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二十四节气知识一本通
3762000000011

第11章 气与习俗(4)

夏至时节,华:华东小麦主产区因为气温较高,农作物生长旺盛,在夏至前当季的新麦已经成熟。人们用新收获的麦子磨面擀面条,所以夏至食面也有尝新的含义。但是也有直接煮新麦粒吃的,山东龙口、莱阳一带煮新麦粒吃,孩子们用麦秸编一个精巧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往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乐趣。

小暑的节气习俗

1.封斋

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是湘西苗族的封斋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但猪、牛、羊肉仍可吃。

2.吃暑羊

鲁南和苏北地区有在小暑时节“吃暑羊”的传统习俗。人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

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在当地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暑羊的爱好莫过于当地民谣:

“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大暑的节气习俗

大暑时节虽然天气炎热,但各地的时令民俗却照旧会及时上演。

1.吃仙草

在大暑的时候,广东很多地方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为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由于其神奇的消暑作用,被誉为“仙草”。其茎叶晒干后能够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民谚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烧仙草是我国台湾有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热两种吃法。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盛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也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但是孕妇忌吃此种食品。

2.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尤其是台州湾好多渔村过去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据说,早在20世纪20年代,台州湾一带的“送大暑船”以葭芷的规模最大,可谓远近闻名。每年农历大暑期问,葭芷“送大暑船”民俗正式打出“渔休节”的旗号,活动搞得十分热闹。从小暑到大暑期间,四周的温岭、黄岩、玉环的人们源源不断地冒着酷暑来到葭芷五圣庙,兴高采烈地参与庙会活动,天天少则几千人,多则一万多人,活动持续半个月,总计参加入数达十几万。在大暑的一天到江边送“大暑船”是庙会的高潮,并伴随有多姿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兴致勃勃,倾巢出动。

3.吃凤梨

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味道最好吃。此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节”,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一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围在一起吃“半年圆”。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半年圆,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分享,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4.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福建莆田一带的人们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丰富,所以吃鲜荔枝可以补养身体。先把鲜荔枝泡于冷井水之中,大暑节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时刻吃荔枝是最惬意、最滋补的。因此,有人说大暑吃荔枝的营养价值绝不逊色于人参。温汤羊肉是莆田特有的风味小吃和高级菜肴之一。把羊宰后,去毛卸脏,整只放进滚汤的锅里翻烫,捞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锅内的滚汤注入,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上市。吃时,把羊肉切成片,肉肥脆嫩,美味可口。米糟一一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切成一块块的,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佳品。

5.彝族星回节

在每年农历6月24日左右大暑节气时恰逢彝族同胞们的星回节,在这一天,当地的人们都要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无比热闹。尽管各地区的彝族同胞欢度节日的形式各异,但由男子每人弹拨用彩绸挎于肩上的大三弦乐器,一起欢跳《大三弦舞》,已成为彝族共同的娱乐节目之一。

立秋的节气习俗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度过了漫长的炎炎夏日,人们有了胃口,所以立秋的民俗多与吃有关。

1.饺子、渣,茄饼

在山东半岛的许多地区,立秋当天的中午往往吃水饺或面条,招远、龙口称“入伏的饺子立秋的面”,长岛、莱阳、海阳等地则相反,说是“立秋的饺子入伏的面”。在山东诸城和莱西地区,吃一种豆末和菜做成的小豆腐,俗称“渣”。当地民谚云:

“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小孩不吐也不拉。”说是有预防肠胃病的功效。在江苏苏州,立秋日用茄子调和面粉做茄饼。

2.啃秋

城里人在立秋当天买个西瓜回家,一家围着啃,就叫啃秋了。而农村人的啃秋则豪爽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一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大吃特吃,抱着绿瓤香瓜大吃特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嚼,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嚼。啃秋表达的是农民丰收的喜悦。

啃秋在一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的那一刻吃西瓜或香瓜,据说能免腹泻,称“咬秋”,预示炎炎盛夏难耐,忽逢立秋,把其咬住。江苏各地人们也在立秋时刻吃西瓜以“咬秋”,认为可不长秋痱子。在江苏无锡、浙江乌青,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一起吃,认为可预防疟痢。北京人有“春吃萝卜秋吃瓜”的习俗,家长必须在立秋之日给孩子买个瓜吃,并对孩子说:“吃个瓜吧,秋后好肥得滚瓜溜圆的。”当地有“早甜瓜,晚西瓜”的谚语,因为立秋之瓜要早吃,因此多吃甜瓜(也称香瓜,始于初夏,终于晚秋,味道清香甘甜,食之能够解腻)。在浙江杭州,在立秋日有的妇女吃一个秋桃;浙江双林人爱吃菱藕、瓜果等。

3.戴楸叶

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历史悠久,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都有立秋到处叫卖楸叶,妇女小儿将之剪成各种花样插戴的记录。直到现在,各地仍有立秋日戴楸叶的民俗。在山东地区,据说立秋这天必有一两片楸叶落下,表示秋天来临。胶东和鲁西南地区的妇女和儿童在这日采集楸叶或桐叶,剪成各种花样,或插在鬓角,或佩在胸前,来应节序。在河南郑州附近农村,立秋日男女皆戴楸叶,或用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角。

与楸叶有关的节日活动,在山东有人于立秋日刚刚天明时采集楸叶熬膏,称“楸叶膏”,据说用来敷痔疮有特殊的疗效。

4.祓秋

在浙江定海,立秋那天,儿童食蓼曲(俗名“白药”)、莱菔子,称为“祓秋”,认为可去积滞。在浙江舟山,则是给小孩吃萝卜子、炒米粉等调和的食物,以防积食。在浙江镇海、奉化,给儿童喝绿豆粥,服酒曲,叫做“祓秋”,认为孩子吃了长得又快又壮。

5.贴秋膘

许多地方有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的习俗,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比较。因为在酷热的夏天,人本就没有什么食欲,饭食清淡为主,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轻一点。秋风一起,有了食欲,想吃点好的,补充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耗。补的方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做法的肉,如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

6.饮水清署

在江浙一带,有立秋时喝“新水”的习俗。所谓“新水”,就是刚从井中打来的“新鲜水”。据说这样不但可免生痱子,又可防痢疾。在四川雅安,则是将井水放在阳光下晾晒后家人一起喝,以免得疟痢。

在四川三合,“俗谓立秋正刻饮水一杯,则积暑消除,秋无肠泄之病。”

岐黄家又云:“服清暑方一剂更妙。”

7.赤小豆“补秋脱股”

有些地方的习俗是在立秋日用水服下七粒红豆,认为可避免疟疾。河南郑州称为“避疟丹”。浙江地区多用井水来吞食。在云南镇雄,“先以布袋盛红豆入井底,及时取出,男女老幼各吞数粒,饮生水一盏,以为可以不患痢疾。后来,用五色或七色布,剪成大、小不同方块,错角重叠,粘连缝就,载于小儿衣后,叫做‘补秋屁股’。”

8.秋社

秋社本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来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结束,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拜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习俗。唐韩俚《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某些地方,至今还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处暑的节气习俗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中元的民俗节目,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过去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结束,都会举办普度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告结。发展至今,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期。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民俗活动:

1.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做法也多种多样,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习俗,一般处暑当日,北京人往往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2.放河灯

河灯也称“荷花灯”,往往是在荷化形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流。

放河灯目的是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

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表达:“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3.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而言,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民间常举行多种形式的祭海祈福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1998年浙江省象山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开渔节,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开渔节除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外,还开展各种文化、旅游、经贸活动,吸引了无数海内外客商、游客前往。他们不仅领略到当地浓烈的渔文化,也品尝了鲜美的海产品。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旧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四周,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往往可以品尝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白露的节气习俗

相较于“两至”、“两分”,白露节气的地位并不很高,但其民俗活动却是非常的丰富多彩。

1.白露茶

一提起白露,爱喝茶的人都会想到饮“白露茶”。白露期间,茶树经过夏季的炎热,此时正是生长的最佳时期。白露茶既不如春茶那样鲜嫩,经不起泡,也不如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特别甘醇的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欢。再者,家中储存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上市,因此到了白露前后,爱喝茶的人就托人买点白露茶。

2.祭禹王

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也选在白露时节。禹王就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办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与祭禹王同时进行的,还有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问,《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保留节目,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企盼和向往。

3.吃龙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俗语。民间的大意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滋补身体的奇效,吃一颗龙眼等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神奇了,哪有那么夸张,不过相信还是含一些道理的。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重功效,还能够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颗大,味甜核小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最好不过的了。不管是否真正大补,吃了就是补,所以福州人也适应了这一传统习俗。

4.吃番薯

许多地方的人们认为白露期间应多食番薯,因为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就不会发生胃酸和胃胀,于是就有了在白露节吃番薯的习俗。

5.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惯。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在这天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吃后可滋补身体,祛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就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吻合。

6.白露米酒

酿酒习俗在四川很多地方历来就有。尤其是白露期间,差不多家家酿酒。这时酿出的酒温中含热,微带甜味,称为“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佳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

程酒,古为贡酒,盛名悠远。《水经注》记载:“郴县有渌水,出县东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谓之程水溪,郡置酒馆酝于山下,名日‘程酒’,献同也。”《九域志》亦云:“程水在今郴州兴宁县,其源自程乡来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与酒别。”程乡就是今三都、蓼江一带。资兴从南宋到民国初年称兴宁,故有郴州兴宁县说法。白露米酒的酿制除取水、选定节气很有讲究外,方法也十分独特。先酿制白酒(俗称“土烧”)与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将白酒倒入糟酒里,装坛待喝。如制程酒,须掺入适量糁子水(糁子加水熬制),然后人坛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人鲜牛栏淤中的,待数年乃至几十年才取出饮用。埋藏几十年的程酒色呈褐红,斟之现丝,易于人口,清香扑鼻,且后劲极强。清光绪元年(1875年)纂修的《兴宁县志》云:“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酿可千日,至家而醉”。《水经注》还记载,南朝梁文学家任与友刘杳闲谈,“任谓刘杳日:‘酒有千里,当是虚言?’杳日:‘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时,兴宁隶属于桂阳郡。在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风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往城市。

该酒由糯米、高梁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直到20世纪30~40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售的白露米酒,后来慢慢消失。

秋分的节气习俗

与清明相类似,秋分时节有扫墓祭祖的民俗,这叫“秋祭”。普通的仪式是,扫墓前先在祠堂进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等。扫墓活动开始后,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秋季祭祖扫墓,都从秋分或更早一些时期开始,最晚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讲究,谓清明后墓门就关上,祖先英灵就享用不到了。

秋分时节其他的民俗活动还有:

1.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许多地方的农村有煮汤圆吃的习俗。人们还要煮二三十个不用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头,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让雀子不要来祸害庄稼。

2.吃秋菜

很多地方在秋分时节要吃一种称为“野苋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称之为“秋碧蒿”,这就是“吃秋菜”的民俗。全家人都在秋分一到时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寻找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大小。采回的秋菜一般人家与鱼片“滚汤”,炖出来的汤叫做“秋汤”。有顺口溜这样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

阖家老少,平安健康。”无论在哪个季节,人们祈求的都是家宅平安,身壮力健。

3.竖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