竟说安禄山的好话。因此皇上对他深信不疑,反而把状告安禄山的人送到安禄山的军前任由安禄山治罪。这样更让他横行霸道,任意妄为了,还有谁敢再去状告他呀?”
郭子仪忧心忡忡地说:“皇上如此这样,实在不应该呀。”
“前天杨丞相又参了安禄山一本,说安禄山造反的迹象路人皆知,请皇上尽快诛杀他。那安禄山见了杨丞相的本子,心中忐忑不安。谁知皇上却说安禄山诚实可靠,丞相你不要有疑心了。安禄山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就呵呵大笑起来,骂杨丞相你这奸臣能奈我何,然后咬牙切齿地发誓,要为皇上清除奸相。”
郭子仪说:“他要清除皇上身边的奸相,这不是反是什么呢?杨丞相这本我们怎么没有见到呀?”
“杨丞相的本子是密本,本来不对外宣布。只因为杨丞相要激安禄山造反,特意抄了一份送给安禄山的。”
郭子仪大怒道:“呸,国家外有逆贼,内有奸相,真叫人心寒呀。”
探子接着说:“手下还打听到安禄山最近给皇上献马,更是诡秘。
安禄山派遣何千年给皇上上表,向朝中献马三千匹,每匹有二人护送,并由二十二名蕃将押送,此外还有押送货物的士兵共计一万五千人。”
郭子仪说:“边臣献马,原本是没有什么稀奇的事情。可是安禄山却派如此多的将士护送,可见其居心叵测呀!一万多将士一起到长安,这和攻城掠地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皇上准了安禄山的奏请,那么长安就危险了。”
探子说:“这本子才被送入朝中,还没有领旨。只是这个安禄山他分明是欺负皇上呀。巧布机关,暗藏祸心。献马的计策即使通不过,他也不会善罢甘休的。太守呀,我们应该尽快准备呀。”
郭子仪听了探子的回报,心里清楚。于是赏给探子一坛酒、一匹羊、五十两银子,并免去了他一个月的差役。探子走了之后,郭子仪急忙传令众将士,明天全军上下到校场操练,并准备酒席犒劳士兵,随时准备和安禄山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