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际紫白盘
3913200000020

第20章 贿赂店小二

汝峰听完,已经暗自打好了主意,向店主人要出三十块大洋,拿在手上说道:“有了这个就不用你亲自出面了。一旦事发追究下来,你是当地人,夹在其中不好解脱。你一旦被牵扯进去,势必影响将军的大业。我略施小计就能收买住这个店小二,劫获宝物,搅了袁世凯的美事。”店主人听他说得有理,当即点头同意,马上整理情报去了。

汝峰吃了饭,带着大洋,回到太和店,天早就亮了。他铺开床开始大睡,一觉醒来已经下午。他喊来店里伙计郗悫,说:“小二,你这里可有什么吃的?若有,胡乱给我拿来一些充饥,然后一发付钱。”

郗悫是个活泼的青年,爱说爱笑爱动。汝峰一见他,便很喜欢。那郗悫不知怎的,偏偏地也喜欢汝峰。很快,他便给汝峰端来了几个馒头和一碗汤,说:“这是我们吃剩的,算作斋你,不要钱。”说完放在了桌上。

汝峰来到桌前,略看几眼,还没向他道谢,就吃了起来。吃了半个馒头,他才满口满腮地说:“啊,我只顾吃了,忘了谢你了。现在谢谢!谢谢!”

郗悫见他吃得狼吞虎咽,笑道:“不必谢了。师父想必是饿极了,若不够,那里还有;招唤一声,我再拿来。”

汝峰又吃得满口满腮地道:“这些够了够了,还有也不要了。”郗悫又出去接待来客,出卖房间去了。

汝峰吃罢馒头,已经饱了,丢下筷子,脸还没洗,锁了门,便上街走了。他东张张,西望望,又游览了前门大街。当他来到太白楼,已经红日西沉了。那个爱说爱笑,爱占便宜的太白楼伙计,见他进门,装作没看见,只顾规整桌凳儿。

汝峰一心想用他,耐着性子,连叫几声:“伙计!伙计!伙计!我要吃饭。”

那伙计先是不耐烦地朝他偷偷瞪了一眼,才勉强过来,一笑道:“和尚,你来晚了。今天啥都卖完了。现在店里光光的,我正准备关门了。”

汝峰知他心思,怕自己白吃他的,坐着不动不语。

伙计又催道:“师父,我说的是真的。你再走一家吧!”

汝峰道:“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我哪也不去,就认定这里了。”

伙计道:“你这和尚,好不识起倒,要赖在这里不成?”

汝峰又耐着性子,撒起谎来道:“施主不要发火,哪有开店的不想赚钱,将有钱的顾客拒之门外的道理?你别看贫僧模样寒酸,可是个十足的富贵和尚。我吃饭从来不求施舍。不信,你来看。”他一抖身上,顿时银元作响,又掏出一把银元来道:“你看这是什么东西?我吃饭有得是钱,绝不白吃你的。”

那伙计看见银元,感到吃惊,果然变了样子,立刻眉开眼笑起来道:“师父,请原谅。我有眼不识泰山。”

汝峰道:“算了。我一向不爱与人计较长短。”他又扔出两个银元,道:“贫僧的模样长得寒酸,让人看了以为不富,就是它坑了我了。其实我有得是钱。我家里宅院森森,良田千顷,还有几十处大买卖呢。”

伙计听了,笑道:“您扔出这些钱,想要什么?请吩咐。”汝峰道:“不多麻烦你了。你给贫僧来一碗汤和一个馍馍充饥。余下的钱,全都赏你。”汝峰说完,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那伙计乐得拿起钱,连声道:“失敬了,失敬了。大师父请稍候,马上就来,马上就来。”他转身钻进厨房,揭开锅,打开笼屉,一边细语叨念:“不曾想来了有钱的和尚!好生招待,大有赚头。”

很快,他便盛妥了一碗肥汤,又用托盘盛上两个雪白的馒头,端来,恭恭敬敬地放在汝峰面前道:“大师父若再有要的,随便吩咐就行,小人无不从命。”

汝峰听他这话,心中暗喜,点头道:“没了,没了。不多麻烦了。”他咬一口馒头,又自言自语道:“贫僧这一生,最是好交朋友,从来不以钱财为重,只重义气。”

那伙计也真会奉承,他就附和道:“看得出来,看得出来。欢迎师父常来小店光顾。小人虽为伙计,也替人经营小店儿,每天也交的是八方的朋友。在各种顾客中,我特别爱交象师父这样豁达的朋友。”说完,他笑容可掬。

汝峰道:“这就好,这就好。今后我们就做个朋友。有事我也来麻烦你。”

伙计急忙道:“不麻烦,不麻烦。大师有事只管吩咐。但愿你常来光顾。”

汝峰又与他闲话几句,套些近乎,吃罢东西,揩揩嘴,告辞走了。过两日,汝峰又来吃饭,又赏了他两个银元。那伙计依然高兴,临走将汝峰送到街上。以后,每隔两日,汝峰便来一次,每次都赏给他两块银元。

那伙计不知其中有故,对汝峰十分亲热,招待殷勤,已经倾了心了。汝峰心中又十分欢喜,就知收买成了。于是,他又去打探袁世凯的情况,准备日期一到,劫获宝物。

再说袁世凯,自从那夜他在府上秘密会见日本特使井上静夫,他每日都花天酒地的高兴。政府里的事,他一概不理。他每日都和众美人们在一起,歌舞狂欢。一转眼,他期待的和井上静夫秘密会晤的日期到了。

早上,袁世凯就开始张罗。他一方面派刘公公去和井上静夫联系,一方面派他自己豢养的几个保镖去太白楼进一步安排会晤场所。他的那些亲信爪牙,都忙个不停。

天近晌午,派出去的人都没回来,袁世凯坐立不安,正一个人在屋焦虑。刘公公匆匆忙忙回来道:“凡是井上先生上次住过的地方,我都去了,都没有他人。估计他这次来,住进了日本使馆。一时联系不上了。”

袁世凯道:“他要办的,也有背人之处,他能住那里吗?”他又沉吟道:“他上次来都住的什么地方?”

刘公公道:“他上次来,由郑孝胥的友人日本人山芪先生引荐,他直接住在郑家。以后,他又在那几个王府分别住过。他没与他们的使馆联系。”

袁世凯有些担心道:“他会不会失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