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4155200000025

第25章 一生功过谁人知(4)

平台召对时,袁崇焕的辽事方略较此前有明显变化,增添了“和”,所谓“和为旁著”。他就任之后,便与皇太极“再续前缘”,又谈起了和平。崇祯二年(1629),袁崇焕与皇太极总共通信10封,其中皇太极来信6函,袁崇焕去书4札。内容全都堂堂正正,可以摆上桌面。袁崇焕首次复信时,对皇太极提出的印信之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当然也是明朝的官方立场:未降封号,不能妄行;第二封复信指出,辽东原为明朝土地,且有汉人坟墓,后金不应占有;第三封复信解释:“使者来时,因在海上航行,而让其久居。”当时他正在处理毛文龙;第四封复信表示,战争长达十年,彼此都缺乏信任,不可能骤然停止。这不是数人所能为、数语所能定的。

按照道理,在袁崇焕的位置上,与后金和谈原无不可。崇祯要的是解决辽东的结果,路径选择在于袁崇焕。假如和议可成,不费刀枪,更是奇功一件。问题在于,他与后金和谈,并未奏报皇帝知道,只跟内阁和兵部透过口风,而钱龙锡和兵部尚书王洽则从未答应。

袁崇焕就是“明决”如此。自从进入兵部,他多次冒险,而每次冒险的结果都是成功,这不禁让他的胆量和主意以几何级数增加;是否“轻进”,是否“多事”,全在结果。成则王侯败则贼。

他的和议,确切地说是所谓的“抚”,不仅仅针对后金,还有喀喇沁蒙古。追根究源,皇太极之所以能够兵薄北京,原因其实在于明成祖朱棣。他夺取江山时,当时最精锐的蒙古骑兵助战有功,因此后来下令大宁卫内撤,将滦河与辽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全部赐给漠北蒙古、所谓“兀良哈”,设立朵颜、泰宁、福余这三个“羁縻卫”。然而他们并不接受明朝的“羁縻”,反倒经常引狼入室,带领敌人越境攻击大明。

从公元1580年起直到十七世纪中期,是著名的小冰河期,基本对应着万历、天启和崇祯三朝。太阳黑子消失长达七十年之久,宇宙射线的流量显著降低,同时气候变冷。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导致明朝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又齐鲁。万历、崇祯年间,旱灾越发频繁。陕西民变之所以能成气候,根源就在于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县官依旧逼租。

崇祯元年到二年的旱灾,波及东北地区。束不的,也就是喀喇沁蒙古与后金全部遭灾。明朝疆域广阔,北方遭灾,南方有粮,蒙古与后金却无此便利。因此他们赖以生存的口粮,就成了问题。

此时袁崇焕却突然在高台堡开通米市,买他们的布帛,卖给他们粮食。而在此之前,他们已经与后金结盟。皇太极对他们的要求是,遵守后金制度,一旦对明朝用兵,他们必须从征。这些情报,袁崇焕即便没有确切证据,至少也应该有所耳闻。可尽管如此,他还是开了米市。他的判断是,此时正是拉拢喀喇沁(明朝称哈剌慎)蒙古的好时机。他们离蓟州很近,如果彻底倒向后金,京师将直接受到威胁。

崇祯闻听很是震惊,口气严厉地质问袁崇焕和总督俞安性;袁崇焕毫不慌张,头头是道地应对道,经过认真调查,他们只是“依奴自固”,同时已经告诫他们“无与奴通”,而蒙古各部落都保证:“宁愿以妻子为质,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

此时的崇祯,对袁崇焕依然信任,见他如此表态,口气略微和缓,但在根本问题上依然没后退,要求对于臣服的属夷,可以助其度过饥荒,但只能“计口量许换米”,有多少人,换多少粮,坚决不能多给,以免流入敌手,否则就以通夷论罪;可向来有主意的袁崇焕,对皇帝的命令并未引起重视,不但卖粮,而且数量巨大,以至于用光了储备。束不的的总人口“不满万”,他们肯定用不了这么多;这些粮食去了哪里,不难想象。

潜越蓟西

可事实证明,喀喇沁蒙古不但“通奴”,甚至还充当进军向导,原因正是他们曾经受过抚赏,因此熟悉路径。对于袁崇焕而言,这简直就是个黑色幽默。朱棣大概做梦也想不到,他处心积虑安排的“看家狗”,最终竟然开门揖盗。

清人张廷玉主持修的《明史》,将后金军队大举远征跟毛文龙之死联系起来,说是“文龙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这是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二十七的事情。

对敌军的动向,袁崇焕并非毫无察觉,早在九月就曾派兵增援蓟州,但被顺天巡抚王元雅退回;这个狼来了的故事,让蓟州的防御更加松懈。

兵部尚书王洽已经跟袁崇焕商定紧急处置预案,一旦遭遇攻击,即令祖大寿与赵率教回师驰援,“伏兵邀击”。因此袁崇焕接到警报,不等圣旨便按照预案,先令赵率教统军四千前往增援。十月二十八,赵率教出发,疾驰三昼夜,赶路三百五十里,经过三屯到达遵化,人困马乏时遭遇埋伏,赵率教战死。十一月初三,遵化陷落。

十一月初五,袁崇焕离开山海关一路向西,初六到达永平,初七在榛子镇接到圣旨,奉命节度所有勤王部队,可以“相机进止,惟卿便宜”。

三天之后,也就是十一月初十,袁崇焕到达重镇蓟州。这是徐达修筑的长城防线的一部分,后来戚继光又经营多年,是重要的战略节点,易守难攻。大兵压境,崇祯不敢有消灭敌军的奢望,只要能挡住其铁蹄,便心满意足。他这样要求蓟辽总督刘策:“以匹马不入为功,若纵入内地,以失机论”。袁崇焕对此十分清楚,因此部署停当后,随即上奏朝廷,信誓旦旦,“必不令越蓟西一步”。

十一日、十二日没有战报,这短暂的平静令崇祯十分不安,因此吩咐内阁:“连日不见动静,恐别有深谋。崇焕既屯蓟门,倘西绕密西、潮河、古北等处,东袭永平、关宁及其他空虚间道,捷要隘口宜周防。卿等即传于崇焕,远行侦察,预为筹交。若得准确情形,速行具奏”。

崇祯的顾虑,可以看出当时明朝的被动。而消极防御只是防不胜防。不过此时已经无暇争论方略,袁崇焕对此已有考虑。本来蓟辽总督刘策、昌平总兵尤世威、宣府总兵侯世禄已经先后赶来增援,大军齐集蓟州周围,袁崇焕担心后金分路进攻,便令刘策返回密云,尤世威返回昌平守卫皇陵,侯世禄先退居三河,后来又退到通州,其余要害也分兵防守。

袁崇焕在蓟州忙,崇祯在京师忙。军情紧急,病退的孙承宗又被紧急启用,以原官兼兵部尚书驻守通州。对于袁崇焕的部署,孙承宗有不同看法。他说:“臣闻袁崇焕驻蓟州,满桂驻顺义,侯世禄驻三河,此为得策。又闻尤世威回昌平,世禄驻通州,似未合宜。”崇祯问道:“卿欲守三河,何意?”孙承宗说:“守三河可以沮西奔,遏南下。”

崇祯看来对此颇为赞赏,但并未传令袁崇焕更改部署。直到此时,他对袁崇焕依然信任有加,不遥加干预。他嘱咐孙承宗不必赶往通州,而是“总督京城内外守御事务,仍参帷幄”。下令立即为他铸造关防印信。孙承宗从皇宫出来已是深夜,“漏下二十刻矣”。他来不及休息,立即“周阅都城,五鼓而毕,复出阅重城”。

关防印信的余温未息,次日夜半,宫内忽然传旨,又令孙承宗火速赶往通州。孙承宗立即带领二十七名随从出东便门,快马加鞭一路向东。他跑得太快,敌情又重,半路上竟然有三个随从逃亡。

崇祯为何如此朝令夕改?是他确实像传说中那样“专断多疑”吗?当然不是。而是军情实在紧急:敌军已经逼近通州!

敌情刚到蓟州,怎么突然出现在通州?后金大军难道插有翅膀?

周文郁是袁崇焕身边的旗鼓官,当时的经过,他在《辽师入卫纪事》中有详细记载。按照他的说法,后金十一月十一日从遵化兵发蓟州,十二日明军在蓟州以东的马伸桥遭遇后金哨探,“大败之,斩获酋长,军声大振”,次日清晨接到探马报告,后金主力越过马伸桥以东的石门驿,袁崇焕随即下令:

“马步兵尽出城外列营。营甫定,有奴骑二百余,分四队扎我军之东南,相持两时,并不见贼大兵。公令我发炮,贼闻炮即将四队排为一字,忽退去。竟日无一骑复至,使我欲战而无可战。”

皇太极仅用两百多名骑兵,便成功牵制袁崇焕的主力整整一天。当时后金的大军何在,史料无载。但据《满文老档》的说法,十三日晚,他们已经神奇地越过蓟州,在五里外扎营:“乃过蓟州五里外驻营”;蓟州的城防是对外的,也就是说,防御设施均朝向东,面对长城一线,背后完全作为依托;后金既然已经越过蓟州,在五里外扎营,那么这座雄关已经失去意义,威胁大小的绝对值,只有袁崇焕手下的关宁军。

此时兵部尚书王洽已经下狱。袁崇焕命运的大局已定。

皇太极如何越过的蓟州,史料中查不到任何细节,周文郁只有简单的四个字:潜越蓟西;袁崇焕大军在蓟州,既没有与敌军苦战,又没有为朝廷争取到时间,一天之内皇太极就越过徐达和戚继光苦心经营的防线,十四日到达三河,十五日到达通州,十六日赶到顺义,攻击宣大军,十七日到达京郊牧马场。通州离北京不过四十里,后金军队到达时,明军竟然没有哨探。兵部对此的解释是“止闻在蓟、不闻在通”,从未听说敌军已到通州;战局恶化如此之快,崇祯皇帝岂能不急?所以孙承宗的任务,一会儿是京师,一会儿又是通州。

《满文老档》记载,后金曾经派人到蓟州劝降:“十三日,大军至蓟州,获一生员,令持书往谕驻城道员、军官及庶民降。”若此说成立,袁崇焕应该知道皇太极的到来;即便记载有误,或者信未送到,当此危急关头,数万敌军从眼皮子底下过去,明军难道连起码的侦查都没有吗?或者说,侦察能力连五里都达不到?蓟州周围全是崇山峻岭,西南方向又有沽河蜿蜒而过,地势之险要可以想见,否则也不会成为徐达和戚继光选择的防御节点,而此时后金竟然能不战而过,实在是咄咄怪事。要知道他们以骑兵为主,不像步兵,还能像三国时邓艾取蜀那样奇袭阴平,手攀脚蹬,翻山越岭;即便有此能力,皇太极全军敢于越过蓟州的关宁大军直奔北京,也违反军事常识,实在太过冒险。前有坚城,后有雄兵,此时主力出击打穿插,即便古之名将,也得仔细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