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时光邂逅了年华
4028200000068

第68章 、梦想成真

1

离开感恩阁后,我的心情万分复杂。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最高管理层,如果没有换位思考,往往会作出错误的决策,不能否定的是,学校想要整改宿舍的用心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学生的想法,也没有实现有效的沟通,只是通过一纸公文来发号施令,这就显得太过独断和不尊重。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老师说的话就是圣旨,甚至比爸爸妈妈的话还有威慑力,那时候老师叫我们往东,没有人敢往西的,如果这个通知放在小学的时候,不用说拆床搬床了,就算再给它粉刷一遍,重新组装好放回去,也没人敢有怨言。可我们终究不是小学生,我们是有思想的新青年,对于很多事情,我们有评判是非对错的标准,比如搬床事件,我们最大愤怒是没有得到尊重。

所以,这个大事件,最后是以学校决策的失败而告终,不仅床没有人搬,结果还闹得沸沸扬扬,仰恩大学成为当时媒体竞先报道的焦点。

学校只考虑到短期利益,却没想过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

对于搬床门,有各种声音,大概分成四类,一类是淡定无所谓型,反正就不搬,但也不会去网络上说什么,典型代表是阿瑟;一类是低调抱怨型,不爽,然后会在空间、日志发些牢骚表示不满,这类学生居多;第三类是高调反抗型,不仅抱怨,还要去各大媒体爆料,诉求得到社会舆论对学校的制裁,这类人居少数;第四类是无奈接受型,就是为学校的决策感到心痛,但又无奈只能去执行,典型代表是佳俊。

至于我,是第五类,或许是因为AB型双子的多重性格,对于搬床门事件,我有过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最初,我相对淡定,无视这样的决策;其次看到很多签名、帖子、状态等,都在辱骂学校变态,甚至看到各类媒体的批判,我心里很复杂,开始发觉事态严重,或许大家骂的是董事会,但在别人看来是学校整体问题,我不允许别人说母校的不好;接着是维护,发表相关日记劝阻那些发帖骂学校的同学,希望他们不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努力想去改变什么,却发现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学生无法站在学校的立场上想,学校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利益,于是不再关注,专心准备自己的考试。

搬床门事件的最后,是以不搬告终,在强烈的反抗下,学校补发了通知:搬床纯属自愿原则,决不强求,但希望广大同学能够帮忙,为学校出一份力,好让宿舍大整改顺利完成,避免延迟开学。

虽然学子们的反抗取得了胜利,但是,我却对整个事件的发展、经过以及结果,感慨万千:

人在仰恩,身不由己。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不好,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或者说,我们只是在仰恩经历了比别人多,正是因为我们这样无奈的经历,反而会让我们今后有更多的回忆,适应了仰恩,就能适应多变、复杂、现实的社会。

我的青春和仰恩谈了四年的恋爱,有喜有忧,但是欢喜多于忧愁,快乐多于悲伤,幸福多于疼痛,我想,这也该知足了。没有什么是永远完美的,永远幸福快乐是假的,只有波澜起伏,才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的爱情。所以,我感谢仰恩,因为它让我的生活充满了色彩,我和阿瑟最大的感受是:仰恩,无奇不有,我们在这奇葩大学的生活,比小说还小说,比电视剧还电视剧,我们经历的故事特别多,留下的回忆也特别多,不管花了多少代价来谈完这场恋爱,我始终觉得值得,因为我们永远都不会后悔!

2

7月1号,建党节那天,我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了精美的奖状,与此同时,我领到了“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证书。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天,我终于实现了大学的梦想,整整努力了四年,付出了心酸的汗水,终于让梦想成真。那一天,我给爸爸妈妈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他们并没有表示过多的开心,而是要求我不能松懈,继续努力。

父母对我要求一向严格,担心我骄傲,深怕我太过容易满足。

回望过去的四年,感觉时间很短,回忆却很长。想起最初的一无所有,再看看今天荣誉满身,这样的成长,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我却十分欣慰,因为我成熟了,不再像曾经那般无知和愚昧。

想着过去点点滴滴的努力,想起大热天忍着臭味在厕所清理广告,想起大家都在游戏我却在忙碌奔波于新旧区之间,想起那些劳累到睡不安稳的夜晚,我忽然有点心疼曾经那个为了梦想奋不顾身的自己,付出了这么多,最后我感动了自己,因为我再也不是那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我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关于我梦想成真的喜讯,卓越和阿瑟都只是微笑着认可,荣誉之于他们来说,那都是浮云,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哪怕是朝夕相处的人。

时间证明一切,也证明自己,可是却证明不了过去的承诺。遥想四年前,轩轩是第一个聆听我梦想的人,可是她没能见证我的成功,说好的要陪我一起奋斗,却在时光的消逝中,承诺变成了沉默,结局已无言。

而黎姿,却是陪着我一起奋斗、努力实现梦想的人,可是她也没能陪我到最后,我的喜悦不能与她同享,我甚至不知道她现在身在何方,是否已经忘了我的模样。

沈然,一个默默爱了我四年的人,她的一句“真为你感到开心”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幸好,她一直在身边。

3

大三终究还是走到了尽头,最后一天考完试,吉林224的成员相约普照楼合影,出乎意料,人来得很齐,谁也不缺。我和卓越、阿瑟每天都玩在一起,也就没那么多话说,小白在旧区,偶尔也会来找我们,倒是小明和老黑,他们各自有了生活圈,几乎已经脱离了预科时候的小群体。

我问他们的近况,老黑说普普通通的过,没啥特别,班长没当了,社团没参加了,甚至还挂了科,也被处了分,大学圆满的经历过,唯一不变的是写诗,一整本的手写稿,都可以出诗集了,可惜一直没有伯乐发现他的天赋,爱文学的孩子读法学,实在伤不起。

我想到预科时候,老黑的激情完全超越于我,一直以为他会很出色,到头来,没有了坚持,一切也都白费,但是不管怎样,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优秀的概念也并非要得到什么,拥有什么,而是要在自己的领域活得精彩,我想那就是优秀吧。

四年了,我们本该完成学业各分东西,可值得庆幸,我们比别人多了一年的时光,有卓越和阿瑟的日子,再漫长的时光都会变短,可我们真正相处的时光,只剩下了大四上学期,想想都觉得忧伤。

那天合影完,小明和老黑有事先离开,剩下我们四兄弟一起游荡在学生街,灵感门口的小鱼塘没了,换成了高大的梧桐树;很多店都换了新的招牌,口味变多了;学生街的人变少了,大四毕业后我们成了元老。经历了四年,虽然一切都有所改变,但是当我们四个人走在一起的时候,那种感觉依然像是从前,心境不一样,感情却更深了。

回宿舍整理东西的时候,我看到走廊的楼梯口写着一排字“仰恩,我走了,谢谢你让我‘上’了四年。”看起来蛮好笑,可是再看一会儿,微笑的眼角挤出了泪水,多伤感的一句话,每一个骂它的人,到毕业时分,除了不舍,还有啥呢?

★仰恩,我把最美好的青春留给了你,愿你一切安好。

★梦想成真的时候,我最多的感受不是快乐,而是感动,被曾经那个努力的自己感动了,我终于明白成就感,更多的是来源于过程的付出。

★有一种友情,不宣张,不隐藏,彼此深知,愈久愈浓。

★舍不得母校,舍不得青春,舍不得那些一起笑过、哭过,一起成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