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庸人自扰——班主任日记
37600600000094

第94章 在纸上写字的快乐

2012.3.2

假如一个人能够做到,除了睡觉吃饭之外,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写作,那么简直就可以说,他是生活在纸上了。

如果我能做到这样,那么我的生活就是在纸上写下的那些汉字啊!这些字就是我的思想,就是我的人生观,就是我的阅历,就是我的人生。我甚至要说,一摞摞的稿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就是我啊!

如果你看了我的文字,那么你就认识了我。你没必要再见到我,因为我的思想都在这些美丽的方块字里!就像钱钟书那个著名的比喻:鸡蛋好吃,你吃鸡蛋就行了,你没必要去认识那下蛋的母鸡。

我只不过是个写字的人,写字就是我的事业。每天我都拿着笔,不停地在纸上写着字,这就是我的生活。

我不喜欢在电脑上写作。在电脑上打字,从字库里挑选用字太浪费时间、劳心费神,太让人分心、干扰写作了。还是在纸上笔走龙蛇好,又快又过瘾。

而且,每天写完厚厚的一沓子稿纸,这种成就感是一个巨大的快乐,而在电脑上打字,是根本得不到这种享受的。

贾平凹至今仍一直在纸上写着文字,他从未用过电脑。余秋雨也是如此。莫言也是这样,他虽然曾用了几年的电脑,但最后他还是复归于纸笔的写作了。莫言曾说,在电脑上写作就好像是在云上写字,电脑一关,总感觉一天是白忙活,什么也没有收获。而在纸上写稿,却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欣悦。

长期以来,我已经习惯于每天都在纸上写些东西。有一天,同办公室里的一位年龄大我八岁的女教师,要向我借一支中性笔用,在我还没来得及拿出来的时候,她忽然说:

“奥,不能跟你借,你成天搞创作,你的中性笔芯还不够你用的呢!”

她转头去向另一个老师借去了。

我这才知道,周围的同事心明眼亮,人家早就知道我在搞创作了。当然,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搞写作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这本就是我们的专业,谁也说不出这样做有什么不妥来。

这些天我每天都写三四千字,把右手的食指、中指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用左手一触摸它,硬邦邦的,这就是我写作勤奋的一个证据啊!

真不知道,莫言在写《生死疲劳》的时候,竟然一天写一万字,那右手得磨成啥样了呢!为了更有成就感,他还把所有用完了的中性笔芯,都保存了起来呢!

我从今年放寒假开始,也把用完了的笔芯放在一个笔筒里,寒假以来,我已用完了十几支笔芯。看来一支笔芯也就是写七八千字吧!

中性笔比起吸墨水的钢笔来,当然是方便、干净了许多。看来,在我以后长期的夜以继日笔耕不辍的写作生活中,光学校里一个学期发的十几支笔芯,是远远不够用的了。假设我两天就要用一支,一个月就要十五支,一年需要180支呢!看来,还得去市场上批发上几百支黑色中性笔芯呢!

其实,这些天我写的尽是随笔,还没有真正进入小说创作呢!不过,随着文笔的圆熟,我相信写什么都将会是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

实际上小说中也可以充斥着大量的叙述、议论的文字,这与随笔的语言特色并无二致。在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中,就有大量的议论与叙述,表面上似乎与小说情节发展的关系并不大,但偏偏又成了全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这是一件微妙的事情。事实上,只要是在叙事,又或者是在议论,这无疑都是在锤炼自己的思想,也提升自己的文笔的。

终日不懈地写作,最终也许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题材的枯竭,思想的掏空,内容的重复。这是一个只有几年写作历史的人,还不会遇到的问题。

但是写多了写久了,迟早会遇到这个令作家最头疼的问题。那时也许不搁笔,不去读书、旅行,不去充电,就只能重复自己了。而作家的写作是创造性的工作,是既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的!重复自己还不如干脆去重印自己的某部旧作呢!

所以,要想终生有东西可写,就要不停地读书充电,还要勤于旅行,乐于探访亲友,与周围的人保持密切的交往。只有这样,作家的想象力才会保持充盈丰富的状态。

我现在尚未成为知名作家,距离枯竭状态还远得很呢,倒还不必操心这件事。但这件事儿绝对不是杞人忧天,如果作家的寿限不止于三四十岁,那他迟早会为这个问题犯愁的。

现在,我且充分享受在纸上写字的快乐好了!——今朝有事今朝写,明日枯竭明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