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坎坷,先苦必有后甜,先甜必有后苦。苦难不可怕,它是成功的基石,是奋斗的动力。苦难是人生旅途中一道别样的风景,是走向成功的动力。人生于纷繁的尘世,总是要与苦难握手,很少有所谓的一帆风顺。人们走着各自的路,便品味着生活所加载的那份属于个人的苦难。
1.苦难是人生的动力
微启读:
没有经过苦难考验的人,往往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人生,只有在战胜苦难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吃过苦中之苦、经历过苦难的人。所以,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大浪淘沙,百炼成金,雕琢才能让玉器更加完美。
在一般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1岁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因麻疹病又险些被死神带走;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从此身体一直很虚弱;16岁时,受别人的教唆,他开始赌博和酗酒,染上了恶习,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因生活和疾病困扰,不得不卖掉自己心爱的小提琴度日;46岁时嘴上突然长了脓疮,只好拔掉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只好由儿子领着走路;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等疾病接踵而来;55岁时他的嗓子又出了毛病,几乎不能说话;58岁时因病吐血而死。
可就是如此一个被疾病和磨难频频光顾的人,却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将苦难化作无穷的动力。7岁时他开始学琴;8岁时就写下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9岁时入一家歌剧院的管弦乐队当小提琴手;12岁就登台演出自己创作的《奏鸣曲》,并一举成功;23岁的时候,他担任宫廷乐队小提琴独奏家;40多岁后,他遍游天下,把他的音乐传遍世界。
他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意大利小提琴大师,世界超级小提琴手,被人们誉为手“小提琴之神”和“音乐之王”的帕格尼尼。
世上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之路,很少有人的人生之路是一帆风顺的,苦难经常伴随左右,成为人生的必修课。人生就是一场艰辛之旅,路途更是苦难重重,既有坎坷,也有坦途;既有荆棘,也有鲜花。但有的人就看不到这一点,更有些人不愿正视苦难。在他们看来,似乎人生本该既舒适又顺利、既安稳又平和。他们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生而不幸,他们总是哀叹无数麻烦、压力、困难与其为伴,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哲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没有经过苦难考验的人,往往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人生,只有在战胜苦难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从这一点来说,一帆风顺的道路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并不见得是件好事。而那些路途坎坷的人,每一次挫折和苦难都是对人生的一次磨炼,使之在与苦难和逆境搏斗的同时,把自己的意志、毅力、情操和信念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使他的人生总有收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痛苦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坚强,磨难会使我们的生命更精彩,厄运只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小插曲。坦然地面对磨难,正视人生的苦难,把苦难化为人生的动力,如此,才能牢牢掌握命运的主动权,才能成就更为辉煌的人生。
知识窗
小提琴:一种弦乐器,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现代小提琴的出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它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从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乐器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为人们所宠爱。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
2.磨难是上帝给人的考验
微启读:
磨难不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是上帝带给追求成功之人的考验。人生需要磨难的洗礼,一个人不经历磨炼就不能成功,没有经历过磨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法国最伟大的思想家罗曼·罗兰说:“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在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磨难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可对于强者来说,它就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1791年9月22日,这是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日子,一个男孩在这一天降生在英国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的铁匠家庭。可男孩的降临并没有给在贫困中挣扎的父亲带来多少欢乐,家里又多了一张嘴,他只得在铁匠铺更加拼命地干活。为了改变贫穷的命运,为了让一家人填饱肚子,男孩5岁的时候,父亲把全家迁到首都伦敦。可是上帝不但没有给男孩一家赐福,反而在男孩9岁那年,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为了活下去,只读了几年小学的他不得不承担起生活重担,去一家文具店当学徒。13岁的时候,男孩又转到一家书店当学徒。开始负责送报的工作,后来做图书装订工。
工作辛苦劳累,工钱又少得可怜,凄苦的学徒生活,让年少的他经受了人世间的种种磨难,但这也磨炼了他意志,让他的内心逐渐坚强起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值得庆幸的是,在书店工作期间,他有机会接触书了。于是,工作之余,他钻进书堆里,捧起书便读。慢慢地,他的知识增多了,眼界也开阔了,知道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从此,他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到一些不用花钱的学会组织那里听讲座,苦读自学,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19岁那年,他有机会聆听一个化学家的几次讲座,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把化学家的讲座精心整理成一本集子,并带着这本集子向化学家推荐自己。化学家被他的真诚好学、爱好科学研究的精神所感动,推荐他到皇家研究所任实验室助手。这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他踏上了献身科学研究的道路,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最终成为闻名于世的科学家。他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神秘联系,发明了第一个发电机和电动机,为我们打开了电力时代的大门。他就是一代科学巨匠迈克尔·法拉第。
在人生的路上,没有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就能成功。所以想追求成功的人都要经历磨难、困苦、挫折、失败……磨难不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是上帝带给追求成功之人的考验。人生需要磨难的洗礼,一个人不经历磨炼就不能成功,没有经历过磨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贤人说:“最美的珍珠,是经过沙粒长期的磨砺,才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个人经历磨难,才能积累经验,培养意志,才会更懂得热爱和珍惜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踏平坎坷成大道,走向人生的辉煌!
知识窗
罗曼·罗兰: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作品《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共称《名人传》(凭此书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3.绝路的背后是天堂
微启读:
前面是绝路,希望在转角,忘记背后,向着标杆跑,就能跑出绝路,转角处就有希望。
我们常常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劝说陷入绝境的人,来形容绝路的后边还有美景。是的,人生之路,许多看似已走到绝境时,一转弯却步入了佳境。
他是个“80后”,和许多“80后”青年一样,国家改革开放,百姓越来越富裕,没受过什么磨难,顺顺当当地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每天上班下班,压力也不大,他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买房、买车、成家,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他所在的公司受到世界大环境的冲击,突然间业务量锐减,他作为公司的新人,家里又没有什么社会背景,理所当然地被列入了第一批裁员的名单。一下子他的生活从高峰跌入低谷。
他开始一家一家地去找工作,但忙活了好一阵子,工作依然没有着落,不是人家看不上他,就是他看不上人家。手里的钱花得差不多了,他又不想找家里人要,他郁闷至极,边继续找工作,边在网上写点小东西,以此排解心中的苦闷。看到别人都能够写网络小说赚钱,他就想试试。可是,他虽然是靠网络吃饭的,却没有敲过文字,要写小说谈何容易。他坐在电脑前苦思冥想,自己能写什么小说,挖空心思地琢磨自己知道哪些故事。想起了小时候爷爷奶奶给他讲的鬼故事,儿时的记忆唤起了他心中的梦想,能不能写写那些鬼故事?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坐在家里写网络小说,换点稿酬,维持生计。
决定是做出来了,可是如何写作却让他很是头痛,他没有写作的经验,甚至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爱好,一个对文学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想吃文学这碗饭,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甚至有些天方夜谭。这个决定无疑是将自己逼上绝路。但是,他相信,没有路的地方可以走出路,逼上梁山后也可能有一个光明的前程,面对重重压力,他没有退缩。他开始读有关写作的书籍,读相类似的小说,学习人家的写作手法,准备了相关资料,拟定了写作计划,然后开始写作。
“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他的小说刚刚在网上连载,就受到网友们如潮的好评,并在文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接着,出版人、制片人、网络经纪人纷至沓来。一夜之间,他红遍了大江南北,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一次又一次地加印。这部小说叫《盗墓笔记》,他就是南派三叔徐磊。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他以15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二位。
绝路的背后,或许就是天堂。这决定于我们怎么做。人生,谁又能总是顺顺当当的呢?在挫折、绝路面前,有的人退缩了,回头了,从此一蹶不振,甚至销声匿迹了;有的人知道山穷水尽之后,必是柳暗花明,所以,拼尽全力去改变现状,终于踏平坎坷,越过险境,走出绝路,换来了成功、鲜花和掌声。
网络上有一句话:“前面是绝路,希望在转角,忘记背后,向着标杆跑。”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只要你向着标杆跑,就能跑出绝路,转角处就有希望。
知识窗
《盗墓笔记》是南派三叔所著的盗墓题材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首发于起点中文网,后出版实体书,《盗墓笔记》系列实体书共九本。其堪称近年来中国出版界的神作,长期占据国内各大图书销售排行榜榜首,获得百万读者狂热追捧,盛赞不断。南派三叔凭此作名满天下,跻身中国超级畅销书作家行列。《盗墓笔记》系列创造了出版界的一个神话,与《鬼吹灯》共同开启了中国通俗小说界的“盗墓时代”。
4.贫穷不是平庸的借口
微启读:
贫穷不是一种灾难,贫穷是一种财富。要穷不失志,穷则思变,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世界著名的励志大师安德鲁·卡内基曾说:“一个年轻人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出生于贫贱之家。”从某种意义上说,贫穷是人生的一种财富。
1811年2月,霍勒斯·格里利出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希尔斯伯勒县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家里没钱供他上学,14岁时,他就离开学校。此后,他就在家里帮助父亲放羊,为了使羊群免遭饿狼的袭击,许多个夜晚,他都只能独自陪着羊群在野地里露宿。艰难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也让他一直思考着怎样改变自己的贫困状况。于是,他边放羊边给城里的一家报纸做代理发行。每天,他穿着破烂的衣服进城取报纸时,许多人都嘲笑他,也有人好心告诉他别穿这么破旧的衣服,可是他实在没有更好的衣服可穿。
20岁时,他毅然决定到纽约去寻求发展。他把几件破破烂烂的衣服打成一个包袱,用一根木棍挑着,离开了贫穷破旧的家。为了省钱,能步行的地方他就步行,实在不能步行的地方,他就乘坐最便宜的独木舟,全部六百英里的路程,他一共只花费了不到五美元!到了纽约,他住进相当于今天地下室的一家最便宜的小旅馆,然后去找工作。他走进一幢幢大楼,一家一家地去问是否需要人手。可人家见他衣衫褴褛的惨状,都误认为是一个逃跑的学徒,或者是个流浪者,因此,没有人愿意给他工作干。
他又到大街小巷去看各类招工广告,按着广告上的地址去应聘,可是同样也没人用他。一天,他听说一家印刷公司正在招聘工人。他起了个大早,天还没亮就去那家公司的门口等着。上班时间到了,工头面对这个来自乡下,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小伙子,告诉他公司只需要排印铅字的熟练工人,他没有经验干不了。可他实在太需要这份工作了,他不想放弃这个机会,跟在工头屁股后边一个劲地磨。工头见他朴实、诚恳,动了善心,就让他先去试一试。谁知,老板知道后把工头臭骂了一顿,告诉工头,等霍勒斯干完一天的活后马上让他滚蛋。这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工头发现霍勒斯干得比其他老工人都多都好,于是去报告老板。就这样,霍勒斯在这家印刷公司留了下来,成为一名见习工。
十年之后,霍勒斯创办了《纽约人报》,成为全美国最好的周报。稍后他又创办了《小木屋》,发行数量达到了九万份,创造了当时报纸发行量的奇迹。再之后,他又创办《纽约论坛报》,经过几年的经营,《纽约论坛报》成为美国新闻史早期著名的“三大便士报”之一。霍勒斯也因此成为最为优秀的报刊编辑人士和成功的企业家。后来,霍勒斯投身政治活动,成为一位著名的政治领袖,曾参加美国总统竞选。今天,美国有多个地方、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关于他的纪念物也散布在美国各处。
贫穷是不是平庸的借口,这关键要看我们的态度,只要不甘平庸,贫穷恰好能够成为我们成功的一副催化剂。古时候,匡衡凿壁借光苦读,终于成为一代大家;范仲淹划粥断齑苦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名臣……古今中外,不甘贫穷,最终有成就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但是,也有太多的人被贫穷这个魔鬼挡住去路,究其原因,要么是因为他们一下子陷入贫穷不可自拔,要么是因为他们安于贫穷不思改变。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如霍勒斯·格里利那样的贫穷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和那些资产千万亿万的富豪们相比,我们还是穷人。面对贫穷,关键是要学会承受,学会坚韧,贫穷不是我们人生走向成功的拦路魔鬼,我们应踩在它的肩膀上,摘取它头上的皇冠;贫穷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分母,我们理应让它成为成功的分子;贫穷不是成功的绊脚石,我们理应让它成为成功的进身之阶。正如出身穷苦店员,两度出任美国总统的格鲁夫·克利夫兰所说:“的确,极度穷困所激发的雄心比较来得切实而有力。”
贫穷不是一种灾难,贫穷是一种财富。只要我们穷不失志,穷则思变,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有毅力、有恒心去改变自己,那么我们就能摆脱穷困,成为精神和物质上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