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生任文学社社长兼主编之后,社内改革甚得民心,社内事务治理的井井有条,社团组织迅速壮大,很多在文学上有专长的同学加入到了社团内;此外,一批音乐、美术、书法特长生,也纷纷加入了进来;还有一批人,在艺术上没有任何专长,就是文学的发烧友,由于文学社办得好,也纷纷加入到了社团里,并且,每次文学社组织集会,不管是夜晚在操场上的party,还是会议室内搞比赛,他们都比有艺术细胞的社友更积极的参加活动。
阿英,是一年级的新生,她加入文学社,就属于“文学发烧友”的类型。
每次生组织活动,阿英总是第一个参加,每当生在台上讲话,第一个鼓掌、掌声最响、时间最长的那一位肯定就是她。
阿生是一个“外表谦诚、内心高傲”的男孩子,不管什么时候,他对谁都很好,谁有事情找到他,他都肯帮上一把忙。但是,他有自己的人生目标。
他常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生虽不为名利所动,但又岂能不出人头地!”,他不想过早的沉溺于爱情、婚姻、家庭的漩涡里。对于身边的女孩子,几乎没有几个能够看的上眼,就算是常常和阿静、阿枫在一起,尽管有人说他在和阿静谈恋爱,但是他自己心里知道,他们从来没有把“爱”字说出口,一次都没有过。
一转眼,阿英加入到文学社已经整整半年了,很多在艺术上有专长的同学,都被生任命了职务,有的做了社长助理、有的做了美编、有的做了新闻版记者,还有一部分同学,做了发行部成员。唯独阿英,什么职务都没有。
一天中午,阿英来到文学社办公室,办公室里只有阿生一个人在工作,他正在赶写“刊首语”。
“社长,我可以和你聊聊吗?会不会打扰了你?”
“哦,没关系,我们当然可以聊聊,快请坐。”
阿生对于每一个社员,都非常的热情、客气,他觉得,社里的每一个成员,不管他有没有才华、有没有能力,但是都是文学社团队中的成员,他希望每一个成员都有一种因为自己是文学社团队的一员而感到骄傲、自豪的感受,都会感到快乐,都会感到人人平等。他希望自己打造的团队,是校内最优秀的一支团队。
“你在写什么,可以让我先瞧瞧吗?”
“给!”
阿英开始念了起来:“不要放弃了自己的追求,因为前路总有成功的关口。有些人,拥有鲜花和掌声的时候,得意洋洋,但是,当在自己追求的道路上遇到麻烦的时候,就会放弃了自己的追求。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正如农民种地,春天育种、施肥、管理,夏天追肥、锄草、浇水、除虫,样样都做的很好,到了秋天,谁都没有想到,竟然下了一场很大的冰雹,眼看就要到手的收成,毁于一旦,但是,农家人有句俗话叫做庄稼不收年年种,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农民们照样还会去育种、施肥、锄草、浇水,拿虫。在艺术的追求上,更甚之,在人生的追求上,难道我们,不应该很虔诚的向农民们学习吗?”
“社长,你写得实在太好了,你写出了我的心声,我现在正在和农民学习,我加入文学社快半年了,尽管你没有给我任何职务,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够得到社长大人您的认可。”
“这..”阿生脸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