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4079100000020

第20章 附录辛亥革命大事记(1894年11月—1912年9月)(2)

5月10日(四月十二日),湖北文学社召开代表会议,决定在武昌小朝街八十五号设立起义领导机关。次日,与共进会代表筹商合作,共同起义。

5月18日(四月二十日),清政府任命端方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

5月20日(四月二十二日),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款六百万英镑,以路权相交换。

5—7月,湘、鄂、川、粤四省绅商学界和工农群众,相继集会、游行、罢课、罢市,呼吁保路,反对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保路运动迅速兴起。

6月17日(五月二十一日),四川谘议局铁路公司股东会在成都发起组织保路同志会,推立宪党人蒲殿俊、罗纶主持会事,以“拒借洋款,废约保路”为宗旨。自此,保路同志会在四川各府州县普遍建立,拥众数十万人。

8月24日(七月初一日),四川铁路公司股东会和保路同志会为反对铁路国有,在成都发动罢市、罢课,全川响应。

8月25日(七月初二日),清政府命川督赵尔丰严行弹压保路运动。9月2日,又命端方率鄂军入川查办。

9月7日(七月十五日),赵尔丰诱捕四川谘议局正、副议长蒲殿俊等人。成都立时聚众万人,齐集督署请愿,要求释放蒲、罗等人。赵竟下令开枪,数十人遭惨杀,制造了“成都血案”。

9月8日(七月十六日),四川保路同志军在各州、县相继起义,全川震动。

10月3日(八月十二日),黄兴致书同盟会中部总会,赞成在武汉起义。5日复表示不日将由香港赴汉指挥。

湖广总督瑞贗、提督兼第八镇统制张彪召开防务会议,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

10月9日(八月十八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配制炸药失慎爆炸。革命秘密机关暴露。湖北当局根据沙俄驻汉领事馆所抄获之革命党名册,在武汉三镇大肆进行搜捕,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被捕,翌晨遇害。原定起义计划因此受阻。

10月10日(八月十九日),是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熊秉坤等鸣枪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新军各标、营革命党人纷纷响应,齐集楚望台,推举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旋攻占湖广总督衙门。瑞贗、张彪弃城逃命。辛亥革命爆发,史称“武昌起义”。

10月11日(八月二十日),起义军占领武昌,攻克汉阳。

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正式成立,举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

宋教仁在沪获悉武昌起义,即电黄兴回沪,共商革命大计。

10月12日(八月二十一日),汉口光复。湖北军政府通电全国,宣告武汉三镇光复。电促黄兴、宋教仁速来湖北,并请转电孙中山从速回国,主持大计。

孙中山在美国欣悉武昌起义,决定放弃筹款计划,转赴欧洲从事外交活动,然后返国。

10月17—18日(八月二十六至二十七日),帝国主义各国驻汉领事和驻京公使,相继宣布“严守中立”。与此同时,英、德、美、日、俄、奥等国兵舰二十艘在武汉江面集结,阴谋进行武装干涉。

10月27日(九月初六日),清政府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所有派赴湖北进剿革命军的海陆各军及长江水师,均归袁氏节制调遣。

10月28日(九月初七日),黄兴自香港经上海到达武汉,指挥汉口保卫战。

袁世凯命道员刘承恩致书黎元洪,以实行立宪,赦开党禁,下诏罪己,皇族不问国政为条件,期与革命军议和。11月1日复致书提议言和。

10月30日(九月初九日),蔡锷、李根源、罗佩金等在昆明发动新军“重九起义”,激战一夜,次日攻占督署,云南光复。11月1日成立云南军政府,举协统蔡锷为都督。

清政府以摄政王载沣名义,下罪己诏,誓言维新更始,实行宪政。

袁世凯正式接受清廷委任,是日离彰德南下视师。次日抵信阳,11月1日至孝感。

蒋介石由日本返抵上海,旋奉陈其美命赴杭州运动新军。

10月31日(九月初十日),南昌新军起义,占领省城,成立江西军政府,举协统吴介璋为都督。旋于11月中旬另举彭程万、下旬复举马毓宝为都督。

11月1日(九月十一日),奕皇族内阁解散。清廷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大臣,负责组织责任内阁。同时诏令所有开赴湖北陆海各军及长江大师,仍归袁氏节制调遣。着其即速来京就任,袁电辞。

11月2日(九月十二日),北洋军陷汉口,大肆焚劫市区。

湖北军政府召开紧急会议,正式举黄兴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战时总司令。次日,黎元洪在武昌阅马厂举行“登坛拜将”仪式,亲将印信、委任状、令箭授予黄兴。

湖南军政府派兵援鄂,是日,第一、二协援军抵达武昌。

陈其美、李燮和率商团、新军起义,次日攻占江南制造局,上海光复。6日成立沪军政府,举陈其美为都督。

11月4日(九月十四日),贵阳张百麟策动陆军小学和新军宣布起义,迫贵州巡抚交出政权。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举杨荩诚为都督。

新军第六镇统制、新任山西巡抚吴禄贞(革命党人)与山西都督阎锡山计议组织燕晋联军,直取北京,推翻清廷。事泄,袁世凯派人于6日在石家庄将吴刺死,华北新军起义受挫。

11月6日(九月十六日),清政府将谋刺摄政王载沣之汪兆铭、黄复生等释放出狱。

11月7日(九月十七日),广西立宪派力劝巡抚沈秉宣布独立,改巡抚衙门为军政府、谘议局为议院、桂军为国民军,举沈秉为都督。24日,广西提督陆荣廷宣布自任都督。

11月8日(九月十八日),党人许崇智(清新军协统)在福州率新军起义,次日占领省城,闽浙总督松寿自杀,福建光复。11日组织军政府,举第十镇统制孙道仁为都督。

安徽谘议局在安庆宣布独立,举巡抚朱家宝为都督。

清资政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11月9日(九月十九日),广东谘议局于8日召开绅商会议,议决即时宣布独立。9日组织军政府,举两广总督张鸣岐、提督龙济光为正、副都督,张、龙坚拒。10日,改举革命党人胡汉民为都督。

湖北都督黎元洪通电各省,请派代表来鄂组织全国统一政府。

蔡锷通电各省,力主各省派代表集合武昌,筹设统一机关,规划国体政体。

黄兴以战时总司令名义函复袁世凯,敦劝归诚起义,倒戈反清。期“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

11月13日(九月二十三日),山东宣布“独立”,巡抚孙宝琦自封临时政府大总统。旋于24日自行宣布取消独立。

是日,袁世凯抵达北京,开始组阁。

11月14日(九月二十四日),清政府令各省派代表三、五人来京会议,以定国是。

11月15日(九月二十五日),各省军政府代表在上海集会,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筹组临时政府。旋于21日议决,承认武昌为中华民国中央军政府,以鄂督执行中央政务。

清海军“海琛”、“海容”、“海筹”等舰在九江反正,归附革命。

11月16日(九月二十六日),袁世凯责任内阁正式组成,分设十部,以梁敦彦(外务)、赵秉钧(民政)、王士珍(陆军)、萨镇冰(海军)、张謇(农工)、梁士诒(邮传)、严修(度支)、唐景崇(学务)、沈家本(司法)、达寿(理藩)为各部大臣。

孙中山自西欧电中华民国军政府,赞成推选黎元洪或袁世凯为总统。

黄兴统湘、鄂革命军八千余人,分三路渡汉水反攻汉口,失利,次日退回汉阳。

11月22日(十月初二日),重庆独立,成立蜀军政府,党人张培爵、夏之时任正、副都督。

11月23日(十月初三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沪议决:来沪代表改赴武昌筹组临时政府。次日决定各省代表指派一人留驻上海,组成通讯机关,以便联络。

11月24日(十月初四日),谭延电黎元洪,主张公推孙中山为全权大使赴各国交涉,敦促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11月26日(十月初六日),湖北入川新军在资州反正,杀署理川督、川汉铁路大臣端方。11月27日(十月初七日)成都宣告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举谘议局议长蒲殿俊为都督。至此,全国有十四省宣告起义“独立”,脱离清廷统治。

在清廷新练陆军十四镇、十八协中,参加起义或已溃散的计达七镇、十四协。

汉阳失守。黄兴主张放弃武昌,进取南京,遭否决。次日,黄兴离汉赴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