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内科疾病的诊治与护理
3816000000062

第62章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的诊治与护理(9)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的内分泌—代谢疾,以高血症为的要以及低,引起、和的、现烦躁、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表现。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多数患者并无上述症状,仅于全面体查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糖尿病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其他类型的急性代谢紊乱。常见的并发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等。

【糖尿病分类】1965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的第一次报告将糖尿病区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又称症状性)两类。此外,根据临床表现、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皮质素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将原发性糖尿病区分为四期:(1)糖尿病倾向(potentialdiabetes),也称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无糖尿病症状,糖耐量和皮质素糖耐量均正常,但具有某些遗传倾向的背景,如在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女性有分娩巨大婴儿史等;(2)隐性糖尿病(latentdiabetes),系指在应激(如妊娠)时糖耐量低下,皮质素糖耐量试验结果阳性;(3)无症状糖尿病(asymptomaticdiabetes),也称化学性糖尿病(chemicaldiabetes),无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正常或升高,糖耐量试验结果阳性;(4)临床糖尿病(clinicaldiabetes),已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升高。同年、起急、症状和酮症倾向等面的,将尿病区分为青少年发病型和成年发病型两个类型。前者大多属于胰岛素依赖型,后者大多属非胰岛素依赖型。1985年的报告又作了某些修改,在临床类型中增加了营养不良尿此型多见于某些区,中个类型称钙化,多见于以木薯为主食的地区。患者有发作性腹痛史,营养不良,胰腺外分泌及内分泌功能减退,胰腺管有多发性结石。另一类型称M型糖尿病,患者消瘦,不易发生酮症,对有定的将1型和2型尿作为型,

的,即尿要可为1型尿与依赖型尿、2型尿与非依赖型尿两类具有的含要依赖型和非依赖型尿。

【病因和发病机理】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是个复杂的问题,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胰岛病变致胰岛素分泌缺乏或延迟,分泌变异胰岛素(已证实的报道只有几个家族),血液循环中存在抗胰岛素抗体或抗胰岛素受体抗体,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致使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应是发生糖尿病的基本环节,通常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二者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是发生糖尿病的主要病因,而且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在对单卵双生中糖尿病的发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如双生中1人在50岁以后出现糖尿病,另1个人在几年内也发生糖尿病的高达90%以上,其中大多数患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提示遗传因素在此型糖尿病的病因中占主要地位。如双生中1人在40岁以前出现糖尿病,另1人也发生糖尿病的接近50%,其中大多数患者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提示此型糖尿病的发生,在遗传背景的基础上,环境因素的参与也是必需的。

研究糖尿病遗传因素的另1个途径是探索本病与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系统之间的关系,已发现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中,HLA—DW3、DW(、B8、Bb等抗原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非糖尿患者群,提示免疫反应基因与HLA抗原之间可能存在连锁不平衡,使胰岛B细胞容易受到损伤,即对糖尿病的易感性增高。相反,HLA—DWDW7等存在则可能对糖尿病发病有一定的保护性。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患者群中,HLA抗原分布频率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此外,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患者,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细胞的性。

于正常对照组,胰岛病理检查常发现胰岛炎的组织学改变,酷似自体免疫性疾病的病理改变。与之相反,胰岛细胞抗体试验阳性及胰岛炎病变极少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上发现提示在遗传背景和免疫机制方面,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具有不同的病因。

在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环境中,已发现若干病毒(如柯萨奇B(病毒、腮腺病毒、脑心肌炎病毒等)可致实验动物胰岛感染,B细胞广泛破坏,造成糖尿病。但用病毒感染实验动物可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小鼠后,有些小鼠出现高血糖,有些仅在给予葡萄糖负荷后出现高血糖,有些不出现糖尿病,存在着对病毒感染“易感性”或“抵抗性”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数目有关,也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即病毒感染惹发自体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胰岛B细胞进行性破坏。然而,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和自体免疫反应又都为遗传因素所决定。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细胞抗体阳性和胰岛炎病变也支持自体免疫反应在发病机制上可能起的重要作用。病毒感染导致人类糖尿病的根据还不够充分。有些报道在病毒感染(如柯萨奇B(病毒)流行后糖尿病患病率提高,在糖尿患者群中某一些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非糖尿患者群。较肯定的报道很少,如1例患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10岁患儿,病情危重,死后胰岛匀浆液组织培养获得病毒生长,致病原为柯萨奇B(病毒变异种。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远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见,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占90%以上。此型糖尿病多数发生在40岁以上的成年人,较多患者体型肥胖,胰岛病理改变大都较轻,其B细胞功能障碍,不论表现为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或增高,胰岛素分泌的第一(快速分泌)时相均降低或缺如,而且与同时血糖浓度相比,胰岛素分泌指数仍低于正常,是出现饭后高血糖的主要原因。在各种环境因素中,肥胖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肥胖者外周靶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靶细胞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而且还常伴有受体后缺陷,降低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因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低下,是导致高血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感染和应激、缺乏体力活动、多次妊娠和分娩等均可能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胰高血糖素等拮抗胰岛素生理作用的激素分泌过多,胰岛邻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功能调节失常,在导致糖尿病代谢紊乱的机制上有重要影响,但在病因学上的地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病理】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深染,胞浆稀少呈脱颗粒现象。A细胞相对增多。胰岛内毛细血管旁纤维组织增生,严重的可见广泛纤维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常有明显的胰岛病理改变,B细胞数量可只有正常的10%。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病变较轻,在光学显微镜下约有1/3病例没有组织学上的肯定改变。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的早期,50%—70%病例在胰岛及其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胰岛。

约70%糖尿病患者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出现病变,称为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常见于视网膜、肾、肌肉、神经、皮肤等组织,基本病变是PAS阳性物质沉着于内皮下而引起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此病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糖尿病患者的大、中血管病变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继发于高血压的中、小动脉硬化,称为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因同样病变亦可见于非糖尿患者群中,故缺乏特异性。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多见于病程长和病情控制不良的患者,末梢神经纤维呈轴突变性,继以阶段性或弥漫性脱髓鞘改变,神经营养血管亦可出现微血管病变。病变有时累及神经根、椎旁交感神经节和颅神经,脊髓和脑实质病变罕见。

肝脏脂肪沉积和变性(即脂肪肝)是糖尿病控制不良时常见的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糖尿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代谢紊乱综合征: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是导致代谢紊乱综合征的主要因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加重代谢紊乱的发展。胰岛素依赖型(1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起病急,病情较重,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的症状明显或严重,有酮症倾向,以致出现酮症酸中毒。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低下,葡萄糖负荷后血浆胰岛素浓度也无明显升高,患者的生存依赖外源性胰岛素,且对胰岛素敏感。在患病初期经胰岛素治疗,部分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个别患者甚至一段时间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称蜜月期。

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成年和老年人,较多患者体型肥胖,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不少患者甚至无代谢紊乱症状,在非应激情况下不发生酮症。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较低或偏高,故在治疗上可不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但有时为控制高血糖及症状而使用胰岛素治疗,且常对胰岛素较不敏感。有些患者在患病过程中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逐渐加重,或对口服降糖药治疗失效,也须采用胰岛素治疗,严重代谢紊乱可表现为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或酮症酸中毒,L酸性酸中毒在我国颇少见;(2)糖尿病慢性病变:糖尿病患者(不论是型或n型)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性肾病、神经系统病变、眼部病变等多种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与糖尿病发病年龄、病程长短、代谢紊乱程度和治疗控制程度有一定的相关,其发生率随病程延长而增高。这些并发症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早期多不伴有这些并发症,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中,有些在诊断糖尿病时已存在并发症,有些因出现这些并发症作为线索而发现糖尿病;(3)其他并发症:感染等并发症也较常见。

一、代谢紊乱综合征

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空腹及餐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变。糖谢,糖生增,

肝脏摄取和利用葡萄糖能力降低,因而不论空腹或餐后经常出现高血糖和糖尿。患者有尿等症。谢,和等组酸摄取减少,蛋白质合成代谢减弱,分解代谢加速,导致负氮平衡。血浆中成糖氨基酸(尤其是丙氨酸)水平降低,反映糖异生旺盛,成为肝葡萄糖输出增加的主要来源;同时成酮氨基酸水平增高,提示肌肉组织摄取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支链氨基合。

现生长发育障碍和延迟。在脂肪代谢方面,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及血浆脂蛋白清除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能力降低,脂肪合成代谢减弱,脂蛋白酯酶活性低下,血中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浓度增高。在胰岛素极度缺乏时,激素敏感性酯酶活性增强,贮存脂肪的动员和分解加速,血游离脂肪酸浓度更高。肝细胞摄取脂肪酸后,因再酯化代谢通路受到抑制,脂肪酸与辅酶A结合脂肪酰辅酶A,经p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因草酰乙酸生成不足,乙酰辅酶A进人三竣酸循环受阻而大量缩合为乙酰乙酸,转化为丙酮和P—羟丁酸。当酮体生成超过组织利用和排泄的速度时,将发展至酮症以至酮症酸中毒。

胰高血糖分泌增加且不为血糖增加所抑制,对产生上述代谢紊乱起促进作用,因胰高血糖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葡萄糖异生、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的生理作用。在经胰岛素治疗取得糖尿病良好控制后,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可降低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及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减弱,又常伴有靶组织细胞胰岛素受体及或受体后缺陷,胰岛素敏感度降低,因而出现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相同的物质代谢紊乱。但一般程度较轻,症状也较轻,不少患者甚至无代i射紊乱症状。有些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正常,因而空腹时葡萄糖输出不增加,空腹血糖正常或轻度增高,但进食后出现高血糖。有些患者在进食后胰岛素分泌持续增加,3—5/J、时后可出现血浆胰岛素水平不适当地过高,弓起反应性低血糖,并可能是个别患者的首发症状。在急性应激或其他诱发因素影响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也可并发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或混合型(高血浆渗透压和血症急性谢性见。

乳酸是糖酵解的正常代谢产物,由丙酮酸还原转化而来。剧烈运动、组织缺氧、饥饿等因素使乳酸生成增多。肝脏具有巨大利用乳酸的能力,将乳酸氧化为丙酮酸,少数乳酸经肾脏从小便排出,使血中乳酸与丙酮酸的比值保持在10:1以下。在缺氧和休克等条件下,丙酮酸的氧化利用(进人三竣酸循环)受阻,血乳酸水平将升高。慢性肝病(如肝硬化)和肾病(如糖异生性肾病)常是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基础病变,周围循环衰竭、大量饮酒、降糖灵治疗、禁食治疗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患者表现显著虚弱乏力、意识迟钝、酸中毒大呼吸等,病情进展快,数小时后至数天发展至昏迷。检查主要发现代谢性酸中毒,血尿素氮、酮体、钠、氯正常或轻度升高,血pH值降低,乳酸水平增高,乳酸与丙酮酸比值大于10:1,血糖正常或增高,但也可能降低。

二、糖尿病慢性病变

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理与其糖尿病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尚未确切阐述。动脉粥样硬化的某些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脂质及脂蛋白代谢异常在糖尿病(主要是2型)人群中的发病率均高于相应的非糖尿患者群,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主要是HDLJ旦固醇)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一般认为HDL胆固醇起保护作用。此外,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水平异常、高血糖、高凝状态等也直或与硬化的发生发展。如高素血进。

刺激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低胰岛素血症则可能通过减低脂质清除及降低血管壁溶酶体脂肪酶系活动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生长激素过多以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凝血机制失调、血4、板功能改变、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降低、糖基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所导致的组织缺氧则可能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机理有关。另外,遗传易感性是并发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变的基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