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惊悚史前图腾惊悚探险:龙门鬼天图【大赛作品】
388400000011

第一章 催命图 (6)

后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详细记载了巴人崇拜**之来源。该书记载:‘廪君死,魂魄世为**。巴氏以虎钦人血,遂以人祠焉。’

于是,巴族先民中有了每年以人头来祭祀**的习俗,秦代之时,**夷还活动在春蜀巴汉地域之间。故《后汉书》记载:‘**常从群虎,数游秦蜀巴汉之境,伤害千余人。’

我们从《后汉书》中可知书中记载的‘**’不是动物界中的**,而是以**为图腾的**夷,所以,唐代卢求《成都记序》一书记载更明确:‘昭襄王时,**为患,盖廪君之魂也。’

巴人崇拜**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部分的土家族当中,明代末期,湘西的永顺土家族还‘杀人亦献首其庙’,在湘、鄂、川、黔边区的土家族,至今仍崇拜**习俗,他们的祖先认为‘坐堂**’是家神,湖南土家族还称**为‘毕兹卡’。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鄂西山乡龙坪,一户田姓大家还给**举行过人祭,因族长错杀了自己亲生儿子,使不该发生的悲剧产生,以后才改为牛祭,使‘杀人献首’的陋习,以‘还牛头愿’代替了。当地土家族人,至今称老虎为‘老巴子‘。因此巴人居住的地方,留存下来巴山、巴王台、巴子梁、巴山峡、巴东、巴县等地名,出生的‘巴式’剑就铭刻着虎纹图案。

而长江三峡地区和附近土家族人,昔日祭祖和哭丧之时,也与**相关。

据《夔府图经》记载:‘巴氏祭其祖,击鼓为祭,**之后也。’,‘夷事道,蛮事鬼,初丧,肇鼓以道哀,萁歌以号虎,其众必跳,此槃瓠**之勇也。’

今天,在鄂西土家族‘跳丧’中表演的‘猛虎下山’,更显示巴人遗风。跳丧之时,两人对舞,鼓点突变,一人如猛虎腾空跃起,掀起舞伴。舞伴应战,两人躬自相对,瞠目逼视。同时,两人不断击掌,前纵后跳忽掀忽扑,摸仿猛虎搏斗之状,搏斗之时,两人还随之发出雄壮的虎啸吼声,最后,一人被另一人挽着从头顶后空翻跃过去,整个场面壮观粗犷,气势雄劲。

巴人后裔如此崇拜**,可见巴人与**之间,历史渊源可谓久远。”

“如此说来,倒似乎真有这么回事。”庄周听完后不无感慨,紧接着他问起了**和道教的关系,“那么许教授能认为**石像出现在道观的地下密室中,会是单纯的巧合吗?”

“不,我相信这二者之间肯定有某种内在联系。”许教授斩钉截铁地说道,“这座道观很可能是全真教的一个分支龙门派弟子建造的,龙门派自清朝崇佛黜道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历史学家推测可能与一个重要的秘密有关,而且这个秘密应该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