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庸人自扰——班主任日记
37600600000086

第86章 “知识爆炸”与“文学爆炸”

2012.2.21

翻阅《新华文摘》老杂志。在1994年第9期第167页,有篇文章叫《“知识爆炸说”可成立吗?》,作者徐飞。这篇文章批判了一度在中国大陆极为流行的谬误学说“知识爆炸论”,言之有据,分析科学,对我颇有启发。

徐先生的文章,是分析科研论文和科学人员剧增的实质,却引发了我对文学期刊、文学作品、作家剧增的感悟。

徐先生的文章第四节最后一段说:

“研究至此,我们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原来所谓的知识爆炸,并不像传言的那么可怕。

每一百万件文献中,值得你用心去查一遍的不过三万多件;值得你认真读一读的不过千余件;值得你仔细钻研的已不出百篇;能够作为经典,世代传诵的仅数以十计而已。

所谓的知识爆炸,其中绝大部分,不过是我们这个时代知识的一种装点而已。

再以科学家人数为例,科学从业人员的剧增,并不代表有对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数也在剧增。对推动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毕竟是凤毛麟角,如果数以万计地涌现出新的牛顿、爱因斯坦们,那倒要真的令人惊讶了。

即使以本文开头那段的说法:在知识爆炸的同时,知识老化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按引文给出的知识老化率,今天的大学生岂不是一跨出大学校门,就要变成白痴了吗?”

科学界是如此,文学界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现在仅中国大陆,就有作家数万人,仅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有著作出版的、有案可稽的作家们就已达9000多人。中国的文学刊物多大几千种,每年发表的小说有数十万篇,仅长篇小说,每年就出版几千部。

如果再加上近年来渐渐火爆的网络文学,作家数目就更为客观。初步估计,网络作家当在一百万人以上。每年的网络长篇小说,可以生产出数百万部之多。

但是在我看来,所谓的玄幻修仙穿越重生总裁宫斗小说,虽然热闹非凡,受众甚多,影响越来越大,赚钱越来越多,但是最终只不过是些文字垃圾,是写给大量素质低下的脑残们看的。

这批东西,与文学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是意淫这个世界的精神毒品而已。其毒副作用之大,我觉得甚至丝毫不在真正的毒品之下呢!因为吸毒的人还可能戒掉毒瘾,而一旦沉迷于这些可怕的网络小说,一个人就完全变成废物了,永无精神健全之日矣!

我的小说虽然也是在网络上发表,但是却与上述这种文字垃圾毫无关系。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自豪地宣布:我的作品是纯文学!只有有脑子的人,肯用心读书的人,才可能看进我的书去!

总而言之,有如此多的作家和作品,是否就能说已经文学爆炸了呢?与徐先生分析科学界的知识爆炸完全相同,我认为,可以套用徐先生的句式来说:

——所谓的“文学爆炸”,并不像传言的那么可怕。

每一百万篇文学作品中,值得你用心去查一遍的不过三万多篇;值得你认真读一读的不过千余篇;值得你仔细钻研的已不出百篇;能够作为经典,世代传诵的仅数以十计而已。

所谓的“文学爆炸”,其中绝大部分,不过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一种装点而已。

再以文学家人数为例,文学从业人员的剧增,并不代表有对文学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数也在剧增。对推动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家,毕竟是凤毛麟角,如果数以万计地涌现出新的曹雪芹、鲁迅们,那倒要真的令人惊讶了!

实际上,大部分作家的大部分作品,只能算是文化快餐,甚至很多根本就是文字垃圾。大部分文学作品的结局,只不过是化为纸浆,被历史长河无情地淘汰。

真正能成为传世杰作的,在每个几十年之中,也往往不过是几位作家的几部作品而已!

122、头脑清醒,笔耕不辍

2012.2.22

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最重要的生活状态是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清醒。永远保持清醒状态。

一个醉眼朦胧、浑浑噩噩的人,固然可能会因为“难得糊涂”,而获得一种虚假的幸福。但这只是肤浅的、表层的、自欺欺人的伪幸福。这种人其实只是一些混日子的行尸走肉而已。

只有清醒的人,头脑丝毫不依靠酒精、尼古丁、咖啡因等兴奋剂,而仍能充溢着激情的人,才会得到对这个世界的真实而深刻的认识。也只有这样的真正清醒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

我现在还不是知名作家,但我已经给自己规定了八个戒条,我戏称自己为“郭八戒”。这“八戒”是:

“不抽烟,不饮酒,不喝茶,不吃辣,不下象棋,不看电视,不生气发怒,不打人骂人。”

其中烟、酒、茶作为最重要的戒条放在前面,就是因为三者都是严重影响大脑以及整个神经系统的东西。此三者其实就是毒性小一些、社会危害小一些的毒品啊!对此三者有了瘾癖,就会使大脑产生依赖,一旦过了一定时间不去享用,就会狂躁不安,头脑昏乱,从而无法进入写作状态。

这三种东西在享用的时候,会使人自我感觉特别“清醒”,但这种清醒是虚假的,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实际上是抑制了大脑的思维能力的。写作之时,宁可只喝一杯白开水,也千万别动烟酒茶啊!

我要求自己,每天都要保持清醒状态,每天都要写上几千字的文章。即使这些文字并不适合发表,最起码也是一种练笔。现在我是35岁的盛年,这正是人生的黄金岁月,现在开始事业还不算太晚。我告诫自己:

“清醒八戒,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