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南京血祭
3762200000002

第2章 序言

绿原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战争,各种各样的战争。

自有文学以来,就有战争小说,各种各样的战争小说。

在世界范围内,有古代部落与部落之间在不同图腾之下进行的战争,有封建领主之间为扩张各自的采邑进行的战争,有不同教派为争夺同一个圣地进行的战争,更有以拿破仑命名的席卷封建欧洲的战争;有希特勒为反人类而发动的、一两天内就征服一个国家的战争,同时也就有了揭竿而起的各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战争。然而,以弱抗暴的哀兵必胜。即使鼓衰力尽,矢竭弦绝,仍然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甘以鲜血沃肥故园劲草的爱国将士们的英烈风范,必将越百世而不泯。

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几千年来铁马金戈之声不绝于耳。有军阀之间相互砍杀的战争,有被压迫人民忍无可忍、奋而起义的战争,更有全民同仇敌忾、誓死抵御外侮的战争一后一种战争是同岳飞、文天祥、戚继光、袁崇焕、邓世昌……以及杨靖宇、谢晋元、黄继光、邱少云等一系列光辉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每一个名字,都在特定的反侵略战争中,代表了中华民族的高大的灵魂。

战争作为和平的对立面,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故而成为永恒的文学主题。比起战争来,战争小说虽然同样多不胜数,但像正义战争本身一样撼人心灵而得以流传者则相对地少。在世界范围内,远古的史诗不说,有由后人客观摹绘的《罗马之战》,有从历史宏观开展全方位描写的《战争与和平》,有从一个侧面反映亡国之痛的《最后一课》《两个朋友》《海的沉默》,有同代人掌握近距离真实的《火线下》《西线无战事》《日日夜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

在中国,比起战争来,战争小说同样显得少。尤其是比起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历次战役来,正面描写这些浴血奋战史迹的小说就显得更少。可以举出《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若干部,这些都是正面描写有组织的人民战争的,将对后代在不同的时期产生不同的教育意义。然而,在全民抗战的意义上,从所谓“战略上内线作战的正规军”方面来看,描写在“亡国论者”或“速胜论者”的错误指挥下,一任铁蹄蹂躏,山河破碎,万里朱殷,生灵涂炭——描写日本侵略者之暴虐,被侵略的中国人民牺牲之惨烈。从而,永垂历史教训于后世的小说,多少年来似乎还找不出几部来,直到很晚才有周而复的《南京的陷落》问世。因此,不论从文学的或非文学的角度来说,这方面需要填补的空白实在是太多了。

《南京血祭》这部小说正可以说填补了这一部分空白。

它写的正是六七十年前,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那一段历史。它写了漫长的抗战历程的一个片断;写了抗战第一年国民党政府的撤退和南京的陷落;写了侵略者的灭绝人性的凶残,及其以凶残相掩饰的一切侵略者难免的虚怯;写了当时中国军事当局的大言壮语、及其与大言壮语下鲜明对照的腐败与无能;写了没有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对于故土的眷恋、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及其在颠沛流离中的无助与无望;写了参战的下层官兵把自己的血肉之躯同手榴弹一起扔出去的英勇战斗和壮烈牺牲……

这里有歌颂,对于爱好和平而又敢于抗击强敌的民族精神的歌颂;有谴责,对于悍然发动战争,以杀人竞赛取乐的侵略者的谴责;有批判,对于由于腐败与无能而轻易放弃大好河山的错误决策者的批判;同时更有针砭现实的意义。因为这部小说写于南京撤退后两年,更多的国土相继沦丧的时候,写于全国人民热烈拥护“全民抗战”的号召,南北各地群众纷纷组织起来进行自卫的时候;同时也正是国民党当局开始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时候。

作者当年是一个拿枪的人,曾经作为一名下级军官参加过“八一三”战役,因负伤退下了火线。在养伤期间,写了《闸北打了起来》《从攻击到防御》《斜交遭遇战》等当时传诵一时的战地纪实性报告文学。后来到了延安,读了《论持久战》,对南京一战从军事上到政治上有了新的看法,于是着手写这部小说。他开始懂得“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认识到南京一战的惨败,不仅在于军事决策上的错误,更是国民党当局脱离人民,拒绝在全民全军中间进行抗日的政治动员所造成的(参见本书作者的后记)。

不过,文学作品毕竟要当作文学作品来看。由于材料搜集困难,写作时间有限,加之作者更擅长于写诗,这部小说更像一个愤怒的诗人在奋笔疾书。也就是说,个人的主观情绪多少压抑了小说不可或缺的现实主义精神。当年,胡风先生读完本书的初稿,就曾经指出过这一点。然而,作者主观上倒是力图通过个人情绪写出真实来,他把自己放在作为本书主人公的普通士兵中间,以浓墨重彩涂抹一些和他们一起经历的冲锋或扼守、负伤或阵亡、退却或溃散等等酷烈场面,从而为这些坚决为维护民族尊严而战的无名英雄们,留下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至今仍然令人悲愤填膺的血祭图。

本书完稿于一九三九年,作者因治病从延安到西安之后。当时曾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征文中获奖,但因故(据说是“太真实了”)未能出版。次年经过一次修改,修改稿也未能出版,后来散佚不知下落,但修改以前的初稿却一直留在作者身边到一九六七年逝世。他由于陷入一桩重大的错案,也一直没有机会将初稿重新整理出版。

1987年——卢沟桥打响抗战第一枪的五十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作者的遗稿中发现了这部小说的初稿,代替作者作了一些必要的文字加工,并将原来的书名《南京》改为《南京血祭》,慨然将这部被埋没近半世纪的作品加以出版。今年又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宁夏人民出版社愿意将此书再版——九泉之下的作者将会感激,作品中牺牲的将士和死难的人民将会感激,经过南京浩劫而仍活到今天的人们将会感激,没有经过抗日战争而今在为振兴中华尽心尽力的后代将会感激。连当年站在侵略者一方到过中国、今天可能认识那个历史错误的日本前军人,为了得以从中恢复人类的良知,也将会感激吧。

那场神圣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历史的深处。中国人民今天完全不同于当年,中国军队今天完全不同于当年。但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不畏强暴、敢于抗击任何侵略者的爱国主义永存;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热爱自己的家园,为了永久的和平,为了自己的祖国,不惜坚持抗战到底的爱国英雄主义永存。

这部小说的写作、出版和再版,我想,就是为了从历史的深处来证明这一点。

1987年8月12日,原序2005年7月7日校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