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惊悚海盗王宝藏
388300000017

第十一章 教授之死

第十一章教授之死

萧邦赶到费家时,警方已保护了现场。

萧邦进了门,见林一姝一脸惶恐;柳静茹女士哭得眼睛都肿了。

教授是在书房被杀害的。现场有四名人员正紧张取证。

“你叫萧邦?”一名三十来岁的年轻警官在教授的书房门口拦住了他,“听说,你下午到这里来采访过教授?”

“是的。”萧邦说。

“那好。你先别乱走,待会随我们到局里配合调查。”那警官目露怀疑之色,没好气地说。

“可以。”萧邦淡淡地说,“不过我想进去看一眼教授,行吗?当然,你们肯定不会让我进去。”

“你好生呆着,没听见吗?”那警官哼了一声,指挥摄影师拍地上的血迹。

“我想找你单独谈谈。”萧邦小声说。

“要说,到局里去说。”那警官瞪了他一眼,“没见我们正忙着吗?”

“我想请你移步,单独对你说句话。”萧邦再次恳求,“对这个案子,或许有帮助。”

那警官狐疑地看着他,被他眼里逼过来的一道寒光震了一下,便不再那么横了。“就一分钟。”他说。说完便向屋外走去。

出了屋门,二人来到院中。萧邦便轻声在他耳边说了句话。那警官不信,要看证件。萧邦说:“我没有证件,这你也是知道的,我们身上不带这个。”

“那不行。”警官说,“说真的,你别想哄我,我还怀疑教授的死与你有关呢。”

正在这时,警官的电话响了。他一接,连忙点头:“是,是!”挂电话后,他才歉意地说:“对不起。既然局长亲自来电话,你可以进去。不过,你得等我将两位女士引开做笔录。”

萧邦点头,觉得这个警官比较有经验。

等年轻警官安排好后,萧邦便进了屋中。

此时天已微明。晨光透入屋内。

教授的书房朝南而向,在整个院子的最南端,外面就是一条约三尺宽的甬道,地面为水泥,尽头就是院墙。窗是两扇,约1米高,0.5米宽。窗关着,但没有从里插死。教授的书桌朝西靠墙,如果坐在书桌前,就是侧身对着窗口。教授的椅子是转式皮椅,向左转就正对窗子,而此时的现场正是教授对着窗子,看来凶手是通过窗子作案的。萧邦待摄影师拍完细节,向一位警察要了一双塑料手套戴上,才走到教授近前。教授胸口上插着的刀子,刀柄黑色,极短,不足成人的手满满一握;刀峰至柄处全部进入身体,看样子扎入力道迅猛,足以穿透心脏。

萧邦迅速扫了一眼整个书房。书房约40平方米,除门、窗和桌椅所占的空间外,靠墙部分全部是约两米高的书架,地面是有些老旧的木质地板,靠近书桌的地方只有一把小木椅,看样子并无移动迹象。书架分四组,同高不同层:二层的放置了瓷器和老式钟摆等器具,其余全都是书,线装古籍约占三分之一。然而整个现场看来,书架没有被移动或触碰的迹象。萧邦便将目光重点锁定在书桌上。

书桌是老式的朱漆木桌,桌面已有些斑驳,其上置一砚台,一笔架,一付眼镜,一把放大镜。笔架上架着一支笔管黝黑的狼毫,砚台里仍有墨,不过已很浅,显然教授是在上半夜倒了墨汁,现已快干了。桌上最醒目的就是一张淡黄色的宣纸了。其上是教授笔力遒劲的繁体楷书:

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

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

今我遊冥冥,弋者何所慕。

没有落款。教授写完后大概觉得很满意,便盖了自己的名章。

萧邦默记这首古诗,然后再看教授死前的形态。

教授斜坐在椅子里,浓血结在他胸前的灰毛衣上,黑乎乎一片。他半张着嘴,双眼睁着,死灰的眼珠里,似乎透出惊疑与不信;他左手牢牢地扶定转椅的扶手,似乎想站起来,但没有成功;他的右手五指曲张,手心向上,似乎临死前手里紧扣着一个东西,但还是被强行取走了一样。

其余并无异常。

萧邦仔细看了看窗子,并无被撬动的痕迹。

他又仔细看了看书房的门,亦无损伤痕迹。

于是他出了门,绕过屋子,来到书房外的甬道,仔细查看地面。地面比较干净,晨光里亦无异样;他抬头看墙,墙面离地约一米高的地方,有一个模糊的脚印。

萧邦立即重视起来,再往墙头看去。墙头的一块砖似被撞掉一角,撞损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萧邦又蹲身下视,果见墙根处有一点碎裂的粉末,正是砖头撞损后掉下来的。由于没有下过雨,这些细微的痕迹比较好找。

萧邦皱了一下眉头。看来,凶手是在作案后跳墙逃走的。

他先请跟过来的摄影师拍摄了脚印和墙头砖的损伤情况,然后再伸手比划那脚印。脚印很浅,短而肥大,鞋底为“人”字形纹。从印迹前后均匀来看,凶手穿的是平底运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