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惊悚海盗王宝藏
388300000022

第十四章 因果关系(1)

“你是说,教授死前曾发出惨呼声?”萧邦问。

“是的。”一姝说,“那时我正在梦中,迷迷糊糊的,加上离教授书房隔着柳女士的房间和客厅,听得不太清。但这惨呼声虽然短暂,可是听起来极其凄厉,我当时还以为是在梦里呢。惊醒后,我一时拿不定主意,因为惨呼后一切都归于平静了。要不是柳女士慌慌张张地来推开我的房门,我或许会再睡过去。”

“你是说,柳女士神情慌乱,穿着睡衣?”萧邦对这个细节好像特别在意,“你再回忆下,柳女士穿的是什么鞋?眼里是否有睡意?”

一姝想了想说:“她穿着棉布拖鞋,眼里的睡意嘛,似乎有点,但更多的是恐惧。怎么?难道你怀疑她?”

“除了被害人自己,其他的人都值得怀疑。”萧邦说,“从教授中刀的角度及力道看,教授决非自杀,凶手是掷刀行刺教授的。从这点上看,掷刀人会武功,而且是个高手,其拿捏的分寸、出手的速度和力量,都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说实话,以你目前的功力,恐怕难以做到这一点。”

“怪不得你没怀疑我。”一姝吐了下舌头,“那么如果你出手行刺,就能得手了?”

“不见得。”萧邦摇摇头,“一则我对暗器之类研究不深,二来我对教授行为习惯不太了解,不可能达到如此的精确度。要知道,投器作案,伤人容易,而一击毙命就十分困难。所以我认为,刺杀教授的人,一定是教授熟悉的人,而且教授没有丝毫防备。”

“那为什么凶手会选择远距离攻击呢?”一姝疑惑地问,“如果凶手是教授熟识的人,那么凶手完全可以接近教授,趁其不备,再施暗算呀。”

“不对,”萧邦说,“凶手刺杀教授,如果近身动手,有可能被教授挣扎时抓住,从而留下证据;而凶手艺高胆大,远距离攻击,避免了打斗痕迹,从而为其轻松逃逸创造了条件。也就是说,凶手有可能还同教授说过话,在转身离去时突然回头,问了教授一句什么。教授转动椅子面对凶手,凶手突然出手,杀了教授,将教授的椅子转向窗户,再过去拿走了教授手中的盒子和桌上的宝图,然后从容逃逸。”

“你是说,凶手不是从窗**杀教授的?”一姝更惊。

“绝无可能。”萧邦说,“如果凶手站在窗外,打开窗子向教授投掷短刀,一来窗外空间不大,凶手不易发力;二来教授是坐在椅子上,如果听见窗口被撬开,定会大声呼救,凶手得手的机率就会降低。再者,窗户没有被撬动的迹象。”

“那凶手为何要把教授的椅子转向窗口?而且,据你所说,窗外的墙上还有一个似乎是关林栖的脚印,这是怎么回事?”一姝问。

“这正是我费解的问题。”萧邦说,“如果凶手只是故布疑阵,将教授的椅子移向窗口,那么就应该把窗子打开。可现场的情况是窗子关着的。再说,凶手要逃,也不一定非得从正对着窗口的外墙逃走。”

一姝也陷入了深思。这的确是令人费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