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针灸与养生
3814400000030

第30章 医药漫谈医案辑录(1)

漫话中和

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在对人类生命的本源做出了艰苦探索的同时,对健康的本质也做了至为精辟的把握。《黄帝内经》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和,即健康。中医学认为,人之生命本源于气,人的生命过程就是气化的过程。和谐的气化过程是健康的标志。《国语·郑语》也说“和实生物”,事物间相互和谐,是化生万物的根本,人类健康亦如此。

《灵枢·本藏》有一段关于健康本质的精彩描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是故血气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强劲,关节清利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体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意思是说,人的气血精神是生命之根本,只有在血气和、意志和、寒温和的情况下才是健康的人。这里所说的气血和是指人体气血运行的和畅,志意和是指精神(心理)活动正常,寒温和是指人能适应外界寒温环境即天人和,除此之外还有调和气血阴阳的中药即用药讲中和。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属阳,血属阴,血与气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气能行血,血为气统;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运行于经脉,布散于脏腑,营养全身,从而维持生命健康。元代朱丹溪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怫郁,即指气血运行不畅,是疾病之源。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就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故血气和是健康之基。

如果说血气和是针对生命元素的话,那么意志和则已上升到了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上来。中医历来重视精神活动在维护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意义,认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形神相得是健康长寿的保障,而形神相失则是疾病与死亡的根源。因而提倡人们能“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强调通过积精全神,修身养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以保障心理健康。昔贤谓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平;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其可谓意志和的精要之言。

天人和是中医“天人合一”理论的集中体现。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既是天地之子,又存在于天地之间,便应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统一。人要随季节天气的变化适寒暑,保温暖,春捂秋冻,不寒不热,起居有常,浑然天真,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得天地所钟,享其高年。违背这个规律,人的健康就会受到自然的干扰和冲击,甚至得病。

用药亦讲中和。中和本是儒家思想,《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中和,也是我国先哲们最高智慧的体现。《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西汉大儒董仲舒说:“德莫大于和,和者,天地之正也。”古来圣人贤士都注重和,把和视为天地间的唯一正道。象征封建社会最高权力机关的紫禁城三大殿名曰:保和、中和、太和,即说明古人对和的重视程度。

中和用于药理含义有三:一是调和,依据中医理法方药原则进行适度调配,使之比例合适,有如厨师之烹调羹汤,又如古乐师之奏五音之和谐;二是强调法与方的巧妙运用,为医有方更须有法,良方善法,完善结合,变通运用,方可取得奇效;三是君臣佐使的最佳配伍。古代医药圣手把一剂汤药的主药谓之君,辅药谓之臣。君臣之间不但有主次之分,重要的还要有默契和配合,甚至掺杂着或多或少的相互制约。晏子曾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可而伐其否。”如治疗邪热壅肺的名方“麻杏石甘汤”,麻黄为君,宣肺平喘,取其“火郁发之”之义,因其性温,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石膏既清泻肺热,又可制君之性温,使其去性而存用,君臣配合默契,肺郁解,热邪清,喘咳平,深得配伍变通之妙,是所谓“臣献其可而伐其否”的范例。

高明的中医治病总是把阴与阳、气与血、神与形调理得各自得宜,互相协调,如此则可使沉疴顽疾逐渐恢复到中和之体,也便达到了中医所谓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漫话喝粥

《说文解字》中对粥是这样注解的,“粥”是鬻的俗字。鬲是一种陶器,把米粟放在鬲里煮熟即是粥。中国人喝粥的历史可谓邈远,早在《周礼》中就有粥的记载。只不过周朝人把粥称之为饘(zhan)、糜、酏(yi)等。若要细分起来,稠粥称饘,薄粥称酏,不稠不薄则称之为糜。国人喝粥从周朝喝到现在,粗略一算竟有三千多年了。

粥的花色品种丰富多彩,而且冬夏不同,种类有别,功用各异。例如,春食野菜粥,夏喝绿豆粥,秋吃莲藕粥,冬进腊八粥、羊肉粥等。其他如红薯粥、胡萝卜粥、栀子粥、枸杞粥、荷叶粥、马齿苋粥、苍耳子粥、乌鸡肝粥等,不一而足。

历史上,不少文学家和诗人也喜欢喝粥。北宋文人张文潜《粥记》云:“每日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妙斋和尚说,山中僧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如或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渴。盖粥使胃气生津也。今劝人每日食粥,以为养生之道,必大笑。大抵养性命,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正在寝食之间耳。”大诗人苏东坡云:“夜坐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据说苏东坡还很爱喝广东的花鸡粥,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爱吃豆粥,宋朝爱国诗人陆游还专门写了一首《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文人的言语和行为往往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代表性,从上述诗文中至少可以窥见宋朝人对粥的偏爱程度了。

用适当的中药和适量的米谷同煮为粥,即为药粥。药粥疗法是中医学宝库中的一部分,亦有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中说:“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是药粥疗法最早的理论基础。药粥正是以药治病,以粥扶正的一种食养食疗的好方法。

数千年的医药史,名医辈出。从汉代医圣张仲景起,就开始了药粥的应用,他的传世之作《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就有用粥的记载。他所创的很多有名方剂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都是米药合用的典范。在《伤寒论》开篇治外感风寒的“桂枝汤”中就把粥作为一味必不可少的中药来对待。原文特意指出,服桂枝汤后须臾,需啜热稀粥一大碗,以助药力,然后盖好衣被约一个小时,遍身微似有汗者尤佳。不可令如水淋漓,否则汗出过多伤阴,病反重。仲景强调药后啜粥是因为粥者,谷气也,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逼之外泄,将入之邪无隙可入。此方成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不用说,这里的粥是比药更好的药。

唐朝药王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就有应用“牛乳粥”“芦根粥”“天花粉粥”的经验。近代中西医结合的鼻祖张锡纯,积数十年之经验,对“山药粥”的应用真可谓得心应手,灵活多变。现代著名医家蒲辅舟所创“芫花根皮粥”专治因疯犬咬伤而中毒者,用之颇有效验。

名医岳美中,古粥今用,颇具新意,他根据清代陆定圃《冷庐医话》中的黄芪粥治疗水肿的记载,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自拟一复方黄芪粥,应用于慢性肾炎的治疗,收到理想效果。岳老还说莲子芡实粥治疗泄泻,扁豆红枣粥专补脾胃。

中医研究院沈仲圭老中医早年喜用“神仙粥”治疗感冒风寒暑湿头痛,“初得病三日,服之即解,以糯米半合,水两碗,生姜五六片,于沙锅内煮一二沸,次入带须大葱约五六个,煮至半熟,再加米醋小半杯,入内和匀,乘热呷粥,以出汗为度,屡用屡效,非寻常发汗剂可比”。

南京中医学院邹云翔教授,每逢诊治老年人高血压病、血脂高症时,常嘱病家多吃荷叶粥,以之降血压、血脂,疗效甚佳。

俗话说,单方气死名医。药粥虽系食疗小技,一旦经过名医之手,辨证选粥,用到好处,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药粥在祖国食疗百草园中是朵普通而又独特的奇葩,药粥疗法又是我国传统的营养与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

粥,从周朝一直喝到现在,越喝越精致,越喝花样越繁多,但愿它还能保持住那种传统而淳厚的民族风味,诚如是,就让国人一代代喝下去吧。

漫话《医宗金鉴》

二十三年前我在北京学习期间,恩师高立山先生利用诊暇把《医宗金鉴》全部,结合他三十年的临证经验,给我通讲了一遍。大约有一年半的时间,在恩师授课后再去研读,背诵原文。从那时到现在,我读《医宗金鉴》已不知多少遍了,这部传世医学经典已成为我临证时的源头活水。

吴谦,字六吉,安徽歙县人,清代著名医家。康熙、乾隆年间人,生卒不详。吴谦博学多才,熟读古今医籍,临床经验丰富,且谦虚好学。早年行医曾遇一骨折病人治未愈,深感歉疚。后闻一民间医生用家传秘法治愈其疾,他便多次翻山越岭到五十里外那位医生家求教,以虔诚和执著打动了那位医生,并学到了其家传正骨手法和方药。此后,他又前后师侍十多位民间伤科医生,博采众家之长,练就纯熟的整骨复位、牵引固定的骨伤科技法。吴谦对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做过深入研究,集历代抄本,诸家之注,删去伪讹,剔除附会,发其微旨,撰成《订正伤寒论注》和《订正金匮要略注》二部传世医著,其中对《伤寒论·厥阴篇》的见解尤为独到。

吴谦由于医学理论渊博,医术高超,与张璐、喻嘉言并列清初三大名医,官至太医院判。乾隆初年(1736),朝廷敕令吴谦领衔儿以皇帝的名义,编撰一部较系统的医学著作,令吴谦与刘裕铎为总修官。吴谦拿出多年来整理编著的资料作为初稿,供大家扩充修正,又特向全国各地征调新旧医书、家藏秘籍和经验良方,结合宫廷所藏,慎重研究补正,去伪存真,执简驭繁,再分门别类入编书稿,终于在乾隆七年(1742),编成古代医学史上最为完备、简明、实用的大型医科丛书《医宗金鉴》。该书图文并茂,方论齐备,易教易学,从此定为政府的医学教科书,三百年来,该书一直是中医的必读经典之一。

《医宗金鉴》刊行后,清代名医吴亦鼎称之为“医林之总汇,如众水之归宗,其言针灸、审穴、分寸无差缪,诚哉卓越千古”。《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不仅继承了历代针灸前贤的学术思想,并且加以光大。它全面地搜集了清朝以前针灸学的紧要处,通篇又歌图并茂。自卷79~86,这8卷中就有歌144首、图134幅。尤其对初学针灸的人能够利用不同歌图,达到反复熟悉经脉、腧穴及针灸法的目的。

对于刺法和灸法,《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浓缩了三个侧面,以此来展示清朝针灸医学的发展水平。首先介绍头、胸腹、背及手足等不同体位主病针灸要穴145个腧穴;其次从针灸治疗常见病十八种病症中,选出最重要、疗效最佳的22个腧穴;最后又从全身三百多个腧穴中挑选出22个,并着重介绍其针灸主治。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清代针灸界重视治疗范围广泛、疗效又好、易于开取、危险性小的经穴。这些穴有百会、人中、风池、风府、中脘、气海、大杼、腰俞、神门、肩髃、阳池、曲池、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内庭、合谷、委中、太冲、昆仑等。同时也重视内、妇、外科危证、急证、难证的治疗,尤其是对有传染性的疾病提出用灸法治疗,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数年前非典期间,艾条脱销、价格飞涨就是例证。书中所阐述的刺灸疗法,有针有灸,各施所宜。此书已降,清朝的针灸论著也多本着深入浅出的指导思想,使针灸之术易为广大医者所掌握,这与吴谦所倡导的针灸学术观点不无影响。

总之《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在清朝针灸学术界,是很有影响的一部针灸专著。它从经脉、腧穴、刺法、灸法以及搜辑、溯源、歌括、插图等方面,都具有清代针灸学术的代表作的特色,这也是该书能流传至今的一个缘由。

漫话中药的命名

草药并非华夏独有,药名文化却富有地道的中国特色,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中药的命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有着许多名堂与别趣。

中药伴随着中医文化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药的分类命名,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很多方面似不遵科学,而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取类比象,直出感悟,结果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反倒创建出一种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药名文化。比如,以中药的某一特殊部位或整体形象来命名的有,牛膝,因其茎节膨大似牛之膝;荆芥,其茎如荆,味似芥;凤仙叶,其叶如凤尾,花艳似天仙;人参,其根酷似人之形。

以药物本身的特殊颜色而命名的,比如因色黄而定名的有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因色白而定名的有白芷、白鲜皮、白芍;其他如红花、红藤、紫草、紫荆皮亦如是。又有以双色花而取名者,如金银花又称双花;红蓝花是红花的古名,因其花红叶深蓝而命名之。

不同种类的中药有不同的味道,特殊的味道自然成为命名中药的另一种方法。如,五味子,因其五味俱全又是果实之核即种子;酸枣肯定是因其味酸而得名;其他如苦参、苦楝皮、甘草等亦属此类。

就像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的绰号一样,某些中药的独特治疗作用就成了它们的名称。这有一个好处,使初涉医学的人一看药名便知道了它的功效和主治。比如,防风,具有防风祛风之功;阳起石,可补阳壮阳以治阳痿;续断,主接骨,续断骨;益母草,专治妇科诸疾;石决明,能明目;远志,功在益智强志;王不留行,虽有王命而不能留其行,故可通乳汁,逐瘀闭;大黄又名“将军”因其可穿肠破肚,荡涤污秽,冲墙倒壁,泻下积滞,风风火火如将军故名之。

中医文化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药名的丰富而多变,有趣而通于艺,古代医家每有文采,文士多通医道,为喜逞狡狯之智,惯弄游戏之笔的文人墨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们巧借动植物或名医名人为命名依据,形象地表现出某种药物的功能和形态特征,以增强其传奇性、神秘性,比如,棒槌系人参的隐名,儿时读小说《红雨》其中就有棒槌神话般的传说;禹余粮乃世传大禹治水,劳顿奔波无暇饮食,弃所食之粮于江中生而为药,言粮者乃救荒之物也,情急之时是药亦可做粮以充饥。赋草木以生机,凭药物而达情,了解一味中药名就会给你带来文学色彩和文化底蕴的双重享受,颇具代表性的中药名有,何首乌、刘寄奴、骨碎补、徐长卿等。

漫话中草药的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