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文化纵横
4021000000033

第33章 文化观察(9)

志乘、史籍、谱牒堪称中国历史的三大载体,志书更是中华民族记述特色文化独有方式,并具优良传统。清代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盐茶同知朱亨衍总纂刊行海原历史上第一部地方志《盐茶厅志备遗》。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夏,知县黄恩锡制宜操觚,组织邑里文人胥吏杨士美等10多人采访参校,纂修成中卫县首部志乘《乾隆中卫县志》。清代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中卫知县郑元吉秉承遗风,纂修布刻邑里第二部方志《道光续修中卫县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知县杨金庚总纂的《海城县志》问世。于是,地方典籍盛传千古,光耀寰宇,既是本市着述文化史上空前启后之一大里程碑,也为中卫着述文化平添了色彩斑斓的一笔。智者顺势而谋。地方党委政府把为人民立言视作政务之要,积极倡导组织,于1982年在县一级设置专门机构,同时选聘德高望重者开展典籍整理,为新史志编修做好准备。嗣后,地方各级政协组织于1985年前后成立文史资料委员会,从此广为搜集、采编、整理,分辑出版了县制区域内具有影响之人物、事件、风情史料,弥补了历史文献之不足,为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编史修志、文艺创作等提供可靠资料。1986年以来,随着各市县地方志办公室、党史办公室的相继正式成立,从而全面动员,各界参与,拉开了以编修乡镇志、厂矿志、部门志、专业志、县志、地方党史、综合年鉴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史志帷幕。各级史志工作者以献身甘做万矢的、着述求为百世师的恢宏气魄和远大抱负,使命不贷,致使史志事业方兴未艾。截至1999年底,中卫县总体规划的70多部新旧县志及系列配套史志,大部编纂完成,有的已经公开出版发行,出版文字总量逾2000万字,其中不乏良志佳乘,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标点注释中卫县志》《中共中卫县组织史资料》《中卫方言志》相继出版发行,以及新编《中卫县志》《中宁县志》《海原县志》《中卫年鉴》(1994版、1995版)、《乾隆中卫县志校注》《中国共产党中卫历史大事记》《盐茶厅志》(点校本)、《海城县志》(点校本)等先后编纂完成和出版发行为标志,加之《当代中卫风范》《中卫文库大观》和系列《中卫文史资料》(共18辑)等地情着作迭出,不但基本完成了一次全方位、规模空前的地情调研,而且从不同层面、多角度系统地记述了中卫的历史与现状、社会与自然、政治与经济,使地方风貌跃然纸上,成为各级领导进行决策,科技人员开展研究,人民群众了解家乡和对青少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情总汇和乡土教材,在全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新编《中卫县志》分别荣获宁夏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地方志一等奖,并作为当代佳志入藏宁波天一阁,行销美国、日本等地;林涛编着的《中卫方言志》,范学灵编着的《乾隆中卫县志校注》《中卫文库大观》,分别获得宁夏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李宗义、魏若华编修的《中卫宣传志》《中卫县教育志》,分别被评为宁夏修志成果三等奖。《中卫文史资料》第五辑,入选全国文史资料优秀样书展览,在宁夏绝无仅有。萧乾主编《全国文史笔记》中,宁夏共收录129篇,中卫县达到43篇。

有道是,文化既不为尧存,更不为桀亡,它是人类社会质的延续,沧桑岁月魂的缩影,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拂去历史封尘更不难发现,在有关中卫着述文化的长河里,正在流淌而来的是人文精神。俗云: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显然,一个人,一项事业,如果失去了起码的精神支柱,那么提起来则为一条,放下去则是一堆,自立自强抑或无稽之谈,这似乎是很危险的。着述文化昔日的辉煌,莫不意味着对未来的鞭策和挑战,并非令人陶醉或拿来炫耀的资本。与任何事物发展规律同理,继承需要瞻前,瞻前更为顾后,重要的是在于如何进一步弘扬这种人文精神,启顽化俗,以豪迈情怀和实际行动投身于塑造中卫城市文化新形象的伟大实践中来。

水潺潺,流之则长。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立功、立德、立言。2004年4月撤县设市,掀开了中卫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纪元,成为共塑文明、出作品出人才的新时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卫涌现出了一批才华横溢、思想丰富的文化人,虽然职业各异,年龄不同,但都具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那就是富有理想、执着追求、自觉投身于文化艺术事业,汇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之中,在平凡岗位上为家乡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造福桑梓。

以本土作家黄辉的《碾盘井记事》,周兴华的《岩画探秘》《宁夏古迹新探》《解读岩画与文明探源》《长城源流》《枸杞史化》《大漠边关访古》《宁夏史地新证一神秘南长滩》,张建忠的《长河云帆》《人在天地间》《大河潮涌》《中卫地方风味美食》,朱彦荣的《谈古论今话枸杞》《中华枸杞故事》,董玲、杜秀岚、范学灵主编的《中卫民俗文化经典》《中卫在腾飞》,范学灵、张金山编着的《香山酒文化》,范学灵着作《中卫文化纵横》出版发行为引领,释元涛的《高庙保安寺》,冯玉森、王凤菊合着的《香山风云》,惠树胜的《方土草根》,孟长庆的《岁月沧桑》《中卫情恋》,李献忠的《本色人生》,张居正的《居正微语》,张晓磊的《解读沙坡头》《企谋》《宁夏酒文化》《神奇中卫》,杨琼程的《漫话中卫》《西路悲歌》《难忘的思恋》《源流家谱》,张金山的《品牌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白小山的《枸杞湾里的红精灵》《心被雨淋过》,李宗武的《走在时空的年轮上》,杨炳生的《中国枸杞之乡中宁》,董玲的《聚焦中卫香山砸砂瓜》,闫云霞的《应理之光》《云霞韵语》《沙坡头咏怀》,张永生的《底色》《动感地带》《商道》,王建军的《辉煌历程》《险幽奇绝寺口子》《学习笔记》《香山夜话》,王建国、王建军合作编着的《中国历史大事表》《新编中国历史大事表》,李福祥主编的系列《中卫年鉴》,刘华点校的《乾隆盐茶厅志》《光绪海城县志》纷纷出版发行,着述文化景象喜人。在这一时期,陈峰的“古城风云”小说三部曲《失去的古城硝烟》《没有硝烟的古城风云》《古城风云遗事》于2007年全部问世,其以宏大的时空跨度,构建大背景、大场景、大情景作为故事平台,通过多个扣人心弦的连缀故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可触、声情并茂的人物,绘制出从新中国成立前到改革开放进而到时下中国城乡社会的变迁和矛盾,作品受到读者青睐。

着述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是沧桑岁月魂的缩影,直观折射出一定社会历史时期风俗民情,又是人类社会质的延续,艺术表达着人们的美好理想和愿景。2009年4月,由杜秀岚、范学灵联袂主编的《魅力新中卫》文艺精品工程系列丛书,全套四卷本,共计150万字,遴选中卫建市五年本籍文化学者近200件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的文艺作品,结集出版。其中《黄河古城韵》大型画册,精选各类书法、绘画、篆刻、摄影作品118幅146件,整体地凸显新景象、新希望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激情交响曲》5.2万字,属于原创歌词、歌曲,内涵丰富,格调高雅,通俗易懂,宜于传唱,充分体现了地方人文风情和精神风貌,全书入选25首,其中已有中卫市歌、中卫迎宾曲等10件主创作品进行了艺术处理和演唱合成,制作了影视光盘;《花儿杞乡情》58万字,以独幕剧、歌剧、相声、方言小品、快板、影视剧等为体裁,入选剧本34个,部分剧本已搬上舞台,充分展示了中卫风情风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演出效果;《浪漫沙都魂》49万字,入选88篇(首),体裁兼及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民间文学、诗词歌赋、报告文学等,作品全方位地展示了以地方文化为特质的中卫景象。作为献礼着述,本套丛书内涵丰富,精品荟萃,设计严谨,装帧考究,气度恢宏,检阅和积淀了文艺成果,激励鼓舞着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中卫、深入社会、讴歌发展、展现成就、引领风尚的象迈和热情。

着述文化同样需要承前启后,发扬光大。近年来,继“四大才女”作家焦雪莲的《单人牢房》《活着走着爱着》《西域的忧伤》《宁静的盛宴》《幸福心灵的乡宴》《色城》《我的男性之花》,刘健彷的《飘零》《女性烟火》《捕梦网》《崛起的沙坡头》,孙艳蓉的《花逝》《真水无香》,李壮萍的《对面是一把空椅子》《放在能看见的地方》着作分别推出之后,中卫文坛又有涌现出“四位怪才”。一位是杨富国,540万字集武打、侦破、言情、险怪于一炉的鸿篇巨制《旷世奇缘》,共由12部组成,堪称世界单部长篇小说之最,着作《风雨沙坡头》已被改编拍摄成35集电视连续剧。一位是马建兴,《塞上古史钩沉》《天书图谱》文史着作相继出版发行,韵致不凡,令人称道的《天书图谱》专着,以奇石展现文字情性、以书法诠释奇石韵致、以摄影题签深化艺术,地方文化元素备达,并将特色浓厚的黄河文化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一位是莫如江,40万字的《莫家楼传奇》气势恢宏,情节细腻,史料价值与文学造诣俱佳。另一位便是张廷保,80万字的《大唐平叛传》章回小说,大气磅礴,文笔流畅,故事性强。这些作品史诗般的激扬着地方文化,不能不叫人眼前为之一亮,叹服有加。李天柱的《教育随笔》《似水流年》,张至忠的《风雨沧桑忆我生》,靳万农的《靳万农书法作品》,李兴科的《行书讲义》,俞学军的《俞学军书画集》《香山情恋》,段鹏举的《百年梦寻》《中卫市长信箱》,高国通的《创业故事》《沙坡头明珠》《沙坡头的传说》《印象中卫》(画册),刘乐牛的《苦涩的甜蜜》《当我再次比喻月亮》,拓兆农的《猛虎连》《黄河风云》,石也的《尘事》,李海潮的《拾荒》,王琪川、张晓磊合着的《红色理想》等,一路高歌,推泼助澜。中卫市政协学习文史委编纂出版的《中卫市文史资料》(第一、二集),中宁县、海原县注重本行政区域文史资料挖掘、整理和出版,分别自成体系,彰显了地方文脉。市委宣传部组织创编的《千年党项第一村》《王维出塞》《丝绸之路》《中卫民间故事集》《中卫画册》系列丛书,为实施中卫旅游优先发展战略,建设宁夏旅游示范区注人了文化灵魂。中宁县出版发行的《杞乡骄子》《杞乡》历史文化丛书(5卷本),堪为鸿篇巨制,都充分展现了“中华杞乡”人文风范。

十七民间陋俗透视

陋俗《《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不好的风俗。

祭灶这一源远流长的地方风俗,早在先秦时代就已被列为重要祭礼一“五祀”之一,上溯到夏代已为民间所尊崇。

祭灶之说,来源于道教典籍,在中卫地区有多种说法。传说,灶君是一位女神,《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载:“惟此老母,是名种火之母,能上通天界,下统五行,达于神明……管人住宅,十二时辰,普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日,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由此可见,正是中国古代灶神像中存有“灶神奶奶”像之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