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惊悚海盗王宝藏
388300000093

第三十章 另辟蹊径(5)

“张耳东在新加坡遭遇海盗可能是真,但是不是如他所说,就很难说了。”萧邦说,“我们在办案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犯人的主诉通常都有编造的成分,目的是掩盖真相。一个老于世故的人,尤其像张耳东这样饱经风霜的人,要把故事编圆,并不是很难。当然,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我们下机后玉罗绮来接我们。我们到泉州来,是临时决定的,只有张耳东一人知道,但关林栖很快就知道了。因此我断定,如果不是张耳东亲自告诉关林栖的,也与他有关。”

萧邦讲完,喝了口茶。一姝感觉头都大了。

“萧大哥,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柳静茹和张耳东的用意,为何还要到泉州来?”一姝又问。

“因为我们没有选择。”萧邦说,“刚才讲过,以前我们一直被动,现在我们必须主动,这是一;二,我们既然有最重要的藏宝线索,就应该充分利用,将寻找藏宝的工作推进;三,过去的焦点是争夺藏宝线索,现在的焦点变了,是找到藏宝地点;四,藏宝地点必须要亲自到东南沿海来找,而不是在北京瞎猜;五,我们必须将计就计,明知他们尾随其后,但也要硬着头皮上;六,只有找到藏宝地点,一切隐藏在背后的黑暗势力才会真正现身,我们才有可能一举获得胜利——既找到宝藏,又擒获敌人。”

“可是,现在仍然没有丝毫头绪啊。”一姝无奈地叹了口气。

“不见得。”萧邦摇摇头,“我总认为,大凡做一件事,首先是思路正确,然后才是做法正确。一般情况下,寻宝这种事,都是沿着线索去找,破解密码,顺藤摸瓜,实际上相当于写一篇文章时,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然而,这种方法经过费教授、柳静茹甚至张耳东等智慧超常的人的试验,终于觉得行不通,便将这个球踢给我们,他们在暗中观望。而我呢,觉得这篇‘文章’不能用‘倒叙’,得用‘插叙’和‘顺序’。”

“什么意思?”一姝不解。

“就是要从历史、地理和藏宝人的成长方面摸起。”萧邦说,“你祖先道乾公天纵英才,绝非常人能及,故他的藏宝,几百年来无人寻得。那么,你、我、费、阮、柳、张、关甚至岑师,无一人了解道乾公心智、性情,又如何能勘破他留下的秘密?如果仅仅从藏宝线索去找,无异于南辕北辙,本末倒置。因此,当我与张耳东交谈后,决定亲自到东南沿海,与你一起寻古访迹。待掌握了一定的资料,再与藏宝线索相印证,自然会有结果。”

“萧大哥,你真是太捧了!”一姝心下大喜。虽然,她是真心赞美萧邦的思维,但听说萧邦要在东南沿海与她一起寻古访迹,内心深处涌动着一种幸福。

霞光在她脸上飞起。只是,情感木讷的萧邦,此时正沉浸在无限的思绪中,没有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