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曹子
3784400000001

第1章 鸡鸣

鸡鸣,微寒。

曹随缓缓的睁开眼,室内一片昏暗映入眼帘,还有那印象中沾满蛛网灰尘的窗梁。

感受着木床里白茅草铺就的柔软,难得睡得一个安稳觉。素犯有偏头疼,纠因还是几年前的举族迁徙中受寒受冻惹下的祸根,犯起病头疼欲绝。医师称为风疹,在这个时代就是绝症了。是的,这个时代,作为穿越人士,曹随如是想。

下床,整衣。

门外依旧一片黑暗。街道隐约战国时代风格,房子都很矮小。

曹随端起木盆,里面是换下的祭奠服饰,准备送到城中的浆洗店。隆冬刚过,虽未下雪,就着微弱晨光,地上霜棱踩的作响。

天虽未放明,穷苦人家向来早起,一路上这街上偶尔也看见几个绰约人影。

曹随自诩有学问,倒回想起那个遥远角落的记忆,村里零散灯火,读书起早摸黑三三两两约好去小学的小伙伴,嬉闹,怕鬼。人死,魂之不灭。

曹随习惯性一回头,不再是记忆中叫住自己的模糊面容,而是一个熟悉的苎麻布衣身影。审老头,迁徙过来的曹父母亡故后唯一的长辈及远房亲戚。

审老头正吹胡子瞪眼呢,正用一种威严凶恶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他口中称为无思的侄儿。是的,曹随的字,按照有学问的曹随理解,就是无事,取字的先生希望一生平安无事,或者无食,长大不要饿死了,或者平常不要想太多,想太多头疼...

曹随回过神来,老当益壮的审老头唠唠叨叨说教他一堆,责怪他衣服不送他家让婶子浆洗反而花钱送去城中浆洗店,那是有钱人家花的勾当,反正就是败家子。然后又絮絮叨叨一大堆,夹杂帮忙准备什么的话语,说得曹随不停点头。

曹随心知审老头对他好,不过也知道“亲戚久住成仇”的道理,何况真的麻烦过去那位婶子的脸色并不好。所幸曹随城外河道常见几位替人洗衣的老妪,知道城中还有浆洗店,祭典的新衣一年也穿不上几次。

等到审老头说完转头走人,曹随才发现他麻衣带孝全幅行头,知道城中又死人了,谁家又要办丧事出殡了..。

南门外。

对城门楼的两个古篆字,意外的曹随只认识个县字,前面那个旁人皆知的简单几个笔画字反而不识,这也使在众人中读书识过字的曹随闹过笑话。

城门吏,或许同样因为读过书识字,或者祖上薄情面,或许需要个年轻人耐得住早起守夜缘故,腿脚不灵便的曹随谋得这份差事。城门闭关以前都是老弱病残充任,前任便是冻死在一个寒夜。虽是低贱受人白眼,曹随却是因获得福,其本人也啧啧幸灾乐祸过,君不见长城头,天阴雨湿声啾啾。同龄的多少身强力壮少年人,被拉去外县修地球不修长城去。

出殡的队伍不长,几十人而已。

不像上旬城中某世族风光大葬,参加殡礼千余人,送葬队伍连绵一里,丧宴超过二百席。

不同于审老头那队专业丧乐乐师,包含曹随在内,几个城门上不当值士卒“同僚”都是来“帮忙”的。县中年轻人真不多了,不穷苦谁愿意去当卒,邻里谁没亲没故的。

此时,曹随就盯着走在自己前面的举白幡的黑皮矮少年。是的,长得又黑又矮,姓周单名一个葳字,被审老头带来混饭的。是的,办完丧事可以缯一顿饭。

周葳有一个兄长,原来也是丧事乐队的。其兄长更是一个大流氓头子,不,远近闻名的豪侠,干了几件轰轰烈烈的英雄事,然后畏罪潜逃了去。

那人是何等的豪侠义气,留下的这个弟弟却是这等的老实巴交唯唯诺诺。曹随叹口气,收回视线,望向前方的送葬队伍。

贫苦人家老人的棺木都是提前几年工匠预备好的,不然事到临时连治丧费用都筹措不出。也用不起名贵木材,松木杉木最多,能有副棺木入土为安就为最大的幸事。

丧礼都有定规,到了选定的坟墓地方,坑都是前天挖好的虚掩盖住,入土撒土,填埋。

耳边亲属的嚎啕大哭,非亲非故的曹随黯然。

同样是某处,十六岁的曹随亲手撒土埋下某些亲人。同样是某处,埋下不满六岁尚未看完这世界的鲜小生命。同样是不久前,埋葬下的似是昨日刚刚见过的同龄鲜活面容。

亲戚或余悲,托体共山阿。

或许是实在忍受不了那种沉闷想哭哭不出来气氛,曹随走到山梁一侧,浓密青色松树下。旁边几个,其中有大龄的老人,指指点点这块是谁家的墓基,那边风水好的是谁家的,那块就是上旬风光大葬谁家的。

曹随望着远远群山,怔怔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