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跟着三丰做道士
37599300000009

第9章 背书破万卷

李太极一直好奇在元朝的书院学生都是怎么学习的?这个问题他想了好久,不过最后何教谕得方法却让他大跌眼镜。其实也不是什么方法,就是一个字背。这跟在碧落宫一样,他都已经背了三年的道家典籍了。没想到来了望远书院还是这个方法,只不过背得内容变了,而且更多了。这让李太极有些很费解,为什么都是背呢?怎么会是这一种看似最笨得方法呢?

李太极有所不知,古时候的学校,每天早上,都要一个人一个人地背诵前一天学过的文章。背得好,就可以学习新文章,否则就要不停地背,一直到全记住为止。用现在的话说,这就相当于必须先复习好旧知识,才能学习新知识。因此,当时的学生学的书都不一样,学习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这种每天都进行的考试就叫做“日考”,十天一次的考试叫做“旬考”,半个月进行的考试叫做“半月考”,每个月的考试就是“月考”。这望远书院也是这样,起码何教谕是这样安排的。古代的人,必须通过如此繁多的考试来提高自己,想一想,他们还真是挺辛苦的。没想到穿越而来的李太极也要经历这样得辛苦了。

现在得李太极,张君宝最不愿意的事情就是不想回到宿舍了。相比起背书来,回去宿舍更让人觉得头痛,因为昨天四个人话说得太僵,本来以为今天就不是舍友了,没想道何教谕今天说不会跟任何人特殊照顾,每个人都还在原来的宿舍。这下可让他们两个人发愁了。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哪两个人叫什么名字。可是没什么好办法,迟早还是得回宿舍了。两人最终还是都回到宿舍,气氛有些尴尬了,昨天还言之凿凿得说还要离开的那两个人,今天还是没能离开,李太极想道:这两个人现在得心情肯定很不爽吧。不爽归不爽,可他们也没什么好办法。这一下子可真是要朝夕相处很久了,李太极觉得还是有必要缓解一下尴尬得气氛,于是先开口道:既然我们分到了一个宿舍,看来目前暂时你们还离不开,我们是不是应该起码先知道对方得名字呢?昨天我已经说过了我叫李太极,他叫张君宝,你们呢?长得较高得迟疑了会说道:我叫宋濂,李太极看向另一个人,只见另一个小孩皮肤白馨,一看再家就是娇生惯养,此刻脸若寒冰只是对丢下四个字:丽水叶琛。就回到自己得床位。张君宝道:你们都是江浙一带的人,怎么不远千里来到这辽东苦寒之地,这是什么原因啊。李太极一听到宋濂,叶琛两人的名字后却暗暗吃惊,这两个人是元末明初的大儒啊。元末明初,江浙四大名士,金华宋濂,丽水叶琛,龙泉章溢,青田刘基。当然最出名的就是刘基,刘伯温了。可这宋濂,叶琛既然能与刘伯温齐名,看来也是有真才实学的。没想到这还遇到了小时候的他们两个,才十四五岁。看来这两个人家境殷实,是富贵之家,但是却离开江南温柔富贵乡,来到这辽东苦寒之地,却又不知道是为什么。

张君宝不禁问出了这个问题,只见宋濂答道:你们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在这装傻。

李太极道:我们两个当然不知道,虽然这望远书院在我们这辽东地区有所名望,但也不至于你们千里奔波,来这里上学呢?这实在让人想不通啊。

宋濂继续道:原因就是大儒郭衡早些年前,来到这里开学授课,家父想让我拜在郭先生门下,所以不顾千里奔波,送我来到这望远书院。至于那位我就不知道什么原因了。

只见躺在床上的叶琛,翻身坐起来,说道:我父亲也是让我来拜在郭先生门下的,没想到你也是来找郭先生的,我们还是老乡,真是缘分啊。两个人通过这样一说,无形之中又亲近了几分。

李太极又说道:那这郭教谕是怎么回事呢?

叶琛道:这个我知道,何教谕是郭先生的门徒,曾经在过国子监。此人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只可惜长于言,而短于行,为人清高,在朝廷四处得罪人,被贬到了这里。

这时候张君宝道:那这何教谕教这教学很奇葩啊,就让我们死记硬背,每天要背那么多书,这是什么方法呢。

宋濂道:这我就不知道了,背就背吧。唐代大诗人杜甫作诗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想到我们后进末学在这里却要背书破万卷了,说不定也有什么奇效,谓为可知啊。

李太极想道:这宋濂,叶琛小小年纪,就已经出口成章,引据经典,看来这未来的江浙四大名士,真是实至名归啊。继续说道:我们既然是同窗,而且还在一个宿舍,那就是缘分。希望我们能够忘掉昨天的不愉快,好好相处。你说是不是宋兄,叶兄。

这话从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说出来,真有些别扭。可面对这出自书香门第,从小耳须目染的儒家子弟,唯有这样说话,才算正常。

宋濂说道:那是自然,我们年长几岁,更要懂事,昨天算我鲁莽了,今后我们一定要好好相处,共同努力学习进步。你说是吧叶琛。

叶琛说道:好。就这短短一个字,就闭口不言了,又恢复了那副拒人千里的摸样了。

生活就这样继续这,李太极,张君宝在这望远书院天天背书,每月为考试紧张着忙碌着,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不过还好,两人都是聪慧之辈,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跟他们同宿舍的两个人就更厉害了,第一第二名啊,两个人是交替这当,这个月宋濂是第一,下个月叶琛就把第一又抢回来了。两个人好不热闹。

而他们四个人都在同一个宿舍,所以一时之间他们四个人都成了望远书院的名人了。